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奥林匹克开幕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八月一日

    自前日起连连阴天。从温特·登林荫大道至赛场的街道上,突击队的褐色队列突然止住了前往的群众,靠近会场的地方,换上了更为精锐的黑色近卫军,笔直的道路上空,Zeppelin飞船悠然、平稳地飞行着。仰望天空,恰似置身海底。

    下一届奥林匹克轮到日本,这是不久前定下来的事,街上的旗帜中,可以看到日之九旗帜急剧增多。这是上天给日本文化垂下的一根绳子。飞船的巨大身躯再次出现在大型运动场上空。静静横卧在椭圆形会场上空的船姿之美,仿佛穷尽了机械文明精粹之能事。和平的号角从塔上吹响,应和着号角,奏乐开始,欢呼声高扬而起,希特勒自正面入口处入场,纳粹的举手礼斜向一边,像一支穗梢整齐的长矛。

    肃然庄严的场内,恰值开幕的钟声由轻及重渐渐敲响。随钟声响起,全场肃静,一队希腊选手由旗手开道,步伐整齐地走来。接着,按罗马字母的顺序,五十个国家的团队陆续入场。每出现一个新的团队,来自各国的全场观众便掀起一阵掌声的浪潮。我觉得,此际我得以亲眼目睹到了一种欧洲的态度,那便是,民族相异的全体观众,一方面为共同的兴奋所裹挟,一方面又依照各自不同的爱好而欢呼鼓掌。

    行进到希特勒正前方的各国选手,必须行本国礼,但能讨人欢心的,则是那些行德国式宣誓举手礼的。仰视着正前方入场的团队里,有英国和日本。对这两支队伍,观众都沉默着不鼓掌。服装和色彩上显得明快的国家,会因此而赢得掌声。奥地利与美国,毋宁说是因政治性背景,欢呼声盖过了全场。而只有一名旗手组成的哥斯达黎加,其寂寞的孤影,激起了一股格外盛情的欢呼热潮。法兰西则在德意志的环视之中,寂静地、沉默地通过,就在一般观众觉得理所当然的一刹那间,他们却在来到希特勒跟前时,突如其来地行了个德意志式的宣誓礼,在这微妙的逆转中,观众爆发出响彻云霄的欢呼,久久不能平息,以致接续在后面的英国,只得在观众给予法兰西的欢呼声中行进。入场中的瑞士旗手将旗帜高高抛起再接住,口中发出怪声,向观众打着招呼,闹不清到底是什么礼仪,看上去就像一种杂耍,庄严的会场由此埋下坍塌了一角的危机。

    中华民国是带着凉帽入场的,漂亮整齐的脱帽动作,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民国的优雅。日本选手的后半截显得步伐凌乱,他们是踩着不该踩踏的草坪进场的,目睹此情此景,不由得想起日本主办奥林匹克给选手带来的兴奋,遂不免为之捏一把汗。紧随其后的意大利,那堂堂正正的行列,获得了如潮一般的掌声。德意志最后出场,是所有参赛国中步伐最整齐的,而白色服装那种明快色彩,看上去使得场内的紧张显得越发紧张,就像是上紧了的发条。

    继组委会主席莱瓦特致辞后,希特勒宣布开幕的话音一落,立刻鸣响了礼炮,数千羽鸽子腾空而起,划着圆弧,在场内飞翔,每当礼炮隆隆响起,它们便旋转着,越飞越高,朝天空飞散而去。此际,一名选手手持来自希腊奥林匹亚的竹刀状松明圣火,飞跑而来,在铁制的巨大火盆上点燃了一片火焰。就在观众庄严注视着火焰熊熊燃起的当儿,静静地,缓缓地,合唱队高声唱起了理查·斯特劳斯为奥林匹克所写的歌曲,各民族间的和平之战由此揭开了战幕。

    八月三日

    昨天(二日)和今天(三日)天公不作美,出门时观天,日头像要掉下来似的,心想,今天日本要全功尽弃了。日本人好比植物,碰上一块云也会觉得皮肤起皱。柏林赛场呈圆锥形,圆锥的底部和边缘,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在这见不着天空的平面上,平时的训练便都不管用了。对日本人说来,破不了自己的记录和输去比赛的最大原因,便是赛场上整天阴沉沉的,只能抬头看见一丝狭窄的天空之故。像赛出了较好成绩的村社、山本,她们出场时恰好太阳破云而出,赛场内洒下了少见的阳光。寄希望于超水平发挥,便非得仰仗这种自然之力不可。山本的投枪,就差了那么一点点,临到她出场,别的项目中的八百米赛跑突然掌声四起,接着投第二杆时,跳高那边又鼓起掌来,这一来当然就没戏了。败下阵来,手里抱着盛衣服的包袱,无精打采退场的身姿,就像是让夫家休了妻后、回到娘家去的倒霉主妇。村社与芬兰队的一万米长跑是今天的压轴戏,三十一名选手中,从第一圈到第十二圈,村社一直一马当先,等到跑完第十三圈稍稍被拉后,心想这一下不行了,结果跑第十六圈时,她将一名芬兰选手甩到了后头,跑后面两圈时,芬兰三名选手争拔头筹,村社跑在第四,接着村社又跑到最前头,以为局势就这么持续下去了,可接下来便不行了。这样的时日,肉体只是当做了一样物品,强大的肉体几乎完成了所有的比赛项目。迫在眉睫观看一个民族肉体上的极限,其壮观的程度,你在阴霾的奥林匹克之外,是绝对看不到的。在这日本成败之日,我仿佛置身一个大实验室,不时地手持望远镜,就像手持显微镜,观察着人的筋肉,并以此为乐。

    八月五日

    四日,五日,一批日本选手出尽了风头。直到昨天,观众还在觉得奥运会是黑人和德国人独霸的舞台。待德国沉寂,日本抬头,各国的声援便悉数拥向了日本。尤其是前天的村社和昨天的西田、大江,不时博得满场掌声。跳高决赛时,日头已经西沉,观众俯视脚下灯火通亮的赛场,一个劲地呼喊着西田和大江的名字,只要她俩的身姿跃起,便会变得鸦雀无声,愈到后来愈是如此,只剩下向各国发送新闻的打字声和在半空中迸溅着的奥林匹亚火焰声。目睹此番情景,我一个劲地期望,轮到奥林匹克在日本举办的那一天,观众的态度也都能表现出如此出色的公正和光明。

    从巴黎归来

    离开法国前,我跟中岛健藏要了本他译的《拉谬》,想在那边定定心心对照法文本读一读,虽然只拿了这一本,结果还是一字未读,带回了日本。现在读来,书中一开始所记述的从巴黎到诺曼底的取道,和我去卢昂所走的是同一条路。

    书中,司汤达把主张修风景得处处筹划周到的巴黎人毫不留情奚落了一通,即便不把这种奚落看做是来自格勒诺布尔人的观点,它也有着攻击得在理的价值。

    不过,像这种“攻击得在理的价值”,还不是我们这些外来者所能考虑的问题。巴黎自然是适合于所有外来者攻击的目标,但不管你是谁,怎么个攻击,就像踢球,踢来踢去,“我心我自知”,结果,默默踢回的仍是巴黎。

    世界上,一个有才能的人物,攻城略池之后,暗自返回自己的故乡,形象会整个儿一变。一个自矜美貌离家出走的女子,会因为领悟到美貌不足恃而重返故里。与之相似,男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