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之二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十二經脉絡脉支别第一上

    本篇自“雷公問曰:禁服之言”至“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見《靈樞·經脉》、《太素·經脉連環》。自“足少陰氣絶”至“水勝火也”,見《靈樞·經脉》。自“《靈樞》云:少陰終者”至“上下不通而終矣”,見《靈樞·終始》、《素問·診要經終論》。自“足太陰氣絶”至“火勝金也”,見《靈樞·經脉》。自“《九卷》云:腹脹閉”至“面黑皮毛焦而終矣”,見《靈樞·終始》、《素問·診要經終論》。自“足厥陰氣絶”至“金勝木也”,見《靈樞·經脉》。自“《九卷》云:中熱嗌乾”至“舌卷卵上縮而終矣”,見《靈樞·終始》、《素問·診要經終論》。自“五陰氣俱絶”至“一日半而死矣”,見《靈樞·經脉》。自“太陽脉絶”至“上下經盛而不行則終矣”,見《靈樞·終始》、《素問·診要經終論》。自“六陽俱絶”至“旦占夕死”,見《靈樞·經脉》。“此十二經之敗也”,見《素問·診要經終論》。

    提要:本篇重點論述經脉、絡脉、經别的循行路綫、病候及治則等有關問題,故以此名篇。上篇主要内容有十二經脉及其支脉循行與發病情況;手足少陰、太陰、厥陰之脉氣絶及五陰俱絶的症狀與預後;太陽、少陽、陽明脉絶及六陽俱絶的症狀與預後。

    雷公問曰:禁服〔1〕之言,凡刺之理,經脉爲始,願聞其道。黄帝答曰:經脉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2〕,調虚實,不可不通也。

    肺〔3〕手太陰之脉,起〔4〕於中焦,下絡〔5〕大腸,還循胃口〔6〕,上膈屬〔7〕肺,從肺系〔8〕横出腋下,下循臑〔9〕内,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10〕臂内,上骨下亷〔11〕,入寸口,上魚〔12〕,循魚際〔13〕,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14〕次指内亷,出其端。是動則病〔15〕肺脹滿,膨膨然〔16〕而喘咳〔17〕,缺盆〔18〕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19〕,音務,又音茂。是謂臂厥〔20〕。是主肺所生病者〔21〕,咳上氣,喘喝〔22〕煩心胸滿〔23〕,臑音如〔24〕。臂内前亷痛,厥〔25〕,掌中熱。氣盛有餘則肩背痛,風寒〔26〕,汗出中風〔27〕,小便數而欠〔28〕。氣虚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一云卒遺矢無度〔29〕。爲此諸病,凡十二經之病〔30〕,盛則寫〔31〕之,虚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32〕,不盛不虚以經取之〔33〕。盛者則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虚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1〕禁服 原作“禁脉”,《靈樞》同。正抄本及《太素》均作“禁服”。《類經》卷七第一注:“脉,當作服。即本經《禁服篇》也。”《靈樞發微》:“按禁脉當作禁服。本經第四十八《禁服篇》云:凡刺之理,經脉爲始,營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藏,外刺六府。則此篇數語,乃出於《禁服篇》也。”按據以上諸書,當以作禁服爲是。禁服,亦古醫書也,《靈樞》引非一處,故據改。

    〔2〕處百病 處,決斷也。《漢書·谷永傳》:“臣愚不能處也。”顔師古注:“處,謂斷決也。”在此引申爲診斷。處百病,言診斷各種病証。百病,言其多。

    〔3〕肺 明抄本及《脈經》卷六第七均無,以下各經同。《五十二病方》之《足臂十一脉灸經》、《陰陽十一脉灸經》甲本亦同此例。

    〔4〕起 步之始也。《説文·走部》段玉裁注:“起,本發步之稱也。”此指每一經脉循行之起始點。

    〔5〕〔7〕絡、屬 絡,《太素》作“胳”,胳與絡古音皆鐸韵,故音同而互通。後均同。楊上善注:“五藏六府氣相通者,藏脉必胳府屬藏,府脉必(此下缺文,當爲胳藏屬府。)”《醫經原旨·經絡上》注:“按十二經相通,各有表裏,凡在本經者,皆曰屬;以此通彼者,皆曰絡。故在手太陰,則曰屬肺絡大腸,在手陽明,則曰屬大腸絡肺,彼此互更,皆以本經爲主也。”

    〔6〕還循胃口 胃口,亦屬中焦,下行絡大腸,上行復回胃口,故還循胃口。還,復回。

    〔8〕肺系 《黄帝内經明堂》注:“系,繫也。謂肺藏之所繫也。”《十四經發揮》卷中注:“肺系,謂喉嚨也;喉以候氣,下接於肺。”按肺系當指喉嚨與氣管而言。

    〔9〕臑 《説文·肉部》:“臑,臂羊矢也。”是臑即臂也。段玉裁以爲“人臂無稱臑者”非是。《足臂十一脉灸經》臂太陰脉、臂少陰脉、臂太陽脉,及《陰陽十一脉灸經》肩脉、臂少陰脉等,皆記經脉循行於臑部,可証段説誤。又《集韵·虞韵》:“臑,肱骨也。”《銅人》卷一:“臑,謂肩肘之間也。”

    〔10〕循 此前《脉經》卷六第七、《千金》卷十七第一均有“後”字。

    〔11〕上骨下亷 亷,側邊也。《儀禮·鄉飲酒禮》:“設席於堂亷東上。”注:“側邊曰亷。”上,在此應作動詞解。《太素》注:“臂有三骨,垂手之時,内側前骨名爲上骨。”此説似非是。

    〔12〕魚 《銅人》卷一注:“魚,謂手大指之後也,以其處如魚之形,故曰魚。”《十四經發揮》卷中注:“掌骨之前,大指本節之後,其肥肉隆起處,統謂之魚。”

    〔13〕循魚際 循,《説文·彳部》:“循,行也。”《玉篇·彳部》:“循,次序也。”此指行之有序曰循。魚際,《銅人》卷一注:“手魚之際有穴居此,故名曰魚際。”際,邊沿也。魚之邊沿,名魚際。穴名亦因部位而得名。

    〔14〕出 《脈經》卷六第七、《千金》卷十七第一均無。

    〔15〕是動則病 是,代詞,指本經經脉而言。動,發生也。《易經·繫辭下》:“爻象動乎内,吉兇見乎外。”虞翻注:“動,發也。”《戰國策·齊策》:“動於顔色。”高誘注:“動猶發也。”《吕氏春秋·音律》:“草木繁動。”高誘注:“動,生也。”病,名詞動用。患有之義。是動則病,謂經脉自身發病有某某等。

    〔16〕膨膨然 《廣韵·庚韵》:“膨,膨脝脹貌。”膨膨然,肺脹滿之形容詞。《銅人》卷一注:“氣不宣暢也。”

    〔17〕咳 明抄本作“欬”。按咳本小兒笑,《説文·口部》:“咳,小兒笑也。”古書用作咳嗽者,爲假借。明《正字通·口部》:“咳,與欬同,嗽也。”是咳言咳嗽,爲後起義。

    〔18〕缺盆 《銅人》卷一注:“在肩下横骨陷中,言其處如缺豁之盆,故曰缺盆。”

    〔19〕瞀(mào茂) 《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甲、乙本均作“戰”。當屬經脉早期傳文。按瞀,眩惑不精明也。《書·益稷》:“下民昏墊。”孔安國傳:“言天下民昏瞀墊溺。”孔穎達正義:“瞀者,眩惑之意。”《莊子·徐無鬼》:“予適有瞀病。”郭象注:“瞀,風眩也。”

    〔20〕臂厥 臂原作“擘”,據明抄本、正抄本改。厥,《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作“蹷”。《説文·足部》:“蹶,僵也。”《説文通訓定聲·暴部》蹶:“字亦作蹷,下形上聲。”厥與蹷通。《韓詩外傳》十:“夫世子病所謂尸蹶者。”《説苑·辨物》蹶作“厥”。厥逆之氣起於臂,故爲臂厥。

    〔21〕所生病者 《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作“所産病”。産、生義通。《左傳·僖公二年》:“晉荀息請以屈産之乘。”杜預注:“屈地生良馬。”

    〔22〕喘喝 《靈樞》作“喘渴”。《素問·生氣通天論》:“煩則喘喝。”王冰注:“喝,謂大呵出聲也……喝,一爲鳴。”喘喝,喘鳴也。

    〔23〕胸滿 滿通懣。《漢書·佞幸傳》:“憂滿不食。”顔師古注:“滿讀曰懣。”《廣韵·緩韵》:“懣,煩悶。”胸滿,即胸悶。

    〔24〕音如 明抄本作“音需,又如。”

    〔25〕厥 《脈經》卷六第七、《千金》卷十七第一、《銅人》卷一均無。

    〔26〕寒 《脈經》卷六第七、《千金》卷十七第一、《銅人》卷一均無。《十四經發揮》卷中注:“寒字疑衍。”

    〔27〕風寒,汗出中風 中風,《脈經》卷六第七無。《靈樞識》:“簡按:氣盛有餘,謂肺藏氣盛而有餘,非外感邪氣之盛也。而云風寒汗出中風,則似肺藏氣盛而有餘者,必病風寒汗出中風,此必理之所無,或恐六字衍文。”

    〔28〕小便數而欠 《太素》作“不浹數欠”。楊上善注:“有本作小便數而欠。陰陽之氣上下相引,故多欠也。”《銅人》卷一注:“數,頻也。欠,少也。言小便頻而少也。”“而”爲連詞,數與欠,均言小便,今暫從後説。《説文通訓定聲·欠部》:“叚借爲歉,今歉、欠字,盖即歉字之轉注。”又本篇下,手太陰之别有“虚則欠,小便遺數”之症,故此“欠”字,亦或爲獨立症狀,若是則“而”字或係剩文,故尚有疑義。

    〔29〕卒遺矢無度 度,原作“變”,明抄本作“卒遺失無度”,《脈經》卷六第七、《千金》卷十七第一、《銅人》卷一均同明抄本,惟作大字正文,今據改變爲“度”。遺矢無度者,大便不知節度也。矢同屎。《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頃之,三遺矢。”司馬貞索隱:“謂數起便也。矢,一作屎。”作“遺失”者,義不同,且經文無此用語,疑形近相誤。若《脈經》、《千金》等作大字,或係據古别傳本。

    〔30〕凡十二經之病 《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七均無。疑爲上句“爲此諸病”之旁注混入正文。

    〔31〕寫 本爲傾瀉、瀉除之義,《周禮·地官·稻人》:“以澮寫水。”《廣雅·釋詁》:“寫,除也。”此引申爲瀉法。寫與瀉通。

    〔32〕陷下則灸之 《太素》注:“經胳之中,血氣減少,故脉陷下也。火氣壯大,宣補經胳,故宜灸也。”

    〔33〕不盛不虚以經取之 《太素》注:“《八十一難》云:不盛不虚,以經取之,是謂正經自病,不中他邪,當自取其經。前盛虚者,陰陽虚實相移相傾,而他經爲病。有當經自受邪氣,不因他經作盛虚,若爾,當經盛虚,即補寫自經,故曰以經取之。”

    按:

    有關手太陰脉循行,《易緯通卦驗》卷下注云:“手太陰脉,起手大指内側,上貫咒唾,散鼻中。”此文不同於《靈樞》與本經,又不見於馬王堆漢墓帛書《足臂十一脉灸經》、《陰陽十一脉灸經》及張家山漢簡之《脉書》,當出於已佚之另外傳本,特别是“散鼻中”一説,具有十分重要意義,一則説明經脉循行有散行之支脉,二則記載了手太陰脉與鼻的直接聯係,從而説明經脉失傳内容尚多,有待進一步挖掘。

    經文對經脉循行,使用了一整套專用術語,各經均同此義。《研經言》言之較詳,特録以供參:“此篇書例:以經所從始曰起,以連本經之藏府者曰屬,以本經縈相表裏之藏府者曰絡,由此適彼曰循,自下而上曰上,自上而下曰下,過乎他經曰行,過乎肢節之旁曰過,穿行其中曰貫,并乎兩旁曰挾,彼此相互曰交,巡繞四邊曰還,直達其所曰抵,自外至裏曰入,本隱忽現曰出,直行曰直,平行曰横,半横曰斜,兩支相并曰合,一支而歧曰别,疾行往聚曰趣,去此復回曰還。”

    關於“是動病”與“所生病”之説,歷來注家説解不一,首先有《難經·二十二難》云:“經言是動者氣也,所生病者血也。邪在氣,氣爲是動;邪在血,血爲所生之病。”楊上善及《銅人》注,皆本乎此。馬蒔則否定《難經》之説,提出“動者,驗病,是主,言某某所生病”之解。張介賓則以爲“動者變也,變常爲病也。……手之太陰,肺所生也。”張志聰則謂“是動者,病在三陰三陽之氣,而動見於人迎氣口,病在氣而不在經。……所生病者,謂十二經脉乃藏府之所生,藏府之病,則見於驗証也。夫是動者,病因於外,所生者,病因於内。”莫枚士則在《難經》説解的基礎上,以爲“此經以脉爲主,自當兼榮衛言。”近人研討者頗多,皆各伸己見,未成定論。然據文義分析,動與生,似皆有發生之義。從歷史文獻看,《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經》不分“是動”與“是主所生”,只稱“其病”,又《陰陽十一脉灸經》始分“是動則病”與“其所産病”,故“動”“生”二字,似是對文,不一定有特殊含義。又“是主”二字,《陰陽十一脉灸經》作“是××脉主治”,與上文相屬。此又與《靈樞》、《甲乙》文義不同,故有關本文的釋義,尚難定論。

    大腸手陽明之脉,起於大指次指之端〔1〕外側〔2〕,循指上亷出合谷〔3〕兩骨之間〔4〕,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亷,入肘外亷〔5〕,上循〔6〕臑外前〔7〕亷,上肩出髃音隅。骨〔8〕之前亷,上出柱骨〔9〕之會〔10〕上,下入缺盆,絡肺下鬲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直上至〔11〕頸〔12〕,貫頰,入下齒〔13〕中,還出俠〔14〕口,交〔15〕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俠鼻孔〔16〕。是動則病齒痛,〔17〕腫。是主津〔18〕所生病者,目黄口乾,鼽音求。衄喉痺,肩前臑痛〔19〕,大指次指痛不用。氣盛有餘,則當脉所過者熱腫。虚則寒慄不復。爲此諸病,盛者則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虚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1〕起於大指次指之端 《太素》注:“手陽明與手太陰合,手太陰從中膲至手大指次指之端,陰極即變爲陽,如此,陰極陽起,陽極陰起,行手頭及足,如環無端也之。”

    〔2〕外側 《脈經》卷六第八、《千金》卷十八第一同。《靈樞》、《太素》均無此二字,《銅人》卷一作“内側”。按本篇其他起於指趾端之經脉,皆不言内、外側,唯此經有之,與體例不合,本經卷三第二十七商陽穴云:“在手大指次指内側。”亦可証作“外側”者,似非是。

    〔3〕合谷 原作“合骨”,據《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八、《千金》卷十八第一改。

    〔4〕兩骨之間 《太素》注:“掌骨及大指本節表兩骨之間也。”

    〔5〕入肘外亷 《脈經》卷六第八作“上入肘後亷”。入上《千金》卷十八第一有“上”字。

    〔6〕上循 上,《脈經》卷六第八、《千金》卷十八第一均無。循,《靈樞》、《太素》均無。

    〔7〕前 原脱,據《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八、《千金》卷十八第一、《銅人》卷一補。

    〔8〕髃骨 《太素》注:“髃音隅,角也。兩肩端高骨,即肩角也。”

    〔9〕柱骨 《太素》注:“柱骨,謂缺盆骨上極高處。”《釋骨》:“自顱際鋭骨而下骨三節植頸項者,通曰柱骨。”

    〔10〕會 《説文·會部》:“會,合也。”衆脉相會合處爲會。

    〔11〕直上至 明抄本作“至上”,《靈樞》、《太素》作“直上”,《脈經》卷六第八作“直入上”。《千金》卷十八第一作“直而上”。

    〔12〕頸 《太素》注:“頸,項前也。”《説文·頁部》:“頸,頭莖也。……項,頭後也。”是則頸項者渾言之,皆是頸,别而言之,則前爲頸,後爲項。

    〔13〕入下齒 原作“下入齒”,據明抄本、《靈樞》、《太素》改。齒下《脈經》卷六第八、《千金》卷十八第一、《十四經發揮》均有“縫”字。

    〔14〕俠 《靈樞》、《太素》作“挾”。俠、挾、夾互通。《禮記·檀弓上》:“則與賓主夾之也。”陸德明釋之:“夾,本又作挾。”又《國語·吳語》:“將夾溝而我。”《説文·广部》引作“俠”。義與夾同。後皆同。

    〔15〕交 《太素》注:“交,謂相交不相會入也。”

    〔16〕孔 《素問·診要經終論》王冰注作“鼽”,此下并有“抵足陽明”四字。

    〔17〕 原作“頰”,《千金》卷十八第一同。《靈樞》作“頸”。《太素》、《脈經》卷六第八、《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脉書》、《素問·至真要大論》新校正引本經均作“”,今據改。《説文·頁部》:“,頭頡也。”《急就篇》卷三顔師古注:“,兩頰之顴也。”《廣雅·釋親》:“顴頄頞也。”王念孫疏證:“顴頄爲頰之,頞爲鼻之。,通作準。”是顴、頄、,義同。此指面顴骨部。

    〔18〕津 此下原有“液”字,與小腸手太陽之脉“是主液”義重,據明抄本、《太素》、《脈經》卷六第八、《千金》卷十八第一删。

    〔19〕痛 此下原有“者”字,據正抄本、《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八删。

    胃足陽明之脉,起於鼻,交頞中〔1〕,傍約太陽之脉〔2〕,下循鼻外,入上齒〔3〕中,還出俠口環唇,下交承漿,却循頤〔4〕後下亷,出大迎〔5〕,循頰車〔6〕,上耳前,過〔7〕客主人〔8〕,循髮際,至額顱〔9〕。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10〕,循喉嚨,入缺盆,下鬲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内亷,下俠臍,入氣街中。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裏〔11〕,下至氣街〔12〕中而合〔13〕,以下髀關〔14〕,抵伏兔〔15〕,下入膝臏中〔16〕,下循胻〔17〕外亷,下足跗〔18〕,入中指内間。其支者,下膝〔19〕三寸而别〔20〕,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是動則病,凄凄然〔21〕振寒,善伸〔22〕數欠〔23〕,顔黑,病至則惡〔24〕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25〕,心動〔26〕,欲獨閉户塞牖而處〔27〕,甚則欲上高而歌〔28〕,棄衣而走〔29〕,賁嚮〔30〕腹脹,是爲骭厥〔31〕。是主血所生病者〔32〕,狂瘈〔33〕,一作瘧〔34〕。温淫汗出〔35〕,鼽衄〔36〕,口喎〔37〕唇緊〔38〕,頸腫喉痺,大腹水腫〔39〕,膝臏〔40〕腫痛,循膺〔41〕乳、氣街、股、伏兔、胻外亷、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饑〔42〕,溺色黄〔43〕。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爲此諸病,盛者則〔44〕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虚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1〕交頞(è遏)中 《説文·頁部》:“頞,鼻莖也。”《銅人》卷一注:“兩目之間,鼻抝深處,謂之頞中。”《説文》説係泛指,《銅人》解以具體部位。《十四經發揮》注:“足陽明起於鼻兩傍迎香穴,由是而上,左右相交於頞中。”按此言起於鼻兩傍迎香穴者,以大腸手陽明脉之支者,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止於迎香處,與足陽明脉相聯接。是此言起者,指手足二脉之聯接點。

    〔2〕傍約太陽之脉 太陽,原作“大腸”,按本篇無以臟腑直稱脉名者,當係形近之誤,據正抄本、《靈樞》、《脈經》卷六第六、《千金》卷十六第一改。《太素》無此六字。約,《靈樞》作“納”。《銅人》卷一注:“足太陽起於目眥,而陽明旁行約之。”《十四經發揮》注:“過睛明之分。”按膀胱足太陽之脉,起於目内眥,當睛明穴處,此言傍約太陽之脉者,蓋指此也。約,屈也。《漢書·司馬遷傳》:“《詩》、《書》隱約者。”顔師古注:“約,屈也。”以此脉起於鼻交頞中,屈而傍行,故謂之約。

    〔3〕入上齒 原作“上入齒”,據《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六、《千金》卷十六第一改。

    〔4〕頤 面頰部。《急就篇》顔師古注:“下頷曰頤。”下頷,指腮下。

    〔5〕大迎 穴名,在曲頷前。詳見卷三第十。

    〔6〕頰車 《釋名·釋形體》:“頤,養也。動於下,止於上,咀物以養人也。或曰輔車,言其骨强,所以輔持口也。或曰牙車,牙所載也。或曰頷車,頷,含也,口含物之車也。或曰頰車,亦所以載物也。”此言部位,當頰車部有穴,亦名頰車。

    〔7〕過 經過也。《説文·辵部》:“過,度也。”

    〔8〕客主人 穴名,即上關,在耳前上亷起骨端。詳見卷三第十一。

    〔9〕額顱 《説文·頁部》:“頟,顙也。”原注:“臣鉉等曰:今俗作額。”又《説文·頁部》:“顙,頟也。”段玉裁注:“《方言》:中夏謂之頟,東齊謂之顙。九拜中之頓首,必重用其顙。”《説文·頁部》:“顱,顱,首骨也。”此指額角當顱骨處。

    〔10〕人迎 穴名,在頸大脉動處。詳見卷三第十二。

    〔11〕起於胃口,下循腹裏 《靈樞》同。《脈經》卷六第六、《千金》卷十六第一均作“起胃下口,循腹裏”。《太素》作“起胃口下循腹裏”。楊上善注:“胃傳食入小腸處名胃下口。”可証《太素》正文原亦作“胃下口”,今本“口下”二字誤倒。按作“起胃下口,循腹裏”,義勝。

    〔12〕氣街 亦名氣衝。《説文·行部》:“街,四通道也。……,通道也。”,衝之本字。此處爲脉氣運行之通道,故名。此處有穴,亦名氣衝,詳見卷三第二十一。

    〔13〕合 胃足陽明脉有兩支下行者,皆至氣街中,兩脉相合,故曰合。

    〔14〕髀關 《太平御覽·人事部十三》:“《説文》曰:髀,股外也。又曰:股,髀也。”又引《魏志》文曰:“矢中郃髀股。”是髀者,股外側也。關者,骨關節處,此當指股外上端關節處。《十四經發揮》注:“伏兔後交文爲髀關。”此指髀關穴處。髀關穴,詳見卷三第三十三。

    〔15〕抵伏兔 抵,《千金》卷十六第一作“牴”,《説文·牛部》牴,段玉裁注:“一作抵。”是,牴在此與抵通。《廣雅·釋詁》:“抵,至也。”伏兔,穴名,當膝上六寸處,是處肌肉豐隆,若兔之伏焉,故名。詳見卷三第三十三。

    〔16〕下入膝臏中 入,《靈樞》無。《太素》、《千金》卷十六第一均作“下膝入臏中”。楊上善注:“膝,脛頭也。臏,膝之端骨也。”《脈經》卷六第六同本經。臏,膝蓋骨也。《文選·潘岳西征賦》:“狙潛鈆以脱臏。”李善注引郭璞《三蒼解詁》曰:“臏,膝蓋。”

    〔17〕胻 《靈樞》作“脛”。《廣雅·釋親》:“股、腳、踦、胻,脛也。”王念孫疏證:“《釋名》云:脛,莖也。直而長,似物莖也。《説文》:脛,胻也。股,髀也。凡對文則膝以上爲股;膝以下爲脛。……《説文》:胻,脛耑也。《衆經音義》卷十八云:今江南呼脛爲胻,山東曰胻敞,敞音支孟反。《春秋繁露·五行逆順篇》云:民病足胻痛。《素問·脉要精微論》云:病足腫若水狀。與胻同。”是胻與脛義皆同。醫籍中從肉傍之字與從骨傍之字,亦常通。此指膝以下足以上言也。

    〔18〕跗 足背也。《儀禮·士喪禮》:“乃屨綦結于跗。”鄭玄注:“跗,足上也。”賈公彦疏:“云跗,足上也者,謂足背也。”《銅人》卷一注:“跗,謂足上也,衝陽穴在焉。”

    〔19〕膝 《靈樞》作“亷”。

    〔20〕别 《十四經發揮》注:“别行而下。”此指支脉之别行者。

    〔21〕凄凄然 明抄本、《脈經》卷六第六均作“悽悽然”,《千金》卷十六第一作“悽悽”。《靈樞》、《太素》、《素問·至真要大論》王冰注引本經均作“洒洒”。按凄凄、悽悽、洒洒、淅淅等所謂重言形況詞,在古醫籍中常有義同而字異者,此亦取乎聲也,故音同音近字常互用。本文凄凄、悽悽,洒洒,皆惡寒貌。

    〔22〕伸 《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脉書》均作“信”,信,伸也。《説文·人部》:“伸,屈伸。”段玉裁注:“伸,古經傳皆作信。《周易》:詘信相感而利生焉。又尺蠖之詘,以求信也。又引而信之。韋昭《漢書》音義云:信,古伸字。謂古文假借字。”此指身體伸展。

    〔23〕欠 《説文·欠部》:“欠,張口氣悟也。”段玉裁注:“悟,覺也。引伸爲解散之義。口部嚏下曰:讀如人倦解之解。人倦解,所謂張口氣悟也。謂之欠,亦謂之嚏。曲禮:君子欠伸。正義云:志疲則欠,體疲則伸。《通俗文》曰:張口運氣謂之欠。……欠,古有此語,今俗曰呵欠。”按悟與牾通《太素》注:“凡欠多伸,或爲陽上陰下,人之將卧,上下相引,故數欠。”

    〔24〕惡 《脈經》卷六第六、《千金》卷十六第一均作“”。《集韻·莫韻》:“惡,恥也,憎也。或作。”

    〔25〕聞木音則惕然而驚 音,《靈樞》作“聲”。而,原脱,據正抄本、《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六、《千金》卷十六第一補。按聲和音,除在樂律運用時,有其區别,一般義可互通。《説文·音部》:“音,聲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禮記·樂記》:“聲成文,謂之音。”《太素》注:“陽明,土也,上惡木,故病甚惡木音也。”

    〔26〕心動 原作“心欲動”,《靈樞》、《太素》同,義不安。《脈經》卷六第六、《千金》卷十六第一均作“心動”,“欲”字連下句,文安義順。《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作“心腸(惕)”,《脉書》作“心惕然”,“欲”字亦均連下,義同,今據改。

    〔27〕欲獨閉户塞牖而處 欲,原在上文“動”前。據《脈經》卷十六第六、《千金》卷十六第一、《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脉書》、《素問·脉解篇》移此。《太素》注:“陰静而闇,陽動而明,今陰氣加陽,故欲閉户獨處。”

    〔28〕上高而歌 上,《脉書》作“乘”,《素問·脉解》作“登”。乘亦登也,二者義同。《説文·癶部》:“登,上車也。”段玉裁注:“引伸之,凡上陞曰登。”《玉篇·癶部》:“登……升也,上也,進也。”是上、登、乘義通。《銅人》卷一注:“歌者,以陽主喜,故其聲爲歌耳。”《類經》卷十四第十注:“欲上高而歌者,陽盛則四支實也。”

    〔29〕棄衣而走 《素問·脉解》:“陰陽復争,而外并於陽,故使之棄衣而走也。”《銅人》卷一注:“熱盛於身,故棄衣也。”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者,顛狂也,此言走者,疾行也。《爾雅·釋言》:“奔,走也。”郝懿行義疏:“走者,《説文》云:趨也。《釋名》云:疾趨曰走。走,奏也。促有所奏至也。奔者,《説文》云:走也。《釋名》曰:奔,變也。有急變奔赴之也。”

    〔30〕賁(bēn奔)嚮 賁與通。《周禮·地官·鼓人》:“以鼓鼓軍事。”《周禮·夏官·大司馬》鄭玄注引作“賁”。《説文·鼓部》:“,大鼓謂之。”嚮與響通,聲嚮也。賁嚮,如鼓之聲嚮。此與腹中雷鳴義同,皆象聲也。

    〔31〕骭厥 骭,原作“臂”,原校:“一作骭。”正抄本、《靈樞》、《脈經》卷六第六、《千金》卷十六第一、《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脉書》均作“骭”,據改,並删原校。《太素》作“胻”,義同。《玉篇·骨部》:“骭,脛也。”《靈樞發微》注:“其氣厥逆,則從骭而厥。”《類經》卷十四第十注:“陽明之脉,自膝臏下脛骨外亷,故爲脛骭厥逆。”

    〔32〕是主血所生病者 《脈經》卷六第六注:“血,一作胃。”《靈樞集註》張志聰注:“本經曰:穀入於胃,脉道以通,血氣乃行。《平脉篇》曰:水入於經而血乃成。胃爲水穀之氣,主生此營血,故是主血所生病者。”

    〔33〕瘈 《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六、《千金》卷十六第一均作“瘧”,與原校同。

    〔34〕瘧 明抄本誤作“龐”,此下有“音契”二小字音注。

    〔35〕温淫汗出 《太素》注:“温熱過甚而熱汗出也。”《靈樞發微》注:“其氣温熱而淫泆爲汗出。”前注訓淫爲過甚,後注訓爲淫泆。義亦同矣。《説文·水部》泆,段玉裁注:“凡言淫泆者,皆謂太過。其引伸之義也。”

    〔36〕衄 《説文·血部》:“衄,鼻出血也。”

    〔37〕口喎 口歪斜也,古作“咼”。《説文·口部》:“咼,口戾不正也。”段玉裁注引《通俗文》:“斜戾曰咼。”《玉篇·口部》:“喎,同咼,口戾也。”

    〔38〕唇緊 《脈經》卷六第六、《千金》卷十六第一均同。《靈樞》、《太素》均作“脣胗”。唇與脣,同字異體。《説文·肉部》:“胗,脣瘍也。”《病源·緊脣候》:“脾胃有熱,氣發於脣,則脣生瘡,而重被風邪,寒濕之氣搏於瘡,則微腫濕爛,或冷或熱,乍瘥乍發,積月累年,謂之緊脣,亦名瀋脣。”按《廣韻·軫部》:“胗,脣瘍也。又之忍切。、,並俗。”是知作“緊”者或之假借字。唇緊即唇胗也。《研經言》卷四云:“《脈經》胗作緊。……緊即之假,謂唇瘡胗緊,兩通。”

    〔39〕大腹水腫 《靈樞》、《脈經》卷六第六、《千金》卷十六第一均同。《太素》、《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脉書》均作“腹外腫”,楊上善注:“陽明一道行於腹外,一道行於腹内。腹内水穀行通,故少爲腫。腹外衛氣數壅,故腹外多腫也。”

    〔40〕臏 此下明抄本有“音牝”二小字音注。

    〔41〕膺 《説文·肉部》:“膺,匈也。”《素問·腹中論》:“有病膺腫。”王冰注:“膺,胸傍也。”《銅人》卷一注亦云“胸傍曰膺。”按膺,渾言之即胸,此當指胸旁。

    〔42〕饑 《太素》、《脈經》卷六第六、《千金》卷十六第一均作“飢”。

    〔43〕黄 《太素》作“變”。

    〔44〕則 原脱,據《太素》及餘經文例補。

    脾足太陰之脉,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内側白肉際〔1〕,過核骨〔2〕後,上内踝〔3〕前亷,上腨〔4〕内,循胻骨後,交出厥陰之前〔5〕,上循膝股内前亷,入腹屬脾絡胃〔6〕,上鬲俠咽,連舌本〔7〕,散舌下〔8〕。其支者,復從胃别上鬲,注心中。是動則病,舌本强,食則嘔〔9〕,胃脘〔10〕痛,腹脹善噫〔11〕,得後與氣則快然而衰〔12〕,身體皆重。是主脾所生〔13〕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摇,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14〕,寒瘧〔15〕,溏,瘕音加〔16〕。泄〔17〕,水閉〔18〕,黄疸,不能食〔19〕,唇青〔20〕强欠〔21〕,股膝内腫痛〔22〕,厥,足大指不用。爲此諸病,盛者則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虚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1〕白肉際 《醫經讀》注:“白肉,三陰脉所經。赤肉,三陽脉所經。際,乃白肉盡處。”《十四經發揮》卷中承澹盦注:“白肉際,手足之掌與指,皆分赤白肉際,在背面有毫毛部分曰赤肉,掌面不生毫毛部分曰白肉,赤肉白肉交界之所曰赤白肉際,亦稱白肉際。”

    〔2〕核骨 《太素》作“覈骨”,注:“足大指本節後骨,名爲覈骨也。”《説文·西部》:“覈,實也。”段玉裁注:“凡有骨之偁也。骨下曰:肉之覈也。蔡邕注典引曰:有骨曰覈。《周禮》其植物曰覈物,謂梅李之屬。……《周禮》經作覈,注作核。蓋漢人已用核爲覈矣。”《醫學綱目·陰陽》注:“核骨在足大指本節後約二寸,如棗核横於足内側赤白肉際者是也。”《釋骨》:“大指本節後宛宛者,曰腕骨。其在内側如核者,曰核骨。”

    〔3〕踝 此下明抄本有“音課”二小字音注。《太素》注:“足脛骨與足椀骨相屬之處,著脛骨端内外高骨,名曰内外踝。”

    〔4〕腨 《靈樞》作“踹”。《説文》無“踹”字,《玉篇·足部》:“踹,都館、市兗二切,足跟也。”此作足跟解文義不屬,乃當爲腨之同音假借。《説文·肉部》:“腨,腓腸也。”又“腓,脛腨。”《銅人》卷一注:“腨,脛之魚腹也。”即今俗謂腿肚也。

    〔5〕交出厥陰之前 《太素》注:“太陰從内踝上行八寸,當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行之。”《十四經發揮》注:“上腨内,循脛骨後之漏谷上行二寸交出足厥陰經之前。”二説文雖異,實指一處。此經本行足厥陰之後,約當内踝上八寸,即漏谷上二寸,地機下一寸處,交出足厥陰之前。

    〔6〕胃 此下《素問·刺熱》王冰注有“其直行者”四字。

    〔7〕舌本 本,《太素》無,疑脱。舌本,舌根。本,根也。

    〔8〕散舌下 《太素》注:“舌下散脉,是脾脉也。”

    〔9〕嘔 《太素》作“歐”,後同。《説文·欠部》:“歐,吐也。”《廣韻·厚韻》:“歐,吐也,或作嘔。”《脈經》卷六第五注云:“一作吐。”

    〔10〕脘 《脈經》卷六第五作“管”。《説文·肉部》:“脘,胃府也。”脘有患、管二音,作“管”,音義與脘同。脘者,專稱胃脘也。管者,一切管形之泛稱。如《千金》卷二十第四胃中管、胃下管,亦指脘也。

    〔11〕噫 《説文·口部》:“噫,飽出息也。”本書卷十二第一云:“寒氣客於胃,厥逆從下上散,復出於胃,故爲噫。”二説義皆謂噫出於胃。又《素問·宣明五氣》云:“五氣爲病,心爲噫。”《靈樞·九鍼論》云:“心主噫。”此又一義也。按脾與胃相表裏,前説似更切乎本經文義。

    〔12〕得後與氣則快然而衰 而,《靈樞》、《素問·至真要大論》新校正引本經均作“如”,而、如互通義同。《太素》作“得後出餘氣則快然如衰。”《素問·脉解》云:“十二月陰氣下衰,而陽氣且出,故曰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也。”《太素·經脉病解》同《素問》。楊上善注:“故得後便及洩氣,快然腹減。”此可証《太素》經脉文有誤。《内經知要·病能》注:“後,大便也。氣,轉矢氣也。”

    〔13〕生 原脱,據明抄本、正抄本、嘉靖本補。

    〔14〕心下急痛 痛,原脱,《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五均作“心下急痛”。又《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脉書》亦有“心痛”之症,可証當有“痛”字,據補。

    〔15〕寒瘧 《脈經》卷六第五同。《靈樞》、《太素》均無此二字,《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脉書》亦無此症,疑衍。

    〔16〕加 明抄本作“賈”。

    〔17〕溏瘕泄 《太素》注:“溏,食消利也。瘕,食不消,瘕而爲積病也。洩,食不消,飡(按湌之俗體,湌通飧)洩也。”楊注解“瘕泄”爲二病。《内經知要》卷下注:“溏者,水泄也。瘕者,痢疾也。”按《難經·五十七難》云:“大瘕泄者,里急後重,數至圊而不能便。”據此則“瘕泄”當是一病,《内經知要》解瘕爲痢疾者,蓋本乎此。

    〔18〕水閉 《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脉書》均作“水與閉同則死”,是水、閉乃二病,其義明矣。《太素》注:“脾所生病,不營膀胱,故小便不利也。”《靈樞注證發微》注:“水閉,即六元正紀大論有甚則水閉跗腫,言水蓄於内,而大小便皆閉也。”若以《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等証之,則楊、馬二家注,似未盡義。蓋水謂水病,醫經言有可據。醫書言閉者亦多見,如《千金》卷十四第六有“治脹滿閉不下方”,“後閉不通,灸足大都”,“腹熱閉時,大小便難”等説,本經卷九三焦約内閉發不得大小便第十有“内閉不得溲,刺足太陰太陽”之説。是知閉爲病也,其症或小便難,或大便難,或二便俱難,且多屬危証。

    〔19〕不能食 《靈樞》、《太素》均作“不能卧”。《脈經》卷六第五作“好卧,不能食肉”。《五十二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經》作“不耆(嗜)食”。《陰陽十一脉灸經》甲本作“不能食,不能卧”,乙本作“不食不卧”。《脉書》作“不能食,者(嗜)卧”。上文雖有不能卧與嗜卧之别,似當以《陰陽十一脉灸經》文爲是,故疑本經脱“不能卧”三字,《靈樞》等脱“不能食”三字。

    〔20〕唇青 《脈經》卷六第五同。《靈樞》、《太素》均無此二字。《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脉書》亦無此症。

    〔21〕强欠 原作“强立”,《靈樞》、《脈經》卷六第五同。《太素》均作“强欠”。《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脉書》亦均作“强吹(欠)”。按强立,文義不屬,故據改。楊上善注:“將欠不得欠,名曰强欠。”

    〔22〕腫痛 正抄本同。腫,明抄本、《脈經》卷六第五、《千金》卷十五第一均無。痛,《靈樞》、《太素》均無。

    心手〔1〕少陰之脉〔2〕,起於心中〔3〕,出屬心系〔4〕,下鬲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俠咽,繫目系〔5〕。一本作循胸出脇〔6〕。其直者,復從心系却上肺,上出腋下〔7〕,下循臑〔8〕内後亷,行〔9〕太陰、心主之後,下肘中〔10〕内亷,循臂内後亷,抵〔11〕掌後兑骨之端,入掌内後亷〔12〕,循小指内出其端。是動則病,嗌〔13〕乾,心痛,渴而欲飲,是爲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脇滿痛〔14〕,臑臂内後亷痛,厥,掌中熱痛。爲此諸病,盛者則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虚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1〕手 原脱,據明抄本、《靈樞》、《太素》補。

    〔2〕手少陰之脉 《脈經》卷六第三無此經,具手心主之脉。

    〔3〕起於心中 《太素》注:“十二經脉之中,餘十一經脉,及手太陽經(按此五字疑衍),皆起於别處,來入藏府。此少陰經,起自心中,何以然者?以其心神是五神之主,能自生脉,不自餘處生脉來入,故自出經也。”

    〔4〕出屬心系 《太素》注:“肺下懸心之系,名曰心系。餘經起於餘處,來屬藏府,此經起自心中,還屬心系,由是心神最爲長也。”《類經》卷七第二注:“心當五椎之下,其系有五:上系連肺,肺下系心,心下三系連脾肝腎。故心通五藏之氣,而爲之主也。”《説文通訓定聲·履部》:“垂統於上而連屬於下,謂之系。猶聯綴也。”

    〔5〕目系 《太素》注:“筋骨血氣四種之精,與脉合爲目系。”

    〔6〕一本做循胸出脇 脇,原作“腸”,《千金》卷十三第一注作“脇”。按此支脉並不入腸,故作腸非是。又《素問·藏氣法時論》云:“心病者,胸中痛,脇支滿。”王冰注:“心手少陰脉支别者,循胸出脇。”與本文合,故據改。

    〔7〕上出腋下 上,《太素》無。按肺手太陰脉云:“從肺系横出腋下。”本文亦爲經脉從肺横出,故連同上文,似亦應作“復從心系却上肺,横出腋下。”

    〔8〕臑 此下明抄本有“音如”二小字音注。

    〔9〕行 原作“循”,《靈樞》、《太素》、《千金》卷十三第一均作“行”。前手太陰之脉云“行少陰、心主之前”,與本文句式及文義均同,亦可証作“行”是,故據改。

    〔10〕中 《靈樞》、《太素》、《千金》卷十三第一均無,疑衍。

    〔11〕抵 此下明抄本有“音氐”二小字音注。

    〔12〕入掌内後亷 《靈樞》同。《太素》作“入掌内亷”。《千金》卷十三第一作“入掌後内亷”。《十四經發揮》注:“自少海而下循臂内後亷,歷靈道、通里,至掌後鋭骨之端,經陰郄、神門,入掌内亷至少府。”按此前已云“抵掌後兑骨之端”,本經卷三神門穴亦云“在掌後兑骨之端”。是可証兑骨之端云者,乃臂之最下端,進則入掌無疑矣。然本文云“掌内後亷”,邊際不明,《千金》作“掌後内亷”,則與臂下端處相混,似當以《太素》爲是。“後”字疑衍。

    〔13〕嗌 《説文·口部》:“嗌,咽也。”

    〔14〕滿痛 《千金》卷十三第一同。滿,《靈樞》、《太素》、《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脉書》均無,疑衍。

    小腸手太陽之脉,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1〕,上腕〔2〕出踝〔3〕中,直上循臂骨〔4〕下亷,出肘内側兩骨〔5〕之間,上循臑外後亷,出肩解〔6〕,繞肩胛〔7〕,交肩上〔8〕,入缺盆,下〔9〕絡心,循咽〔10〕下鬲,抵胃屬小腸。其支〔11〕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鋭眥〔12〕,却入耳中〔13〕。其支者,别頰上,音拙〔14〕。抵鼻至目内眥,斜絡於顴〔15〕。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以〔16〕顧,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17〕,耳聾目黄,頰腫,頸頷〔18〕肩臑肘臂外後亷痛。爲此諸病,盛者則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虚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1〕手外側 《太素》注:“人之垂手,大指著身之側,名手内側,小指之後,名手外側”。

    〔2〕腕 《太素》作“捥”。捥與腕通。《史記·刺客列傳》司馬貞索隱:“捥,古腕字。”《太素·骨度》注:“捥者,臂手相接之處。”

    〔3〕踝 《太素》注:“手之臂骨之端,内外高骨,亦名爲踝也。”

    〔4〕臂骨 《太素》作“臂下骨”,注:“臂有二骨,垂手之時,内側前骨名爲上骨,外側後骨,名爲下骨。”此説供參。

    〔5〕兩骨 《太素》、《脈經》卷六第四、《千金》卷十三第一均同。《靈樞》作“兩筋”。《類經》卷七第二注:“出肘内側兩骨尖陷中,小海穴也。”按出肘以上無兩骨,姑從此解,相當於鷹嘴與肱骨上髁之間處。

    〔6〕肩解 《太素》注:“肩臂二骨相接之處,名爲肩解。”《鍼灸經穴圖考》:“肩後骨縫曰肩解。”

    〔7〕肩胛 胛,《太素》、《脈經》卷六第四、《千金》卷十三第一均作“甲”。《釋名·釋形體》畢沅注:“《説文》:髆,肩甲也。案單言之爲肩,重言之爲肩甲,今俗猶沿此稱。甲正,胛俗。”《十四經發揮》卷中注:“肩解下成片骨爲肩髆。”即今稱肩胛骨也。

    〔8〕交肩上 《太素》注;“兩箱之脉,繞肩甲已,會於大椎,還入缺盆,此爲正也。有説,兩箱脉來,交大椎上,會大椎穴,以爲交者。經不言交,不可用也。”據此注文義,似《太素》正文不作“交”,故前解曰“會於大椎”。《十四經發揮》注:“上肩循肩貞、臑俞、天宗、秉風、曲垣、肩外俞、肩中俞諸穴,乃上會大椎,因左右相交於兩肩之上。”按兩家注均言會於大椎,此説是否即“交肩上”,義尚待考。至於滑氏注云“左右相交於兩肩之上”,究在何處,亦待考。

    〔9〕下 原作“向腋下”,《靈樞》、《太素》均無此三字。《脈經》卷六第四、《千金》卷十三第一均作“向腋”。按此脉上自缺盆下絡心,而云向腋下,義難通,故據《靈樞》等删“向腋”二字。

    〔10〕咽 此下《素問·刺熱》王注有“直行者”三字。

    〔11〕支 此下《素問·五藏生成》及《刺熱》王冰注均有“别”字。

    〔12〕目鋭眥 《素問·刺熱》王冰注作“目外眥”。鋭眥即外眥。《太素》注:“目眥有三,目之内角爲内眥,外角爲兑眥,崖上爲上眥也。”

    〔13〕却入耳中 《十四經發揮》注:“至目鋭眥,過瞳子髎,却入耳中,循聽宫而終也。”

    〔14〕音拙 明抄本作“音出,又拙”。

    〔15〕斜絡於顴 《太素》無此四字。顴下明抄本有“音權”二小字音注。顴,面顴也。

    〔16〕以 原作“回”,據明抄本、正抄本、《靈樞》、《太素》改。

    〔17〕是主液所生病者 《太素》注:“有穀精汁,補益腦髓,皮膚潤澤,謂之爲液,手太陽主之。邪氣病液,遂循脉生諸病也。”《類經》卷十四第十注:“小腸主泌别清濁,病則水穀不分而流行無别,是主液所生病也。”

    〔18〕頷 《脈經》卷六第四、《千金》卷十四第一均在上文“腫”上,作“頰頷腫”,下文作“頸肩臑肘臂外後亷痛”,如是則部位順序與經脉循行順序亦相合,義較勝。

    膀胱足太陽之脉,起於目内眥,上額交巔上〔1〕。其支〔2〕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3〕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别下項〔4〕,循肩膊〔5〕内,挾脊抵腰中,入循膂〔6〕,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會於後陰〔7〕,貫〔8〕臀入膕中。其支〔9〕者,從膊内左右〔10〕别下貫胂〔11〕,一作髖〔12〕。挾脊内〔13〕,過髀樞〔14〕,循髀外後亷,下合〔15〕膕中,以下貫踹〔16〕足跟也〔17〕内,出外踝之後,循京骨〔18〕至小指〔19〕外側。是動則病,衝頭痛〔20〕,目似脱,項似拔,脊〔21〕腰似折,髀〔22〕不可以回〔23〕,膕如結〔24〕,踹如裂,是謂踝厥〔25〕。是主筋所生病者〔26〕,痔瘧,狂顛疾,頭〔27〕音信。項頸間痛〔28〕,目黄淚出,鼽〔29〕衄,項背腰尻〔30〕膕踹脚〔31〕皆痛,小指不用。爲此諸病,盛者則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虚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1〕交巔上 上,原脱,據明抄本、《太素》、《脈經》卷六第十、《千金》卷二十第一、《素問·厥論》王冰注補。巔,本山頂也,借作顛。《説文·頁部》:“顛,頂也。”《十四經發揮》注:“自通天斜行,左右相交於巔上之百會也。”

    〔2〕支 此下《素問·五藏生成》王冰注有“别”字。

    〔3〕直 此下《素問·五藏生成》王冰注有“行”字。

    〔4〕還出别下項 《十四經發揮》注:“入絡腦,復出下項,抵天柱也。”《説文·辵部》:“還,復也。”左右二脉分别下行,故爲别也。

    〔5〕膊 《靈樞》、《太素》均作“髆”。《説文通訓定聲·豫部》:“膊……叚借爲髆。”髆,肩胛也。

    〔6〕膂 膂與吕通。《龍龕手鏡·肉部》:“膐,音吕,脊膐也。”《説文·吕部》:“吕(脊)骨也。……膂,篆文吕,从肉从旅。”

    〔7〕會於後陰 《脈經》卷六第十、《千金》卷二十第一均同。《靈樞》作“挾脊”。《太素》無此四字。據此後所生病有“痔”病,當以本經爲是。後陰,肛部也。

    〔8〕貫 此上《脈經》卷六第十、《千金》卷二十一第一均有“下”字。

    〔9〕支 正抄本作“直”。按此脉乃足太陽之主幹脉。胃足陽明脉有自缺盆下行直至足中指内間者,稱“其直者”。膽足少陽脉有自缺盆下行直至小指次指之端者,亦稱“其直者”。故本脉似亦應稱此支爲其直者。正抄本作“直”,義勝。

    〔10〕左右 《素問·刺腰痛》王冰注無此二字。按諸脉之兩側分行者,均不言左右,此獨言者,疑爲剩文。

    〔11〕胂 原作“胛”,據明抄本、《太素》、《千金》卷二十第一改。《脉經》卷六第十作“髖”,與原校同。《説文·肉部》:“胂,夾(脊)肉也。”《説文·骨部》:”髖,髀上也。”據上下文義,當以作“胂”爲是。

    〔12〕一作髖 《千金》卷二十第一同。《脈經》卷六第十作“一作肺”,肺當爲胂之誤。

    〔13〕挾脊内 《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十、《千金》卷二十第一均無此三字。據上文”胂”義,“内”或爲“肉”之誤,本文疑爲胂之注文,混爲正文。

    〔14〕髀樞 髀,明抄本作“骭,音千”,非是。《太素》注:“髀樞,謂髀骨、尻骨相抵相入轉動處也。”又《太素·經筋》注:“髖骨如臼,髀骨如樞,髀轉於中,故曰髀樞也。”《醫宗金鑑·正骨心法要旨》:“環跳者,髖骨外向之凹,其形似臼,以納髀骨之上端如杵者也,名曰機,又名髀樞,即環跳穴處也。”

    〔15〕下合 《脈經》卷六第十作“過”,注云:“一本下合。”

    〔16〕踹 正抄本、《靈樞》同。《太素》、《脈經》卷六第十、《千金》卷二十第一均作“腨”。踹爲腨之假借。

    〔17〕足跟也 明抄本無此注文。按上文踹,本義爲足跟,然此乃腨之同音假借,乃腓腸也。又經脉順序,下文方云“出外踝之後”,若作足跟解,則下而復上矣,故三字非是。

    〔18〕京骨 《太素》注:“京骨,謂外踝下近前高(按此下當脱骨字)也。京,高大也。”

    〔19〕指 此下《素問·厥論》王冰注有“之端”二字。

    〔20〕衝頭痛 《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甲、乙本均作“潼頭痛”。《脉書》作“冲頭”。衝頭痛,文義不屬,疑衝爲腫之假借,若是則衝頭痛,即頭腫痛也。

    〔21〕脊 《素問·至真要大論》新校正引本經無。《太素》、《脈經》卷六第十、《千金》卷二十第一此下均有“痛”字。

    〔22〕髀 原脱,據明抄本、《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十、《千金》卷二十第一補。

    〔23〕回 原作“曲”,《靈樞》、《脈經》卷六第十、《千金》卷二十第一均同。《太素》、《素問·至真要大論》新校正引本經均作“迴”。《千金》注:“一作回。”按曲,彎曲也,文義不屬。回與迴通。《説文·□部》:“回,轉也。”楊上善解髀樞亦云“轉動處”。此正言髀不可以轉動,於義爲是,故據改。

    〔24〕膕如結 膕部如結束狀。結,束縛也。《釋名·釋姿容》:“結,束也。”又《史記·扁鵲倉公列傳》:“割皮解肌,決脉結筋。”《太素》注:“結,謂束縛也。”

    〔25〕踝厥 《太素》注:“膕腨之病,皆是太陽行踝之後,爲厥失逆病也。”

    〔26〕是主筋所生病者 《類經》卷十四第十注:“周身筋脉,惟太陽爲多爲巨……故凡爲攣爲弛爲反張戴眼之類,皆足太陽之水虧,而主筋所生病者。”《靈樞集注》張志聰注:“太陽之氣,生於膀胱水中,而爲諸陽主氣。陽氣者,柔則養筋,故是主筋所生之病。”按此説原指陽氣之於筋的作用,非言太陽主筋,故不如前注義長。

    〔27〕 明抄本、《脈經》卷六第十、《千金》卷二十第一均作“腦”,《太素》作“”。之象形。《醫心方》卷二門旁注作“”,亦同。兩義均通。

    〔28〕頭項頸間痛 《靈樞》、《太素》均作“頭項痛”。《千金》卷二十第一作“頭腦項痛”。《脈經》卷六第十作“頭腦頂痛”,疑頂爲項之誤。《素問·至真要大論》新校正引本經作“頭項囟頂腦户中痛”。諸本文雖異而義皆相近。

    〔29〕鼽 此下明抄本有“音求”二小字音注。

    〔30〕尻 《説文·尸部》:“尻也。”“,髀也。……,或從肉隼。”《廣雅·釋親》:“臗尻州豚,臀也。”王念孫疏證:“案韋昭周語云:臀,尻也。臗尻州豚臀,五者異名而同實,不宜分訓。”是尻即臀也。《素問·痺論》“尻以代踵”,亦屬此義。又《增韻》云:“尻,脊骨盡處。”《醫宗金鑑》卷八十周身名位骨度云:“尻骨者,腰骨下十七椎、十八椎、十九椎、二十椎、二十一椎五節之骨也。”按此部亦脉所過處,義亦通。

    〔31〕脚 腳之俗體,《説文·肉部》:“腳,脛也。”段玉裁注:“東方朔傳曰:結股腳。謂跪坐之狀,股與腳以爲中。腳之言卻也,凡卻步必先脛。”此腳之本義也。《傷寒論》言“脚攣急”,亦此義也。

    腎足少陰之脉,起於小指之下,斜趣〔1〕足心,出然骨〔2〕之下,循内踝〔3〕之後,别入跟〔4〕中,以上踹内,出膕中〔5〕内亷,上股内後亷,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俠舌本。一本云:從横骨中挾臍循腹裏,上行而入肺。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6〕。是動則病,饑不欲〔7〕食,面黑如炭色〔8〕,咳〔9〕唾則有血,喝喝〔10〕而喘,一作喉鳴。坐而欲起,目〔11〕無〔12〕所見,心懸若饑狀〔13〕,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14〕,是爲骨厥〔15〕。是主腎所生〔16〕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17〕乾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腸澼〔18〕,脊股内後亷痛,痿厥,嗜卧,足下熱而痛。灸則强食生肉〔19〕,緩帶〔20〕被髮〔21〕,大杖〔22〕重履而步〔23〕。爲此諸病,盛者則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虚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1〕斜趣 《脈經》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九第一同。《靈樞》作“邪走”。《太素》作“耶趣”。邪、耶、斜互通。《説文·走部》:“走,趨也。”段玉裁注:“《釋名》曰:徐行曰步,疾行曰趨,疾趨曰走。此析言之。許渾言不别也。”又《説文·走部》:“趨,走也。……趣,疾也。”是則趣、走、趨,義均通。《素問·刺熱》及《素问·痺論》王冰注作“趨”,可証。趣,走向也。

    〔2〕然骨 原作“然谷”,此穴名也,亦因骨而得名。本文當以骨名爲是,據明抄本、《脈經》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九第一、《素問·痺論》王冰注改。《太素》注:“然骨在内踝下,近前起骨是也。”

    〔3〕踝 此下明抄本有“音魯,又音課”五小字音注。

    〔4〕跟 此下明抄本有“音根”二小字音注。

    〔5〕膕中 《脈經》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九第一均同。中,《靈樞》、《太素》均無。

    〔6〕注胸中 《十四經發揮》注:“注胸之膻中,以交於手厥陰也。”按脾足太陰脉曰“注心中”,本脉曰“注胸中”,肝足厥陰脉曰“注肺中”。詳此三脉皆言注者,乃謂脉至此若水之灌注,非僅一脉相通。

    〔7〕欲 《素問·至真要大論》新校正引本經作“用”。

    〔8〕面黑如炭色 炭下明抄本有“一作地”三字校文。《脈經》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九第一均同本文。《靈樞》作“面如漆柴”。《太素》作“面黑如地色”,《脈經》注亦云:“一作地色。”按地當爲“灺”之誤,詳見本卷第十五注。

    〔9〕咳 明抄本作“欬”,此下有“音凱”二小字音注。

    〔10〕喝喝 《脈經》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九第一均作“喉鳴”,與原校同。

    〔11〕 《太素》作”。《龍龕手鏡·目部》:“、,四俗。,正。荒、忙二音,目不明也。”

    〔12〕無 此上《靈樞》、《太素》均有“如”字。

    〔13〕心懸若饑狀 原作“心如懸若饑狀”,《靈樞》同。《太素》作“心如懸病饑狀”。《脈經》卷六第九作“心懸若饑狀”,《千金》卷十九第一作“心懸若病饑狀”。《素問·至真要大論》新校正引本經作“心懸如饑狀”。今參諸文删“如”字。

    〔14〕氣不足則善恐……如人將捕之 此十四字原脱,據《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九補。《千金》卷十九第一同《靈樞》,唯“如”作“若”,明抄本唯脱一“惕”字。惕下並有“音昔,又音踢”五小字音注。

    〔15〕骨厥 《太素》注:“所爲厥,謂骨精失逆。”《類經》卷十四第十注:“厥逆在骨,腎主骨也。”

    〔16〕生 原脱,據明抄本、嘉靖本、《靈樞》、《太素》補。

    〔17〕嗌 《説文·口部》:“咽,嗌也。从口,因聲。嗌,咽也。从口,益聲。”此咽、嗌二字,取聲有别,義則同也。故此言嗌,上文言咽,實指一處。

    〔18〕腸澼 《太素》注:“大腸不和,故爲腸澼也。”《太素·虚實脉診》又作“腸辟”,《武威漢代醫簡》有治腸辟方,用黄連、黄芩、石脂、龍骨等,是腸澼者,後世之痢病也。

    〔19〕灸則强食生肉 《靈樞》、《太素》同。《脈經》卷六第九生肉作“生害”,害,疑爲“”之誤。《廣韻·屋韻》:“肉,俗作。”《千金》卷十九第一作“生災”,《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脉書》均作“産肉”,産即生也,如今文“所生病”,《脉書》等作“所産病”可証。《太素》注:“自火化以降,並食熟食。生肉令入熱中,人多不欲食之。腎有虚風冷病,故强令人生食豕肉,温腎補虚,脚腰輕健。人有患脚風氣,食生(按亦作豬)肉得愈者衆。”按本文義較難解,楊注或存古法。又查《外臺》治脚氣諸方,多有忌猪羊牛等肉食,然又一治脚氣身腫氣攻心者方云:“生猪肉去脂,以漿水洗,於兩板中壓去汁,細切作膾,蒜虀啖之。”此可証以生肉治病法,古實有之,今存以供參。

    〔20〕緩帶 《太素》注:“帶若急,則腎氣不通,故須緩帶,令腰腎通暢,火氣宣行。”

    〔21〕被髮 《太素》注:“足太陽脉從頂下腰至脚,令灸腎病,湏開頂被髮,陽氣上通,火氣宣流。”被,披也。

    〔22〕大杖 《太素》注:“足太陽脉循於肩髆,下胳於腎,令療腎病,可策大杖而行,牽引肩髆,火氣通流。”

    〔23〕重履而步 《太素》注:“燃磁石療腎氣,重履引腰脚,故爲重履者,可末磁石分著履中,上弛其帶,令重履之而行。以爲輕者,可漸加之令重,用助火氣。若得病愈,宜漸去之,此爲古之療腎要法。”

    按:

    “灸則强食生肉,緩帶被髮,大杖重履而步”一段,《靈樞》、《太素》均不與上文“足下熱而痛”相連接,乃在“爲此諸病,盛則寫之……以經取之”之下。又考諸《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甲本文,則在“其所産病”諸症後云:“爲十病。腎少陰脉,久(灸)則强食生肉,緩帶皮(被)髮,大丈(杖)重履而步。久(灸)幾息則病已矣。”乙本亦同,唯“緩帶皮髮”二症互乙,“幾息”作“希息”。《脉書》與甲本同,唯“腎少陰脉”句無“腎”字,此下另起行。証以上文,則本段諸症,《靈樞》、《太素》不與“所生病”諸症相連,合乎古義。本經列爲所生病者,非經文原貌也。

    心主手厥陰之脉〔1〕,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2〕,下鬲歷絡三焦〔3〕。其支者,循胸出脇,下腋三寸〔4〕,上抵腋〔5〕,下循臑内,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循〔6〕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7〕,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動則病,手心〔8〕熱,臂肘攣急〔9〕,腋腫,甚則胸脇支滿〔10〕,心中憺憺大動〔11〕,面赤目黄,喜笑不休〔12〕。是主脉一作心包絡。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爲此諸病,盛者則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虚者則〔13〕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1〕心主手厥陰之脉 陰下《靈樞》有“心包絡”三字,《太素》有“心包”二字。楊上善注:“心神爲五藏六府之主,故曰心主厥陰之脉,行至於足,名足厥陰,行至於手,名手厥陰。以陰氣交盡,故曰厥陰。心外有脂包裹其心,名曰心包,脉起胸中,入此包中,名手厥陰。故心有兩經也。心中起者,名手少陰,屬於心包,名手厥陰。有脉别行,無别藏形。三膲有氣有脉,亦無别形。故手厥陰與手少陽以爲表裏也。”楊氏此解,乃本於《靈樞·邪客》(本經卷三第二十六)所謂“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傷心,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脉也”之義,説明心主手厥陰之脉,雖亦獨立爲經,但與别經不同,其與心藏有着特殊的關係,故下文云“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蓋由乎此。楊氏解三焦無别形,説本《難經》,云心包無别藏形,則與上文所謂“心外有脂包裹其心,名曰心包”相牴牾,故無藏形之説不可從。《類經》卷二十第二十三注:“手少陰,心經也。手厥陰,心包絡經也。經雖分二,藏實一原。但包絡在外,爲心之衛。……然心爲君主之官,而包絡亦心所主,故稱爲心主。”

    〔2〕絡 《太素》、《脈經》卷六第三、《千金》卷十三第一均無。

    〔3〕歷絡三焦 《太素》注:“自有經歷,而不胳著,手厥陰既是心藏之府,三膲府合,故屬心包,經歷三焦,仍胳著也。”《類經》卷七第二注:“心包絡,心包之膜絡也。包絡爲心主之外衛,三焦爲藏府之外衛,故爲表裹而相絡。諸經皆無歷字,獨此有之,蓋指上中下而言。”此説義勝。

    〔4〕下腋三寸 《十四經發揮》注:“上循胸出脇,下腋三寸天池穴。”此指經脉循胸出脇後,在腋下三寸之胸脇部也。

    〔5〕腋 此下明抄本、《太素》均有“下”字。

    〔6〕循 《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三、《千金》卷十三第一均無,疑衍。

    〔7〕入掌中 原脱,據明抄本、《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三、《千金》卷十三第一補。

    〔8〕心 《太素》、《素問·至真要大論》新校正引本經均無。疑衍。

    〔9〕臂肘攣急 《靈樞》同。《太素》及《素問·至真要大論》新校正引本經均作“肘攣”。《脈經》卷六第三、《千金》卷十三第一均作“肘臂攣急”。按臂而云攣急,文義不屬,似當以作“肘攣急”爲是。

    〔10〕支滿 支,《太素》無。按本症行文習慣,當以本經爲是。

    〔11〕心中憺憺大動 中,《太素》及《素問·至真要大論》新校正引本經均無。按《外臺》卷三十九心包人之大陵、間使、内關三穴所治症,均云“心澹澹而驚恐”。心澹澹者,心動貌,故似以無“中”字義長。“憺憺”,明抄本作“淡淡”。《脈經》卷六第三、《千金》卷十三第一均作“澹澹”。憺、澹、淡三字互通,動貌,義存乎聲也。如《靈樞·四時氣》:“心中憺憺”,《脈經》卷六第二、《千金》卷十二第一均作“澹澹”。又如《文選·東京賦》:“渌水澹澹。”李善注:“《高唐賦》曰:水澹澹而盤紆。《説文》曰:澹澹,水摇貌也。”《文選·金谷集作詩》:“緑池汎淡淡。”李善注:“東京賦曰:渌水澹澹。澹與淡同。”

    〔12〕喜笑不休 喜,《千金》卷十三第一作“善”,可証“喜”亦善也。喜笑,非歡樂也,心在聲爲笑,故病善笑不休。

    〔13〕則 此下原衍“人迎反大”四字,據正抄本、《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一、《千金》卷十三第一删。

    按:

    本經經脉,《脈經》卷六第三直以代手少陰脉,《千金》卷十三第一則與手少陰脉并歸於心臟,反映了心主代君行令並代君受邪的指導思想,雖然在形式上,以封建的君臣關係爲比喻,不甚貼切,但也充分體現了心與心包在生理與病理方面的密切關係。故不可因文害義。同時,由於對心、心包及手少陰脉與手厥陰脉的認識,也有一個深化與發展的過程,故《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等早期醫學文獻,亦無手少陰脉,其所載心之經脉,即手心主脉也。而將手心主脉與心藏分離,别立心包與手心主一經,乃是經絡學上的一大發展也。

    三焦手少陽之脉,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1〕,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2〕,入缺盆,布膻中〔3〕,散絡心包〔4〕,下鬲、偏屬三焦〔5〕。其支〔6〕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俠〔7〕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8〕下頰〔9〕至〔10〕。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兑眥〔11〕。是動則病,耳聾渾渾焞焞〔12〕,嗌腫喉痺。是主氣所生病者〔13〕,汗出,目兑眥痛,頰痛〔14〕,耳後肩臑〔15〕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16〕用。爲此諸病,盛者則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虚者則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1〕手表腕 腕,《太素》、《素問·繆刺論》王冰注均無。檢《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及《脉書》均言本經脉起於“手北”。北,背也。手北,即手背。手表,亦手背也。故作“手表”,當是古義。

    〔2〕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 《十四經發揮》中卷注:“上肩,循臑會、肩髎、天髎,交出足少陽之後。”《靈樞發微》注:“上肩循臂臑會、肩髎、天髎,交出足少陽之後。”《類經》卷七第二注:“上肩髎,過足少陽之肩井,自天髎而交出足少陽之後也。”《鍼灸經穴圖考》卷五注:“上肩循曲垣之後,外俞、中俞,左右互交會於大椎,從肩井自天髎,而交出足少陽之後。”諸説各異,然據大椎爲“三陽督脉之會”之義,《鍼灸經穴圖考》注當近是。

    〔3〕布膻中 《太素》注:“有本布作交者。”《脈經》卷六第十一、《千金》卷二十第四正作“交”。布膻中,言脉散布或分布於膻中。交膻中,若左右臂之脉,入缺盆之後,而交會於膻中,義亦通。然據下文“散絡心包”、“偏屬三焦”之義,當以作“布”義勝。

    〔4〕散絡心包 諸脉所絡,皆直言絡某臟腑,而此獨言“散絡心包者”,蓋上文言“布膻中”,自非一支之脉過於膻中,必爲脉之散布於膻中,故其絡心包者,亦當爲散布之脉相絡於心包,故曰散絡心包。

    〔5〕下鬲,偏屬三焦 偏,《靈樞》作“循”。《太素》、《脈經》卷六第十一、《千金》卷二十第四均作“徧”。偏與徧通。《墨子·非儒》:“遠施周偏。”孫詒讓間詁:“偏,與徧同。”《説文·彳部》:“徧,币也。”币,周遍也。《説文通訓定聲·坤部》徧:“字亦作遍。”故《聖濟總録》卷一百九十一作“遍”。此以三焦位居膈上下,而非一處,故云偏屬三焦。《類經》卷七第二注:“乃自上焦下膈,循中焦下行,並足太陽之正,入絡膀胱,以約下焦。故足太陽經委陽穴爲三焦下輔腧也。”

    〔6〕支 正抄本作“直”。

    〔7〕俠 《靈樞》、《太素》均作“繫”。楊上善注:“有本作俠也。”《脈經》卷六第十一、《千金》卷二十第四均同本經,當作“俠”是。

    〔8〕屈 脉自耳上角,曲而下行,故曰屈。屈,曲也。

    〔9〕頰 原作“額”,原校云:“一作頰。”《靈樞》、《太素》均作“頰”。按本脉不經額部,作“額”非是,故據《靈樞》等改,並删原校。

    〔10〕至 此下明抄本有“音拙”二小字音注。詳本經卷三第十顴窌穴云:“手少陽太陽之會。”正合至之義。

    〔11〕眥 此下明抄本有“音際”二小字音注。

    〔12〕渾渾焞焞(tūntūn吞吞) 此下明抄本有“渾,音魂;焞,音屯”六小字音注。《靈樞》同。《太素》作“渾渾淳淳”。《脈經》卷六第十一、《千金》卷二十第四、《脉書》均作“煇煇焞焞”。《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甲本作“煇煇朜朜”,乙本作“煇煇諄諄”。按渾渾焞焞,即渾渾沌沌,本指陰陽未分貌。如《吕氏春秋·大樂》:“陰陽變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渾渾沌沌,離則復合,合則復離。”亦作混沌,《靈樞識》:“簡案:《明堂灸經》作惇惇惲惲。《孫子·兵勢篇》:渾渾沌沌,形圓而不可敗。即混沌也。”渾之作煇、惲,沌之作焞、淳、朜、諄、惇,皆一聲之轉,其義則同。此言耳聲昏聵不明也。

    〔13〕是主氣所生病者 《太素》注:“氣謂三焦氣液。”《類經》卷十四第十注:三焦爲水瀆之府,水病必由乎氣也。《素問集注》張志聰注:“少陽乃一陽初生之氣,故主氣所生病者。”諸説似異,實則相爲發明。

    〔14〕頰痛 痛,原脱。據《靈樞》、《太素》、《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脉書》補。《脈經》卷六第十一、《千金》卷二十第四作“頰腫”。

    〔15〕臑 此下明抄本有“音如”二小字音注。

    〔16〕不 此下原衍“爲”字,據明抄本、《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十一、《千金》卷二十第四删。

    膽足少陽之脉,起於目兑眥,上抵頭角,下耳後〔1〕,循頸,行手少陽之前〔2〕,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陽之後〔3〕,入缺盆。其支〔4〕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5〕兑眥後。其支者,别目〔6〕兑眥,下大迎〔7〕,合手少陽於〔8〕,一本云:“别兑眥,上迎手少陽於頞〔9〕。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10〕,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脇裹,出氣街,繞毛際〔11〕,横入髀厭〔12〕中。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中〔13〕,過季脇〔14〕,下合髀〔15〕厭中,以下循髀陽〔16〕,出膝外亷,下外輔骨〔17〕之前,直下抵絶骨之端〔18〕,下〔19〕出外踝〔20〕之前,循足跗〔21〕上,入小指次指之端〔22〕。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岐骨内〔23〕出其端,還貫入〔24〕爪甲,出三毛〔25〕。是動則病,口苦〔26〕,善太息,心脇痛,不能反側〔27〕,甚則面塵〔28〕,體無膏澤,足外反熱〔29〕,是爲陽厥〔30〕。是主骨所生病者〔31〕,頭面〔32〕頷痛〔33〕,目兑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34〕,馬刀挾癭〔35〕,汗出振寒,瘧,胸中〔36〕脇肋,髀膝外至胻,絶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爲此諸病,盛者則人迎大一〔37〕倍於寸口,虚者則〔38〕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1〕起於目兑眥,上抵頭角,下耳後 《十四經發揮》注:“此經頭部自瞳子髎至風池凡二十穴,作三折向外而行。始瞳子髎至完骨是一折;又自完骨外折,上至陽白會睛明。是一折;又自睛明上行,循臨泣、風池,是一折。”按此解乃據本經頭部腧穴連成之曲綫。經文所言者,直綫與支綫也。汪機云:“若依《内經》直行,則少陽頭部二十穴,無從安頓,若依伯仁三折,則穴可安,似又戾於經旨。”此正説明對經脉的認識,從《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等早期文獻到《内經》,再到《明堂》腧穴及由腧穴連成的綫路,經歷一發展過程。經文所言者,大體部位也,而腧穴點綫者,則更爲具體之綫路。

    〔2〕循頸,行手少陽之前 《太素》注:“足少陽脉從耳後,下頸向前至缺盆,屈迴向肩,至肩屈向後,復迴向頸,至頸始入缺盆。是則手少陽上肩,向入缺盆肩上,自然交足少陽也。足少陽從頸前下至缺盆向肩,即是行手少陽前也。”《十四經發揮》注:“自風池循頸過天牖穴,行手少陽脉之前。”後説義較明。

    〔3〕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陽之後 《太素》注:“至肩交手少陽已,向後迴入缺盆,即是行手少陽之後也。”《十四經發揮》注:“至肩上循肩尖,却左右相交出手少陽之後,過大椎、大杼、秉風。”據大椎穴爲三陽督脉會之説,後説義較明。

    〔4〕支 此下《素問·五藏生成》、《素問·診要經終論》、《素問·厥論》等王冰注均有“别”字。

    〔5〕目 《脉經》卷六第二、《千金》卷十一第一均無。

    〔6〕目 原脱,按此前及手太陽脉、手少陽脉均稱目兑眥,且此别脉,承上文義,當用全稱,據《太素》、《素問·五藏生成》、《素問·刺腰痛》、《素問·厥論》等王冰注補。

    〔7〕大迎 原作“人迎”,據明抄本、正抄本、《靈樞》、《太素》改。

    〔8〕於 此前原有“抵”字,據《太素》、《脈經》卷六第二、《千金》卷十一第一及《素問·刺腰痛》、《素問·厥論》等王冰注删。

    〔9〕一本云:别兑眥,上迎手少陽於頞 此校文原在下句“下”字下,據明抄本、《脈經》卷六第二移此。又《太素》注:“有本云:别目兑眥,迎手少陽於。無大、合二字。以義置之,二脉雙下,不得稱迎也。”按《太素》出列異文,雖楊上善不以爲然,然細審文義則頗可取。上文既云“别目兑眥,下大迎”,是已至頰,以大迎在曲頰前,復云“合手少陽於”,於理難通,以在頰上也。故《太素》注引别本,於義爲勝。又《脈經》作“上迎手少陽於顛”,《研經言》卷四云:“揆之穴道甚合,蓋在陽白、眼隼、目窗、正營、承靈、腦空之次。”此説似不可從。

    〔10〕合缺盆 前者脉已入缺盆,此支者,復入缺盆,是二脉合於此,故曰合缺盆。

    〔11〕毛際 《十四經發揮》注:“曲骨之分爲毛際。”《類經》卷七第三注:“陰毛之際。”

    〔12〕髀厭 《太素》注:“股外髀樞,名曰髀厭也。”

    〔13〕胸中 《脉經》卷六第二同。《靈樞》、《太素》、《千金》卷十一第一均無“中”字。

    〔14〕季脇 《太素》注:“脇有前後,最近下後者,爲季脇。有本作肋。”

    〔15〕髀 此下明抄本有“音箄,又音彼”五小字音注。

    〔16〕髀陽 《類經》卷七第二注:“髀陽,髀之外側也。”

    〔17〕外輔骨 《銅人》卷一注:“輔骨謂輔佐骨之骨,在之前。”按此骨在脛之外,故曰外輔骨。

    〔18〕絶骨之端 《類經》卷七第二注:“外踝上骨際曰絶骨。絶骨之端,陽輔穴也。”按此處腓骨較凹陷,若從外踝向上推按,至此處若絶,故名絶骨。

    〔19〕下 明抄本無。

    〔20〕踝 此下明抄本有“音倮”二小字音注。

    〔21〕足跗 《脈經》卷六第二作“足趺”。趺與跗通,足背也。《儀禮·士喪禮》:“乃履綦結於跗連絇。”鄭玄注:“跗,足上也。”賈公彦疏:“謂足背也。”

    〔22〕出小指次指之端 出,原作“入”,明抄本、《脈經》卷六第二、《千金》卷十一第一及《素問·陰陽離合論》、《素問·厥論》等王冰注均作“出”,又如足陽明脉亦云“入大指間出其端”,當作“出”爲是,據改。“端”,《靈樞》、《太素》作“間”,《十四經發揮》注:“乃上入小指次指之間。”此誤也。《研經言》卷四:“蓋小指次指即無名指,非是兩指,不當云間。”

    〔23〕岐骨内 骨,《太素》、《脈經》卷六第二、《千金》卷十一第一均無,義難安。岐,《靈樞》、《太素》、《脈經》、《千金》均作“歧”,岐與歧通。《類經》卷七第二注:“足大指次指本節後骨縫爲岐骨。”即第一、二跖骨間。

    〔24〕貫入 《脈經》卷六第二、《千金》卷十一第一同。入,《靈樞》、《太素》均無。

    〔25〕三毛 《太素》注:“三毛,一名藂毛,在上節後毛中也。”《類經》卷七第二注:“大指爪甲後二節間爲三毛。”三,言其多,如三思、舉一反三是。藂,叢之俗字,亦言多。指足大指爪甲後多毛處也。

    〔26〕口苦 《素問·至真要大論》新校正引本經作“喜嘔,嘔有苦”。

    〔27〕反側 《太素》、《脈經》卷六第二、《千金》卷十二第一均同。《靈樞》作“轉側”。証之《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作“反側”是。

    〔28〕面塵 原作“面微塵”,據《太素》、《脈經》卷六第二、《千金》卷十二第一、《素問·至真要大論》新校正引本經删“微”字。面塵者,面有塵色也。

    〔29〕足外反熱 《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脉書》均作“足外反”,當係早期傳文,於義爲勝。

    〔30〕陽厥 《太素》注:“甚謂陽厥,熱甚也。……陽厥,少陽厥也。”

    〔31〕是主骨所生病者 《太素》注:“水以主骨,骨生足少陽,故足少陽痛病,還主骨也。”《類經》卷十四第十注:“膽味苦,苦走骨,故膽主骨所生病。”又本經卷七第一上云:“少陽主骨。”《素問·熱論》新校正引全元起注云:“少陽者,肝之表,肝候筋,筋會於骨,是少陽之氣所榮,故言主於骨。”按少陽主骨,義難明,今引三家注以供參。

    〔32〕頭面 《靈樞》作“頭痛”。《太素》作“頭角”。《脈經》卷六第二、《千金》卷十二第一作“頭痛角”。本經所過處有“上抵頭角”文,故本文似應作“頭角痛”爲是。

    〔33〕頷痛 《太素》作“顑痛”,楊上善注:“顑謂牙車骨,上抵顱以下者,名爲顑骨。”按頷、顑互通。又如《靈樞·顛狂》:“顑齒……頭兩顑。”本經卷十一第四、《太素》癲疾、驚狂均作“頷”。又《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脉書》均有“頸痛”,無“頷痛”。詳前文經脉所過,言“循頸”“下頸”,故作“頸痛”,於理亦通。

    〔34〕腫 此下原有“痛”字,據《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二、《千金》卷十二第一、《素問·至真要大論》新校正引本經删。

    〔35〕馬刀挾癭 癭,《太素》作“嬰”。嬰與纓通。《禮記·内則》:“衿纓綦履。”陸德明釋文:“纓作嬰。”挾纓,頸前結纓處也。癭,嬰之從疒者。《太素·癰疽》注:“馬刀亦謂癰不膿潰者是也。頸前曰嬰也。”按馬刀挾癭,皆瘰癧之屬。

    〔36〕胸中 《脈經》卷六第二、《千金》卷十二第一同。中,《靈樞》、《太素》均無。

    〔37〕一 原脱,據明抄本、正抄本、《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二、《千金》卷十二第一補。

    〔38〕則 原脱,據《太素》、《脈經》卷六第二、《千金》卷十二第一及前後文例補。

    肝足厥陰之脉,起於大指叢毛〔1〕之際,上循足跗上亷,去内踝〔2〕一寸,上〔3〕踝八寸〔4〕,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内亷,循股陰入毛中〔5〕,環陰器〔6〕,抵少腹,俠胃屬肝絡膽。上〔7〕貫膈,布脇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8〕,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脉會於巔。一云:其支者,從小腹與太陰、少陽結於腰髁〔9〕,夾脊下第三第四骨孔中〔10〕。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裹,環唇内。其支者,復從肝别貫膈,上注肺中〔11〕。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俛仰〔12〕,丈夫疝〔13〕,婦人少腹腫〔14〕,甚則嗌乾,面塵脱色〔15〕。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滿嘔〔16〕逆,洞泄〔17〕狐疝,遺溺〔18〕癃閉〔19〕。爲此諸病,盛者則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虚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1〕叢毛 《靈樞》同。明抄本、《脈經》卷六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均作“聚毛”。《太素》作“藂毛”。按“藂”爲“叢”之俗體,作“聚”者,乃藂脱去頭所致。叢毛,一名三毛,詳見前膽脉“三毛”注。

    〔2〕踝 此下明抄本有“音魯,又音課”五小字音注。

    〔3〕上 原作“外”,明抄本、正抄本、《靈樞》、《太素》改。

    〔4〕八寸 《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作“五寸”。

    〔5〕循股陰入毛中 《靈樞》、《千金》卷十一第一同。股陰,《太素》作“陰股”,注:“髀内近陰之處,名曰陰股。”《脈經》卷六第一作“循股入陰毛中”。《説文·肉部》:“股,髀也。”《説文·骨部》:“髀,股也。”股與髀,義互通。《廣雅·釋親》:“股、腳、踦、胻,脛也。”王念孫疏證:“股,髀也。凡對文則膝以上爲股,膝以下爲脛。……散文則通謂之脛。”按此脉行於股之内側,故爲股陰,又《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云:“上出魚股内亷。”與本文義亦近,或古有“魚股”之説,待考。

    〔6〕環陰器 環,《靈樞》作“過”。《太素》注:“循陰器一周,名環也。”陰器,外生殖器也。

    〔7〕上 此上正抄本有“其直者,從肝”五字。按經脉循行文例,餘經除肺、脾、膽三經外,凡絡屬臟腑之後,皆稱“其支者”或“其直者”。故正抄本此文,雖别本俱不載,亦頗有參考價值。

    〔8〕頏顙 《太素》注:“喉嚨上孔,名曰頏顙。”《玉篇·頁部》:“頏……咽也。”《十四經發揮》注:“頏顙,咽顙也。”《靈樞·憂恚無言》:“頏顙者,分氣之所泄也。……故人之鼻洞涕出不收者,頏顙不開,分氣失也。”張志聰注:“頏顙者,齶之上竅,口鼻之氣及涕唾,從此相通。故爲分氣之所洩,謂氣之從此而分出於口鼻者也。”此注較詳明,可証頏顙非咽亦非喉。故楊注謂“喉嚨上孔,”甚是。

    〔9〕髁 此下《千金》卷十一第一注文有“下”字。

    〔10〕一云……第四骨孔中 此注文考現存古籍不見載於正文中,從所謂“結於腰髁”言“結”之文例,疑是經筋篇内容,錯簡於此。

    〔11〕上注肺中 《太素》注:“肺脉手太陰,從中膲起,以次四藏六府之脉,皆相接而起,唯足厥陰脉,環迴從肝注於肺中,不接手太陰脉何也?但脉之所生,禀於血氣,血氣所生,起中膲倉稟。故手太陰脉從於中膲,受血氣已,注諸經脉。中膲乃是手太陰受血氣處,非是脉次相接之處。故脉環周至足厥陰注入脉中,與手太陰脉相接而行,不入中膲也。”

    〔12〕腰痛不可以俛仰 俛,《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脉書》均無。且本文在下文“婦人少腹腫”之下。作“俛仰”者,偏義複詞。《素問·脉解》云:“所謂腰脊痛不可以俛仰者,三月一振,榮華萬物,一俛而不仰也。”楊上善注:“萬物榮華,低枝垂葉,俛而不仰。故邪因客厥陰,腰脊痛俛不仰也。”亦可証本文即腰痛不能仰之義。

    〔13〕疝 《靈樞》作“疝”。《太素》、《脈經》卷六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均作“頹疝”。《廣韻·灰韻》頹、同音,杜回切。《集韻·灰韻》:“,《倉頡篇》:陰病。或作。,頹之從疒,義均同。《太素·經脉病解》:“頹謂丈夫少腹寒氣盛,積陰器之中而痛也。疝謂寒積,氣上入腹而痛也。”

    〔14〕腫 此下《太素》有“腰痛”二字,蓋涉上“腰痛不可以俛仰”而衍。

    〔15〕面塵脱色 《靈樞》、《脈經》卷六第一、《千金》卷十一均同。脱色,《太素》無。又《五十二病方·陰陽十一脉灸經》作“面疵”,《脉書》作“面驪”,均無“脱色”二字。《説文·麤部》:“,鹿行揚土也。”段玉裁注:“群行則揚土甚。引伸爲揚土之偁。土部曰:埃,塵也。”面塵者,面如塵埃也。《廣韻·支韻》:“疵,黑病。……驪,馬深黑色。”故作“面疵”“面驪”者,引伸爲面灰黑色,義亦通。“脱色”二字,文義難解。詳《素問·至真要大論》及新校正引本經亦無此二字,疑衍。

    〔16〕嘔 《太素》、《千金》卷十一第一均作“歐”。《説文·欠部》:“歐,吐也。”《集韻·厚韻》:“歐、嘔、、、,《説文》:吐也。或作嘔、、、。”是嘔本無嘔吐義。今假借已久,嘔行而歐廢矣。

    〔17〕洞泄 《脈經》卷六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同。《靈樞》作“飱泄”。《太素》作:“飡洩”。《龍龕手鏡·食部》:“喰、湌、飱、餐,俗。餐,飡,二正。”是飱爲飡之俗體。作“洩”者,乃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説文·水部》:“洞,疾流也。”泄下如疾流之快速,故名洞泄。飱,正作飧。《釋名·釋飲食》:“飧,散也。投水於中解散也。”王先謙疏證:“畢沅曰:《御覽》引作投飯於水中,各散也。《詩·伐檀》正義引《説文》,飧,水澆飯也。”飧泄,言泄下物如水澆飯狀,義亦通。

    〔18〕遺溺 原作“遺精”,《太素》、《脈經》卷六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均作“遺溺”,且遺精一症,唐以前均稱失精或泄精,今據改。

    〔19〕癃閉 《靈樞》作“閉癃”。《太素》、《脈經》卷六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均作“閉”。楊上善注:“,篆文麻(當作痳)字,此經淋病也。音隆。”《集韻·東韻》:“癃,或作。”按癃,《素問·宣明五氣》云:“膀胱不利爲癃。”王冰注:“膀胱爲津液之府,水注由之。然三焦脉實,約下焦而不通,則不得小便。”《素問·刺瘧》云:“小便不利如狀。”王冰注:“謂不得小便也。”楊上善注:“癃,淋也。小便不利如淋也。”據上注,楊上善解癃爲痳,痳,俗作淋。《釋名·釋疾病》:“痳,懔也。小便難懔懔然也。”《玉篇·疒部》:“痳,力金切,小便難也。”《一切經音義》卷四十三痳鬼注:“《説文》:大小便病也。《聲類》:小便數也。”又卷六十六痳病注:“《聲類》云:痳謂小便數而難出也。”是楊注訓癃爲痳病則是。“癃閉”、“閉癃”義同。

    足少陰氣絶〔1〕,則骨枯。少陰者,腎脉〔2〕也,伏行而濡〔3〕骨髓者也。故骨不濡,一作軟〔4〕。則肉不能著骨〔5〕也。骨肉不相親〔6〕,則肉濡而却〔7〕。肉濡而却,故齒長而垢〔8〕,髮無潤澤,髮〔9〕無潤澤者,骨先死。戊篤〔10〕己死,土勝水也。

    手少陰氣絶,則脉不通。少陰者,心脉也,心者,脉之合也〔11〕。脉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髮〔12〕色不澤,故面色如黧〔13〕一作漆柴〔14〕。者,血〔15〕先死。壬篤癸死,水勝火也。《靈樞》〔16〕云:少陰終〔17〕者,面黑齒長而垢,腹脹閉〔18〕,上下不通而終矣〔19〕。

    足太陰氣絶,則脉不營其口唇〔20〕,口唇者,肌肉之本也〔21〕。脉弗營,則肌肉濡〔22〕,肌肉濡,則人中滿〔23〕,一作舌痿。人中滿則唇反〔24〕,唇反者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也。

    手太陰氣絶,則皮毛焦。太陰者〔25〕,行氣温於皮毛〔26〕者也。氣弗營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27〕,津液去則皮節著〔28〕,皮節著則皮〔29〕枯毛折。毛折者,毛〔30〕先死。丙篤丁死,火勝金也。《九卷》云:腹脹閉不得息,善噫,善嘔〔31〕,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32〕上下不通,上下不通則面黑皮毛焦〔33〕而終矣〔34〕。

    足厥陰氣絶,則筋縮〔35〕。厥陰者,肝脉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36〕而脉〔37〕絡於舌本。故脉弗營則筋縮〔38〕急,筋縮急則引卵〔39〕與舌,故唇青〔40〕、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也。《九卷》云:中熱〔41〕嗌乾,喜溺心煩〔42〕,甚則舌卷卵上縮而終矣〔43〕。

    五陰〔44〕俱絶,則目系轉〔45〕,轉則目運〔46〕,運〔47〕爲志先死,故〔48〕志先死則遠〔49〕一日半而死矣。

    〔1〕絶 衰竭也。《淮南子·本經》:“江河山川,絶而不流。”高誘注:“絶,竭也。”

    〔2〕督脉 原作“冬脉”,《太平聖惠方》卷二十六治骨極諸方作“腎脉”。按此下手少陰氣絶,《脈經》、《千金》亦有“少陰者,心脉也”字樣,足厥陰氣絶亦云“厥陰者,肝脉也”,是此脉皆當以臟爲名,非以時爲名,故作“冬脉”非是,今據改。

    〔3〕濡 《難經·二十四難》作“温”。此下《千金》卷十九第一有“滑”字。

    〔4〕一作軟 明抄本無此校文。

    〔5〕著骨 《脈經》卷三第五、《千金》卷十九第一同。骨,《靈樞》無。著骨,附著於骨。《國語·晉語》:“底著滯淫。”韋昭注:“著,附也。”

    〔6〕親 親密也。《吕氏春秋·貴信》:“不能相親。”高誘注:“親,比也。”《説文·比部》:“比,密也。”

    〔7〕肉濡而却 肌肉萎軟而縮退。濡通軟。却,退也,爲卻之俗體。《難經·二十四難》楊注:“卻,結縮也。謂齒齦之肉結縮。”

    〔8〕垢 《難經·二十四難》作“枯”。《説文·木部》:“枯,槀也。”按此文前云“肉濡而却”,後云“髮無潤澤”,則作“枯”,似於義較勝。

    〔9〕髮 原脱,據《靈樞》、《脈經》卷三第五、《千金》卷十九第一補。

    〔10〕篤 病重也。如《史記·范雎蔡澤列傳》:“應侯遂稱病篤。”

    〔11〕少陰者,心脉也。心者,脉之合也 原脱,按此前足少陰氣絶有“少陰者,腎脉也”一段,此後手太陰氣絶有“太陰者,行氣温於皮毛者也”一段,足厥陰氣絶有“厥陰者,肝脉也”一段。以諸文爲例,此處亦合當有此一段,然今《靈樞》亦無者,皆脱也。今據諸文例補。

    〔12〕髮 《靈樞》作“髦”。《説文·髟部》:“髦,髮也。”髮、髦義同。

    〔13〕面色如黧 《靈樞》、《脈經》卷三第二、《千金》卷十三第一均作“面黑如漆柴”,與原校同。《難經·二十四難》作“面黑如梨”。按腎足少陰脉是動病有“面黑如炭色”症,《靈樞》亦作“面如漆柴”,是面黑本是腎色,而今手少陰氣絶云“面色如黧”,義不合。若以前後文句例律之,似應作“髮色不澤”爲是。

    〔14〕一作漆柴 明抄本無。

    〔15〕血 據此後諸條文例,言先死者,皆指與臟相應之體,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言心“在體爲脉”,故此似應作“脉”爲是。

    〔16〕《靈樞》 按據此後“手太陰氣絶”與“足厥陰氣絶”文例,似應作《九卷》爲是。

    〔17〕終 死也。《國語·周語上》:“司民協孤終。”韋昭注:“終,死也。”

    〔18〕閉 此下《靈樞》有“塞”字。

    〔19〕矣 此下明抄本有“《素問》同”三字。

    〔20〕口唇 《脈經》卷三第三、《千金》卷十五第一均同。《靈樞》作“肌肉”。又按,據别經文例,此下似當有“太陰者,脾脉也”等文,疑脱。

    〔21〕口唇者,肌肉之本也 脾主肌肉,其華在唇四白,故口唇爲肌肉之本。

    〔22〕肌肉濡 《靈樞》作“肌肉軟”。濡與軟通,《管子·幼官》:“藏温濡。”劉補注:“濡,古軟字。”軟,輭之俗體。軟,軟弱無力。肌肉濡者,肌肉軟弱鬆弛無力也。又《難經·二十四難》作“肌肉不滑澤”,於義亦通。

    〔23〕人中滿 人上《靈樞》有“舌痿”二字,按此足太陰脾病,不應有舌之症,故不可從。人中滿者,唇上人中處,平滿無溝也。

    〔24〕反 翻也。

    〔25〕者 此下《難經·二十四難》有“肺也”二字。律以别經文例,似當有“肺脉也”三字。

    〔26〕行氣温於皮毛 肺主氣,又主皮毛。氣主煦之。故肺行氣而温於皮毛。

    〔27〕去 此下《靈樞》有“皮節”二字。

    〔28〕皮節著 《靈樞》作“皮莭者”,疑者爲“著”之壞文。《難經·二十四難》、《脈經》卷三第四、《千金》卷十七第一均作“皮節傷”。《靈樞識》:“滑注云:肺者,氣之本,其華在毛,其充在皮。肺絶則皮毛焦而津液去,皮節傷。以諸液皆會於節也。王文潔云:津液者,賴肺氣運用而滋皮節毛者也。”著,顯也,明也。皮節著者,皮節顯著,氣液不充也,義亦通。

    〔29〕皮 原作“爪”,《難經·二十四難》作“皮”。《脈經》卷三第四、《千金》卷十七第一此下均有校文云“一作皮”。按本經卷一第五云:“肝之合筋也,其榮爪也。”又云:“肝應筋,爪厚色黄者,膽厚……”是爪本與肝膽相應,而手太陰肺本與皮相應,故《難經》等作“皮”是,今據改。

    〔30〕毛 《靈樞》、《難經·二十四難》同。《脈經》卷三第四作“氣”,注:“氣字一作毛。”《千金》卷十七第一亦作“氣”。據前後文例及醫理論,皆應於其臟相應之體。詳《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言肺“在體爲皮毛”,故作“毛”亦通。若據上文“毛折者”之義,似不及作“皮”義勝。

    〔31〕善嘔 《素問·診要經終論》新校正引《靈樞》作“噫則嘔”。

    〔32〕則 原脱,據明抄本、正抄本、《靈樞》補。

    〔33〕焦 《素問·診要經終論》同。《靈樞》作“燋”。焦與燋通。

    〔34〕矣 此下明抄本有“按《九卷》以下《靈樞》文,又出《素問》”十二字。

    〔35〕筋縮 原作“筋弛”。《靈樞》作“筋絶”。《脈經》卷三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均作“筋縮引卵與舌”。《難經·二十四難》作“筋縮引卵與舌卷”。按下文亦云“脉弗營則筋縮急”,且弛者,鬆緩也,於醫理亦不通,故筋弛非是,今據改。

    〔36〕筋者聚於陰器 器,《靈樞》、《難經·二十四難》均作“氣”。《素問·診要經終論》新校正引《靈樞》作“器”。《説文通訓定聲·履部》:“氣,叚借又爲器。”《淮南子·説山訓》:“獸不可以虚氣召之。”俞樾平議:“氣當作器。”是陰氣與陰器同。《類經》卷七第四注:“陰器者,合太陰、厥陰、陽明、少陰之筋,以及衝、任、督之脉皆聚於此,故曰宗筋。厥陰屬肝,肝主筋,故絡諸筋而一之,以成健運之用。”

    〔37〕脉 《難經·二十四難》無。

    〔38〕縮 此下明抄本有“音蹜”二小字音注。

    〔39〕卵 亦名陰卵,如《素問·骨空論》:“腰痛不可以轉摇,急引陰卵。”即睾丸。

    〔40〕唇青 《難經·二十四難》無此二字。《研經言》卷四云:“案唇爲足太陰之候,非足厥陰之候,雖青色屬厥陰,而此篇通例,皆紀經不紀色,其爲衍文無疑。”按此説可參。

    〔41〕中熱 《素問識·診要經終論》:“中熱,謂胸熱也。”

    〔42〕心煩 原作“煩心”,據明抄本、《靈樞》、《素問·診要經終論》乙正。

    〔43〕矣 此下明抄本有“按《九卷》以下《靈樞》文又出《素問》”十二字。顯係後入增補出典文。

    〔44〕陰 此下《靈樞》有“氣”字。按此上爲言五陰氣絶,故當以作“陰氣”義勝。

    〔45〕目系轉 《類經》卷十八第九十五注:“五藏之精,皆上注於目,故五陰氣絶則目轉而運。”《説文·車部》:“轉,運也。”

    〔46〕運 運與暈通。《周禮·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鄭玄注:“日有薄食暈珥。”《釋文》:“暈,本亦作運。”

    〔47〕運 《靈樞》作“目運者”。

    〔48〕故 《靈樞》無。

    〔49〕遠 極也。此有至多之義。

    太陽脉絶,其終也,戴眼反折〔1〕,瘈〔2〕瘲,其色白,絶汗〔3〕乃出則終矣。

    少陽脉絶,其終也,耳聾,百節盡縱〔4〕,目〔5〕一本無此字。系絶〔6〕,系絶一日半〔7〕死。其死也,目白〔8〕乃死。一作色青白〔9〕。

    陽明脉絶,其終〔10〕也,口目動作〔11〕,善驚妄言〔12〕,色黄,其上下經盛而不行〔13〕一作不仁。則終矣。

    六陽〔14〕俱絶,則陰陽相離,陰陽相離則腠理發泄,絶汗乃出,大如貫珠,轉出不流則氣先死矣〔15〕。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此十二經之〔16〕敗也。

    〔1〕戴眼反折 反,原作“及”,據明抄本、正抄本改。《素問》王冰注:“戴眼謂睛不轉而仰視也。”《類經》卷十八第九十七注:“戴者,戴於上也。謂目睛仰視而不能轉也。反折,腰脊反張也。”

    〔2〕瘈 瘈假借爲瘛,瘈瘲即瘛瘲。

    〔3〕絶汗 《素問》王冰注云:“絶汗,謂汗暴出如珠而不流,旋復乾也。”《類經》卷十八第九十七注:“絶汗者,暴出如油不能收也。”絶汗者,乃氣液終盡暴亡之兆,故名絶汗。

    〔4〕百節盡縱 節者,關節也。百節,言多也。縱,弛緩而不收也。

    〔5〕 原作“槖”,原校云:“一作。”《素問》作“”。《靈樞》無此字。按槖,在此義不通。《説文·目部》:“,目驚視也。”於義爲是,今據改,並删原校。

    〔6〕系絶 《素問》作“絶系”。《靈樞》作“目系絶”。系,即目系,上文已言及目,此不言者,省文也。系絶者,目系之生機終盡。

    〔7〕一日半 原作“一半日,據明抄本、正抄本、《素問》、《靈樞》改。

    〔8〕目白 《素問》作“色先青白”。《靈樞》作“色青白”。王冰注:“青白者,金木相薄也,故見死矣。”按少陽應於木,色應青,故作色青白,於義爲勝。

    〔9〕一作色青白 明抄本無。

    〔10〕終 原作“絶”,據上文太陽與少陽脉絶文例改。

    〔11〕口目動作 《素問》王冰注云:“口目動作,謂目睒睒而鼓頷也。”按睒睒,光輝晶熒貌,在此義不合,疑爲睒瞲之誤。睒瞲,驚視也。《文選·郭景純·江賦》:“獱獺睒瞲乎厱空。”李善注:“睒,暫視也。《聲類》曰:瞲,驚視上也。”《類經》卷十八第九十七注:“手足陽明之脉,皆挾口入目,故爲口目動作,而牽引歪斜也。”按歪斜之説,似不確,口目動作,口眼掣引搐動。

    〔12〕妄言 《説文·女部》:“妄,亂也。”妄言者,亂言,語無倫次。

    〔13〕其上下經盛而不行 《素問》作“其上下經盛不仁”。與本經原校同。王冰注:“上謂手脉,下謂足脉也。經盛,謂面目頸頷足跗腕脛,皆躁盛而動也。不仁,謂不知善惡。”《靈樞》作“其上下之經盛而不行”,文較順暢。盛者,脉躁盛也。此言上下經之脉,自爲躁盛,不得通行。義亦通。

    〔14〕六陽 此下《靈樞》、《難經·二十四難》均有“氣”字。上文太陽、少陽、陽明脉絶,含手足也,故曰六陽。

    〔15〕大如貫珠,轉出不流,則氣先死矣 《靈樞》無此十三字,疑注文混入正文。

    〔16〕之 此下《素問》有“所”字。

    十二經脉絡脉支别第一下

    本篇自“黄帝問曰:經脉十二”至“故動而不止”,見《靈樞·動輸》、《太素·脉行同異》。自“曰:氣口何以獨爲五藏主”至“肺有病而鼻爲之不利也”,見《素問·五藏别論》、《太素·人迎脉口診》。自“曰:氣之過於寸口也”至“此之謂也”,見《靈樞·動輸》、《太素·脉行同異》。自“十二經脉伏行於分肉之間”至“悶則急生之也”,見《靈樞·經脉》、《太素·經絡别異》。自“手太陰之别”至“人經不同絡脉異所别也”,見《靈樞·經脉》、《太素·十五絡脉》。自“黄帝問曰:“皮有分部”至“不愈而生大病也”,見《素問·皮部論》、《太素·經脉皮部》。自“曰:夫絡脉之見”至“謂之寒熱”,見《素問·經絡論》、《太素·經脉皮部》。自“曰:余聞人之合於天地也”至“此爲六合”,見《靈樞·經别》、《太素·經脉正别》。

    提要:本篇主要内容有足太陰脉、足陽明脉、足少陰脉常動不休的道理;經脉與絡脉的區别及十五絡脉的循行、穴名、發病情況與診法、刺法;十二經脉分屬之皮部的絡脉診色法及外邪由絡及於腑臟的傳變規律、病機、症狀與色診;十二經别的循行情况等。

    黄帝問曰:經脉十二,而手太陰〔1〕之脉獨動不體何也?岐伯對曰:足陽明〔2〕胃脉也。胃者〔3〕,五藏六府之海〔4〕,其清氣〔5〕上注於肺,肺氣從太陰而行之〔6〕。其行也,以息往來〔7〕,故人一呼脉再動,一吸脉亦再動〔8〕,呼吸不已,故動而不止〔9〕。

    〔1〕手太陰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足少陰、陽明”五字。按本問應統貫下文,《靈樞》等下文既有足少陰、足陽明二脉,而此無者,疑脱。

    〔2〕足陽明 《太素》、《千金》卷十七第一同。《靈樞》作“是明”。按足陽明是對下文“胃脉”的説明,故疑《靈樞》非是。

    〔3〕者 《千金》卷十七第一作“爲”。

    〔4〕五藏六府之海 《太素》注:“穀入於胃,變爲糟粕、津液、宗氣,分爲三隧。泌津液注之於脉,化而爲血,以營四末,内注五藏六府,以應刻數,名爲營氣;其出悍氣慓疾,先行四末分肉皮膚之間,晝夜不休者,名爲衛氣,營出中焦,衛出上焦也;大氣摶而不行,名爲宗氣,積於胸中,命曰氣海,出於肺,循喉嚨,呼則出,吸則入也。故胃爲五藏六府之海也。”按本文與本經卷十二第三所謂“胃者,六府之海”,義亦同。又本經卷一第八云:“胃者,水穀之海。”下文云:“胃者,水穀之海,六府之大源也。”義亦互通。言五臟六腑之海者,以五臟六腑之精氣,由水穀化生,本源於胃,故得爲海。言水穀之海者,以胃受納水穀,而後化生津液,故亦名曰海。故兩義互通。

    〔5〕清氣 明抄本作“積氣”,疑誤。《千金》卷十七第一作“精氣”。按本經卷一第十二云:“受穀者濁,受氣者清。……清者上注於肺,濁者下流於胃。”與本文義同。是清氣與濁氣相對爲文。

    〔6〕肺氣從太陰而行之 肺,《太素》無。疑涉上損重字符號,故脱。楊上善注:“胃之清氣上注於肺,從手太陰一經之脉上下而行。”肺,言臟。太陰,言脉。從,隨也。《説文·彳部》:“從,隨行也。”此言由胃注於肺之清氣,隨手太脉運行於一身也。

    〔7〕其行也,以息往來 行下《千金》卷十七第一有“之”字。《太素》注:“其手太陰上下行也,要由胸中氣海之氣。出肺循喉嚨,呼出吸入,以息往來,故手太陰得上下行。”以,介詞。由于呼吸氣之出入,脉得以往來而行也。

    〔8〕人一呼脉再動,一吸脉亦再動 一呼脉再動,原作“脉一呼再動”,義不安,據《靈樞》、《太素》、《千金》卷十七第一改。《太素》注:“脉,手太陰脉也。人受穀氣,積於胸中,呼則推於手太陰,以爲二動,吸則引於手太陰,復爲二動。命爲氣海。”《玉篇·冓部》:“再,兩也。”《書經·多方》:“至于再,至于三。”

    〔9〕動而不止 明抄本作“脉而不止”。《千金》卷十七第一作“脉動不止”。據此則明抄本或“脉”下脱“動”字。

    曰:氣口〔1〕何以獨爲五藏主〔2〕?曰:胃者,水穀之海,六府之大源也〔3〕,五味入於〔4〕口藏於胃,以養五藏氣〔5〕,氣口亦太陰也〔6〕。是以五藏六府之氣味〔7〕,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8〕,故五氣入於鼻〔9〕,藏於心肺〔10〕,肺有病而鼻爲之不利也〔11〕。《九卷》言其動,《素問》論其氣,此言其爲五藏之所主,相發明也〔12〕。

    〔1〕氣口 《素問》王冰注:“氣口則寸口也,亦謂脉口。以寸口可候氣之盛衰,故云氣口;可以切脉之動静,故云脉口;皆同取於手魚際之後同身寸之一寸,是則寸口也。”按王氏解氣口、脉口、寸口之義甚是,惟云同身寸之一寸,疑非是。蓋同身寸之一寸,一夫指耳,此應指當時用之量器之一寸。《太素·人迎脉口診》注:“夫言口者,通氣者也。寸口通於手太陰氣,故曰寸口。氣行之處,亦曰氣口。寸口、氣口,更無異也。”

    〔2〕主 此下《太素》有“氣”字。

    〔3〕六府之大源也 源,《太素》無。疑脱。《素問》王冰注:“人有四海,水穀之海,則其一也。受水穀已,榮養四傍,以其當運化之源,故爲六府之大源也。”

    〔4〕於 《素問》、《太素》均無。義勝。

    〔5〕以養五藏氣 《太素》、《類證活人書》卷二脉穴圖引本文均無“藏”字。按《素問·六節藏象論》云:“五味入口,藏於腸胃,味有所藏,以養五氣。”與本文類同,似當以無“藏”字爲是。養,供養也。

    〔6〕氣口亦太陰也 亦,《千金》卷十七第一作“者”。《素問》王冰注:“氣口之所候脉動者,是手太陰脉氣所行,故言氣口亦太陰也。”

    〔7〕味 《類説》卷三十七引本文無。

    〔8〕變見於氣口 《太素》注:“胃爲水穀之海,六府之長,出五味以養藏府,血氣衛氣行手太陰脉至於氣口,五藏六府善惡,皆是衛氣所將而來會手太陰,見於氣口,故曰變見也。”見同現。

    〔9〕故五氣入於鼻 故五氣,《太素》作“故五藏氣”。明抄本作“五七故藏”,疑“七”爲“氣”聲近而誤,又上下文倒,遂不成文,原或與《太素》同。《素問》無“於”字,義勝。

    〔10〕藏於心肺 《類經》卷三第十一注:“氣味之化,在天爲氣,在地爲味。上文言五味入口藏於胃者,味爲陰也。此言五氣入鼻藏於心肺者,氣爲陽也。”

    〔11〕肺有病而鼻爲之不利也 也,明抄本、正抄本均無。肺上《素問》、《太素》均有“心”字。按鼻爲肺竅,鼻不利似不當言心,疑涉上而衍。

    〔12〕《九卷》言其動……相發明也 明抄本作大字正文。

    曰:氣之過於寸口也,上出焉息,下入焉伏〔1〕,何道從還〔2〕,不知其極〔3〕也。曰:氣之離於藏也〔4〕,卒然如弓弩之發,如水岸之下〔5〕,上於魚以反衰〔6〕,其餘氣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也〔7〕。

    〔1〕上出焉息,下入焉伏 入,原作“出”,據明抄本、正抄本、嘉靖本改。《太素》無出、入二字。《靈樞》出、入作“十、八”,按十或爲出之壞文,八爲入形近之誤。當以本經爲是。《太素》注:“氣謂手太陰脉氣,從手寸口上入肺而息,從肺下至手指而屈。伏,屈也。”楊注義尚不甚明了,馬蒔、張介賓等據十、八作解,與本經不合,義亦迂曲難從。按據下文“氣之離於藏也,卒然如弓弩之發……其餘氣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之義,上出者,脉氣離臟,由内而出外也。《集韻·至韻》:“出,自内而外也。”手太陰從肺系横出腋下,自上而下行也,故曰上出。焉,句中助詞,無義。息者,呼吸成息,以候脉動也。下入,脉之餘氣,自下而上入,言入者,自外而内也。伏,藏也,以其脉氣潛行於内,切而不知,視而不見,故曰伏也。

    〔2〕何道從還 《太素》注:“肺氣循手太陰脉道下手,至手指端,還肺之時,爲從本脉而還,爲别有脉道還也。”

    〔3〕不知其極 《太素》注:“不知端極之也。”《類經》卷八第十三注:“真若有難窮其極者。”按此與後文“衛氣之行也”一段及本卷卷二言“莫知其紀”義同,紀猶極也。

    〔4〕氣之離於藏也 言脉氣離别内臟,向外運行,其氣正盛。

    〔5〕卒然如弓弩之發,如水岸之下 然,明抄本、《太素》均無。水岸之下,明抄本亦同,《太素》作“水之下崖”。《説文·山部》:“岸,水厓而高者。”又“崖,高邊也。”徐鍇《説文繋傳·屵部》:“崖,水邊地有垠堮也。”是岸、崖二字義亦相近,均通。卒,猝也。《類經》卷八第十三注:“凡脉氣之内發於藏,外達於經,其卒然如弓弩之發,如水之下岸,言其動鋭之氣,不可遏也。”發,引機發矢也。《説文·弓部》:“發發也。”同射。

    〔6〕上於魚以反衰 《類經》卷八第十三注:“强弩之末,其力必柔,急流之末,其勢必緩。故脉由寸口以上魚際,盛而反衰。”以與而通。

    〔7〕其餘氣衰散以逆上,故其行微也 《太素》注:“從少商反迴,逆上向肺,雖從本脉而還,以去藏府漸遠,其藏府餘氣衰散,故其行遲微也。”

    按:

    本文反映出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脉氣運行的雙向性,特别是楊上善的注解,更明確地指明了這一點。這在其他經文中,都不曾明確提出過。關於經脉循行路綫,在本文上篇所論,主要反映十二經脉周行運轉,故其走向,有的是向心,有的是離心,這在本經卷一營氣第十篇中又有所復述。而《靈樞·本輸》論述井滎俞經合五俞穴流注,各脉都是以向心爲序。唯本文雖只是對肺手太陰脉的描述,然而以此類推,每脉都應具有向心與離心的雙向運行。故本文對研究經脉循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關於手太陰脉的向心性運行,又在本經卷三第二十四篇中,亦有所表述,兩相對看,其義尤明。

    曰:足陽明因何〔1〕而動?曰:胃氣上注於肺〔2〕,其悍氣〔3〕上衝〔4〕頭者,循喉〔5〕上走空竅〔6〕,循眼系〔7〕入絡腦,出頷〔8〕下客主人,循牙車〔9〕合陽明,并下人迎,此胃氣别走於陽明者也〔10〕。故陰陽上下其動也若一〔11〕。故陽病而陽脉小者爲逆〔12〕,陰病而陰脉大者爲逆〔12〕;陰陽俱静與其俱動〔13〕,若引繩相傾者病〔14〕。

    〔1〕因何 正抄本同。明抄本、《靈樞》、《太素》均作“何因”,義同。

    〔2〕肺 原作“胃”,據明抄本、《靈樞》、《太素》改。

    〔3〕悍氣 《靈樞發微》注:“悍氣者,衛氣也。……此雖衛氣所行,實内之胃氣出而别走於陽明之經隧者也。”《素問集注》張志聰注:“其悍熱之火氣上衝頭者……此胃府所生之悍氣,别走於陽明者也。”按衛氣不循脉中,故馬注言衛氣,似與本文脉動之義不盡合,但終係水穀化生慓悍之氣,由胃經肺,上頭入腦,合於陽明者也。

    〔4〕上衝 衝撞而上行也。此不言行而言衝者,以其氣慓悍也。

    〔5〕喉 《靈樞》、《太素》均作“咽”。《説文·口部》:“喉,咽也。”是二字古互通。

    〔6〕空竅 《太素》注:“悍氣衝時,循咽上走七竅,使七竅通明也。”

    〔7〕眼系 即目系,如心手少陰之脉,上俠咽,繫目系。眼、目,義盡同。《説文·目部》:“目,人眼也。……眼,目也。”

    〔8〕頷 《靈樞》作“顑”。按顑與頷通。《方言》卷十:“頷、頤,頜也。南楚謂之頷,秦晉謂之頜,頤,通語也。”《説文·頁部》頷段玉裁注:“今則訓頷爲頤,古今字之不同也。”

    〔9〕牙車 即頰車,詳見上篇足陽明脉注。

    〔10〕此胃氣别走於陽明者也 别,原脱,據《靈樞》、《太素》補。楊上善注:“足陽明經及别走氣二脉并下以爲人迎也。故胃别氣走陽明也。”

    〔11〕陰陽上下其動也若一 《太素》注:“陰爲寸口,手太陰也。陽爲人迎,足陽明也。上爲人迎,下謂寸口,有其二義,人迎是陽,所以居上也,寸口是陰,所以居下也。又人迎在頸,所以爲上,寸口在手,所以爲下。人迎寸口之動,上下相應俱來,譬之引繩,故若一也。”

    〔12〕逆 《太素》注:“陽大陰小,乃是陰陽之性。陽病,人迎大小俱病,而大者爲順,小者爲逆。陰病,寸口大小俱病,而小者爲順,大者爲逆。順則易療,逆則爲難也。”

    〔13〕陰陽俱静與其俱動 静,原作“盛”,《靈樞》、《太素》均作“静”,按静與下文動成對文爲是,據改。明抄本陰上有“故”字,陽下有“而”字。與其,《靈樞》無。《太素》作“陰陽俱静與其動”,疑其爲“俱”之壞文。觀諸本文義,似當作“陰陽俱静與俱動”爲是。“其”字疑衍。

    〔14〕若引繩相傾者病 傾,《太素》作“頓”,疑形近致誤。楊上善注:“謂人迎寸口之脉,乍静乍躁。”按引繩者,若雙方力相等,則引繩自可齊等;若一强一弱,則引繩必傾斜,是則爲病。傾,斜也。《淮南子·説山》:“重鈞則衡不傾。”高誘注:“傾,邪也。”邪與斜通。

    曰:足少陰因何〔1〕而動?曰:衝脉者,十二經脉之海也〔2〕,與少陰之大絡〔3〕,起於腎下〔4〕,出於氣街〔5〕,循陰股内亷,斜〔6〕入膕中,循胻〔7〕骨内亷,並少陰之經,下入内踝之後,入〔8〕足下。其别者,斜入踝内〔9〕,出跗屬〔10〕,下入大指之間〔11〕,注〔12〕諸絡以温足脛〔13〕,此脉之常動者也〔14〕。

    〔1〕因何 正抄本同,明抄本、《靈樞》、《太素》均作“何因”,義同。

    〔2〕十二經脉之海也 脉,《靈樞》、《太素》均無。按本卷第二云:“五藏六府之海也。”又云:“爲經絡之海。”《類經》卷二十第二十注:“衝脉起於胞中,爲十二經精血之海,故五藏六府皆稟焉。”按三處文雖異義則同,以衝脉受水穀之精微,滲諸陽,灌諸陰,内而臟腑,外而經脉,無不禀也,故稱之爲海。

    〔3〕大絡 大,原脱,《靈樞》、《太素》均作“大絡”,本卷第二論衝脉文,亦云“大絡”,今據補。

    〔4〕起於腎下 本卷第二云:“衝脉任脉者,皆起於胞中。”胞當腹下,近會陰部,此言起於腎下,合當指此。

    〔5〕氣街 本卷第二作“氣衝”,街與衝皆通道也,義亦同。

    〔6〕斜 明抄本、《靈樞》、《太素》均作“邪”,斜與邪通。本段文下一斜字同。

    〔7〕胻 《靈樞》、《太素》均作“脛”,義同。

    〔8〕入 原脱,據《靈樞》、《太素》補。

    〔9〕内 《靈樞》、《太素》均無。

    〔10〕跗屬 原作“屬跗”,《靈樞》、《太素》同。又本卷第二亦同,然《靈樞·逆順肥瘦》、《太素·衝脉》均作“跗屬”,楊上善注:“脛骨與跗骨相連之處也。”又証之本卷第七兩言“跗屬”,皆係名詞,是作“跗屬”是,據改。

    〔11〕下入大指之間 下,原作“上”,連上句。《靈樞》、《太素》同。又本卷第二作“下循跗”,義甚明,下,示走向,爲是,作“上”誤,故據改。大指之間,衝脉之别行者入此,非少陰之經。

    〔12〕注 此前原有“以”字,據《靈樞》、《太素》删。注,本卷第二作“滲”,義並通。

    〔13〕足脛 原作“足跗”,取義局限,或涉上而誤。《靈樞》、《太素》均作“足脛”,於義爲是,據改。本卷第二作“肌肉”,亦可証作“足跗”義非。

    〔14〕也 此下明抄本有“膕音馘。胻音行。踝音魯。跗音夫”十二小字音注。

    按:

    十二經脉中,皆有脉動處,而此上幾節經文,獨言手太陰、足陽明、足少陰三脉者,乃别有其義。馬蒔云:“由此觀之,則肺脉動之不休者,以營氣隨宗氣而行諸經,其諸經之脉,朝於肺也;胃脉動之不休者,以衛氣出於胃而行之不已也;腎脉動之不休者,以衝脉與腎脉並行而行之不已也。此其所以異於諸經者也。”此説可參。簡而言之,手太陰之獨動不休者,肺朝百脉而行呼吸,氣爲血之帥也;足陽明之獨動不休者,得慓悍之氣相合也;足少陰之獨動不休者,衝脉爲十二經脉之海,得與之并行也。

    曰:衛氣〔1〕之行也,上下相貫,如環〔2〕無端,今有〔3〕卒〔4〕遇邪氣,及逢大寒,手足懈惰〔5〕,不隨其脉〔6〕,陰陽之道,相輸之會〔7〕,行相失也,氣何由還?曰:夫四末,陰陽之會〔8〕,此氣之大絡〔9〕也。四衝〔10〕者,氣之經〔11〕也。經,一作徑〔12〕。故絡絶則經通〔13〕,四末解則氣從合〔14〕,相輸如環。黄帝曰:善。此所謂如環無端,莫知其紀〔15〕,終而復始,此之謂也。

    〔1〕衛氣 《靈樞》、《太素》均作“營衛”,詳此前内容論三脉之動腧,似作“營衛”義勝。

    〔2〕環 此下明抄本、《靈樞》、《太素》均有“之”字,疑衍。

    〔3〕今有 明抄本作“今見其”。《靈樞》、《太素》均作“今有其”。詳上下文皆四字句,疑二字衍。

    〔4〕卒 此下明抄本有“然”字,義同。

    〔5〕懈惰 原脱,據《靈樞》、《太素》補。

    〔6〕不隨其脉 詳上句“手足懈惰”文,此句似應作“其脉不隨”。惰與隨,古皆歌韻,如是則上下句押韻,文義亦安。

    〔7〕陰陽之道,相輸之會 陰陽者,陰陽經脉也,道者,脉氣運行之通道也。輸者,互相輸通也。會者,陰陽脉之會合也。陰經陽經之脉道,皆在四肢末端相互輸通會合。

    〔8〕夫四末,陰陽之會 《太素》注:“四末,謂四支。身之末也。”四支爲手足陰陽經脉聯接會合之處。

    〔9〕氣之大絡 此指經脉在四肢之支絡,非十五别絡也。所以稱大絡者,對遍布於身之衆小絡言。

    〔10〕四衝 《靈樞》、《太素》均作“四街”,義同,衝、街,皆通道也。詳見本卷第四。

    〔11〕氣之經 經,正抄本、《太素》均作“徑”。《靈樞》作“徑路”。經亦徑也。《周禮·考工記·匠人》:“國中九經九緯。”鄭玄注:“經緯,謂涂也。”涂,道路也。《廣韻·青韻》:“經,徑也。”《太素》注:“四街,謂胸、腹、頭、胻,脉氣道也。”

    〔12〕經 一作徑,明抄本無此校。

    〔13〕絡絶則經通 絡者,四肢之支絡。言此絡阻斷,四街氣脉之路猶通,起到傍行循環的作用。《靈樞發微》注:“大絡雖或阻絶,而徑路則自相通。”

    〔14〕四末解則氣從合 《太素》注:“寒邪解已,復得通也。”《靈樞發微》注:“懈惰已解則二氣復合。”楊上善等雖有是解,似與上下文義不協。蓋本處仍當係對問語卒遇邪氣,氣何由還的答詞。解即懈,與上文“手足懈惰”之義同。合與會通。《爾雅·釋詁上》:“會,合也。”四末猶四支。此言若四肢有懈惰者。則其脉可以通過陰陽相會之機,從而行之,仍可相輸如環。此是對上文“絡絶則經通”的補述。

    〔15〕紀 極也。《廣韻·止韻》:“紀,極也。”此有終點之義。

    按:

    本文突出表明了四街在經脉運行中的作用。蓋經脉絡脉循行,遇有邪氣相犯,難免有被阻絶之時,勢必影响氣血的輸注。而本文特爲指明,四街爲氣之經,“絡絶則經通,四末解則氣從合。”徜經脉被阻時,可通過四街,側行旁通,或氣從四末陰陽之會處,相輸如環,以保持經脉運行之如環無端。是爲經絡學説一重要内容,不可忽略。

    十二經脉〔1〕伏行於分肉之間,深而不見,其常見者〔2〕,足太陰脉〔3〕過於外踝〔4〕之上,無所隱,故〔5〕諸脉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脉也。六經絡,手陽明、少陽之大絡〔6〕,起五指間〔7〕,上合肘中〔8〕。飲酒者,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脉,絡脉先盛,則衛氣以平〔9〕,營氣乃滿,而經脉大盛也。脉之卒然動者,皆邪氣居之,留於本末〔10〕,不動則熱〔11〕,不堅則陷且空〔12〕,不與衆同。是以知其何脉之動也〔13〕。

    〔1〕十二經脉 《靈樞》、《太素》均作“經脉十二者”,義亦同。

    〔2〕深而不見,其常見者 明抄本作“而不常見者,皆絡脉也”。疑有誤。

    〔3〕足太陰脉 脉,《靈樞》、《太素》均無。楊上善注:“十二經脉及諸胳脉,其不見者,謂十一經也。其可見者,謂足太陰經,上行至於踝上,以其皮薄,故見也。諸胳脉,皆見者也。”《類經》卷七第六注:“足太陰,當作手太陰……過於手外踝之上,因其骨露皮淺,故不能隱。下文經云:經脉者,常不可見也,其虚實也,以氣口知之。正謂此耳。”按張介賓此解,義頗可參。

    〔4〕外踝 《靈樞》同。明抄本、正抄本、《太素》均作“内踝”。按足太陰無過外踝者,此亦可証上文張介賓從手太陰爲解當是。

    〔5〕故 《靈樞》作“故也”,《太素》作“故見也”,均連上句讀。

    〔6〕手陽明、少陽之大絡 少陽,原作“少陰”,據正抄本、《靈樞》、《太素》改。《類經》卷七第六注:“此舉手絡之最大者,以明視絡之法也。手足各有六經,而手六經之絡,則惟陽明、少陽之絡爲最大。”

    〔7〕起五指間 《太素》注:“手陽明大腸之經,起大指次指之間,即大指次指及中指内間,手陽明胳起也。手少陽經起小指次指間,即小指次指及中指外間,手少陽脉起也。故二脉胳起五指間也。”《類經》卷七第六注:“陽明出合谷之次,分絡於大、食二指。少陽出陽池之次,散絡於中、名、小三指。故起於五指間。”按凡經脉及其支脉所過處之皮膚表淺部,皆可有絡脉分布,故二家注文雖異而義均通。

    〔8〕上合肘中 《類經》卷七第六注:“手陽明之絡名偏歷,在腕後三寸上側間,别走太陰。手少陽之絡名外關,在臂表腕後二寸兩筋間,邪行向内,歷陽明太陰,别走厥陰。二絡……其上行者,總合於肘中内亷,厥陰曲澤之次。”

    〔9〕則衛氣以平 《靈樞》、《太素》均作“故衛氣已平”。則與故,均係承接連詞,義同。以與已互通。《太素》注:“酒是熟穀之液,入胃先行皮膚,故衛氣盛,衛氣注入脉中,故平。”《類經》卷七第六注:“衛氣者,水穀之悍氣也,其氣慓疾滑利,不入於經。酒亦水穀之悍氣,其慓疾之性亦然。故飲酒者,必隨衛氣,先達皮膚,先充絡脉,絡脉先盛,則衛氣已平。”按楊注衛氣注入脉中義不確。平,成也。成,盛也。《左傳·文公十八年》:“天平地成。”杜預注:“平,亦成也。”《釋名·釋言語》:“成,盛也。”衛氣以平者,衛氣已盛也。

    〔10〕邪氣居之,留于本末 《太素》注:“十二經脉有卒然動者,皆是營衛之氣將邪氣入此脉中,故此脉動也。本末,即是此經本末也。”《靈樞集注》張志聰注:“本末者,謂十二經脉之有本標也。”

    〔11〕不動則熱 《太素》注:“若邪在脉中,盛而不動,則當邪居處,蒸而熱也。”

    〔12〕不堅則陷且空 《太素》注:“當邪居處,熱邪盛也,必爲堅鞕;若寒邪盛多,脉陷肉空。”《靈樞發微》注:“設脉不動,則其熱實不免;若脉不堅,則其人必虚,脉當陷且空也。”《類經》卷七第六注:“酒邪在脉,則浮洛者雖不動,亦必熱也。雖大而不堅,故陷且空也。”按本文義不甚明,故諸家説解不一,今並存之。

    〔13〕動也 明抄本作異。《靈樞》同本經。《太素》作“病也”。若據下文雷公問“何以知經脉之與絡脉異也”文義,似當作“異也”。

    雷公問曰:何以知經脉之與絡脉異也〔1〕?黄帝答曰:經脉者,常不可見也,其虚實也,以氣口知之。脉之見者,皆絡脉也〔2〕。諸絡脉皆不能經〔3〕大節〔4〕之間,必行絶道而出入〔5〕,復合於皮中〔6〕,其會皆見於外〔7〕。故諸刺絡脉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8〕,雖無血結急取之〔9〕,以寫其邪而出其血,留之,發爲痺也。

    凡診〔10〕絡脉,脉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中有寒則手魚際〔11〕之絡多青〔12〕,胃中有熱則魚際之絡赤〔13〕,其暴黑者〔14〕,久留〔15〕痺也。其有赤〔16〕有青有黑者,寒熱〔17〕也。其青而小〔18〕短者,少氣也。凡刺寒熱者,皆多血絡,必間日而取之〔19〕,血盡乃止,調〔20〕其虚實。其小而短者少氣〔21〕,甚者寫之則悶〔22〕,悶甚則仆不能言,悶則急坐之〔23〕也。

    〔1〕異也 明抄本作“有異也”。也,《太素》作“耶”,義均同。

    〔2〕也 此下明抄本有“諸絡脉皆絡脉也”七字,與上下文義皆重,係誤衍。

    〔3〕經 明抄本無,疑脱。

    〔4〕大節 明抄本作“節大”,誤倒。大節,大關節也。《太素》注:“大節,謂四支十二大節等也。”

    〔5〕必行絶道而出入 《類經》卷七第六注:“絶道,間道也。凡經脉所行,必由谿谷大節之間;絡脉所行,乃不經大節,而於經脉不到之處,出入聯絡以爲流通之用。”

    〔6〕復合於皮中 《太素》注:“與餘胳合見於皮。”蓋絡脉經絶道出入大關節後,復與諸絡會合於皮肉。

    〔7〕其會皆見於外 《類經》卷七第六注:“絡有大小,大者曰大絡,小者曰孫絡。大絡猶木之幹,行有出入;孫絡猶木之枝,散於膚腠,故其會皆見於外。”絡脉皆行於表淺之處,故其縱横交錯,離散分合,均可顯現於外。見,現也。

    〔8〕必刺其結上甚血者 《太素》注:“此言療胳所在也。結,謂聚也。邪客於胳,有血聚處,可刺去之。”《類經》卷七第六注:“此以血之所聚,其結麤突倍常,是爲結上。”甚血,血多也。甚,多也。

    〔9〕雖無血結急取之 《類經》卷七第六注:“若血聚已甚,雖無結絡,亦必急取之,以去其邪血,否則發爲痛痺之病。今西北之俗,但遇風寒痛痺等疾,即以繩帶緊束上臂,今手肘青筋脹突,乃用磁鋒於肘中曲澤穴次,合絡結上,砭取其血,謂之放寒。即此節之遺法。”

    〔10〕診 視也。以視爲診,即望診也。

    〔11〕手魚際 際,《靈樞》、《太素》均無。《類經》卷七第六注:“手魚者,大指本節間之豐肉也。魚雖手太陰之部,而胃氣至於手太陰,故可以候胃氣。”據後文言手太陰之别,“直入掌中,散入於魚際”文義,當以本經爲是。

    〔12〕青 此下明抄本有“也”字,《靈樞》、《太素》有“矣”字。

    〔13〕魚際之絡赤 《靈樞》作“魚際絡赤”。《太素》作“魚胳亦赤”。明抄本作“魚際之絡亦出”,疑誤。

    〔14〕其暴黑者 《靈樞》同。《太素》作“魚黑者”。其,手魚之代詞。暴,惡也。暴黑,黑色之惡者。此痺之久留,故色惡也。

    〔15〕久留 正抄本、《靈樞》、《太素》均作“留久”,義同。

    〔16〕有赤 正抄本無,疑脱。

    〔17〕熱 此下《靈樞》有“氣”字。

    〔18〕而小 小,明抄本作“少”。《靈樞》無此二字。《太素》與本經同。詳後文有“其小而短者”之語,証之《靈樞》,疑“小”字衍。

    〔19〕取之 《靈樞》、《太素》均作“一取之”。義亦同。取之,猶刺之。

    〔20〕調 此前《靈樞》、《太素》均有“乃”字。

    〔21〕少氣 正抄本作“小氣”,按經文小、少二字多混同。

    〔22〕甚者寫之則悶 者,《太素》無。此當係接上文“其小而短者少氣”語,言凡此等不可過瀉之,過瀉之則悶。若作“甚者”,似語無着落。悶,《太素》作”,即悗字之變體。悗亦悶也。

    〔23〕悶則急坐之 《類經》卷七第六注:“其氣重虚,必致昏悶,甚則運仆暴脱不能出言,急扶坐之,使得氣轉以漸而甦。若偃卧則氣滯,恐致不救也。”運,暈也。

    手太陰之别〔1〕,名曰列缺,起於腕上分間〔2〕,並太陰之經〔3〕,直入掌中〔4〕,散入於魚際〔5〕。其病〔6〕實則手兑骨〔7〕掌熱〔8〕,虚則欠〔9〕,音掐。開口也〔10〕。小便遺數〔11〕。取之去腕一寸半〔12〕。别走陽明〔13〕。

    〔1〕别 《太素》注:“别於太陰正經,故曰别也。餘皆放之。”《靈樞發微》注:“夫不曰絡而曰别者,以此穴由本經而别走鄰經也。”後説義尤明。

    〔2〕起於腕上分間 腕上,《太素》、《千金》卷十七第一均作“掖下”。《脈經》卷六第七亦作“腋下”,原校云:“一云腕上。”《靈樞》與本經同。按作“腋下”則與列缺之位無涉,疑非是。

    〔3〕並太陰之經 本文義不甚明,故諸家不釋,或指此絡脉有與正經並行者,否則何言並太陰之經。

    〔4〕直入掌中 此指本絡脉有直行入掌中者。

    〔5〕散入於魚際 手太陰正經從腕後上魚循魚際,爲直行正經脉,絡脉之入於魚際,爲散行脉,蓋手魚部錯雜可見之浮絡,當屬乎此。又按後文足太陰、足少陰、足厥陰之别脉,均有别走與其相表裏之脉及“其别者”内行之文,本脉無者,疑有脱文。

    〔6〕其病 《靈樞》、《太素》同。病,《脈經》卷六第七無。《千金》卷十七第一作“主肺生病”。

    〔7〕手兑骨 骨,《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七、《千金》卷十七第一均無。《類經》卷七第五注:“掌後高骨爲手鋭骨。”

    〔8〕掌熱 《脈經》卷六第七、《千金》卷十七第一均作“掌起”。

    〔9〕欠 ,《脈經》卷六第七作“欬”。欠與,義同,均指呵欠。

    〔10〕開口也 明抄本無。

    〔11〕小便遺數 小便遺而且數也。

    〔12〕一寸半 原作“一寸”。正抄本、《靈樞》均作“半寸”。《太素》、《脈經》卷六第七均作“一寸半”。按証之本經卷三第二十四列缺穴云“去腕上一寸五分”,作“一寸半”是。《靈樞》等作“半寸”者,疑爲“寸半”之倒。今據改。

    〔13〕别走陽明 《脈經》卷六第七在前文“分間”之下。

    手少陰之别,名曰通里,去腕後一寸〔1〕,别而上行〔2〕,循經入於心中〔3〕,繫舌本,屬目系。實〔4〕則支膈〔5〕,虚則不能言〔6〕。取之腕〔7〕後一寸。别走太陽。

    〔1〕去腕後一寸 原作“在腕一寸半”。《靈樞》作“去腕一寸半”,証之後文及本經卷三第二十六通里穴,作“一寸半”非是。《太素》作“去腕一寸”。《千金》卷十三第一作“在腕後一寸”。綜觀諸文,應作“去腕後一寸”,據改。

    〔2〕别而上行 據後文足太陰、足少陰之别等文例,此似當作“别走太陽,其别者”。

    〔3〕入於心中 《千金》卷十三第一作“入咽中”。

    〔4〕實 此前《靈樞》、《太素》、《千金》卷十三第一均有“其”字。

    〔5〕支膈 《靈樞發微》注:“膈間若有所支而不暢。”

    〔6〕不能言 此絡繫舌本,正氣虚則氣血不營於舌本,故不能言也。

    〔7〕腕 《靈樞》、《千金》卷十三第一均作“掌”。

    手心主之别,名曰内關,去腕二寸〔1〕,出於兩筋之間〔2〕,别走少陽〔3〕,循經以上,繫於心包,絡心系。實〔4〕則心痛,虚則爲煩心〔5〕。取之兩筋間。

    〔1〕二寸 《千金》卷十三第一作“五寸”,証之本經卷三第二十五内關云“去腕二寸”,則作“五寸”非是。

    〔2〕兩筋之間 《靈樞》同。之,《太素》、《脈經》卷六第三、《千金》卷十三第一均無。証之下文云“取之兩筋間”,似當無“之”字。

    〔3〕别走少陽 原脱,《太素》注:“檢《明堂經》兩筋間下有别走少陽之言,此經無者,當是脱也。”又據後文足太陰之别等文例,可証亦當有此四字,故據補。此下尚當有“其别者”三字。

    〔4〕實 此前《脈經》卷六第三、《千金》卷十三第一均有“氣”字。

    〔5〕煩心 《靈樞》作“頭强”。心,《太素》無。《脈經》卷六第三、《千金》卷十三第一均同本經。按手心主之脉及絡均不上頭,故作“頭强”者,非是。

    手太陽之别,名曰支正,上腕〔1〕五寸,内注少陰〔2〕。其别者,上走〔3〕肘,絡肩髃〔4〕。實則筋弛〔5〕肘廢,虚則生肬〔6〕,小者如指痂疥〔7〕。取之所别。

    〔1〕上腕 《靈樞》、《千金》卷十三第一均同。《太素》作“去腕”。律以前後文例,似作“去腕”爲是。

    〔2〕内注少陰 據後文手陽明、足太陽之别等文例,似當作“别走少陰”爲是。

    〔3〕走 至也。《莊子·達生》:“高門縣簿,無不走也。”郭象注:“司馬云:走,至也。”

    〔4〕髃 此下明抄本有“音偶”二小字音注。

    〔5〕筋弛 《靈樞》作“節”。《太素》作“節施”。《千金》卷十三第一作“節弛”。《説文·弓部》:“弛,弓解也。”弓解弦則弛,此引申爲弛緩不收。同弛。《集韻·紙韻》:“弛,或作。”《説文通訓定聲·隨韻》:“施,叚借爲弛。”按作筋弛與節弛,並通。

    〔6〕肬 明抄本作“”,《集韻·用韻》:“,,病也。”《字彙·疒部》:“,俗聾字。”按上二解與本文義亦難合,疑爲“疣”字之尤與龍之草體相誤,遂誤爲“”。《説文·肉部》:“肬,贅肬也。”《廣韻·尤部》:“疣,結病也。《釋名》曰:疣,丘也。出皮上聚高如地之有丘也。肬,同上。”

    〔7〕小者如指痂疥 《太素》注:“痂,假瑕反,瘡甲也。”《靈樞發微》注:“小者爲指間痂疥之類。”《靈樞集注》張志聰注:“小者如指上之痂疥,即皶痤之類。”《靈樞識》:“簡案:此謂疣之多生,如指間痂疥之狀。”

    手陽明〔1〕之别,名曰偏歷〔2〕,去腕三寸,别走太陰〔3〕。其别者,上循臂,乘〔4〕肩髃,上曲頰〔5〕,偏齒〔6〕。其别者,入耳,會於宗脉〔7〕。實則齲音禹。齒耳〔8〕聾,虚則齒寒痺鬲〔9〕。取之所别。

    〔1〕明 原作“名”,據明抄本、正抄本改。

    〔2〕偏歷 歷,明抄本作“”,當係縻之俗寫體。《集韻·脂韻》:“縻、,分也。或作。”偏縻者,偏分也,言此絡由此偏分而别出,於義亦通,或古有是名,待考。

    〔3〕别走太陰 走,《靈樞》作“入”,與餘例不合,疑非是。太陰,明抄本無,疑脱。

    〔4〕乘 上也。

    〔5〕曲頰 頰之下方彎曲部。

    〔6〕偏齒 正抄本作“徧齒”。《太素》注:“偏入下齒之中。”《靈樞發微》注:“入上齒縫中。”《靈樞集註》張志聰注:“徧絡於齒。”按偏徧二字古互通。楊注從偏之義訓,志聰從遍之義訓。詳手陽明正經只入下齒中,當以楊注爲是。

    〔7〕會於宗脉 會,《靈樞》作“合”,義同。《太素》注:“宗,總也。耳中有手太陽、手少陽、足少陽、足陽明胳,四脉總會之處,故曰宗脉。”

    〔8〕齒耳 《靈樞》無此二字。《太素》無“齒”字。

    〔9〕痺鬲 《太素》作“癉鬲”,楊上善注:“膈中癉熱之病。”《靈樞發微》注:“爲内痺,爲隔塞不便。”《靈樞集註》張志聰注:“痺閉阻隔也。”當從馬、張注義。

    手少陽之别,名曰外關,去腕二寸〔1〕,外繞臂,注胸中,合心主。實〔2〕則肘攣,虚則不收〔3〕。取之所别。

    〔1〕寸 此下據手陽明及足陽明之别等文例,當有“别走手心主,其别者”等文爲是。

    〔2〕實 此前《靈樞》有“病”字。《太素》有“其病”二字。

    〔3〕收 收引也。《素問·至真要大論》:“諸寒收引。”王冰注:“收謂歛也。”

    足太陽之别,名曰飛揚〔1〕,去踝七寸〔2〕,别走少陰〔3〕。實則窒鼻〔4〕,一云鼽窒。頭背痛,虚則鼽〔5〕衄〔6〕。取之所别。

    〔1〕飛揚 《靈樞》、《太素》均作“飛陽”。本經卷三第三十五亦作“飛揚”。本經卷九第八則作“飛陽”,《太素》卷三十腰痛楊上善注:“有本飛作蜚。”飛與蜚,古通用。《廣韻·微韻》:“飛,古通用蜚。”揚與陽通。《禮記·玉藻》:“盛氣顛實揚休。”鄭玄注:“揚讀爲陽。……其息若陽氣之體物也。”是飛揚與飛陽同。

    〔2〕去踝七寸 本經卷三第三十五云:“去足外踝上七寸。”義較明。

    〔3〕陰 此下據手陽明與足陽明之别等文例,當有“其别者……”等文爲是。

    〔4〕窒鼻 《靈樞》作“鼽窒”,與原校同,與下文義重。《太素》作“鼻窒”,與本經義同。

    〔5〕鼽 此下明抄本有“音求”二小字音注。

    〔6〕衄 此下明抄本有“音肉”二小字音注。肉,疑爲之誤。,衄之異體。

    足少陽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上〔1〕五寸,别走厥陰〔2〕,並經〔3〕,下絡足跗〔4〕。實則厥,虚則痿躄〔5〕,坐不能起〔6〕。取之所别。

    〔1〕去踝上 上,《靈樞》、《太素》均無。律之上條足太陽之别“去踝七寸”文例,似當以無“上”字爲是。

    〔2〕陰 此下據手陽明與足陽明之别等文例,當有“其别者”等文爲是。

    〔3〕並經 《靈樞》、《太素》、《千金》卷十一第一均無此二字。律之手太陰之别云“並太陰之經”例,似應作“並少陽之經”。

    〔4〕跗 此下明抄本有“音夫”二小字音注。《靈樞》作“跗上”。

    〔5〕痿躄 明抄本作“瘻臂”,此下有“音疋”二小字音注。《集韻·虞韻》:“瘻,瘻痀,傴脊也。”是作“瘻躄”,義雖可通,然醫經中多言“痿躄”。《太素》注:“腰以下脉虚則痿躄,跛不能行也。”

    〔6〕坐不能起 古之坐者,跪坐也,與今之坐不同。《禮記·玉藻》:“退而坐取屨。”孔穎達疏:“坐,跪也。”坐不能起者,今言跪坐而不能起也。

    足陽明之别,名曰豐隆,去踝八寸,别走太陰。其别者,循脛骨外亷,上絡頭項,合諸經之氣〔1〕,下絡喉嗌。其病氣逆則喉痺,瘁瘖〔2〕,實則顛狂〔3〕,虚則足不收〔4〕,脛枯。取之所别。

    〔1〕合諸經之氣 《類經》卷七第五注:“胃爲五臟六腑之海,而喉嗌缺盆爲諸經之孔道,故合諸經之氣。”《靈樞集註》張志聰注:“十五大絡之氣血,皆本於胃府水穀之所生,是以足陽明之絡與諸經之氣相合。”

    〔2〕瘁瘖 瘁,《太素》作“卒”。瘁爲卒之假借。《詩經·大雅·板》:“下民卒癉。”《韓詩外傳》五引作“瘁”。卒猶猝也。卒瘖,突發瘖啞。

    〔3〕顛狂 《靈樞》作“狂巔”,《太素》作“狂癲”。義同,癲與顛、巔通。

    〔4〕虚則足不收 《太素》注:“虚則下不足,故足不收。”

    足太陰之别,名曰公孫,去本節後〔1〕一寸,别走陽明。其别者,入絡腸胃,厥氣〔2〕上逆則霍亂〔3〕,實則腸中〔4〕切痛,虚則鼓脹。取之所别。

    〔1〕本節後 《靈樞》、《太素》均作“本節之後”。《脈經》卷六第五、《千金》卷十五第一均同本經。

    〔2〕厥氣 《太素》注:“清濁相干,厥氣亂於腸胃。”《靈樞發微》注:“脾氣上逆而厥。”《類經》卷七第五注:“脾氣失調而或寒或熱,皆爲厥氣。”

    〔3〕霍亂 本經卷六第四云:“清濁相干……亂于腸胃,則爲霍亂。”《靈樞發微》注:“揮霍擾亂。”霍,迅疾猝遽也。《玉篇·雨部》:“霍,鳥飛急疾兒也,揮霍也。”《一切經音義》卷十七引《考聲》:“霍,猝急也。”

    〔4〕腸中 《脈經》卷六第五、《千金》卷十五第一均作“腹中”。按上文云“入絡腸胃”,故但言“腸胃”不若作“腹中”義勝。

    足少陰之别,名曰大鍾〔1〕,當踝後繞〔2〕跟,别走太陽。其别者,並經,上走於心包,下外貫腰脊〔3〕。其病氣逆則煩悶,實則癃閉〔4〕,虚則腰痛。取之所别。

    〔1〕大鍾 明抄本作“大腫”。腫與鍾通。《釋名·釋疾病》:“腫,鍾也,寒熱氣所鍾聚也。”皆同音相假。

    〔2〕繞 此下明抄本有“音撓”二小字音注。

    〔3〕下外貫腰脊 《靈樞發微》“下”字連上句讀,後多從之。《太素》、《脈經》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九第一均作“下貫腰脊”。是下字對上句“上”字而言,今從之。“外”字於此,義雖可通,終疑其衍。

    〔4〕癃閉 《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九、《千金》卷十九第一均作“閉癃”,義同。

    足厥陰之别,名曰蠡溝,去内踝上〔1〕五寸,别走少陽。其别者,循脛〔2〕上睾〔3〕,結於莖〔4〕。其病氣逆則睾腫〔5〕卒疝〔6〕,實則挺長〔7〕,熱〔8〕,虚則暴癢。取之所别〔9〕。

    〔1〕内踝上 上,《靈樞》、《太素》均無。《脈經》卷六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均同本經。

    〔2〕脛 原作“經”,據《靈樞》、《太素》、《脈經》卷六第一、《千金》卷十一第一改。

    〔3〕睾 《太素》作“皋”,楊上善注:“皋,囊也。”《素問·至真要大論》:“民病少腹控睾。”王冰注:“睾,陰丸也。”此當泛指陰囊部。皋通睾。《左傳·哀公二十六年》皋如,《春秋繁露》作“睾”。

    〔4〕莖 《太素》注:“陰莖也。”

    〔5〕睾腫 本經卷五第三云:“邪客於足厥陰之絡,令人卒疝暴痛。”與本文不同。

    〔6〕卒疝 猝疝也。《太素·量繆刺》注:“疝痛者,陰病也。”陰指前陰。此絡脉上睾,結於莖,故其言疝,乃睾丸陰囊之疝。楊注陰病是也。

    〔7〕挺長 《太素》注:“挺長,陰挺出長也。”《靈樞發微》注:“睾爲挺長。”《靈樞集註》張志聰注:“挺即陰莖也。”按楊注義不甚明。馬注睾爲挺長,睾何以能挺長?義不妥。蓋挺爲莛之假,莛與莖義通。《説文通訓定聲·鼎部》:“挺,假借爲莛。”《説苑·善説》:“子路曰:建天下之鳴鐘,而撞之以挺,豈能發其聲乎哉。”《玉篇·艸部》:“莛,特丁切。《説文》曰:莖也。東方朔曰:以莛撞鐘,言其聲不可發也。”是則挺長者,莖長也。此當指陽强之病,陰莖勃起而長也。

    〔8〕熱 《太素》注不釋,疑《太素》正文或無此字。《東醫寶鑑·鍼灸篇》引《靈樞》文亦無此字。

    〔9〕别 此下明抄本有“蠡音禮·睾音臯”六小字音注。

    任脉〔1〕之别,名曰尾翳〔2〕,下鳩尾,散於腹。實則腹皮痛,虚則搔癢〔3〕。取之所别。

    〔1〕任脉 《太素》作“任衝”,楊上善注:“任衝二經,此中合有一胳者,以其營處是同,故合之也。”《太素》與本經、《靈樞》不同,此或又一説,今並存之。

    〔2〕尾翳 明抄本作“屏翳”。《東醫寶鑑·鍼灸篇》引《靈樞》作“會陰”,注:“在兩陰間。”本經卷三第十九:“會陰,一名屏醫,在大便前小便後兩陰之間,任脉别絡,俠督脉、衝脉之會。”是明抄本作“屏翳”與《東醫寶鑑》引《靈樞》所指皆一。《類經》卷七第五注:“尾醫,誤也。任脉之絡名屏翳,即會陰穴。……兩陰之間,任、督、衝三脉所起之處。”又本經卷三第十九:“鳩尾,一名尾翳。……任脉之别。”是以古《明堂》穴位,亦有兩説。然証之本文語義,多有疑焉,若作“尾翳”,下文復曰“下鳩尾”,義不安;若作“屏翳”,下文云“下鳩尾”,走向有差,以屏翳在下,鳩尾在上也。故言“屏翳”者,似應云“上鳩尾”爲是。是此處文必有誤,尚待進一步考証。

    〔3〕搔癢 癢,明抄本作“痒”,爲癢之正體。《靈樞》、《太素》均作“癢搔”。《東醫寶鑑·鍼灸篇》引《靈樞》作“瘙癢”。按搔,撓抓也。瘙,玄應《一切經音義》卷十五引《蒼頡篇》:“瘙,疥也。”《玉篇·疒部》:“瘙,疥瘙。”是本文言病,當屬瘙癢義。搔,瘙之同音假借。

    督脉之别,名曰長强,俠脊〔1〕上項,散〔2〕頭上,下當肩胛〔3〕左右,别走太陽,入貫膂。實則脊强,虚則頭重,高摇之〔4〕,挾脊之有過者〔5〕。《九墟》無此九字。取之所别。

    〔1〕脊 《太素》作“膂”。

    〔2〕散 此上《太素》有“上”字。

    〔3〕胛 《太素》作“甲”,義同。明抄本作“脾”,正抄本作“胂”,皆形近誤。

    〔4〕高摇之 《類經》卷七第五注:“頭重高摇之,謂力弱不勝而顫掉也。”

    〔5〕挾脊之有過者 《靈樞發微》注:“此皆挾脊之有病所致也。”

    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腋〔1〕下三寸,布胸脇。實則一身〔2〕盡痛,虚則百脉〔3〕皆縱,此脉若羅絡之血者〔4〕,皆取之〔5〕。

    凡此十五絡者,實則必見,虚則必下〔6〕,視之不見,求之上下〔7〕,人經不同,絡脉異所别也〔8〕。

    〔1〕淵腋 《太素》作“泉掖”,掖與腋通,泉係避唐高祖李淵諱改字。

    〔2〕一身 一,《靈樞》、《太素》均無。按一身與下文百節爲對文,本經義勝。

    〔3〕百脉 《靈樞》、《太素》均作“百節”。按下文云“皆縱”,爲縱緩不能收持也,似當以百節義勝。

    〔4〕此脉若羅絡之血者 《太素》注:“此脉乃是人身之上羅胳之血脉也。”《靈樞發微》注:“此脉若羅紋之絡,其絡中必有血。”《類經》卷七第五注:“羅絡之血者,言此大絡,包羅諸絡之血。”按當以馬注義勝,若,如也。羅,網罟也。其脉若羅,言此脉有如網罟之經緯交織,縱横相錯也。絡之血者,言絡中有血者,爲病也,故皆當取此絡脉而治。

    〔5〕皆取之 此下《靈樞》有“脾之大絡也”五字。《太素》有“所别”二字,律以上文諸絡脉,《太素》義勝。

    〔6〕虚則必下 正氣虚者,絡脉必陷下,陷下則不可見。

    〔7〕求之上下 《太素》注:“人之秉氣得身,百體不可一者,豈有經胳而得同乎,故湏上下求之,方得見也。”

    〔8〕絡脉異所别也 《靈樞》同。别也,《太素》無。按此段文字有韻,所與上文“下”相協,皆上古音魚韻平聲,故“别也”二字疑衍。

    黄帝問曰:皮有分部〔1〕,脉有經紀〔2〕,願聞其道。岐伯對曰:欲知皮部,以經脉爲紀者〔3〕,諸經皆然。

    陽明之陽〔4〕,名曰害蜚〔5〕,十二經上下同法〔6〕,視其部中有浮絡〔7〕者,皆陽明之絡也。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痺,黄〔8〕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寒熱也〔9〕,絡盛則入客於經〔10〕,陽主外,陰主内〔11〕。

    少陽之陽,名曰樞杼〔12〕,一作持。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陽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故在陽者主内,在陰者主外,以滲於内也〔13〕。諸經皆然。

    太陽之陽,名曰關樞〔14〕,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陽之絡也。終盛則入客於經。

    少陰之陰〔15〕,名曰樞儒〔16〕,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少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其入於經也,從陽部注於經〔17〕;其出者〔18〕,從陰部内注於骨〔19〕。

    心主〔20〕之陰,名曰害肩〔21〕,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心主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太陰之陰,名曰關蟄〔22〕,視其部中有浮絡者,皆太陰之絡也。絡盛則入客於經。

    〔1〕皮有分部 《太素》注:“前説十五大胳,循其行處,以求其病。次説皮部十二胳之以十二經上之以皮分十二部,以取其病,故曰皮有部之也。”《類經》卷九第三十一注:“皮有分部,言人身皮膚之外,上下前後,各有其位,而經絡筋骨,亦各有其次。”

    〔2〕脉有經紀 《太素》注:“大胳小胳,總以十二大脉以爲皮部經紀。”紀亦經也。《國語·晉語一》:“蔽兆之紀。”韋昭注:“紀,經也。”

    〔3〕以經脉爲紀者 者,《太素》無。義勝。楊上善注:“欲知皮之部别,十二經爲網紀也。”

    〔4〕陽明之陽 陽明者,經脉皮部也。陽者,陽部也。下義同。

    〔5〕害蜚 《素問》注:“蜚,生化也。害,殺氣也。殺氣行則生化弭,故曰害蜚。”《素問發微》注:“夫陽明而曰害蜚者,陽氣自盛,萬物陽極,則有歸陰之義,故有害蜚。物之飛者,尤爲屬陽也。”《素問吴註》注:“害,與闔同。所謂陽明爲闔是也。蜚,蠢動也。蓋陽明者,面也。面者,午也。五月陽氣蠢動,而一陰氣上,與陽始争,是闔其陽也,故曰害蜚。”按吴注解害爲闔則是,解蜚則非。《素問識》:“簡按諸注未允。蓋害盍闔,古通用。《爾雅·釋言》:害,盍也。郭注:盍,何不也,或作害。《莊子·則陽篇》云:闔嘗合之。注:何不試舍其所爲乎。《爾雅·釋宫》:闔,謂之扉。疏:闔,扇也。《説文》曰:闔,門扇也。一曰:閉也。蜚,音蜚。害蜚,即是闔扉,門扇之謂。離合真邪論云陽明爲闔。義相通。”此説是,害蜚,闔扉之假借也。

    〔6〕十二經上下同法 十二經,《素問》、《太素》均無。按《素問》、《太素》三陽三陰條均有“上下同法”四字,而本經餘條無者,是本文加“十二經”三字以概言之,餘條則省文。《太素》注:“陽明之脉有手有足,手則爲上,足則爲下。又手陽明在手爲下,在頭爲上;足陽明在頭爲上,在足爲下。診色行鍼,皆同法也。餘皆放此。”《素問》王冰注:“上謂手陽明,下謂足陽明也。”此當指手足兩經之分部而言。

    〔7〕浮絡 《太素》注:“笭慯大小胳見於皮者也。”浮,浮淺也。

    〔8〕黄 此上《太素》有“多”字,楊上善注:“胳脉俱有五色,然衆胳以色偏多者,候其别病。”律以前後文例,有“多”字義勝。

    〔9〕其色多青則痛……則寒熱也 本文非但爲陽明皮部之診候,餘亦仿此。後文不言者,省文也。

    〔10〕絡盛則入客於經 《太素》注:“盛,大小胳盛也。大小胳中痛、痺、熱、寒、寒熱五邪盛者,則循胳入經也。”

    〔11〕陽主外,陰主内 《太素》注:“陽胳主外,陰胳主内也。在陽胳者主外,在陰胳者主内也。”《素問》王冰注:“陽謂陽絡,陰謂陰絡,此通言之也。手足身分,所見經絡皆然。”

    〔12〕樞杼 《素問》作“樞持”,王冰注:“樞謂樞要。持謂執持。”《太素》“杼”作“特”,當係“持”之誤。《素問吴註》注:“樞,樞軸也。所謂少陽爲樞是也。持,把持也。蓋少陽起於表裏之間,猶持樞軸也。”《素問識》:“簡按據《甲乙》樞杼,即樞軸。《詩·小雅》:小東大東,杼柚其空。柚,軸同。《淮南·説林訓》:黼黻之美,在於杼軸。”按本經作“樞杼”,於義爲是。《説文·木部》:“樞,户樞也。”杼柚,織機之要件,亦近乎樞轉之義,合於少陽爲樞説。

    〔13〕在陽者主内,在陰者主外,以滲於内也 《類經》卷九第三十一注:“陽者主内,言自陽分而入於内也。在陰者主出,以滲於内,言出於經而滲入於藏也。此邪氣之序,諸經之皆然者。”《素問直解》注:“皮部之邪過盛,則入客於經。絡爲陽,主外,絡盛客經,則陽氣内入,故在陽者主内。經爲陰,主内,陽氣内入,則陰氣外出,故在陰者主出。出而復入,以滲於内。”按本文與前文“陽主外,陰主内”之義乖,諸家説解,似爲曲從。《素問吴註》注云:“一十九字,與上文不相承,僭去之。”《素問釋義》注:“故在陽者以下有訛誤,不可解。”今存疑焉。

    〔14〕關樞 《素問吴註》注:“關,固衛也。少陽爲樞,轉布陽氣,太陽則約束而衛固其轉布之陽,故曰關樞。”《素問紹識》:“《陰陽離合論》:太陽爲開,《太素》開作關。而楊注以爲關者主閉,闔者門扇主開閉。……又樞杼、關樞,是三陽中有二樞,仍疑關樞之樞,蓋字之誤也。”按此説是,關者,與太陽爲關之義合,樞與關之義悖,故有疑焉。

    〔15〕少陰之陰 少陰者,經脉皮部也。陰者,陰部也。下義同。

    〔16〕樞儒 明抄本、《靈樞》同。正抄本、《太素》、《素問》新校正引本經均作“樞檽”。《素問識》:“新校正引《甲乙》作檽似是。檽,或作,又作栭。《爾雅》:栭,謂之楶。注:即櫨也。疏:謂斗拱也。《蒼頡篇》云:櫨拱,柱上木也,柱上承斗之曲木也。少陰之陰,取名於樞上柱頭之檽,故曰樞檽歟。”《素問考注》注:“按樞儒與樞杼同,一音之轉,故叚借作樞檽,又作樞儒耳。蓋少陰與少陽同居中,故曰少陰、少陽,其爲樞,或曰樞杼,其義一也。”按樞儒亦少陰爲樞之義,儒爲檽之假借。

    〔17〕從陽部注於經 《太素》注:“從陽胳部注於陽經也。”按本文當與下文“從陰部内注於骨”爲對文,據後文言“留於筋骨之間”,則疑經或爲“筋”之誤。

    〔18〕其出者 《太素》作“其經出者”,疑應作“其出經者”,若是則與上文“其入於經也”相應。

    〔19〕從陰部内注於骨 《太素》注:“從陰胳部出注陰經,内注於骨。”

    〔20〕心主 凡此皮部六部,餘五皆以陰陽命名,且其每部,應含手足二經部,而本條稱心主者,一則文例特異,二則不含足厥陰經皮部,故有疑義。

    〔21〕害肩 《素問吴註》注:“害,闔同。蓋謂闔聚陰氣於肩腋之分。所謂厥陰爲闔是也。”《素問識》:“蓋肩,同。也。《説文》,屋櫨也。徐鍇曰:柱上横木承棟者,横之似笄也。……《集韻》:,或作。闔者,謂闔扉上容樞之與。”《素問考注》注:“按害肩蓋害扉訛。與前文害蜚字異而義同。本作扉,一自形誤作肩,一自音誤作蜚也。陽明爲陽經之極,厥陰爲陰經之極,故共曰闔扉。”按此説與厥陰爲闔之義合,然所謂肩爲扉之訛,亦未必也。蓋皮部之名,雖寓關闔樞之義,而其名則六焉。故肩,丹波氏以爲即,然與闔義不甚切。或爲“扇”之訛,《説文·户部》:“扇,扉也。”《禮記·月令》:“乃修闔扇。”鄭玄注:“用木曰闔,用竹葦曰扇。”是陽明曰闔蜚(扉),心主曰闔扇,名雖異,義則同,皆言闔也。

    〔22〕關蟄 明抄本、《素問》均同。正抄本、《素問》新校正引本經均作“關執”。蟄、執古音皆緝部,是蟄爲執之假借。《太素》作“關樞”,與太陽名重,疑非是。《素問吴註》注:“關,封也。所謂太陰爲關是也。蟄,蟄虫也。……猶封蟄也,故曰關蟄。”吴氏云“所謂太陽爲關”則是,然詳解“關蟄”之義則欠妥。《素問識》:“《甲乙》蟄作執。蓋蟄是之訛。,闑同。……,門中臬。《釋文》,門橛也。《爾雅》:橛謂之闑。《周禮·考工記》鄭注:闑,古文作,乃門中橛也。關者,取義於門中之橛,左右之扉所合處歟。”按此説合於太陰爲關之義。

    按:

    前文言皮部名稱,歷來注家説解不一。然細審其義,實與三陰三陽之關闔樞有關。故太陽太陰名之第一字皆關者,寓太陽太陰爲關也;少陽少陰名之第一字皆樞者,寓少陽少陰爲樞也;陽明心主名之第一字皆闔者,寓陽明厥陰爲闔也。各皮部名之第二字,當與第一字相連爲義。然今文難解者,一則字有假借,一則或有訛誤也,不可因此而誤解經義。又本文並可進一步証明三陰三陽關闔樞,今文作開闔樞者,字誤也。從而説明經脉之關闔樞者,示脉氣出入有如門之轉輸啟閉,而皮部亦然。對關闔樞詳義,見本卷經脉根結第五篇。

    凡此十二經絡〔1〕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客於皮毛,邪中之則腠理開,開則入客於絡脉,留而不去,傳入於經,留而不去,傳入於府,廩〔2〕於腸胃。邪之始入於皮也,淅然〔3〕起毫〔4〕毛,開腠理。其入於絡也,則絡脉盛,色變〔5〕。其入客於經也則盛〔6〕,虚乃陷下。其留於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筋弛骨消〔7〕,肉爍破〔8〕,毛直而敗也〔9〕。

    〔1〕絡 《太素》無。

    〔2〕廩 《太素》作“禀”。稟之俗體。楊上善訓禀承,非是。稟,廩之假借字。《素問》王冰注:“廩,積也,聚也。”

    〔3〕淅然 《素問》、《太素》均作“泝然”,義同,惡寒貌。亦義存乎聲也。

    〔4〕毫 《太素》作“豪”。豪與毫通。《商君書·弱民》:“今離婁見秋豪之末。”《禮記·經解》:“差以豪氂。”《釋文》:“豪,依字作毫。”毫,細長之毛。

    〔5〕色變 《素問》王冰注:“變謂易其常也。”按前文言多青、多黑、多黄赤、多白者,正絡盛色變也。

    〔6〕盛 《素問》作“感”。明抄本亦作“感”,校云:“一作盛。”《太素》作“減”。按上文云“其入於絡脉也,則絡脉盛”,此乃入於經脉,正言經脉盛。作感、作減,疑形近誤。

    〔7〕骨消 《太素》注:“骨熱消細。”《素問》王冰注:“消,爍也。”消,消削、削弱也。

    〔8〕肉爍破 ,原作“膕”,文義不屬,據《素問》、《太素》改。爍通鑠,消也。《周禮·考工記序》:“爍金以爲刃。”《釋文》:“爍,義當作鑠。”《一切經音義》卷九十:“鑠,消盡也。”《戰國策·秦國五》:“韓氏鑠。”高誘注:“鑠,消鑠也,言其弱。”《素問》王冰注:“者,肉之標,故肉消則破。”

    〔9〕毛直而敗也 也,明抄本作“也矣”。《素問》無。《太素》作“矣”。楊上善注:“毛焦而直。”

    曰:十二部其生病何如?曰:皮者,脉之部〔1〕也。邪客於皮則腠理開,開則邪入客於絡脉,絡脉滿則注於經脉,經脉滿則入舍於府藏。故皮有分部,不愈〔2〕而生大病也。

    曰:夫絡脉之見〔3〕,其五色各異〔4〕,其故何也?曰:經有常色〔5〕,而絡無常變〔6〕。曰:經之常色何如?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腎黑,皆亦應其經脉之色也。曰其絡之陰陽亦應其經乎?曰:陰絡之色應其經,陽絡之色變無常〔7〕,隨四〔8〕時而行。寒多則凝〔9〕泣,凝泣則青黑,熱多則淖〔10〕,音臯。淖則黄赤。此其常色者〔11〕,謂之無病,五色俱〔12〕見,謂之寒熱。

    〔1〕脉之部 《素問》王冰注:“脉氣留行,各有陰陽,氣隨經所過,而部主之,故云脉之部。”按王注“留行”者,溜行或流行也。留與溜、流通。

    〔2〕不愈 正抄本、《素問》、《太素》均作“不與”,楊上善注:“與,療也。”《素問》新校正引全元起云:“氣不與經脉和調,則氣傷於外,邪流入於内,必生大病也。”按全、楊二注,似亦欠妥。《説文通訓定聲·需部》:“愈,字亦作愉。”《荀子·君子》:“心至愈。”楊倞注:“愈讀爲愉。”愉,和也。《淮南子·本經》:“其心愉而不僞。”高誘注:“愉,和也。”與亦和也。《戰國策·燕策一》:“内寇不與。”鮑彪注:“與,猶和。”是不愈與不與,皆不和也。又本經卷六第三云:“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與本文義亦同。

    〔3〕見 音義同現。

    〔4〕異 此下《素問》、《太素》均有“青黄赤白黑不同”七字。

    〔5〕經有常色 《太素》注:“常謂五色見者,定是胳色也。然五藏六府之經,定屬五行,故藏府大經,各有常色。”

    〔6〕絡無常變 《太素》注:“陰絡隨於陰經,色亦不改,陽胳雖屬陽,以是陽脉之陽,故隨時變也。”《素問》王冰注:“經行氣,故色見常應於時。絡主血,故受邪則變而不一矣。”王注理難通,以經、絡分氣血,無據。今從楊注。

    〔7〕陰絡之色應其經,陽絡之色變無常 《太素》注:“胳有陰陽,陰胳是陰之陰,故隨經色不變。陽胳是陽之陽,故隨時變也。”《類經》卷六第三十五注:“此言絡有陰陽,而色與經應,亦有何異也。《脉度篇》曰:經脉爲裏,支而横者爲絡,絡之别者爲孫。故合經絡而言,則經在裏爲陰,絡在外爲陽。若單以絡脉而言,則又有大絡孫絡在内在外之别,深而在内者,是爲陰絡,陰絡近經,色則應之,故分五行以配五藏,而色有常也。淺而在外者,是爲陽絡,陽絡浮顯,色不應經,故隨四時之氣,以爲進退。而變無常也。觀《百病始生篇》曰:陽絡傷則血外溢,陰絡傷則血内溢。其義可知。”此解義明。

    〔8〕四 《太素》無。

    〔9〕凝 《太素》作“涘”。詳凝,經文《太素》均作“涘”,如《素問·風論》:“凝而不行。”《太素·諸風數類》作“涘而不行。”楊上善注:“涘,義當凝也。”又《素問·五藏生成》:“多食鹹則脉凝泣。”本書卷六第九凝亦作“涘”。又《病源》卷十三上氣候:“寒則經絡涘澀。”是涘爲凝也。然涘,字書無凝義。疑爲凝之壞文成,又誤作“涘”。又涘與凝,古韻聲轉或通,然别類書未見例証,待考。

    〔10〕淖 淖下明抄本有“音卓”二小字音注。,正抄本、《素問》、《太素》移均作“澤”。與澤通。《史記·天官書》:“其色大圜黄。”裴駰集解:“音澤。”《素問》王冰注:“淖,濕也。澤,潤液也。謂微濕潤也。”

    〔11〕此其常色者 《太素》同。《素問》作“此皆常色”。

    〔12〕俱 《素問》作“具”。具與俱通。《詩·小雅·節南山》:“民具爾瞻。”毛亨傳:“具,俱也。”

    曰:余聞人之合於天道〔1〕也,内有五藏,以應五音、五色、五味、五時〔2〕、五位;外有六府,以合〔3〕六律〔4〕。主持陰陽諸經〔5〕,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6〕、十二節〔7〕、十二時〔8〕、十二經水〔9〕、十二經脉。此五藏六府〔10〕所以應天道也。夫十二經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11〕,學之所始,工之所止〔12〕;粗〔13〕之所易,上〔14〕之所難也。其離合出入〔15〕柰何?曰:此粗之所過〔16〕,上〔14〕之所悉〔17〕也。請卒言之〔18〕。

    〔1〕天道 原作“天地”,《靈樞》、《太素》均作“天道”,下文亦云“應天道”,故據改。天,泛指自然界。道,規律。

    〔2〕五時 《靈樞》、《太素》均在“五味”之前。

    〔3〕合 《靈樞》、《太素》均作“應”,義亦同。然據上文云“以應五音”,則此似亦當作“應”。

    〔4〕六律 古代樂音標準名,樂律有十二,陽六爲律,陰六爲吕。六律即黄鐘、太簇、姑洗、蕤賓、夷則、無射。

    〔5〕主持陰陽諸經 正抄本同。明抄本“持”作“健”。《靈樞》作“六律建陰陽諸經”,《太素》作“六律建主陽”,是本文連上句爲義,亦通。綜觀諸文,疑本經“主持”或係“主建”之誤。

    〔6〕十二辰 指地支十二記時名。本經卷一第九云:“歲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則此亦當指日十二辰。《周禮·春官》:“十有二辰。”賈公彦疏:“十有二辰者,謂子、丑、寅、卯之等。”《國語·楚語下》:“十二辰以致之。”韋昭注:“十二辰,子至亥。”

    〔7〕十二節 一年二十四氣,在月首者爲節氣,在月中者爲中氣。《禮記·月令》鄭玄注:“凡二十四氣,按三統厤,正月節立春、雨水中,二月節驚蟄、春分中,三月節穀雨、清明中,四月節立夏、小滿中,五月節芒種、夏至中,六月節小暑、大暑中,七月節立秋、處暑中,八月節白露、秋分中,九月節寒露、霜降中,十月節立冬、小雪中,十一月節大雪、冬至中,十二月節小寒、大寒中。”

    〔8〕十二時 《左傳·昭公五年》:“日之數十,故有十時,亦當十位。”杜預注:“日中當王,食時當公,平旦爲卿,鷄鳴爲士,夜半爲皂,人定爲輿,黄昏爲隸,日入爲僚,哺時爲僕,日昳爲臺。隅中、日出闕不在,第遵王公曠其位。”杜注十二時名,爲古人對一晝夜十二個時間段的稱謂。

    〔9〕十二經水 爲與十二經脉相對應的十二江河水名。詳見本經卷一第七。

    〔10〕府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之”字。

    〔11〕起 《太素》注:“經脉是動、所生,故病起也。”病起,猶病發。《廣韻·紙韻》:“起,發也。”又《靈樞·五變》云:“其病必起,所謂因時而生病。”與本文義亦同。

    〔12〕止 《太素》注:“止,留也。”止謂心之所止而不遷也。《書·益稷》:“安汝止。”孔穎達正義:“止謂心之所止。”《禮記·大學》:“在止於至善。”程頤章句:“止者,心至於是而不遷之意。”

    〔13〕粗 粗工也,謂醫之愚者。

    〔14〕上 正抄本、《靈樞》均同。明抄本、《太素》均作“工”,義並通。

    〔15〕離合出入 《太素》注:“經脉之别,曰離與出。復還本經,曰合與入。”

    〔16〕粗之所過 《太素》注:“近學淺知謂之粗也。……粗者志存名利之弊,假媒寄過而已。”過,失誤也。《戰國策·齊策》:“君之謀過矣。”高誘注:“過,失也。”《廣雅·釋詁》:“過,誤也。”

    〔17〕悉 《靈樞》、《太素》均作“息”。《集韻·質韻》悉:“古作”,與“息”形相近,故誤。悉,知也。《後漢書·周傳》:“悉誰載藁入城者。”李賢注:“悉,猶知也。”

    〔18〕請卒言之 原作“請悉言之”。明抄本、《靈樞》、《太素》均作“請卒言之”。按作“悉”,義雖通,然經文文例,多用卒或盡,故據改。《爾雅·釋詁》:“卒,終也、盡也、已也。”請卒言之,請盡言之。

    足太陽之正〔1〕,别〔2〕入於膕中,其一道〔3〕下尻五寸,别入於肛,屬於膀胱〔4〕,散之腎,循膂〔5〕,當心入散〔6〕。直者,從膂上出於項,復屬於太陽〔7〕。此爲一經也〔8〕。

    足少陰之正,至膕中,别走太陽而合〔9〕,上至腎,當十四椎〔10〕,出屬帶脉。直者,繫〔11〕舌本,復出於項,合於太陽,此爲一合〔12〕。《九墟》云:或以諸陰之别者,皆爲正也〔13〕。

    足少陽〔14〕之正,或以諸陰别者爲正〔15〕。一本云:繞髀,入於毛際,合於厥陰〔16〕。别者,入季脇〔17〕之間,循胸裏,屬膽,散之肝,上〔18〕貫心,以〔19〕上俠咽,出頤頷中,散於面,繫目系,合少陽於外眥〔20〕。

    足厥陰之正,别跗〔21〕上,上至毛際,合於少陽,與别俱行〔22〕,此爲二合〔23〕。

    足陽明之正,上至髀〔24〕,入於腹裏,屬於胃,散之脾,上通於心,上循咽,出於口,上頞〔25〕,還繫目〔26〕,合於陽明。

    足太陰之正〔27〕,則别〔28〕,上至髀,合於陽明,與别俱行,上絡〔29〕於咽,貫舌本〔30〕,此爲三合〔31〕。

    〔1〕足太陽之正 《太素》注:“足太陽正者,謂正經也。”《靈樞集注》張志聰注:“正者,謂經脉之外,别有正經,非支絡也。”此脉雖亦從經脉别出,與從經脉别出之支絡不同,此仍屬正經,故謂之正。

    〔2〕别 此指正經之别行者,與别絡之别亦異。

    〔3〕其一道 《太素》注:“别者,大經下行至足小指外側,分出二道,一道上行至於膕中;一道上行至於尻臀,下入於肛。”

    〔4〕屬於膀胱 凡此手、足六陽之正,皆合於本腑,故足太陽之正,屬於膀胱。餘同此例。

    〔5〕膂 此下明抄本有“音旅”二小字音注。

    〔6〕當心入散 《太素》注:“當心入内而散。”指此脉行至當心處,散入於内。

    〔7〕復屬於太陽 《靈樞集註》張志聰注:“蓋從經而别行,復屬於太陽經脉,故名經别,謂經脉之别經也。”此言别行之正經,復歸屬於本經經脉。

    〔8〕此爲一經也 《太素》注:“此爲一正經之别。”《靈樞集註》:“此爲一經别也。”按十二經别中,唯本經有此文,餘皆無者,疑有誤。

    〔9〕别走太陽而合 凡此手、足六陰之正,不合於本臟經脉,而是合於與本臟相表裏之腑經經脉,故足少陰之正,别走太陽而合。太陽,足太陽也。餘同此例。

    〔10〕椎 《靈樞》作“顀”。《廣韻·脂韻》:“顀,項顀。”此則泛指脊骨之椎。

    〔11〕繫 原作“系”,義雖可通,然按本經文例,凡作動詞用者,皆作“繫”,故據《靈樞》、《太素》改。

    〔12〕此爲一合 《太素》注:“此太陽、少陰表裏以爲一合也。”此所言合,指臟腑經脉之表裏相合。究其所合,實則臟經合於腑經也。餘同此例。

    〔13〕《九墟》云:或以諸陰之别者,皆爲正也 《靈樞》作“成以諸陰之别,皆爲正也”大字正文,按“成”當爲“或”之誤。《太素》作“或以諸陰之别,皆爲正”大字正文,楊上善注:“十二大經,復有正别。正謂六陽大經别行,還合府經。别謂六陰大經别行,合於府經,不還本經,故名爲别。足少陰、足厥陰,雖稱爲正生别經,不還本經也。唯此二陰爲正,餘陰皆别。或以諸陰爲正者,黄帝以後撰集之人,以二本莫定,故前後時有稱或,有言一曰,皆是不定之説。”按楊注言足少陰、足厥陰爲正,餘陰皆别之説,與今本《太素》文亦同,然與《靈樞》及本經手足六陰皆稱爲“正”者有别,是《太素》定係另有傳本爲據。然就所謂“合於府經,不還本經”而論,則與《靈樞》等無異。從本文可知,古醫經早期傳本多有不同處。

    〔14〕陽 原作“陰”,據明抄本、《靈樞》、《太素》改。

    〔15〕或以諸陰别者爲正 《靈樞》、《太素》均無此八字。按此當係足少陰之正條之文,錯落於此,故與《靈樞》、《太素》異也。

    〔16〕一本云:繞髀,入於毛際,合於厥陰 髀,明抄本作“髁”。《靈樞》、《太素》均作“繞髀,入毛際,合於厥陰”大字正文。按本文似屬正文,然云“合於厥陰”,與手、足六陽脉義不合,按一般規律,陽脉正别,無合於臟經者,而此云“合於厥陰”,疑有誤。故本文是否正文,尚有疑焉。

    〔17〕脇 《太素》作“肋”。

    〔18〕肝,上 二字原倒,據正抄本,參之足太陰之正“散之腎”、足陽明之正“散之脾”文例乙正。

    〔19〕以 《太素》無。諸言“上”者,皆無此狀語,疑衍。

    〔20〕眥 此下明抄本有“音際”二小字音注。《靈樞》有“也”字。

    〔21〕跗 正抄本作“膝”。

    〔22〕與别俱行 足厥陰之正與足少陽之正别相合而同行也。别,足少陽之正别。

    〔23〕此爲二合 《太素》注:“此足少陽厥陰表裏以爲二合。”

    〔24〕髀 正抄本作“髁”。義同。《説文·骨部》:“髁,髀骨也。”

    〔25〕頞 明抄本“頞”下有“音褐”二小字音注。“”下有“音出。《九墟》云:上”七字注文。

    〔26〕目 此下《靈樞》、《太素》均有“系”字。

    〔27〕正 《太素》作“别”。

    〔28〕則别 《靈樞》、《太素》均無此二字。按此下言“上至髀”,與足陽明之正文同。故疑“則别”二字處,有脱誤。

    〔29〕絡 原作“終”,《靈樞》作“結”。正抄本、嘉靖本、《太素》作“絡”,據改。

    〔30〕本 《靈樞》作“中”。詳足太陰之脉,“連舌本”,當以作“本”爲是。

    〔31〕此爲三合 《太素》注:“此足陽明太陰表裏以爲三合也。”

    手太陽之正,指地〔1〕,别入〔2〕於肩解,入腋走心,繫小腸〔...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