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脈經卷第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5〕肉 《甲乙》卷二第一上無,可參。

    〔6〕痛 《靈樞·經脈》、《太素》卷八首篇俱作“腫”;《甲乙》卷二第一上作“腫痛”二字,可參。

    〔7〕也 原脱,據錢本、黄本等及前後文例補,與《靈樞·經脈》相合。

    足太陰之别,名曰公孫,去本節後一寸,别走陽明。其别者,入絡腸胃。厥氣上逆,則霍亂。實則腹〔1〕中切痛;虚則膨脹。取之所别。

    脾病,其色黄,體青,失溲,直視,唇反張,爪田青,飲食吐逆,體垂節痛,四肢不舉。其脈當浮大而緩,今反弦急,其色當黄,今反青,此是木之刻土,爲大逆,十死不治。

    〔1〕腹 《靈樞·經脈》、《甲乙》卷四第一下俱作“腸”,可參。

    胃足陽明經病證第六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胃的病理變化、傳變規律、脈證表現,并闡明了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起止及發病情況。

    胃病者,腹脹,胃管當心而痛,上支兩脇,膈咽不通,飲食不下,取〔1〕三里。

    飲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管。在上管,則抑而刺〔2〕之;在下管,則散而去之〔3〕。

    胃脈搏堅而長,其色赤,當病折髀〔4〕。其耎而散者,當病食痺,髀痛。

    胃中有癖,食冷物者,痛,不能食;食熱即能食。

    胃脹者,腹滿,胃管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

    診得胃脈,病形何如?曰:胃〔5〕實則脹,虚則洩。

    病先發於胃,脹滿;五日之腎,少腹腰脊痛,脛痠;三日之膀胱,背筋痛,小便閉;五日上之脾〔6〕,閉塞不通,身痛體重;《靈樞》云:上之心。 六〔7〕日不已,死。 冬夜半後〔8〕,夏日昳。 六日一作三日。

    〔1〕取 《千金》卷十六第一此上有“下”字,可參。

    〔2〕刺 《靈樞·四時氣》、《甲乙》卷九第七俱作“下”,可參。

    〔3〕之 原脱,據錢本、黄本等及上文例補,與《靈樞·四時氣》、《甲乙》卷九第七、《千金》卷十六第一相合。

    〔4〕折髀 謂股部疼痛如折。《素問·脈要精微論》王冰注:“胃陽明脈從氣衝下髀,抵伏兔,故病則髀如折也,痺痛也。”

    〔5〕胃 《素問·脈要精微論》、《千金》卷十六第一此下俱有“脈”字,義長,疑脱。

    〔6〕脾 《靈樞·病傳》、《甲乙》卷六第十俱作“心”;《千金》卷十六第一作“心脾”二字,可參。

    〔7〕六 《靈樞·病傳》作“二”;《千金》卷十六第一作“三”,可參。

    〔8〕後 《靈樞·病傳》、《甲乙》卷六第十俱無,與前後文例合,故此字疑衍。

    脈浮而芤,浮則爲陽,芤則爲陰,浮芤相搏,胃氣生熱,其陽則絶。

    趺陽脈浮者,胃氣虚也。趺陽脈浮大者,此胃家微,虚煩,圊〔1〕必日再行。芤而有胃氣者,脈浮之大而耎,微按之芤,故知芤而有胃氣也。

    趺陽脈数者,胃中有熱,即消穀引食。趺陽脈濇者,胃中有寒,水穀不化。趺陽脈麤麤而浮者,其病難治。趺陽脈浮遲者,故久病。趺陽脈虚,則遺溺;實,則失氣。

    動作頭痛重,熱氣朝〔2〕者,屬胃。

    厥氣客於胃,則夢飲食。

    〔1〕圊(qīng青)廁所。 《廣雅·釋宫》:“圊,厠也。”此指大便。

    〔2〕熱氣朝 謂發熱有定時,有如潮汐。朝,通“潮”。《漢書·枚乘傳》:“不如朝夕之池。”注:“吳以海水朝夕爲池也。”“朝夕”即“潮汐”。

    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交頞〔1〕中,旁約〔2〕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俠口,環唇,下交承漿,却循頤〔3〕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4〕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内廉,下俠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胃下口,循腹裏,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菟,下入膝臏中,下循胻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間。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是動則病悽悽然振寒,善伸,數欠,颜黑,病至惡〔5〕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心動,欲獨閉户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嚮〔6〕腹脹,是爲骭厥〔7〕。 是主血血一作胃。 所生病者,狂,瘧,一作瘈。 温淫汗出,鼽衄,口喎,唇緊〔8〕,頸腫,喉痺,大腹水腫,膝臏痛〔9〕,循膺、乳、街〔10〕、股、伏菟、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溺色黄〔11〕。 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盛者,則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虚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1〕頞(è呃) 鼻梁上端凹陷處,即鼻根部。《説文·頁部》:“頞,鼻莖也。”

    〔2〕約 《靈樞·經脈》作“納”,可參。約,緾束也。《詩·小雅》:“約之閣閣。”疏:“謂以繩纏束之。”王惟一《銅人針灸腧穴圖經》注:“足太陽起於目眦(清明穴),而陽明旁行約之。”

    〔3〕頤(yí夷) 指口角之後,腮之下,當地倉穴處。張介賓《類經》七卷十二經脈:“腮下爲頷,頷中爲頤。”

    〔4〕絡 原作“結”,文義不屬,據廣本、錢本、周本等改,與《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千金》卷十六第一相合。

    〔5〕惡 原作“”,據吳本、錢本、周本等改,與《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相合。又,錢本、周本等此上并有“則”字,義勝,疑脱。

    〔6〕賁嚮 嚮,通“響”。 《荀子、勸學》:“君子如響矣。”楊倞注:“嚮與響同,如響應聲。”賁嚮,指腸中雷鳴奔響。張介賓《類經》十四卷十二經病:“賁響,腸胃雷鳴也。”賁,同“奔”。

    〔7〕骭厥 張介賓《類經》十四卷十二經病:“骭,足脛也。陽明之脈自膝臏下脛骨外廉,故爲脛骭厥逆。”

    〔8〕緊 《靈樞·經脈》、《太素》卷八首篇俱作“胗”,可參。

    〔9〕痛 《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千金》卷十六第一此上俱有“腫”字,可參。

    〔10〕街 《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俱作“氣街”二字,可參。

    〔11〕黄 《太素》卷八首篇作“變”,可參。

    肺手太陰經病證第七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肺的病理變化、傳變規律、脈證表現及預後治則,并闡明了手太陰肺經及其别絡的循行起止和發病情況。

    肺氣虚,則鼻息利〔1〕少氣;實,則喘喝,胸憑〔2〕仰息。肺氣虚,則夢見白物,見人斬血藉藉〔3〕,得其時,則夢見丘戰。肺氣盛,則夢恐懼,哭泣。厥氣客於肺,則夢飛揚,見金鐵之器〔4〕奇物。

    病在肺,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

    病先發於肺,喘欬;三日之肝,脇痛支滿;一日之脾,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五日之胃,腹脹;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肺脈搏堅而長,當病唾〔5〕血。其濡而散者,當病漏〔6〕汗,漏,一作灌。 至令〔7〕不復散發〔8〕。

    〔1〕鼻息利 《靈樞·本神》作“鼻塞不利”四字,可參。

    〔2〕憑 《靈樞·本神》作“盈”,可參。《文選·西京賦》薛注:“憑,滿也。”

    〔3〕藉藉 《素問·方盛衰論》作“借借”,可參。藉藉,交横雜亂貌。《漢書·司馬相如傳》上林賦:“它它藉藉,填阬滿谷。”注:“言交横也。”

    〔4〕器 《甲乙》卷六第八此下有“及”字,義長,疑脱。

    〔5〕唾 錢本、黄本等俱作“吐”,可參。

    〔6〕漏 《素問·脈要精微論》、《甲乙》卷四第一中、《太素》卷十五五臟脈診俱作“灌”,可參。

    〔7〕令 原作“今”,文義不屬,據《素問·脈要精微論》、《甲乙》卷四第一中、《太素》卷十五五臟脈診改。

    〔8〕散發 喜多村直寬《素問札記》云:“散發二字疑衍。”可參。

    肺脈沉之而數,浮之而喘,苦洗洗寒熱,腹滿,腸中熱,小便赤,肩背痛,從腰已上汗出。得之房内,汗出當風。

    白,脈之至也,喘而浮大,上虚下實,驚,有積氣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痺,寒熱,得之困醉而使内也。

    肺中風者,口燥而喘,身運而重,冒而腫脹〔1〕。

    肺中寒者,其人吐濁涕。

    形寒寒飲則傷肺,以其兩寒相感,中外皆傷,故氣逆而上行。肺傷者,其人勞卷則欬唾血。其脈細緊浮數,皆吐血,此爲躁擾嗔怒得之,肺傷氣擁〔2〕所致。

    〔1〕身運而重,冒而腫脹 《醫宗金鍳》卷二十第十一按:“身運而重,當是頭運而身重;冒而腫脹,當是冒風而腫脹。始與文義相合,此必傳寫之訛可知。”此説可參。運,通“暈”。《周禮》保章氏注:“日月薄食運珥。”釋文:“運,本作暈。”

    〔2〕擁 猶壅也。《後漢書·蓋勳傳》:“上甚聰明,但擁蔽於左右耳。”

    肺脹者,虚而滿〔1〕喘,刻逆倚息,目如脱狀,其脈浮。

    肺水者,其人身體重〔2〕而小便難,時時大便鴨溏。

    肝乘肺,必作虚滿〔3〕。

    脈耎而弱,弱反在關,耎反在顛〔4〕;浮反在上,弱反在下。浮則爲陽,弱則血不足。必弱爲虚,浮弱自别,浮則自出,弱則爲入。浮則爲出不入,此爲有表無裏;弱則爲入不出,此爲無表有裏。陽出極汗,齊腰而還,此爲無表有裏,故名曰厥陽〔5〕。在當汗出不汗出。

    趺陽脈浮緩,少陽微緊,微爲血虚,緊爲微寒,此爲鼠乳〔6〕,其病屬肺。

    〔1〕而滿 《靈樞·脹論》、《甲乙》卷八第三此二字俱互乙,義長。

    〔2〕身體重 《金匱·水氣病》作“身腫”二字;《千金》卷十七第一作“身體腫”,可參。

    〔3〕滿 原脱,據黄本、周本補。

    〔4〕顛 《方言·六》:“上也。”此指寸部脈。

    〔5〕厥陽 指厥逆孤行之陽。《金匱·臟腑經絡先後脈證并治》:“問曰:經云厥陽獨行,何謂也。師曰:此爲有陽無陰,故稱厥陽。”

    〔6〕鼠乳 疣之古名。《病源》卷三十一鼠乳候:“鼠乳者,身面忽生肉,如鼠乳之狀,謂之鼠乳也。此亦是風邪搏於肌肉而變生也。”

    肺之積,名曰息賁,在右脇下,覆大如杯。久久不愈,病洒洒寒熱,氣逆喘欬,發肺癰。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也?心病傳肺,肺當傳肝,肝適以春王,王者不受邪,肺復欲還心,心不肯受,因留結爲積,故知息賁以春〔1〕得之。

    肺病,其色白,身體但寒無熱,時時欬,其脈微遲,爲可治。宜服五味子大補湯、瀉肺散。春當刺少商,夏刺魚際,皆瀉之;季夏刺太淵,秋刺經渠,冬刺尺澤,皆補之。又當灸膻中百壯,背第三椎〔2〕二十五壯。

    〔1〕春 《難經·五十六難》此下有“甲乙日”三字。

    〔2〕背第三椎 指背部第三椎棘突下旁開一寸半的肺俞穴。本書卷三第四云:“肺俞在背第三椎。”

    肺病者,必喘欬,逆氣,肩息,背痛,汗出,尻、陰、股〔1〕、膝攣,髀、腨、胻、足皆痛。 虚則少氣,不能報息〔2〕,耳聾,嗌乾。取其經手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内、少陰血者。

    邪在肺,則皮膚痛,發寒熱,上氣,氣喘,汗出,欬動肩背。 取之膺中外俞〔3〕,背第三椎〔4〕之傍,以手痛〔5〕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6〕以越之。

    〔1〕股 原作“服”,誤字,據廣本、錢本等改。與《素問·臟氣法時論》、《甲乙》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七第一相合。

    〔2〕不能報息 指呼吸氣短難以接續。張介賓《類經》十四卷五臟虚實病刺:“報,復也。不能報息,謂呼吸氣短,難於接續也。”

    〔3〕膺中外俞 指鎖骨下窩外側的中府、雲門等穴。張志聰《靈樞集注·五邪》注:“膺中外俞,肺脈所出之中府、雲門處。”

    〔4〕椎 《太素》卷二十二五臟刺此下有“五椎”二字,可參。

    〔5〕痛 黄本、周本此下有校注云:“案,痛當作重。”《靈樞·五邪》、《甲乙》卷九第三、《太素》卷二十二五臟刺俱作“疾”,可參。痛,極也。《管子·七臣七主:“姦臣痛言人情以驚主。”注:“痛,其極之辭。”此處有“極力”之意。

    〔6〕缺盆中 指兩側缺盆中間的天突穴。《靈樞·本俞》:“缺盆中,任脈也,名曰天突。”

    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後循臂内上骨下廉〔1〕,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2〕次指内廉,出其端。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脹而喘欬,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3〕,是爲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欬,上氣喘喝,煩心,胸滿,臑臂内前廉痛〔4〕,掌中熱。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汗出〔5〕,小便數而欠〔6〕;氣虚,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卒遺失無度。盛者,則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虚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1〕上骨下廉 此指橈骨莖突下緣。張介賓《類經》七十二經脈:“骨,掌後高骨也;下廉,骨下側也。”

    〔2〕出 原脱,據《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補。

    〔3〕瞀 垂目俯視。《説文·目部》:“瞀,低目謹視也。”

    〔4〕痛 《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此下俱有“厥”字,可參。

    〔5〕汗出 《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此下俱有“中風”二字;《太素》卷八首篇此下有“中風不浹”四字,可參。

    〔6〕欠 少也。《集韻》卷八驗:“欠,一曰不足也。”

    手太陰之别,名曰列缺,起於腕上〔1〕一云腕上。分間,别走陽明。其别者,並太陰之經,直入掌中,散入於魚際。 其〔2〕實則手兑〔3〕掌熱〔4〕;虚則欠欬〔5〕,小便遺數。取之去腕一寸半。

    肺病,身當有熱,欬嗽,短氣,唾出膿血。其脈當短濇,今反浮大,其色當白,而反赤者,此是火之刻金,爲大逆,十死不治。

    〔1〕腕上 原作“腋下”。十五絡脈皆從其絡穴别出,手太陰之别爲列缺,列缺在腕上一寸半,故當以“腕上”爲是,據原校及《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下改。

    〔2〕其 《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下此下有“病”字,義勝,疑脱。

    〔3〕兑 《甲乙》卷二第一下此下有“骨”字,義長,疑脱。

    〔4〕熱 原作“起”,文義不屬,據《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下、《太素》卷九十五絡脈改。

    〔5〕欬 錢本、周本等及《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下俱作“”,可參。

    大腸手陽明經病證第八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大陽的病理變化,并闡明手陽明大腸經的循行起止及發病情况。

    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鸣濯濯〔1〕,冬日重感於寒則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取巨虚上廉。

    腸中雷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

    大腸有寒,騖〔2〕溏;有熱,便腸垢。

    大腸有宿食,寒慄發熱,有時如瘧狀。

    大腸脹者,腸鳴而痛,寒〔3〕則泄,食不化。

    厥氣客於大腸,則夢田野。

    〔1〕濯濯(zhuó zhuó濁濁) 水聲。《素問·氣厥論》:“水氣客於大腸,疾行則鳴濯濯。”楊上善《太素》卷十一腑病合俞注:“濯,腸中水聲也。”

    〔2〕騖 《金匱·五臟風寒積聚病》此上有“多”字,可參。

    〔3〕痛,寒 《靈樞·脹論》、《甲乙》卷八第三俱作“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九字。此處疑有脱漏。

    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1〕之端外側,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上入肘外廉,循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2〕之前廉,上出柱骨之會上〔3〕,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直入上頸,貫頰,入下齒縫中,還出俠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俠鼻孔。 是動則病齒痛,〔4〕 腫。 是主津〔5〕所生病者,目黄,口乾,鼽衂,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氣盛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虚,則寒慄不復。盛者,則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虚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1〕大指次指 即食指。馬蒔《靈樞注證發微·經脈》注:“大指次指者,手大指之次指,即第二指,名食指也。”

    〔2〕髃骨 肩胛骨上部與鎖骨、肱骨相連接的地方,當肩髃穴處。楊上善《太素》卷八首篇注:“髃,音隅,角也。兩肩端高骨,即肩角也。”

    〔3〕柱骨之會上 柱骨,肩背上隆起之頸骨,即第七頸椎棘突,爲大椎穴處。諸陽脈皆會於大椎,故稱“會上”。張介賓《類經》七卷十二經脈:“肩背之上,頸項之根,爲天柱骨。六陽皆會於督脈之大椎,是爲會上。”

    〔4〕 《靈樞·經脈》作“頸”;《甲乙》卷二第一上、《千金》卷十八第一俱作“頰”,可參。

    〔5〕津 《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此下俱有“液”字,可參。

    腎足少陰經病證第九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腎的病理變化、傳變規律、脈證表現及預後治則,并闡明足少陰腎經及其别絡的循行起止和發病情况。

    腎氣虚,則厥逆;實,則脹滿,四肢正黑〔1〕。 腎氣虚,則夢見舟船溺人,得其時,夢伏水中,若有畏怖。腎氣盛,則夢腰脊兩解不相屬。厥氣客於腎,則夢臨淵,没居水中。

    病在腎,夜半慧,日乘〔2〕四季甚〔3〕,下晡靜。

    病先發於腎,少腹腰脊痛,脛痠;三〔4〕日之膀胱,背筋痛,小便閉;二〔5〕日上之心,心痛;三日之小腸,脹;四〔6〕日不已,死。 冬大晨〔7〕,夏晏晡。

    〔1〕四肢正黑 《靈樞·本神》、《甲乙》卷一第一、《太素》卷六首篇俱作“五臟不安”,可參。

    〔2〕日乘 《素問·臟氣法時論》、《中藏經》卷中第三十俱無此二字,可參。

    〔3〕四季甚 甚,原作“其”,當爲“甚”之壞字,據廣本、錢本、周本等改,與《素問·臟氣法時論》、《甲乙》卷六第十、《中藏經》卷中第三十、《千金》卷十九第一相合。四季,此指辰、未、戌、丑四個時辰。高世栻《素問直解》注:“四季,乃辰、戌、丑、未,土王之時,土尅水,故四季甚。”

    〔4〕三 《千金》卷十九第一作“一”,可參。

    〔5〕二 《靈樞·病傳》、《甲乙》卷六第十俱作“三”,可參。

    〔6〕四 《靈樞·病傳》、《素問·標本病傳論》、《甲乙》卷六第十俱作“三”,可參。

    〔7〕大晨 晨,原作“食”,形近之訛,據《靈樞·病傳》、《素問·標本病傳論》、《甲乙》卷六第十、《千金》卷十九第一改。大晨,天大亮之時。《素問·標本病傳論》王冰注:“大晨,謂寅後九刻大明之時也。”

    腎脈搏堅而長,其色黄而赤,當病折腰。其耎而散者,當病少血〔1〕。

    腎脈沉之大而堅,浮之大而緊,苦手足骨腫,厥,而陰不興,腰脊痛,少腹腫,心下有水氣,時脹閉,時泄。得之浴水中,身未乾而合房内,及勞倦發之。

    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2〕,有積氣在少腹與陰,名曰腎痺。得之沐浴清〔3〕水而卧。

    〔1〕血 《素問·脈要精微論》此下有“至令不復也”五字;《甲乙》卷四第一中此下有“至令不復”四字。此下疑有脱誤。

    〔2〕上堅而大 張琦《素問釋義·五臟生成篇》云:“上字疑衍,王氏以寸口釋之,非也。堅而大,沉實之診,陰凝之象也。”考前各篇文例,此條諸脈俱不言上下,只叙脈象,故張説似是。

    〔3〕清 冷也。《素問·五臟生成篇》:“腰痛,足清,頭痛。”

    凡有所用力舉重,若入房過度,汗出如浴水,則傷腎。

    腎脹者,腹滿引背,央央然〔1〕,腰髀〔2〕痛。

    腎水者,其人腹大,臍腫,腰重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頭汗,其足逆寒,大便反堅〔3〕。

    腎著之爲病,從腰以下冷〔4〕,腰重如帶五千錢。

    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冰狀,一作如水洗狀。一作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食飲如故,是其證也。病屬下焦。從身勞汗出,衣裏冷濕故〔5〕,久久得之。

    〔1〕央央然 張介賓《類經》十六卷臟腑諸脹:“央央然,困苦貌。”

    〔2〕髀 《中藏經》卷中第三十作“痺”;《千金》卷十九第一此下有“并”字。可參。

    〔3〕大便反堅 《金匱·水氣病》作“面反瘦”三字,可參。

    〔4〕冷 《金匱·五臟風寒積聚病》此下有“痛”字,可參。

    〔5〕故 《金匱·五臟風寒積聚病》無,可參。

    腎之積,名曰奔豚,發於少腹,上至心下,如豚奔走之狀,上下無時。久久不愈,病喘逆,骨痿,少氣。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也?脾病傳腎,腎當傳心,心適以夏王,王者不受邪,腎復欲還脾,脾不肯受,因留結爲積,故知奔豚以夏〔1〕得之。

    水流夜疾,何以故?師曰:土休〔2〕,故流疾而有聲。人亦應之,人夜臥則脾不動摇,脈爲之數疾也。

    腎病,其色黑,其氣虚弱,吸吸〔3〕少氣,兩耳苦聾,腰痛,時時失精,飲食减少,膝以下清,其脈沉滑而遲,此爲可治。宜服内補散、建中湯、腎氣圓、地黄煎。春當刺涌泉,秋刺伏留,冬刺陰谷,皆補之;夏刺然谷,季夏刺大溪,皆瀉之。又當灸京門五十壯,背刺第十四椎〔4〕百壯。

    〔1〕夏 《難經·五十六難》此下有“丙丁日”三字。

    〔2〕土休 五行用事爲王,王之所生曰相,相之所尅爲休。夜屬水王,水王則木相,木相則土休。

    〔3〕吸吸 呼吸難於接續貌。《靈樞·癲狂》:“少氣,身漯漯也,言吸吸也。”馬蒔注:“言吸吸然而無所接續。”

    〔4〕第十四椎 指背部第十四椎棘突下,左右旁開一寸半的腎俞穴。本書卷三第五云:“腎俞在背第十四椎。”

    腎病者,必腹大,脛腫痛,喘欬,身重,寢汗出,憎風。虚即胸中痛,大腹、小腹痛,清厥〔1〕,意不樂。取其經,足少陰、太陽血者。

    邪在腎,則骨痛,陰痺〔2〕。 陰痺者,按之而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强痛,時眩。取之涌泉、崑侖,視有血者盡取之。

    〔1〕清厥 手足清冷而氣逆。《素問·臟氣法時論》王冰注:“清,謂氣清冷;厥,謂氣逆也。”

    〔2〕陰痺 指寒濕陰邪偏盛之痺證。馬蒔《靈樞注證發微·五邪》注:“陰痺者,痛無定所,按之而不可得,即《痺論》之所謂以寒勝者爲痛痺也。”

    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斜趣〔1〕足心,出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後,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腘中〔2〕内廉,上股内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是動則病飢而不欲食,面黑如炭色,一作地色。欬唾則有血,喉鳴而喘,坐而欲起,目無所見,心懸若飢狀,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若人將捕之,是爲骨厥〔3〕。一作痿。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黄疸,腸澼,脊、股内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灸則强食而生肉〔4〕,一作肉。緩帶被髮,大杖重履而步〔5〕。盛者,則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虚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1〕趣 通“趨”,向也。

    〔2〕中 《靈樞·經脈》、《太素》卷八首篇俱無,可參。

    〔3〕骨厥 錢本、黄本等俱作“腎厥”。腎主骨,故足少陰腎經氣厥逆而出現的證候,稱之爲“骨厥”。張介賓《類經》十四卷十二經病:“厥逆在骨,腎主骨也。”

    〔4〕肉 原作“害”,文義不屬,據原校及《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改。

    〔5〕灸則强食而生肉……大杖重履而步 此十七字與本卷各篇文例俱不合,疑爲錯簡,或爲後人所增,誤混入正文。然今存古經皆有見載,或其誤已久,姑依其舊,存疑待考。

    足少陰之别,名曰大鍾,當踝後繞跟,别走大陽。其别者,并經上走於心包,下貫腰脊。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閉,虚則腰痛,取之所别。

    腎病,手足逆冷,面赤目黄,小便不禁,骨節煩疼,少腹結痛,氣衝於心。其脈當沉細而滑,今反浮大;其色當黑,而反黄,此是土之刻水,爲大逆,十死不治。

    膀胱足太陽經病證第十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膀胱的病理變化,并闡明了足太陽膀胱經的循行起止及發病情况。

    膀胱病者,少腹偏腫而痛,以手按之,則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脈陷,足小指外側及〔1〕脛踝後皆熱。若脈陷者〔2〕,取委中。

    膀胱脹者,少腹滿而氣。

    病先發於膀胱者,背筋痛,小便閉;五日之腎,少腹〔3〕、腰脊痛,脛痠;一日之小腸,脹〔4〕;一〔5〕日之脾〔6〕,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二日不已,死。冬雞鳴,夏下晡。一云日夕。

    厥氣客於膀胱,則夢遊行。

    〔1〕及 原作“反”,文義不屬,據錢本、周本等改,與《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甲乙》卷九第九、《太素》卷十一腑病合俞、《千金》卷二十第一相合。

    〔2〕若脈陷者 《甲乙》卷九第九無“若脈陷”三字,“者”字連上讀,可參。

    〔3〕腹 《素問·標本病傳論》、《甲乙》卷六第十此下俱有“脹”字,可參。

    〔4〕脹 《素問·標本病傳論》此上有“腹”字,可參。

    〔5〕一 《甲乙》卷六第十作“二”,可參。

    〔6〕脾 《靈樞·病傳》作“心”,可參。

    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内眥,上額,交巔上。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别下項,循肩髆〔1〕内,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 其支者,從腰中下會於後陰〔2〕,下貫臀,入膕中。其支者,從髆〔1〕内,左右别,下貫胂〔3〕,一作肺〔4〕。 過髀樞,循髀外後廉,過〔5〕一本下合。 膕中,以下貫腨内,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6〕外側。是動則病衝頭痛,目似脱,項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腨如列〔7〕,是爲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顛疾,頭腦頂痛,目黄,淚出,鼽衂,項、背、腰、尻、膕、腨、脚皆痛,小指不用。盛者,則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虚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1〕髆 原作“膊”,於義不合,據《靈樞·經脈》、《太素》卷八首篇改。 髆,《説文·骨部》:“肩甲也。”

    〔2〕會於後陰 《靈樞·經脈》作“挾脊”二字,可參。

    〔3〕胂(shèn甚) 原作“髖”,文義不屬,據《素問·厥論》王冰注引、《素問·三部九候論》新校正引《甲乙》文、《太素》卷八首篇、《千金》卷二十第一、《圖經》卷二改。胂,脊柱兩側高起的肌肉。楊上善《太素》卷八首篇注:“胂,俠脊肉也。”

    〔4〕肺 錢本作“胛”。黄本、周本作“胂”,義長。

    〔5〕過 錢本、黄本、周本及《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千金》卷二十第一俱作“下合”二字,義長。

    〔6〕指 《素問·厥論》王冰注引此下有“之端”二字;《三因方》、《圖經》卷二、《讀素問鈔》、《十四經發揮》、《束醫寶鑒》此下俱有“端”字,義長。

    〔7〕列 《説文·刀部》:“分解也。”

    三焦手少陽經病證第十一

    提要

    :本篇主要論述三焦的病理變化,并闡明了手少陽三焦經脈的循行起止及發病情况。

    三焦病者,腹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爲水,留則爲脹。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赤〔1〕見於脈。 取委陽。

    少腹病腫〔2〕,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3〕。 取太陽〔4〕大絡,視其絡〔5〕脈與厥陰小絡結而血者。腫上及胃管,取三里。

    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6〕,殼殼然而不堅〔7〕,不疼。

    熱在上焦,因欬,爲肺痿,熱在中焦,因腹〔8〕堅;熱在下焦,因溺血。

    〔1〕赤 錢本、周本等及《靈樞·邪氣臟腑病形》、《甲乙》卷九第九、《太素》卷十一腑病合輸、《千金》卷二十第四俱作“亦”,可參。

    〔2〕病腫 《靈樞·四時氣》作“痛腫”;《甲乙》卷九第九、《千金》卷二十第四俱作“腫痛”,可參。

    〔3〕邪在三焦約 楊上善《太素》卷二十三雜刺注:“邪在三焦,約而不通。”

    〔4〕太陽 《甲乙》卷九第九、《太素》卷二十三雜刺此上俱有“足”字,可參。

    〔5〕絡 原作“結”,形近之誤,據《靈樞·四時氣》、《太素》卷二十三雜刺改。

    〔6〕皮膚 《靈樞·脹論》、《甲乙》卷八第三、《太素》卷二十九脹論此下俱有“中”字,可參。

    〔7〕殼殼然而不堅 原脱“不”字,據《甲乙》卷八第三、《太素》卷二十九脹論、《千金》卷二十第四補。殼殼然,中空不實貌。楊上善《太素》注:“殼殼,似實而不堅也。”

    〔8〕腹 原脱,據錢本、黄本、周本補。

    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1〕,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2〕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徧〔3〕屬三焦。 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俠〔4〕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5〕,至。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兑眥。是動則病耳聾,煇煇焞焞〔6〕,嗌腫,喉痺。是主氣所生病者,汗出,目兑眥痛,頰腫〔7〕,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盛者,則人迎大一〔8〕倍於寸口;虚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1〕手表腕 手腕背側當陽池穴處。張介賓《類經》七卷十二經脈:“手表腕,陽池也。”

    〔2〕布 原作“交”,文義不屬,據《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改。

    〔3〕徧 同“遍”,遍及也。《詩·邶風·北門》:“我入自外,室人交徧讁我。”釋文:“徧,古遍字。”

    〔4〕俠 《靈樞·經脈》作“繫”;《太素》卷八首篇作“係”。可參。

    〔5〕頰 原作“額”,文義不屬。據黄本、周本校注及《靈樞·經脈》、《太素》卷八首篇、《圖經》卷二改。

    〔6〕煇煇焞焞 《靈樞·經脈》、《甲乙》卷二第一上、《太素》卷八首篇“煇煇”俱作“渾渾”。 煇,通“渾”;焞,通“沌”。 煇煇焞焞,猶“渾渾沌沌”,無知貌。《莊子·在宥》:“渾渾沌沌,終身不離。”注:“渾沌無知而任其自復。”此爲耳聾失聰貌。馬蒔《靈樞注證發微·經脈》注:“及其動穴驗病,則爲耳聾,渾渾然,焞焞然,甚覺不聰。”

    〔7〕腫 《靈樞·經脈》、《太素》卷八首篇、《十四經發揮》俱作“痛”,可參。

    〔8〕一 《千金》卷二十第四作“再”,可參。

    按:

    本卷共十一篇,以肝、膽、心、小腸、脾、胃、肺、大腸、腎、膀胱、三焦等十一臟腑經脈爲綱,分别討論其病變情况及其經脈的循行起止和發病等。其内容分别引自《素問》的“脈要精微論”、“臟氣法時論”、“五臟生成篇”、“方盛衰論”、“標本病傳論”,《靈樞》的“邪氣臟腑病形”、“本神”、“經脈”、“四時氣”、“五邪”、“脹論”、“淫邪發夢”、“病傳”、“邪客”,《難經·五十六難》,《金匱要略》的“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并治第十一”、“水氣病證并治第十四”等篇。通過分門别類,整理撰集而成。在編排次序上,不是按《靈樞·經脈》的十二經次序,而是以每一組相互表裏的臟腑依次排列,突出了以臟腑爲中心的觀點。説明王叔和極爲重視臟腑學説,把經絡隶屬於臟腑,從而突出臟腑的主要地位,進一步確立以臟腑爲中心、以經絡爲聯繫途徑的人體生理、病理系統。并將心與心包絡合爲一篇,而三焦腑則附於腎之後,與本書卷二第二“今用當以左腎合膀胱,右腎合三焦一之説同義。通過如此處理,就很好地把臟腑學説與經絡學説統一起來,對建立中醫生理病理的系統理論,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也爲後世臟腑辨證理論的建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本卷從人與天地相應的整體觀念出發,注重結合季節時令來施行針刺。根據《難經·七十四難》“春刺井,夏刺榮,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的理論,提出五臟病四時針刺的具體取穴法,并補充了五臟俞、募穴的灸法。據本卷第一、二、五、七、九篇所述,歸納成後表(見附表)。從表中可以看出,這裏所取的五俞穴與《靈樞·本俞》所述大部分相同,惟肝病秋刺“中郄”,而《靈樞》載肝之經穴爲“中封”;脾病季夏刺“公孫”,而《靈樞》載脾之俞穴爲“太白”。五臟之募穴中,心、肝、脾、腎之募穴與卷三所載相同,惟肺之募穴有異,卷三第四載肺之募穴爲“中府”,而本卷第七不灸“中府”而灸“膻中”。其原因何在,尚有待考證。至於心病的四時刺灸法,針刺取手厥陰心包絡經之五俞穴,而灸法則直接取心之俞、募穴。此又有異於他臟。五臟病四時刺法的補瀉原則是凡是臟與時令相符或相生者,則用補法;臟與時令相尅者,則用瀉法。如肝與春令同屬木,肝木與夏火、冬水分别有相生的關係,故肝病在春、夏、冬都用補法;而肝木與季夏土、秋金分别是相尅的關係,故肝病在季夏、秋季都用瀉法。餘類推。由此可以看出,《脈經》對五臟病的四時刺灸法不但指出具體的穴位,提出針刺補瀉法則及艾灸壯數,提倡針法與灸法相互配合使用,而且突出了軀幹取穴與四肢取穴相結合的原則。這些,都是對《内經》、《難經》理論的重大發展和補充,進一步豐富了刺灸療法的内容。

    本卷引録了《靈樞·經脈》中除手少陰心經以外的十一經脈循行及發病的内容。據今本《靈樞》所載,在每一經脈的發病之下尚有“爲此諸病,盛則瀉之,虚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虚,以經取之”三十三字,《脈經》中俱無,在此録之供參考。至於各經病變之脈候,則着重於寸口與人迎的脈象對比,其一般規律是:陰經及五臟病,寸口脈大於人迎脈屬實,反之爲虚;陽經及六腑病,人迎脈大於寸口脈屬實,反之爲虚。可能是寸口屬陰主五臟,人迎屬陽主六腑之故。

    本卷取材範圍廣,内容非常豐富,通過這樣系統整理,顯得條分縷析,次序井然,便於學習和研究。王氏的這一整理研究方法,包含有樸素的系統思想,是整理、研究中醫古籍的其中一種好方法,給後世予不少啟發,直至今天仍值得我們借鑒和學習。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