关灯
护眼
字体:

脈經卷第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朝散大夫守光禄卿直秘閣判登聞檢院上護軍臣林億等類次

    肝足厥陰經病證第一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肝的病理變化、傳變規律、脈證表現及預後治則,并闡明了足厥陰肝經及其别絡的循行起止和發病情况。

    肝氣虚,則恐;實,則怒。 肝氣虚,則夢見園苑〔1〕生草,得其時,則夢伏樹下不敢起。肝氣盛,則夢怒。厥氣〔2〕客於肝,則夢山林樹木。

    病在肝,平日慧〔3〕,下晡甚,夜半靜。

    病先發於肝者,頭〔4〕目眩,脇痛支滿;一〔5〕日之脾,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二〔6〕日之胃,而腹脹;三日之腎,少腹腰脊〔7〕痛,脛痠;十〔8〕日不已,死。 冬日入〔9〕,夏早食。

    〔1〕苑 原作“”,誤字,據錢本、黄本改。

    〔2〕厥氣 此指乘虚逆犯臟腑之邪氣。厥,逆也。張志聰《靈樞集注·淫邪發夢》注:“厥氣者,虚氣厥逆於臟腑之間。”

    〔3〕慧 精神清爽。《素問·臟氣法時論》王冰注:“平旦木旺之時,故爽慧。”

    〔4〕頭 《甲乙》卷六第十此下有“痛”字,可參。

    〔5〕一 《素問·標本病傳論》、《靈樞·病傳》俱作“三”,可參。

    〔6〕二 《素問·標本病傳論》、《靈樞·病傳》、《甲乙》卷六第十俱作“五”,可參。

    〔7〕脊 原作“”,誤字,據廣本、錢本改。

    〔8〕十 《素問·標本病傳論》、《靈樞·病傳》、《甲乙》卷六第十俱作“三”,可參。

    〔9〕入 《甲乙》卷六第十作“中”。

    肝脈搏〔1〕堅而長,色不青,當病墜墮若搏,因血在脇下,令人喘逆。若耎而散,其色澤者,當病溢飲。溢飲者,渴〔2〕暴多飲,而溢一作易。入肌皮腸胃之外也。

    肝脈沉之而急,浮之亦然,苦脇下痛,有氣支滿,引少腹而痛,時小便難,苦目眩頭痛,腰背痛,足爲逆寒,時,女人月使〔3〕不來,時亡〔4〕時有,得之少時有所墜墮。

    青,脈之至也,長而左右彈〔5〕,診曰〔6〕:有積氣在心下,支胠,名曰肝痺。得之寒濕,與疝同法。腰痛,足清,頭痛。

    〔1〕搏 《甲乙》卷四第一中、《太素》卷十五五臟脈診俱作“揣”。下同。

    〔2〕渴 原作“濕”,文義不屬,據吳本、錢本、周本改,與《素問·脈要精微論》、《千金》卷十一第一相合。

    〔3〕使 黄本、周本俱作“信”;《千金》卷十一第一作“事”,可參。

    〔4〕亡 錢本、黄本等俱作“無”,可參。

    〔5〕長而左右彈 《甲乙》卷四第一下“而”字下有“弦”字,可參。長而左右彈,張介賓《類經》六卷能合脈色可以萬全:“言兩手俱長而弦强也。彈,搏擊之義。”

    〔6〕診曰 《素問·五臟生成》、《甲乙》卷四第一下、《太素》卷十五色脈診、《千金》卷十一第一俱無此二字。據後各篇文例,此二字疑衍。

    肝中風者,頭目瞤〔1〕,兩脇痛,行常傴,令人嗜甘如阻婦〔2〕狀。

    肝中寒者,其人洗洗〔3〕惡寒,翕翕發熱〔4〕,面翕然赤〔5〕,〔6〕有汗,胸中煩熱。

    肝中寒者,其人兩臂不舉,舌本又作大。燥,善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時盗汗,欬,食已吐其汁。

    肝主胸中喘,怒駡,其脈沉,胸中必窒〔7〕,欲令人推按之,有熱,鼻窒。

    〔1〕瞤(rún) 動。 《素問·氣交變大論》:“筋骨併僻,肉瞤瘛。”張志聰注:“瞤,動也。”

    〔2〕阻婦 此指孕婦。阻,隔也、止也。凡婦人姙娠,有子阻隔於中,月經止而不來,故稱之爲“阻婦”。

    〔3〕洗洗 洗,《説文通訓定聲,屯部》:“假借爲洒。”洗洗,猶“洒洒”,寒慄貌。《素問·診要經终論》:“令人洒洒時寒。”

    〔4〕翕翕發熱 翕,習也。 《論語·八佾》:“翕如也。”皇疏:“翕,習也。”翕翕,猶“習習”,舒和貌。《詩·邶風·谷風》:“習習谷風,以陰以雨。”傳:“習習,和舒貌。”此言發熱和緩。

    〔5〕面翕然赤 面部红赤均匀。翕然,和諧貌。《史記·太史公自序》:“天下翕然,大安殷富。”此有均匀之意。

    〔6〕(zhí zhí執執) 汗微出貌。、《集韻》卷十緝:“汗出貌。”

    〔7〕必窒 必,原作“义”,文義不屬,據錢本、黄本改。窒,閉塞也。《説文·穴部》:“窒,塞也。”

    凡有所墜墮,惡血留内,若有所大怒,氣上而不能下,積於左脇下,則傷肝。肝傷者,其人脱肉,又臥口欲得張,時時手足青,目瞑,瞳人痛,此爲肝臟傷所致也。

    肝脹者,脇下滿而痛引少腹。

    肝水者,其人腹大,不能自轉側,而脇下腹中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

    肺乘肝,即爲癰腫;心乘肝,必吐利。

    肝著者,其病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

    肝之積,名曰肥氣,在左脇下,如覆杯,有頭足,如龜鼈狀。久久不愈,發欬逆,痎瘧,連歲月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也?肺病傳肝,肝當傳脾,脾適以季夏王,王者不受邪,肝復欲還肺,肺不肯受,因留結爲積,故知肥氣以季夏〔1〕得之。

    〔1〕季夏 《難經·五十六難》此下有“戊己日”三字,詳上文問有此三字,故在此亦似應有此三字。下同理。

    肝病,其色青,手足拘急,脇下苦滿,或時眩冒,其脈弦〔1〕長,此爲可治。宜服防風竹瀝湯、秦艽散。春當刺大敦,夏刺行間,冬刺曲泉,皆補之;季夏刺太衝,秋刺中郄,皆瀉之。又當灸期門百壯:背第九椎〔2〕五十壯。

    肝病者,必兩脇下痛引少〔3〕腹,令人善怒。虚則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若欲治之,當取其經。

    足厥陰與少陽氣逆,則頭目痛,耳聾不聰,頰腫,取血者〔4〕。

    邪在肝,則兩脇中痛,寒中,惡血在内,胻善瘈,節時腫。取之行間以引脇下,補三里以温胃中,取血脈以散惡血,取耳間青脈以〔5〕去其瘈。

    〔1〕弦 原作“眩”,文義不屬,據廣本、錢本、周本改,與《千金》卷十一第一相合。

    〔2〕背第九椎 指背部第九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一寸的肝俞穴。本書卷三第一云:“肝俞在背第九椎。”

    〔3〕少 錢本、周本等俱作“小”。下同。

    〔4〕血者 一指淺表絡脈充血之處。《素問·臟氣法時論》王冰注:“脈中血滿,獨異於常,乃氣逆之診,隨其左右,有則刺之。”一謂刺之使出血。馬蒔《素問注證發微》注:“取其兩經以出血而已。”二説互補。

    〔5〕以 原作“已”,據錢本、黄本、周本及上文例改,與《靈樞·五邪》、《千金》卷十一第一相合。

    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聚毛之際,上循足趺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内廉,循股〔1〕,入陰毛中,環陰器,抵〔2〕少腹,俠〔3〕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脇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頑顙〔4〕,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裏,環唇内。其支者,復從肝别貫膈,上注肺中。是動〔5〕則病腰痛,不可以俛仰,丈夫頽疝,婦人少腹腫,甚則嗌乾,面塵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洞〔6〕泄,狐疝,遺溺,閉。盛者,則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虚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7〕。

    〔1〕股 《靈樞·經脈》此下有“陰”字;《太素》卷八首篇作“陰股”二字,可參。

    〔2〕抵 《素問·診要經終論》王冰注所引此上有“上”字,可參。

    〔3〕俠 通“挾”。《漢書·叔孫通傳》:“殿下郎中侠陛。”注:“俠,與挾同。”

    〔4〕頏顙(háng sǎng航嗓)咽後壁上的後鼻道。 楊上善《太素》卷八首篇注:“喉嚨上孔名頑顙。”

    〔5〕是動 因外邪侵犯經脈所發生的病證叫“是動”。張志聰《靈樞集注·經脈》注:“是動者,病在三陰三陽之氣,而動見於人迎氣口……所生者,謂十二經脈乃臟腑之所生,臟腑之病外見於經證也。夫是動者,病因於外;所生者,病因於内。”

    〔6〕洞 《靈樞·經脈》作“飱”,可參。

    〔7〕也 原脱,據錢本、周本及以下各篇文例補,與《靈樞·經脈》、《千金》卷十一第一相合。

    足厥陰之别,名曰蠡溝,去内踝上〔1〕五寸,别走少陽。其别者,循經上睾,結於莖。其病氣逆,則睾腫卒疝。實則挺長,熱;虚則暴癢。取之所别。

    肝病,胸滿脇脹,善恚怒,叫呼,身體有熱,而復惡寒,四肢不舉,面目白,身體滑。其脈當弦長而急,今反短濇;其色當青,而反白者,此是金之刻木,爲大逆,十死不治。

    〔1〕上 《靈樞·經脈》、《太素》卷九十五絡脈、《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一俱無,與下各篇“去腕”、“去踝”之例合。

    膽足少陽經病證第二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膽的病理變化,并闡明了足少陽膽經的循行起止及發病情况。

    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澹澹〔1〕,恐〔2〕,如人將捕之,嗌中介介然,數唾。候在足少陽之本末〔3〕,亦見其脈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熱,刺陽陵泉。善嘔,有苦汁,長太息,心中澹澹,善悲恐,如人將捕之〔4〕。邪在膽,逆在胃,膽溢〔5〕則口苦,胃氣逆則嘔苦汁,故曰嘔膽。刺三里,以下胃氣逆;刺足少陽血絡,以閉瞻〔6〕;却調其虚實,以去其邪也。

    膽脹者,脇下痛脹,口苦,太〔7〕息。

    厥氣客於膽,則夢鬬〔8〕訟。

    〔1〕澹澹(dàn dàn淡淡) 犹“憺憺”,悸動不安貌。 丹波元簡《靈樞識·邪氣臟腑病形》注:“澹,與憺同,爲跳動貌。

    〔2〕恐 《甲乙》卷九第五此上有“善”字,可參。

    〔3〕本末 此指經脈起止之處。楊上善《太素》卷十一腑病合俞注:“足少陽本在竅陰之間,標在窗籠,即本末也。”

    〔4〕善悲恐,如人將捕之 《甲乙》卷九第五無此二十字。此二十字與上文大同,疑爲重文。

    〔5〕溢 原作“液”,文義不屬,據黄本、周本改。又,錢本及《甲乙》卷九俱作“液泄”二字,可參。

    〔6〕膽 《靈樞·四時氣》此下有“逆”字,可參。

    〔7〕太 《靈樞·脹論》此上有“善”字;《甲乙》卷八第三、《太素》卷二十九脹論此上俱有“好”字,可參。

    〔8〕鬬 原作“闘”,誤字。錢本、周本等俱作“鬬”,廣本及《千金》卷十二第一俱作“闘”。鬬闘俱爲“鬥”的異體字,故據錢本等改。

    足少陽之脈,起於目兑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脈前,至肩上,却交〔1〕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2〕兑眥後。其支者,别目〔3〕兑眥,下大迎,合手少陽於〔4〕,一本云:别兑眥,上迎手少陽於顛。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脇裏,出氣街,繞毛際,横入髀厭〔5〕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中,過季脇,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6〕,出膝外廉,下外輔骨〔7〕之前,直下抵絶骨之端〔8〕,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趺上,出小指次指之端。其支者,趺〔9〕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歧内,出其端,還貫入爪甲,出三毛。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脇痛,不能反側,甚則面微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爲陽厥。是主骨所生病者,頭角痛〔10〕,頷痛,目兑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11〕,馬刀挾癭,汗出,振寒,瘧,胸中、脇肋、髀、膝外至胻、絶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不用。盛者,則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虚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1〕交 《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千金》卷十一第一此下俱有“出”字,可參。

    〔2〕目 原脱,據《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補。

    〔3〕目 原脱,據《素問·刺腰痛》王冰注引、《太素》卷八首篇及《十四經發揮》卷中補。

    〔4〕於(zhuō桌) 《靈樞·經脈》“於”字上有“抵”字,可參。,目眶下部,即顴骨部。張介賓《類經》七卷十二經脈:“目下曰。”

    〔5〕髀厭 即髀樞,指股部外上方。楊上善《太素》卷八首篇:“股外髀樞,名曰髀厭也。”

    〔6〕髀陽 大腿外側。張介賓《類經》七卷十二經脈:“髀陽,髀之外側也。”

    〔7〕外輔骨 膝下外側之高骨。張介賓《類經》七卷十二經脈:“輔骨,膝下兩旁高骨也。”

    〔8〕絶骨之端 絶骨,在足外踝直上三寸許,腓骨之凹陷處,腓骨至此似乎斷絶,故名“絶骨”。張介賓《類經》七卷十二經脈:“外踝上骨際曰絶骨。絶骨之端,陽輔穴也。

    〔9〕趺 《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太素》卷八首篇、《千金》卷十一第一此上俱有“别”字,可參。

    〔10〕角痛 原作“痛角”,據錢本、黄本、周本乙轉。

    〔11〕腫 錢本、黄本等此下俱有“痛”字,可參。

    心手少陰經病證第三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心的病理變化、傳變規律、脈證表現及預後治則,并闡明了“手少陰之脈獨無輸”的道理,指出手厥陰心包經與其别絡的循行起止及其發病情況。

    心氣虚,則悲不已;實,則笑不休。心氣虚,則夢救火,陽〔1〕物,得其時,則夢燔灼。心氣盛,則夢喜笑及恐畏。

    厥氣客於心,則夢丘山煙火。

    病在心,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靜。

    病先發於心者,心痛;一日之肺,喘欬;三〔2〕日之肝,脇痛支滿;五日之脾,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1〕陽 黄本、周本作“傷”,可參。

    〔2〕三 《素問·標本病傳論》新校正引《甲乙》文作“五”,可參。

    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其耎而散者。當病消渴,自已。

    心脈沉之小而緊,浮之不喘,苦心下聚氣而痛,食不下,喜咽唾,時手足熱,煩滿,時忘,不樂,喜太息,得之憂思。

    赤,脈之至也,喘而堅,診曰:有積氣在中,時害於食,名曰心痺。得之外疾,思慮而心虚,故邪從之。

    心脈急,名曰心疝,少腹當有形。其以心爲牡臟〔1〕,小腸爲之使,故少腹當有形。

    〔1〕牡臟 牡,雄性禽獸。雄性屬陽,故“牡臟”指屬陽之臟。高世栻《素問直解·五臟生成》注:“陽中之陽,心也,故心爲牡臟。”

    邪哭〔1〕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於心。心氣虚者,其人即畏,一作衰。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魂魄妄行。陰氣衰者即爲癲,陽氣衰者即爲狂〔2〕。五臟者,魂魄之宅舍,精神之所依託也。魂魄飛揚者,其五臟空虚也,即邪神居之,神靈所使,鬼而下之,脈短而微,其臟不足,則魂魄不安。魂屬於肝,魄屬於肺。肺主津液,即爲涕泣。肺氣衰者,即爲泣出。肝氣衰者,魂則不安。肝主善怒,其聲呼。

    〔1〕邪哭 徐彬《金匱要略論注·五臟風寒積聚病》、沈明宗《金匱要略編注》俱認爲“哭”恐是“入”字之誤,可參。邪哭,謂神志失常之哭泣。尤怡《金匱要略心典》注:“邪哭者,悲傷哭泣,如邪所憑。”

    〔2〕陰氣衰者即爲癲,陽氣衰者即爲狂 《難經·二十難》云:“重陽者狂,重陰者癲。”本書卷一第十所引與之同。而此與之相反,疑爲陰、陽或癲、狂互换。

    心中風者,翕翕發熱,不能起,心中飢而欲食〔1〕,食則嘔〔2〕。

    心中寒者,其人病心如噉蒜狀〔3〕。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如蠱注〔4〕。其脈浮者,自吐乃愈。

    愁憂思慮則傷心,心傷則苦驚,喜忘,善怒。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徹背,自發煩熱,當臍跳〔5〕手,其脈弦,此爲心臟傷所致也。

    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

    心水者,其人身體重〔6〕一作腫。 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陰大腫。

    腎乘心,必。

    〔1〕而欲食 《中藏經》卷上第二十四作“不能食”,可參。

    〔2〕嘔 《金匱·五臟風寒積聚病》此下有“吐”字,可參。

    〔3〕噉(dàn旦)蒜狀 《千金》卷十三第一“蒜”字下有“虀”字,可參。噉,同“啖”,食也。《説文·口部》:“啖,噍啖也。一曰噉。”噉蒜狀,陳念祖《金匱要略箋注·五臟風寒積聚病》:“其人苦心中懊憹無奈,似痛非痛,其麻辣如噉蒜狀。”

    〔4〕蠱注 錢本、黄本等俱作“蟲注”。《病源》卷二十四蠱注候:“常氣力羸憊,骨節沉重,發則心腹煩燠而痛,令人所食之物亦變化爲蠱,漸侵食腑臟盡而死。死則病流注染著旁人,故謂之蠱注。”

    〔5〕跳 原作“挑”,文義不屬,據錢本、黄本、周本改。與《金匱·五臟風寒積聚病》、《千金》卷十三第一相合。

    〔6〕重 《千金》卷十三第一作“腫”,可參。

    真心痛,手足清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心腹痛,懊憹,發作腫聚,往〔1〕來上下行,痛有休作,心腹中熱,苦渴,涎出者,是蚘咬也。以手聚按〔2〕而堅持之,毋令得移,以大針刺之,久持之,蟲不動,乃出針。腸中有蟲蚘咬,皆不可取以小針。

    心之積,名曰伏梁,起於臍上,上至心〔3〕,大如臂。久久不愈,病煩心,心痛。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也?腎病傳心,心當傳肺,肺適以秋王,王者不受邪,心復欲還腎,腎不肯受,因留結爲積,故知伏梁以秋〔4〕得之。

    〔1〕往 《中藏經》卷上第二十四此上有“氣”字,可參。

    〔2〕按 原脱,據《靈樞·厥病》、《甲乙》卷九第二、《太素》卷二十六厥心痛補。

    〔3〕心 《難經·五十六難》、《甲乙》卷八第二此下有“下”字,可參。

    〔4〕秋 《難經·五十六難》此下有“庚辛日”三字。

    心病,其色赤,心痛,短氣,手掌煩熱,或啼笑駡詈,悲思愁慮,面赤身熱,其脈實大而數,此爲可治。春當刺中衝,夏刺勞宫,季夏刺太陵,皆補之;秋刺間使,冬刺曲澤,皆瀉之。 此是手厥陰心包絡〔1〕經。 又當灸巨闕五十壯,背第五椎〔2〕百壯。

    心病者,胸内痛,脇支滿,兩脇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内痛。虚則胸腹大,脇下與腰背相引而痛。取其經,手少陰、太陽,舌下血者。 其變病〔3〕,刺郄中〔4〕血者。

    邪在心,則病心痛,善悲,時眩仆,視有餘不足而調之〔5〕其俞。

    〔1〕絡 原作”胳“,於義不合,據錢本、黄本、周本改。

    〔2〕背第五椎 指背部第五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一寸半的心俞穴。本書卷三第二云:“心俞在背第五椎。”

    〔3〕變病 謂病情已經發生變化。姚止庵《素問經注節解·臟氣法時論》注:“變病,謂與初起之病不同也。”

    〔4〕郄中 此指委中穴。丹波元簡《素問識·臟氣法時論》注:“據《刺腰痛論》,郄中即委中。《刺瘧論》:太陽瘧刺郄中。《甲乙》作膕中。王引《黄帝中誥圖經》云:委中之主。古法以委中爲郄中也。”

    〔5〕之 黄本、周本及《甲乙》卷九第五俱無。此字疑衍。

    黄帝曰:手少陰之脈獨無俞,何也?岐伯曰:少陰者,心脈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心爲帝王,精神之所舍,其臟堅固,邪不能客。客之則傷心,心傷則神去,神去則身死矣。故諸邪在於心者,皆在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故少陰無俞焉。少陰無俞,心不病乎?對曰:其外經腑〔1〕病,臟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兑骨之端也。

    〔1〕腑 《靈樞·邪客》、《太素》卷九脈行同異俱無;《甲乙》卷三第二十六作“脈”,可參。

    手心主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脇,下腋三寸,上抵腋〔1〕,下循臑内,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2〕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3〕出其端。是動則病手心熱,肘臂攣急,腋腫,甚則胸脇支滿,心中澹澹大動,面目赤黄,善〔4〕笑不休。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盛者,則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虚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1〕腋 《素問·臟氣法時論》王冰注引、《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十四經發揮》卷中此下俱有“下”字,可參。

    〔2〕下 《素問·臟氣法時論》王冰注引、《甲乙》卷二第一上此下有“循”字,可參。

    〔3〕小指次指 此指無名指。張介賓《類經》七卷十二經脈:“小指次指,謂小指之次指,即無名指也。”

    〔4〕善 《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俱作“喜”,可參。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關,去腕二寸,出於兩筋間〔1〕,循經以上,繫於心包,絡心系。氣〔2〕實則心痛,虚則爲煩心。取之兩筋間。

    心病,煩悶,少氣,大熱,熱上盪心,嘔吐,欬逆,狂語,汗出如珠,身體厥冷。其脈當浮,今反沉濡而滑;其色當赤,而反黑者,此是水之刻火,爲大逆,十死不治。

    〔1〕間 《太素》卷九十五絡脈楊注引《明堂經》文此下有“别走少陽”四字。據前後文例,此四字疑爲脱文。

    〔2〕氣 《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下、《太素》卷九十五絡脈俱無,可參。

    按:

    本篇題爲“心手少陰經脈病證”,然而在論述經脈的循行起止及發病時,却并未提及手少陰心經,而是從《靈樞·邪客》篇“手少陰之脈獨無腧”,心不受邪,“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心之包絡”的觀點出發,闡述了手厥陰心包絡經及其絡脈的循行起止和發病情況。據《靈樞·本輸》所載,五臟五腧,六腑六腧,而心之腧則實爲手厥陰心包絡之腧,獨手少陰經無腧,本篇引《靈樞·邪客》所述,以闡明“少陰獨無腧”的道理,指出心爲“五臟六腑之大主”,不能受邪,一旦受邪則死。一般所謂邪氣犯心的,都不過是侵犯了心包而已。所以一般治療心病都取手厥陰心包絡經的穴位,故“少陰獨無腧”。然而心不受邪就不等於手少陰經脈没有病,所以又指出取神門穴以治療手少陰經脈的病變。對於心不受邪,心包代心受邪之説,後世得到了温病學家的繼承和發揚。

    手少陰之腧,至魏晉醫學家皇甫謐才在《甲乙經》作了補充,以少衝爲井、少府爲榮、神門爲腧、靈道爲經、少海爲合,十二經之腧始全,填補了這一空白,是對《内經》理論的發展。

    小腸手太陽經病證第四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小腸的病理變化,并闡明了手太陽小腸經的循行起止及發病情况。

    小腸病者,少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時窘之後〔1〕,復耳前熱。若寒甚,獨肩上熱,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陷者,此其候也。

    少腹控睾,引腰脊,上衝心〔2〕,邪在小腸者〔3〕,連睾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系。氣盛則厥逆,上衝腸胃,動肝肺,散於肓,結於厭〔4〕,一作齊。 故取之肓原〔5〕以散之,刺太陰以與之,取厥陰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

    〔1〕時窘之後 原脱“後”字,據《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甲乙》卷九第八、《太素》卷十一腑病合輸補。窘,迫也、急也。《説文·穴部》:“窘,迫也。”《廣雅·釋詁一》:“窘,急也。”之,往也。後,指大便。《素問·脈解》:“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馬蒔注:“後者,圊也。”總言時而腹中窘迫,而欲去大便。

    〔2〕心 《甲乙》卷九第八此下有“肺”字,可參。

    〔3〕者 《甲乙》卷九第八作“也”,此下并重“小腸者”三字,義勝。此處疑有脱文。

    〔4〕厭 《靈樞·四時氣》、《千金》卷十四第一俱作“臍”,可參。

    〔5〕肓原 即氣海穴,爲十二原穴之一。《靈樞·九針十二原》:“肓之原出於脖胦。”馬蒔注:“一名下氣海,一名下肓,在臍下一寸半宛宛中,男子生氣之海。”

    小腸有寒,其人下重〔1〕,便膿;有熱,必痔。

    小腸有宿食,常暮發熱,明日復止。

    小腸脹者,少腹脹,引腹〔2〕而痛。

    厥氣客於小腸,則夢〔3〕聚邑〔4〕街衢〔5〕。

    〔1〕下重 此指肛門有重墜感。尤怡《金匱要略心典·五臟風寒積聚病》注:“謂腹中重而下墜。小脹有寒者,能腐而不能化,故下重。”

    〔2〕腹 《靈樞·脹論》作“腰”,可參。

    〔3〕夢 《病源》卷四虚勞喜夢候此下有“游”字,可參。

    〔4〕聚邑 聚,指村落;邑,指城市。《史記·五帝本紀》:“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5〕街衢(qú 渠) 《靈樞·淫邪發夢》“街”作“衝”。 街衢,四通八達的道路。《説文·行部》:“街,四通道也。”《爾雅·釋宫》:“四達謂之衢。”

    手太陽之脈,起之〔1〕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2〕,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3〕下廉,出肘内側兩骨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4〕,繞肩甲,交肩上,入缺盆,向腋〔5〕,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 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兑眥,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頰,上,抵鼻,至目内眥,斜絡於顴。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以顧,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黄,頰領腫,頸、肩、臑、肘、臂外後廉痛。盛者,則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虚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1〕之 錢本、周本及《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俱無,與前後文例相合。此字疑衍。

    〔2〕手外側 即小指側。楊上善《太素》卷八首篇:“人之垂手,大指著身之側,名手内側;小指之後,名手外側。”

    〔3〕臂骨 《太素》卷八首篇“骨”字上有“下”字,楊上善注:“臂有二骨,垂手之時,内箱前骨名爲上骨,外箱後骨名爲下骨。”故“臂骨”此指尺骨而言。

    〔4〕肩解 指肩關節後骨縫。張介賓《類經》七卷十二經脈:“肩後骨縫曰肩解,即肩貞穴也。”

    〔5〕向腋 《靈樞·經脈》、《太素》卷八首篇俱無。此二字疑衍。

    脾足太陰經病證第五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脾的病理變化、傳變規律、脈證表現及預後治則,并闡明了足太陰脾經及其别絡的循行起止和發病情况。

    脾氣虚,則四肢不用,五臟不安;實,則腹脹,涇溲〔1〕不利。

    脾氣虚,則夢飲食不足,得其時,則夢築垣蓋屋。脾氣盛,則夢歌樂,體重,手足不舉。

    厥氣客於脾,則夢丘陵大澤,壞屋風雨。

    病在脾,日昳〔2〕慧,平旦甚,日中持〔3〕,下晡静〔4〕。

    病先發於脾,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一日之胃,而腹脹;二日之腎,少腹腰脊痛,脛痠;三日之膀胱,背筋痛,小便閉;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1〕涇溲 指大、小便。《素問·調經論》王冰注:“涇,大便;溲,小便也。”

    〔2〕昳 原作“”,當爲“昳”之壞字,據廣本、錢本、周本等改,與《素問·臟氣法時論》、《千金》卷十五上第一相合。

    〔3〕日中持 《素問·臟氣法時論》無此三字,王冰注云:“一本或云日中持者,謬也。”據前後文例,此三字疑衍。

    〔4〕下晡静 丹波元簡《素問識·臟氣法時論》注:“據前後文例,當是云日中静。”可參。

    脾脈搏堅而長,其色黄,當病少氣。其軟而散,色不澤者,當病足骭〔1〕腫,若水狀。

    脾脈沉之而濡,浮之而虚,苦腹脹,煩滿,胃中有熱,不嗜食,食而不化,大便難,四肢苦痺,時不仁,得之房内。 月使不來,來而頻併〔2〕。

    黄,脈之至也,大而虚,有積氣在腹中,有厥氣,名曰厥疝〔3〕。 女子同法,得之疾使四肢〔4〕,汗出當風。

    〔1〕骭(gàn 干) 脚脛。 《爾雅·釋訓》:“骭瘍爲微。”注:“骭,脚脛也。”

    〔2〕頻併 繁多也。此指月經妄行而量多。

    〔3〕厥疝 其餘四臟本條俱以臟名痺,惟此不合,疑爲“脾痺”之誤,或此下脱“脾痹”二字。厥疝,《病源》卷二十七疝候:“厥逆心痛,足寒,諸飲食吐不下,名曰厥疝也。”

    〔4〕疾使四肢 四肢急促用力。吳崑《素問吳注·五臟生成》注:“脾主四肢,胃主四末。疾使四肢,則勞而汗易出。”

    寸口脈弦而滑,弦則爲痛,滑則爲實。痛即爲急,實即爲踊〔1〕,痛踊〔2〕相搏,即胸脇搶急。

    趺陽脈浮而濇,浮即胃氣微,濇即脾氣衰,微衰相搏,即呼吸不得,此爲脾家失度。

    寸口脈雙緊,即爲入,其氣不出,無表有裏,心下痞堅。

    趺陽脈微而濇,微即無胃氣,濇即傷脾,寒在於膈,而反下之,寒積不消,胃微脾傷,穀氣不行,食已自噫,寒在胸膈,上虚下實,穀氣不通,爲秘〔3〕塞之病。

    寸口脈緩而遲,緩則爲陽,衛氣長〔4〕;遲則爲陰,榮氣促。榮衛俱和,剛柔相得,三焦相承〔5〕,其氣必强。

    〔1〕踊 《説文·足部》:“跳也。”

    〔2〕踊 依上文例,此當爲“實”字,疑誤。

    〔3〕秘 廣本作“閉”,可參。

    〔4〕衛氣長 原作“其氣長”。黄本、周本俱作“衛氣長”,與下文“榮氣促”爲對文,此下續云“榮衛俱和”,可見“其”爲“衛”字之誤,故據改。長,充盛也。《吕氏春秋·知度》:“此神農之所以長也。”注:“長,猶盛也。”

    〔5〕承 順從也。《詩·大雅》:“子孫繩繩,萬民靡不承。”

    趺陽脈滑而緊,滑即胃氣實,緊即脾氣傷。得食而不消者,此脾不治也。能食而腹不滿,此爲胃氣有餘。腹滿而不能食,心下如飢,此爲胃氣不行,心氣虚也。得食而滿者,此爲脾家不治。

    脾中風者,翕翕發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肉〔1〕瞤瞤而短氣也。

    凡有所擊仆,若醉飽入房,汗出當風,則傷脾。脾傷則中〔2〕氣,陰陽離别,陽不從陰,故以三分〔3〕候死生。

    〔1〕肉 《金匱·五臟風寒積聚病》作“目”,可參。

    〔2〕中(zhòng仲) 損傷。 《後漢書·王允傳》:“以事中允。”李賢注:“中,傷也。”

    〔3〕三分 此指寸、關、尺三部脈。

    脾氣弱,病利,下白腸垢,大便堅,不能更衣,汗出不止,名曰脾氣弱。或五液注下,青、黄、赤、白、黑。

    病人鼻下平者,胃病也;微赤者,病發癰;微黑者,有熱;青者,有寒;白者,不治。唇黑者,胃先病;微燥而渴者,可治;不渴者,不可治。臍反出者,此爲脾先落。一云先終。

    脾脹者,善噦,四肢急,體重不能衣〔1〕。 一作收〔2〕。

    脾水者,其人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趺陽脈浮而濇,浮則胃氣强,濇則小便數,浮濇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爲約。脾約者,其人大便堅,小便利而反不渴。

    〔1〕衣 《靈樞·脹論》此上有“勝”字,可參。

    〔2〕收 原作“枚”,文義不屬。黄本、周本此下有校注云:“枚,疑收字之譌。”《千金》卷十五上第一作“收”,據改。

    凡人病脈以〔1〕解,而反暮微煩者,人見病者差〔2〕安,而强與穀,脾胃氣尚弱,不能消穀,故令微煩。損穀則愈。

    脾之積,名曰痞氣,在胃管,覆大如盤。久久不愈,病四肢不收,黄癉,食飲不爲肌膚。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也?肝病傳脾,脾當傳腎,腎適以冬王,王者不受邪,脾復欲還肝,肝不肯受,因留結爲積,故知痞氣以冬〔3〕得之。

    〔1〕以 錢本、黄本等俱作“已”。 以,通“已”。 《禮記·内則》:“由命士以上。”釋文:“以,本作已。”

    〔2〕差(chà杈) 稍微。 《後漢書·光武帝紀》:“今軍士屯田,粮儲差積。”

    〔3〕冬 《難經·五十六難》此下有“壬癸日”三字。

    脾病,其色黄,飲食不消,腹苦脹滿,體重節痛,大便不利,其脈微緩而長,此爲可治。宜服平胃圓、瀉脾圓、茱萸圓、附子湯。春當刺隱白,冬刺陰陵泉,皆瀉之;夏刺大都,季夏刺公孫,秋刺商丘,皆補之。又當灸章門五十壯,背第十一椎〔1〕百壯。

    脾病者,必身重,苦飢,足痿不收。 《素問》作善飢〔2〕,肉痿,足不收。 行善瘈,脚下痛。 虚則腹脹,腸鳴,溏〔3〕泄,食不化。取其經,足太陰、陽明、少陰血者。

    邪在脾胃〔4〕,肌肉痛。 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其三里。

    〔1〕背第十一椎 指背部第十一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的脾俞穴。本書卷三第三云:“脾俞在背第十一椎。”

    〔2〕飢 原作“肌”,文義不屬,據錢本、黄本、周本改,與《素問·氣交變大論》引《臟氣法時論》文、《甲乙》卷六第九相合。

    〔3〕溏 《素問·臟氣法時論》、《甲乙》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五上第一俱作“飧”,可參。

    〔4〕胃 黄本、周本俱作“則”,連下讀,可參。

    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内側白肉際,過核骨〔1〕後,上内踝刚廉,上腨〔2〕内,循胻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俠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别上膈,注心中。是動則病舌本强,食則嘔,一作吐。胃管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3〕,則快然而衰,身體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摇,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寒瘧,溏,瘕,泄,水閉,黄疸,好卧〔4〕,不能食肉〔5〕,唇青,强立股膝内痛〔6〕厥,足大指不用。盛者,則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虚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7〕。

    〔1〕核骨 指足大趾本節後内側凸起之骨,因其形圓如核,故稱“核骨”。《醫宗金鑒·正骨心法要旨》:“足五趾骨:大指本節後内側圓骨努突者,一名核骨。”

    〔2〕腨 指小腿腓腸肌部。楊上善《太素》卷八首篇注:“脛後腓腸名爲腨。”

    〔3〕得後與氣 謂得解大便與排矢氣。張介賓《類經》十四卷十二經病:“後謂大便,氣謂轉矢氣。”

    〔4〕好卧 《靈樞·經脈》、《太素》卷八首篇俱作“不能臥”三字,可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