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卷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第一編 辨舌總論

    第一章 辨舌之生理解剖及功用

    第一節 舌之構造

    舌為動物司器官,在口中下頜上,乃一塊赤色筋肉質纖維所成。其中有多絲能自由運動,且以生津液。表面包以黏膜如皮,並浸口液之內,有多數小粒之隆起,即味覺之乳咀體,內含血管及與腦相連之味神經,滿布其中,以辨食味,而分布味神經及舌神經之小枝於其內。故舌能顯明內筋條,並腦線器具之情形,並行血法與生津液器具之情形,特能顯明消化器津液情形者,因舌與胞膜及消化器相接,為感覺最敏銳處也。

    第二節 舌之乳頭

    舌乳頭當分三種(圖見前)

    圖一

    (一)絲狀乳頭 在舌旁及舌面,其上面有絲形突起之絨。

    (二)蕈狀乳頭 散在絲狀乳頭之間,於舌尖為最多。

    (三)輪廓乳頭 在舌根近旁,排列如人字形,較前數種為大,內藏味神經之末梢,曰味蕾。物質溶解後,觸於乳頭時,即透入內部,而刺激末器味神經,傳之於腦,故感覺其味。

    第三節 舌之脈管

    舌之脈管,由舌臉及上咽頭之管而來。

    第四節 舌之腦氣筋

    即分布舌上之腦氣筋也。上連於腦,有司味神經及動舌神經之別,以司辨其運動舌體之用。蓋舌之腦筋,每半邊各三,即第五筋之司味枝,散於舌前端及邊之芒,並舌咽頭之舌枝。散於舌底與舌邊之嫩膜及大芒,並舌下筋散於舌之肌質。司味筋兩枝,乃尋常知覺兼司味之用。其舌下者,乃運動舌之筋,司味筋之一,以供舌之芒與嫩膜,其全路之列俱深同下牙,先列於外後蹬肌之下,即牙筋之裡邊,與內牙床脈管之一枝相合,其中竅絲亦與此處相合而為尖角;後則此筋行於內後蹬肌與牙床枝裡邊之間,斜過舌邊咽頭上縮肌之上。

    第五節 舌之骨與舌根

    舌骨附列於喉與舌根之小骨,形U,以韌帶連於喉頭,只有一枚,為軀幹骨之一。舌根猶言舌本,謂舌之近喉處也。

    第六節 舌之細胞與神經

    凡舌面有刺,名曰乳頭。其兩旁有小刺,名曰味蕾。內含細長之細胞,一個至十個,即味細胞,味細胞之下端,味神經伏焉。供給辨味之物質,變成液體,浸及味蕾,刺激神經,傳之於腦,遂生味覺(《心理學要覽》)。味神經、觸神經蔓布全身,而味神經惟口中有之。此神經歸宿於舌皮及口後部之皮肉,舌皮內有無數之小體,狀若花蕾,名曰味蕾。味蕾展其外端於口內,其中心有細胞,細胞之末梢極細,視之宛如纖絨,因名曰絲綿梢。絲綿梢植立於味蕾之罅隙內,味神經達於味蕾,並於其細胞間分枝。食物未經溶解,則不能辨其味,必先溶化下降於味蕾內,圍繞絲絨細胞之梢,而後味神經傳至腦髓,告以所嘗之物為何味也。

    第七節 舌之唾液腺

    唾液腺即分泌唾液腺之一,有耳下腺、頜下腺、舌下腺三對。末端各有球囊,如葡萄血管纏絡。其周圍如網,有排泄細管,常分泌唾液,滋潤口內。口含食物,則腺之機能,忽發分泌液甚多。又飢餓而見食物及感香氣,亦能流出唾液。耳下腺最大,在外耳之直下,別有管,開口於上頜面齒之近旁,以輸送唾液。喉痧及感冒時,往往熱腫發脹,俗稱痄腮。頜下腺在下頜之內前部,舌下腺在口底黏膜之下,其輸送管皆開口於舌尖舌部之兩側。黏液腺由唾液腺分泌之液,亦曰口津,以潤舌面及潤濕口腔及消化食物之用。

    (甲)唾液性質 唾液者,稀淡無色而黏滑之鹼液也。流出之始,有泡沫而透明,無何其上面清澄而生純白之沉澱物,以顯微鏡觀之,見微細之顆粉,少許之油球,及薄扁平之鱗形物,即口窩裡膜剝落之內皮細胞也。又有口中黏液膜所出之少許小球細胞混合之。

    (乙)唾液效用 唾液以濕潤口內,言語及咀嚼時使舌易運動。又溶解有味物之分子,滲入舌之黏膜而覺其味。咀嚼之際,混淆於食物,使成易咽之軟塊。此皆唾液之效用也。

    第八節 舌之功用

    舌字從干從口,干,干戈也。凡物入口,必干於舌,故舌之功用,為食物辨味及發聲。凡食物自口下於胃,謂之下咽。下咽有三期:第一期由口及口蓋之筋,送食物於咽喉;第二期由咽喉之筋,移於胃管;第三期由胃管之筋,下之於胃。

    (一)別味 舌為味官,能辨食物之優劣。凡物有味者,無甘酸辛苦,皆溶解於水,惟金石不溶解,故多無味,但其味可溶而含於物,其物自具一種味之原質,然往往因多嘗和料(薑、桂、芥、辣等)及習慣食物,亦不克辨原嗜之味,亦反失其功用。味覺統常辨甘酸苦鹹四種,澀與辣乃為皮下筋之收縮,非真味覺。謝氏《生理學》云:舌背感鹹味、苦味最敏,而此處之腦腺為第九對,與胃相感,食鹹與苦,每致嘔吐,職是故也。舌之兩旁,感甘酸最敏,而是處之腦腺為第五對,其分支至面部,故食酸則面現皺容。《新智囊》云:舌之尖端司辣及酸之味覺,舌背司甘及苦之味覺,舌根司燒肉及其他脂肪甚濃厚食物之味覺,且味覺有時與嗅覺、視覺、觸覺等相聯絡,聯絡嗅覺而感物之香味;聯絡觸覺而辨物之為水質或脂肪質;聯絡視覺而就物色之美惡,以知味之如何。

    (二)發聲 舌者,聲音之機也。唐容川云:舌為心苗,言為心聲,故舌能辨音,究音之所由生則根於腎氣。蓋腎挾舌本,故先舌動而後能發音。橫骨者,神氣之所使,主發舌者也。橫骨在舌本,心藏神而開竅於舌,故橫骨為其所使,以為發音之機,以舌在口中作聲曰吒,語音不正曰疆挺。以上辨舌之生理解剖及味覺功用,已略備大概,其他味覺神經之科學上實驗研究,下章引據霍令斯荷斯教授及和布芬勃葛博士之新發明詳辨之。

    第二章 辨舌之味覺神經之機能

    樓英曰:濁氣出於胃,走唇舌而為味,凡物體入口,溶解觸於舌面而生感覺,能判斷其甘苦辛酸之作用,謂之味覺,且為消化器之保護。此作用雖專屬於舌,其兩頰之內側與口亦少助之。謝氏《生理學》云:司嘗之職,舌與上齶之小刺任之。滴醋一滴於舌上,對鏡視之,即可見刺之簇豎,舌之皮突起,小刺之上,細如毛髮,觀之不啻絲絨也。功能收吸所嘗之液而達於腦腺,故曰味覺。此就其大要言之,至於從科學上實質之研究,茲再節錄《學生雜誌》之霍斯荷斯教授及和布芬勃葛博士之辨舌覺之新發現,以俾我中醫界參考實質之借鏡。(專載《學生雜誌》第七卷三號學藝門「關於味覺的新發現」。)

    第一節 味覺神經

    從頭蓋過面龐到口內之頭蓋神經,共有三條,是皆含有味覺神經纖維。其第一為舌神經,其纖維佔在舌面前部及兩側,及舌尖,約當全舌之長三分之二;其第二為第九神經,或稱喉舌神經,其纖維佔在舌根和軟顎;其第三為肺胃神經,自胃而來,其纖維佔在舌之極根及喉頭。此謂滿布瘢舌之神經纖維之來源。

    第二節 神經種類及機能

    味官和腦筋處,有許多各自分離小圈,每小圈各自成一體,體內包含一核和兩組神經細枝管中。其一組是極短極多;又一組比較略長,卻單獨一支。凡圈一群,成一神經節,為傳達感覺之樞紐,聯絡腦筋和味覺。神經節有四個,皆經過舌本,和味細胞纏繞。味細胞在味蕾之內,至於神經節他端之神經支管,便直通腦海,至大腦中樞而止。其直接之神經幹,便是大頭蓋神經之中樞,神經名加色令神經節。若將加色令神經割去,據理知覺亦失,豈知事實上則不然,並不全舌知覺失卻,只有前半部約佔全舌三分之二失卻知覺,似乎舌上其餘各部之神經纖維,並不與神經節關聯,卻另從一條路繞到腦中。此是實驗時第一次奇異之發現。後又照此法實驗一次,割後若干時,前部已失之知覺,仍能回覆原狀,此是第二次之發現。且味覺可以借用耳神經逆達腦海。據近世科學家詳考之後,始知散布在舌前半部之神經纖維,雖從第七頭蓋神經之神經節所發生,而實則先須繞過耳鼓神經,然後能達到舌頭前部。所以耳鼓神經亦可以傳導味覺到腦海。此是霍斯荷斯教授所發明。

    科學家再加研究,又試驗耳鼓神經,不但能代傳達味知覺到腦海,並且能夠直接感受味覺,可以在中耳耳腔內耳鼓神經上實驗得之。何以驗之,假如耳腔內之耳鼓神經上行,使一種機械刺激,便能令腦海起一種酸味覺。倘然行使一種化學刺激,便起甜味覺;行使電力刺激,便起苦味覺;只無鹹味味覺,此是屢試不爽。布博士又考查耳聾之人,味覺亦鈍,又如患傷寒熱病熱甚時,舌起厚苔,致失味覺,而耳亦聾。此更是味覺與耳朵有密切之關係,為實驗證明之實情。

    再觀舌官和腦海直接聯絡之神經,即是上文所說。自神經細胞一端發出之神經支幹,其絡點便是居於腦底之「延髓穴」。延髓是脊髓之頂端,位在顱內,較脊髓略大,如繩端上一個結,就是觸覺神經和腦海之聯絡,是借脊髓做傳達中樞。味覺神經和腦海,卻有直接聯絡神經做傳達中樞,不靠脊髓轉達。但味覺神經仍和「動作神經中心」及咀嚼神經、吞嚥神經有關聯,此關聯是在延髓中。因此味覺器官與脊髓中樞有關係,所以味覺能引起他官之感應,比如吾人見了美食,便不知不覺口內流涎,此即是胃液分泌。吾人從此可以證明味覺神經和動作神經協作。此皆說明味覺神經內部之組織,實有神妙不可思議之奇異。

    再說舌頭外部,即表面之味覺神經之組織,亦有研究之價值。第一先辨舌頭表面,凡舌頭正面之皮最粗糙,且最厚,因常和食物相接觸,所以格外生得厚些。其餘如舌尖和舌邊之皮,比較就薄了,其正表面粗糙部分,又可分為外內兩部,有感覺神經頭露出,即是和味覺相關連,內部便都是血管神經纖維和無數之腺,外部更有許多小點,形狀不同,分布亦甚散亂,即此小點,便是劃分舌面為內外兩部之表記。內外部區分之處,以一排較大之點為界線,此等大點,約數十二,排列兩面,成個英文V字形式,看圖中之(三)便知。V字形是尖端向內,開端朝外,又從V字尖處起,有條溝直達舌尖,好比把舌面平分為兩邊。

    再辨舌乳頭,可分四類:(一)圍狀乳頭;(二)蕈狀乳頭;(三)線狀乳頭;(四)卷葉乳頭。圍伏乳頭,就是排列成V字形之十二(或十個)個大乳頭,此種大乳頭,中有小窪,四圍略高,猶如牆圍,所以曰圍狀乳頭(見圖五、六)。上文所講關聯味覺之感覺神經頭,便是露在此乳頭上,尤以在乳頭四圍高起部分者為多,總有幾百個。故食物進口時,皆從外部感覺味之好歹。舌尖正面雖有極靈感覺,其反面卻無感覺。其餘賒舌面,內部是無感覺。前已說過,外如軟齶及扁桃腺,皆略有感覺。嗓子頂頭和嗓口,亦略有感覺,惟上齶完全無感覺。(以上所云感覺是專指味感覺。)又嗅覺器官且有味感覺,如甜味和鹹味,鼻子亦可以略辨一二耳。

    再看上文所說小乳頭,如(二)(三)(四)種是何構造,曰其小乳頭內皆含有無數小體,稱為「味杯」,察其形狀,實似未開之花蕾,所以又改名為味蕾。味蕾和外界相通之路,名為「味竅」,為極細極微、人目所不能見之、孔開在小乳頭面上。味蕾所以要如此深藏密躲,無非使外界略粗食物不能接觸耳。味竅之對徑,有人測量之,大約一英寸一千分之一,可謂小至極矣。味蕾上面,又有毛刷一般從味蕾發出,散布味竅左右,以便收取食物之味,傳達於味蕾。

    第三節 味覺之錯覺

    味覺亦常有錯覺,譬如糖屬及硫酸鎂和其他一二物,在舌邊及舌尖嘗時,其味是甜,但在舌根上嘗,其味變為苦。還有許多食物,吾人常說有味,其實無味。不可因此物有濃□,□入鼻中,因而覺得,所以亦可說是味覺之錯覺。比如樟腦,人皆說有味,實在無味,試掩鼻而舐之,便知是無。又如咖啡和金雞納霜之味一般,蘋果和洋蔥之味亦是一般,卻因為各有各的香氣,便使味覺起了錯覺,所以不同也。(注:嘗,探味也。口中不需齒,以舌解滋味曰嘗,兒嘗膠飴之類是也。舐,凡舌出取無渣食物曰舐,或作咶及餂,如犬紙遺白仙藥是也。)

    凡原質之味,只有四種:甜酸鹹苦是也。其餘之味,皆不純粹,與各感覺官,皆略有關係,與嗅覺關係亦最多。曾有人實地試驗,證明食物之中,肉類、麵包、牛油、乳油、橄欖油,以及各種果子,各色蔬菜,皆是相同之味。若將食物形狀遮住食之,便分別不出是何食物。雞肉、火雞、鵪鶉等等,更不能從味道上分別耳。不過是香味形狀名目聯念等等合之,不是從味道可以定名也。

    又說甜和苦是絕對相反之味,哪知舌上感覺甜和苦之味,卻不在同一部位。大概舌尖最能辨甜,舌根最能辨苦,所以直吞苦物,往往不覺得苦。舌邊最能辨酸。又成人味覺和小兒味覺又有不同。上文說過成人舌尖反面舌中心一條沒有一點味覺,小兒便不然,幾乎滿口筋肉皆有味覺,所以最喜滿口含物,此因為滿口含有味覺。大抵一切生理狀況近乎低等生物,此即是證據。

    又如舌上小乳頭感覺機能,亦各不同。有些只能感覺一味,有些便能感覺二個以上。據科學家精細實驗,曉得一百二十五人之中,六十人是對甜、酸、苦三味皆起感覺,十二人只感酸和甜,餘十二人只感酸,又七人感受苦和酸,四人感覺苦和甜,三人只感得甜。

    此外,味覺之幻覺,最顯著者是甜和咸之比較。若用一點鹹水,滴在舌頭一側,同時又將一點無味之蒸餾水,滴在舌頭又一側,竟覺得蒸餾水變為甜。此是證明兩性相反之緣故。能使無味之水,生出相反之味感覺。若改用糖水和蒸餾水,照前法試驗,則蒸餾水又變為咸,其理正同。所以味之性質,若依感受性之難易而定次序,便是(一)甜,(二)酸,(三)咸,(四)苦是也。

    以上從霍教授及和布博士之新發明,參以《生理學》諸書而成之。

    第三章 辨舌審內臟經脈之氣化

    《徹剩八篇》云:男子生鼻之後,目即生焉,目應肝膽;女子生鼻之後,舌即生焉,舌應心腸。目現於體外,陽之用也;舌隱於體內,陰之用也。蓋舌為心官,主嘗五味,以布五臟。故心之本脈繫於舌根,脾之絡脈繫於舌旁,肝脈循陰器,絡於舌本。腎之津液,出於舌端,分布五臟。又云:舌為心之外應,其本達於氣管,有竅曰玄膺,為腎之上津。上通七竅,乃真氣出入之關。知之者生,不知者死。《蠡海集》云:心之竅通於舌。舌雖心竅,而津液生之,則由心腎交媾,水火既濟、陰陽升降之理也。李時珍曰:舌下有四竅,兩竅通心氣,兩竅通腎液。心氣流於舌下為神水,腎液流於舌下為靈液。道家謂之金漿玉醴,溢為醴泉,聚為華池,散為津液,降為甘露,所以灌溉臟腑,潤澤肢體。是以修養家咽津納氣,謂之清水灌靈根。人能終日不唾,則精氣常留,顏色不槁。若久唾,則損精氣,易成肺癆,皮膚枯涸。故曰遠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人若有病,則心腎不交,腎水不上,故津液干而真氣耗也。大抵無論內傷外感,無不顯現於舌,因舌與內臟經脈均有聯繫。故辨舌質可決五臟之虛實,視舌苔可察六淫之淺深。茲篇就其內臟氣化外應喉舌本旨,詳辨於後。

    第一節 手少陰心經

    《素問應象大論》云:心主言,在竅為舌。又云:手少陰之別系舌本。《經筋篇》云:手少陰之筋,支者系舌本。《素問·經絡篇》云: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能知五味矣,心病則舌卷短,顴赤,故舌為心之主。《五閱五使篇》云:舌者,心之官也。注云:心開竅於舌,故舌為心之官。《脈要精微論》云:心脈搏堅而長,當病舌卷不能言。注云:搏堅而長者,搏擊應手,有力而長,此為太過之脈。心火太過,故當病舌卷。心主言,故不能言也。喬嶽曰:心絕則舌不收及不能語。《經脈篇》云: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別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系舌本,屬目系,其實則支鬲,虛則不能言。注云:手少陰之別絡,與經相干,名曰通里之間,去腕一寸半,別經而上行,循經入於心中,系舌本,屬目系。其氣實鬲間,若有所支而不暢,虛則不能言。蓋心主言,而經別絡舌本也。

    第二節 足少陰腎經

    《經絡篇》云:足少陰循喉嚨,挾舌本,至任脈廉泉穴而終。《疾病篇》云:足少陰之脈,貫腎系舌本。《憂恚無言篇》云:足之少陰,上繫於舌,絡於橫骨,終於會厭。《衛氣篇》云:足少陰之標在背腧與舌下兩脈也。《經別篇》云:足少陰之正,直者,系舌本,舌縱涎下煩悗,取足少陰。元珠曰:舌之下竅,腎之津液所潮也。注云:下竅廉泉穴也,一名舌本,在顏下結喉上。《靈樞》又云: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孫文垣曰:廉泉穴,腎之津液所關。《靈樞》曰:胃熱則廉泉開,故涎下也。《靈樞·經脈篇》云:腎足少陰之脈,循喉嚨,挾舌本,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注云:夫腎主藏精,如主腎所生之病,則精液不能上滋,而為口熱,舌乾,嗌痛,煩心諸證。蓋水不上濟,則火盛於上矣。《素問》云:刺足少陰脈重虛出血,為舌難以言。景日珍曰:有寒傷腎,帝中腫者,禁針。帝中及喉花,關於性命,不可不知。

    第三節 足太陰脾經

    《靈樞·經別篇》云:足太陰之正,貫舌中。《經水篇》云:足太陰之正上至髀,合於陽明,與別俱行,上結於咽,貫舌中。《衛氣篇》云:足太陰之標在背腧與舌本也。《脈度篇》云: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當曲頰入系舌本。注云:口能辨五穀,舌能辨五味。心脾和,則口與舌俱和,而五穀五味,入口即辨矣。《素問》云:中央黃色,入通於脾,故病在舌本。李東垣云:舌者心也,復能知味,是舌中有脾也。王肯堂云:舌主嘗五味,以榮養周身;資生於脾,以分布津液於五臟,故心之本末,繫於舌根,脾之絡脈繫於舌旁。《靈樞·經脈篇》云:脾足太陰之脈,上鬲挾咽,連舌本,散舌下,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怏然如衰,身體皆重。注云:舌本,舌根也。舌本強,食則嘔等證,皆脾經之所為病也。善噫者,脾氣上走心為噫也。得後與氣,則怏然如衰者,厥逆從上下散也。《靈樞》又曰:足太陰是動,則舌病本強,所生病者,舌本痛。又云:刺舌下中脈太過,血出不止為喑。注云:舌下脈,脾脈也;喑,不能言也。孫景思云:舌者,心氣之所主,脾之所通。二臟不和,風邪中之,則舌強不能言;壅熱攻之,則舌腫不能轉。更有重舌、木舌、舌腫、出血等證,皆由心脾二經鳳熱所乘而然也。

    第四節 足陽明胃經

    《靈樞·營衛生會篇》云: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鬲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注云:上焦出於胃上口者,上焦所歸之部署也,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出走腋下,循太陰之雲門、中府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之天鼎、扶突而上至舌,復下於足陽明之分也。《內經·藏象篇》云:其濁氣出於胃,走唇舌而為味。張雞峰曰:脾胃主四肢,其脈連舌本,而絡於唇口;胃為水穀之海,脾氣磨而消之。由是水穀之精,化為營衛,以養四肢。若起居失職,飲食不時,則致脾胃之氣不足,而營衛之養不周,風邪乘虛而干之,則四肢與唇口俱痹,語言蹇澀,久久不治,變為痿疾。《經》云:治痿獨取陽明。謂足陽明也,治法宜多用脾胃藥,少服祛風藥,則可安矣。

    第五節 足太陽膀胱經

    《靈樞·經筋篇》云:足太陽之筋,其支者,別人結於舌本。

    第六節 手少陽三焦經

    《靈樞·經筋篇》云:手少陽三焦之筋,其支者,當曲頰入系舌本,其病舌卷。

    第七節 足厥陰肝經

    《靈樞·經脈篇》云: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也。故脈不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也。《注》云:足厥陰之氣主筋,故氣絕則筋絕矣。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謂厥陰之氣合於肝脈,肝臟之氣,合於筋也。聚於陰器者,筋氣之會於宗筋也,筋聚於陰器,而絡於舌本。故脈不榮於筋,則筋急而舌卷囊縮矣。厥陰氣絕,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而肝臟之木氣絕也。《素問·診要經終論》云:厥陰終者,中熱咽乾,善溺心煩,則舌卷而卵上縮而終矣。注云:肝合筋,筋聚陰器絡舌本,故舌卷、卵縮而終也。

    第四章 辨舌察臟腑之病理

    蓋心者,生之本,形之君,至虛至靈,具眾理而應萬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