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脈經卷第五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脱,據黄本、周本及上下文例補,與《中藏經》卷中第四十九、《千金》卷二十八第十相合。

    〔2〕忽乾 《中藏經》卷中第四十九作“乍乾黑”三字,可參。

    〔3〕十三 《中藏經》卷中第四十九作“三十”,可參。

    病人髮直者,十五日死。

    病人髮如乾麻,善怒〔1〕者,死。

    病人髮與眉衝起者,死。

    病人爪甲青〔2〕者,死。

    病人爪甲白者,不治〔3〕。

    病人手足爪甲下肉黑者,八日死。

    〔1〕善怒 《中藏經》卷中第四十九作“喜怒不調”四字,可參。

    〔2〕青 《中藏經》卷中第四十九此下有“黑”字,可參。

    〔3〕治 原作“活”,形近之誤,據吳本、廣本及周本等改,與《千金》卷二十八第十相合。

    病人榮衛竭絶,面〔1〕浮腫者,死。

    病人卒腫,其面蒼黑者,死。

    病人手掌腫,無文者,死。

    病人臍腫,反出者,死。

    病人陰囊莖俱腫者,死。

    病人脈絶,口張足腫者〔2〕,五日死。

    病人足趺腫,嘔吐頭重者,死。

    病人足趺上腫,兩膝大如斗者,十日死。

    病人卧,遺屎〔3〕不覺者,死〔4〕。

    病人尸臭者,不可治。

    〔1〕面 《中藏經》卷中第四十九此下有“目”字,可參。

    〔2〕者 原脱,據黄本、周本及上下文例補,與《千金》卷二十八第十相合。

    〔3〕屎 《中藏經》卷中第四十九作“尿”,可參。

    〔4〕死 《中藏經》卷中第四十九此上有“五六日”三字,可參。

    肝病皮白〔1〕,肺之日庚辛死。

    心病目黑,腎之日壬癸。

    脾病唇青,肝之日甲乙死。

    肺病頰赤目腫,心之日丙丁死。

    腎病面腫唇黄,脾之日戊己死。

    〔1〕皮白 原作“皮黑”,於義不合,據黄本、周本改,與《千金》卷二十八第十相合。

    青欲如蒼璧之澤〔1〕,不欲如藍。

    赤欲如帛裹朱,不欲如赭。

    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

    黑欲如〔2〕重漆,不欲如。

    黄欲如羅裹雄黄,不欲如黄土。

    〔1〕蒼璧之澤 指青而明潤之色。蒼璧,青玉也。澤,明潤也。張介賓《類經》六卷精明五色:“蒼璧之澤,青而明潤。”

    〔2〕如 原脱,據黄本、周本及上下文例補,與《素問·脈要精微論》、《千金》卷二十八第十相合。

    目色赤者病在心,白在肺,黑在腎,黄在脾,青在肝。黄色不可名者,病胸中。

    診目病〔1〕,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也;從下上者,陽明病也;從外入内者,少陽病也。

    診寒熱瘰癧,目中有赤脈,從上下至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死。

    〔1〕病 《靈樞·論疾診尺》作“痛”,可參。

    診齲齒痛,按其陽明之脈,來〔1〕有過者獨熱,在右右熱,在左左熱,在上上熱,在下下熱。

    診血脈者〔2〕,多赤多熱,多青多痛,多黑爲久痺,多赤、多黑、多青皆見者,寒熱身痛。面色微黄,齒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3〕黄赤。脈小而濇者,不嗜食。

    〔1〕來 此字與上下文義不屬,疑衍。

    〔2〕脈者 原作“者脈”,文義難通,據黄本、周本乙轉,與《靈樞·論疾診尺》相合。

    〔3〕小便 原作“少”,文義不屬,據錢本及《靈樞·論疾診尺》、《甲乙經》卷十一第六改。

    按:

    本篇所論亦散見於《素問》、《靈樞》、《中藏經》、《千金》等書,并爲張子和《儒門事親·扁鵲華佗察聲色定死生訣要》所引録。雖文字稍有出入,然其旨意不失。詳論望診、聞診之要訣,足爲後世所效法。其中尤爲强調望診貴在有神,而辨别五色善惡的關鍵是:若明潤含蓄者,爲精氣未衰,屬善候;若枯暗不潤或顔色外露者,爲精氣衰敗,則預後不良。至於五臟所病之死期判斷,則屬五行生克學説的範疇,有待進一步從臨床實踐中觀察、研究。

    扁鵲診諸反逆死脈要訣第五

    提要:

    本篇首列諸死脈之象,以示脈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之理。繼而論述脈與證的關係,脈證相符者生,不相符者死。并提出了某些奇病的脈象,分析其病機及預後,對死期作出預測。

    扁鵲曰:夫相死脈之氣,如群鳥之聚,一馬之馭系水交馳之狀,如懸石之落。出筋之上,藏筋之下,堅關之裏,不在榮衛,伺候交射〔1〕,不可知也〔2〕。

    〔1〕射 測度也。《吕氏春秋·重言》:“有鳥止於南方之阜,三年不動,不飛,不鳴,是何鳥也?王射之。”

    〔2〕也 黄本、周本此下俱有小字注:“疑有闕文。”可參。

    脈病人不病,脈來如屋漏、雀啄者,死。屋漏者,其來既絶而止,時時復起,而不相連屬也。雀啄者,脈來甚數而疾,絶止復頓來也。又經言:得病七八日,脈如屋漏、雀啄者,死。脈彈人手如黍米也。脈來如彈石,去如解索者,死。彈石者,辟辟急也。解索者,動數而隨散亂,無復次緒也。

    脈困〔1〕,病人脈如蝦之游,如魚之翔者,死。蝦游者,苒苒而起,尋復退没,不知所在,久乃復起,起輒遲而没去速者是也。魚翔者,似魚不行,而但掉尾動,頭身摇而久住者是也。

    脈如懸薄〔2〕卷索者,死。脈如轉豆者,死。脈如偃刀者,死。脈湧湧不去者,死。脈忽去忽來,暫止復來者,死。脈中侈〔3〕者,死。脈分絶者,死。上下分散也。

    〔1〕脈闲 脈象逆亂。《廣韻》卷四慁:“困,亂也……病之甚也。”此指脈氣逆亂而出現種種反映病情危重的怪脈。

    〔2〕薄 《禮記·曲禮上》:“帷薄之外。”釋文:“薄,也。”

    〔3〕侈 大也。《集韻》卷三紙:“侈……一曰大也。”

    脈有表無裏〔1〕者,死。 經名曰結,去〔2〕即死。 何謂結?脈在指下如麻子動摇,屬腎,名曰結,去〔3〕死近也。脈五來一止,不復增减者,死。經名曰代。何謂代?脈五來一止也。脈七來是人一息,半時不復增减,亦名曰代,正〔4〕死無疑。

    〔1〕脈有表無裏 謂寸、尺部有脈而關部無脈。本書卷四第一:“寸、尺爲表,關爲裏。兩頭有脈,關中絶不至也。”

    〔2〕去 黄本、周本俱作“云”,義長。

    〔3〕去 離也。 《廣韻》卷四御:“去,離也。”

    〔4〕正 必定。 《廣韻》卷四勁:“正,定也。”

    經言:病或有死,或有不治自愈,或有連年月而不已。其死生存亡,可切脈而知之耶?然,可具知也。設病者若閉目不欲見人者,脈當得肝脈弦〔1〕急而長,反得肺脈浮短而濇者,死也。病若開目而渴,心下牢者,脈當得緊實而數,反得沉滑〔2〕而微者,死。病若吐血,復鼽衂〔3〕者,脈當得沉細,而反浮大牢者,死。病若譫言妄語,身當有熱,脈當洪大,而反手足四逆〔4〕,脈反沉細微者,死。病若大腹而泄,脈當微細〔5〕而濇,反得緊大而滑者,死。此之謂也。

    〔1〕弦 《難經·十七難》作“强”,可參。

    〔2〕滑 《難經·十七難》作“濇”,可參。

    〔3〕鼽衂(qiú nǜ求女) 鼻出涕血。《素問·金匱真言論》:“春不鼽衂。”王冰注:“鼽,謂鼻中水出。衂,謂鼻中血出。”

    〔4〕四逆 《難經·十七難》作“厥逆”,義勝。

    〔5〕微細 周本、黄本此二字俱互乙。

    經言:形脈與病相反者,死。奈何?然:病若頭痛目痛,脈反短濇者,死。

    病若腹痛,脈反浮大而長者,死。

    病若腹滿而喘,脈反滑利而沉者,死。

    病若四肢厥逆,脈反浮大而短者,死。

    病若耳聾,脈反浮大而濇者,死。 《千金翼》云:脈大者生,沉遲細者難治。

    病若目〔1〕,脈反大而緩者,死。

    〔1〕目(huāng huāng荒荒) 《中藏經》卷中第四十八作“腦痛”二字,可參。

    左有病而右痛,右有病而左痛,下有病而上痛,上有病而下痛,此爲逆,逆者死,不可治。脈來沉之絶濡,浮之不止推手者,半月死。一作半日。脈來微細而絶者,人病當死。

    人病脈不病者,生;脈病人不病者,死。

    人病尸厥,呼之不應,脈絶者,死。脈當大反小者,死。

    肥人脈細小,如絲欲絶者,死。

    羸人得躁脈者,死。

    人身濇而脈來往滑者,死。

    人身滑而脈來往濇者,死。

    人身小而脈來往大者,死。

    人身短而脈來往長者,死。

    人身長而脈來往短者,死。

    人身大而脈來往小者,死。

    尺脈不應寸,時如馳,半日死。《千金》云:尺脈上應寸口太遲者,半日死。

    肝脾俱至,則穀不化。肝多〔1〕即死。

    肺肝俱至,則癕疽,四肢重。肺多即死。

    心肺俱至,則痺,消渴,懈怠。心多即死。

    腎心俱至,則難以言,九竅不通,四肢不舉。腎多即死。

    脾腎俱至,則五臟敗壞。脾多即死。

    肝心俱至,則熱甚痸瘲,汗不出,妄見邪。

    肝腎俱至,則疝瘕,少腹痛,婦人月使不來。

    〔1〕肝多 謂肝脈太過。多,超出也。此爲太過之意。《公羊傳·宣公十五年》:“什一者,天下之中正也。多乎什一,大桀小桀。”

    肝滿、腎滿、肺滿皆實,則爲腫。肺之雍,喘而兩胠〔1〕滿。肝雍,兩胠滿,卧則驚,不得小便。腎雍,脚〔2〕下至少腹滿,脛有大小,髀胻〔3〕大跛,易偏枯。

    〔1〕胠(qū祛) 腋下脇上的部位。 《集韻》卷五語:“胠,腋下。”又,《素問·欬論》:“肝欬之狀……兩胠下滿。”王冰注:“胠,亦脇也。”

    〔2〕脚 《甲乙》卷十一第八及《太素》卷十五俱作“胠”。《素問·大奇論》新校正云:“按《甲乙經》脚下作胠下,脚當作胠,不得言脚下至少腹也。”此説有理,“脚”疑爲“胠”字之誤。

    〔3〕髀胻(bì héng閉衡) 即大、小腿。 《説文·骨部》:“髀,股也。”又,《説文·肉部》:“胻,脛耑也。”段玉裁注:“耑,猶頭也。脛近膝者曰胻。”

    心脈滿大,癎痸筋攣。肝脈小急,癎痸筋攣。肝脈騖〔1〕暴,有所驚駭,脈不至若瘖,不治自已。腎脈小急,肝脈小急,心脈小急,不鼓皆爲瘕。

    〔1〕騖(wù務) 疾奔也。此爲急疾之意。《玉篇·馬部》:“騖,奔也,疾也。”

    腎肝并沉爲石水,并浮爲風水,并虚爲死,并小弦欲驚。腎脈大急沉,肝脈大急沉,皆爲疝。心脈搏〔1〕滑急爲心疝,肺脈沉搏爲肺疝。

    〔1〕摶 謂搏觸鼓指。《素問·陰陽别論》:“陰搏陽别。”王冰注:“搏,謂搏觸於手也。”

    脾脈外鼓〔1〕,沉爲腸澼,久自已。肝脈小緩爲腸澼,易治。腎脈小搏沉,爲腸澼下血,血〔2〕温身熱者死。心肝澼亦下血,二臟同病者可治〔3〕,其脈小沉濇者爲腸澼,其身熱者死,熱見七日死。

    〔1〕外鼓 謂脈浮動鼓指。姚止庵《素問經注節解·大奇論》注:“外鼓,即浮動之意。”

    〔2〕血 原脱,據《素問·大奇論》補。

    〔3〕二臟同病者可治 二臟,指心與肝。心肝同病,木火相生爲順,故尚屬可治。馬蒔《素問注證發微·大奇論》注:“然二臟同病,則本火相生,其病可治。”

    胃脈沉鼓濇,胃外鼓大,心脈小緊〔1〕急,皆膈偏枯,男子發左,女子發右,不瘖舌轉,可治,三十日起。其順者瘖,三歲起。年不滿二十者,三歲死。

    〔1〕緊 《素問·大奇論》作“堅”,可參。

    脈至而搏,血衂身有熱者死。脈來如懸鈎浮〔1〕,爲熱〔2〕。 脈至如喘〔3〕,名曰氣厥。 氣厥者,不知與人言。《素問》、《甲乙》作暴厥。脈至如數,使人暴驚,三四日自已。

    〔1〕如懸鈎浮 謂脈來如懸空無根,呈現微鈎而浮。丹波元簡《素問識·大奇論》注:“懸,乃懸空無根之象;鉤浮,乃陽盛陰虚之候。不似脈弦强而搏擊於指,此乃亡血家之常脈。”

    〔2〕熱 《素問·大奇論》作“常脈”二字,可參。

    〔3〕喘 湍疾也。《釋名·釋疾病》:“喘,湍也,湍疾也。”

    脈至浮合〔1〕,浮合如數,一息十至、十至以上,是爲經氣予不足也,微見〔2〕九十日死。脈至如火新然〔3〕,是心精之予奪也,草乾而死。 脈至如散葉〔4〕,是肝氣予虚也,木葉落而死。木葉落作棗華。脈至如省客,省客者,脈塞而鼓〔5〕,是腎氣予不足也,懸去棗華而死〔6〕。脈至如泥丸,是胃經予不足也,榆莢落而死。《素問》莢作葉。 脈至如横格〔7〕,是膽氣予不足也,禾熟而死。 脈至如弦縷〔8〕,是胞〔9〕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脈至如交漆〔10〕,交漆者,左右傍至也,微見四〔11〕十日死。 《甲乙》作交棘。 脈至如涌泉,浮鼓肌中,是太陽氣予不足也,少氣,味韭英〔12〕而死。脈至如委土〔13〕《素問》作頹土。 之狀,按之不得,是肌氣〔14〕予不足也,五色先見黑,白壘一作藟。發死。脈至如懸雍,懸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脈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也,按之堅大急,五臟菀熟〔15〕,寒熱獨并於腎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脈至如丸滑不直手〔16〕,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腸氣予不足也,棗葉生而死。脈至如舂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聽,是小腸氣予不足也,季秋而死。

    〔1〕浮合 謂如波浪之後浪合於前浪。喻脈來浮泛無序。張介賓《類經》六卷諸經脈證死期:“浮合,如浮波之合,後以催前,泛泛無常也。”

    〔2〕微見 始見也。張介賓《類經》六卷諸經脈證死期“微見,始見也。言初見此脈,便可期九十日而死。”

    〔3〕如火新然 此喻脈來鋭而無根,瞬即消失。新,初也。《廣雅·釋言》:“新,初也。”然,通“燃”。

    〔4〕如散葉 如落葉隨風飄散。喻脈來浮泛無根。張介賓《類經》六卷諸經脈證死期:“如散葉者,浮泛無根也。”

    〔5〕脈塞而鼓 謂脈時而閉塞不至,時而搏擊鼓指。張介賓《類經》六卷諸經脈證死期:“塞者,或無而止。鼓者,或有而搏。”

    〔6〕懸去棗華而死 謂於棗樹花開至花落之時會死亡。華,花也。張介賓《類經》六卷諸經脈證死期:“懸者,華之開。去者,華之落。言於棗華開落之時,火王而水敗,腎虚者死也。”

    〔7〕如横格 如横木梗據。此喻脈長而堅硬。張介賓《類經》六卷諸經脈證死期“横格,如横木之格於指下,長而且堅。”

    〔8〕如弦縷 此喻脈象弦急細小。張介賓《類經》六卷諸經脈證死期:“弦縷者,如弦之急,如縷之細,真元虧損之脈也。”

    〔9〕胞 其説不一。張介賓《類經》六卷諸經脈證死期:“胞,子宫也,命門元陽之所聚也。”姑從之。

    〔10〕如交漆 如絞濾漆汁,艱濇不暢,四面流散。喻脈來艱濇,纏綿不清。交,通“絞。”

    〔11〕四 《素問·大奇論》作“三”,可參。

    〔12〕味韭英 謂能吃到韭菜花的時節。味,嚐也。英,花也。韭英,即韭菜花。

    〔13〕如委土 如傾棄的朽土般鬆軟不實。喻脈象虚大無力,按之即不可得。《廣雅·釋詁二》:“委,棄也。”

    〔14〕肌氣 指脾氣。張介賓《類經》六卷諸經脈證死期注:“肌氣即脾氣,脾主肌肉也。”

    〔15〕菀(yù育)熟 菀,通“鬱”。菀熟,即鬱熱。《素問·大奇論》王冰注:“菀,積也;熟,熱也。”

    〔16〕如丸滑不直手 謂如按彈丸,短小而滑,按之不可得。張介賓《類經》六卷諸經脈證死期:“如丸,短而小也。直,當也。言滑小無根而不勝按也。”

    問曰:嘗以春二月中,脈一病人,其脈反沉。師記言:到秋當死。其病反愈,到七月復病,因往脈之,其脈續沉。復記言:至冬死。

    問曰:二月中得沉脈,何以故處〔1〕之至秋死也?師曰:二月之時,其脈自當濡弱而弦,得沉脈,到秋自沉,脈見浮即死,故知到秋當死也。七月之時,脈復得沉,何以處之至冬當死?師曰:沉脈屬腎,真臟脈也,非時妄見。經言:王、相、囚、死。冬脈本王脈,不再見,故知至冬當死也。然後至冬復病,正〔2〕以冬至日死,故知爲諦。華佗傚此。

    〔1〕處 斷定也。 《廣韻》卷三語:“處,定也。”

    〔2〕正 原作“王”形近之誤,據錢本、周本等改。

    按:

    本篇内容多取自《素問》平人氣象論、大奇論及《難經·十七難》等,集中討論了多種異常脈象和特殊的病證,并對各種脈象所主病證的病情、病位及預後作了闡述。這些都給中醫臨床醫學,特别是診斷學的研究提供了寳貴的資料。其中提到的多種死脈,乃屬無胃、無神、無根之脈,故主死證。死脈之中,大致可歸併爲五類:一是體徵與脈象相反,如身大脈小等。二是脈與證相反,如脈病人不病等。三是五行相尅,如肝脾俱至,肝多即死等。四是真臟脈出現,氣機衰竭,如屋漏、魚翔之屬。五是氣機昇降出入逆亂,如脈至如涌泉、胃脈沉鼓濇等。但依據死脈而推測死期,現在還難以解釋,有待進一步研究。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