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章 自然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活过程,总是指向外方的。比较重要的器官都是内在的,例如心肝肺等等,这些是与生命本身密切联系的。它们都不是按照单纯的整齐一律的模子决定的。时常与外在世界发生关系的那些动物器官却主要地是整齐一律的。属于这一类的有掌管向外做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那些部分和器官。视觉器官和听觉器官是管认识活动的;我们对于所见到的和所听到的都让它保持本来的样子不动。嗅觉器官和味觉器官却已见出实践关系的萌芽,因为嗅只是嗅已经准备要去吃的东西。味觉也只用在吞嚼的时候。我们固然只有一个 鼻子,但是它分成左右两孔,却是完全按照整齐一律的原则构造成的。唇齿等等也是如此。眼、耳,以及用来变动位置,攫取外物和实践地改变外物的手和足,在位置形状等方面都完全是整齐一律的。

    从此可知,在动物身体构造里,整齐一律也有它的符合概念的权利,但是只限于和外在世界直接发生关系的那些器官,而不适用于回到生命的主体性、只和它们本身发生关系的那些器官。

    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两种形式的主要特征以及在自然现象界形体构造方面所占的统治地位就是如此。

    b)符合规律

    符合规律和上述两种比较抽象的形式是应该分别开来的,因为它已站到较高的一级,形成转到生物(自然界的和心灵界的)自由的过渡。单就它本身来看,符合规律固然还不是主体的完整的统一和自由,但是已经是一种本质上的差异面 的整体 ,不是仅仅现为差异面 和对立面 ,而是在它的整体上现出统一 和互相依存的关系。这种符合规律的统一及其统治虽然还只是适用于量的范围,却不像整齐一律和平衡对称那样本身是外在的,只是在数量大小上可以用数字表示的差异面,而是让差异面之中有一种质 的关系参加进来了。因此,在符合规律的关系中所见到的既不是同一定性的抽象的重复,也不是同与异的一致性的交替,而是本质上的差异面的同时并存。我们看到这些差异面完全会合在一起,就感到满足。这种满足现出这样一种理性:只有通过整体,而且只有通过事物本质所要求的差异面的整体,感官才能得到满足。不过这里的各差异面互相依存的关系仍然只是隐秘的联系,它对于观照,时而只是一种习惯方面的事,时而也是较深刻的预感的对象。

    我们可以略举数例来说明由整齐一律转到符合规律的较明确的过渡。等长的平行线是抽象的整齐一律。进一步就是数量大小不同而只是关系相同,例如相似三角形,角的倾斜度和线与线的关系都相同,但是面积不同。再例如圆,它虽不像直线那样整齐一律,但是仍然只有抽象的一致性,因为它所有的半径都是等长的。因此,圆还只是一种不大能引起兴趣的曲线。椭圆 和抛物线 就不然,它们的整齐一律性较少,只有从它们的规律才能认识它们。例如椭圆的向径 (54) 是不等长的,但是符合规律的,连大小轴线也有本质上的差异,而焦点也不像在圆里那样落在中心,所以就已见出根据这线形规律的质的差异,这些差异面的互相依存的关系就形成这种线形的规律。如果我们用大小轴线来划分椭圆,我们就得到四个相等的部分,所以就全体来说,一致性(或整齐一律)在这里仍占统治的地位。在内在的符合规律方面达到更高的自由的是卵形 。卵形是符合规律的,不过人们还不能把这规律定成数学公式来计算它。卵形并不是椭圆,上部的曲线和下部的不同。但是我们如果用大轴线来分它,这种更自由的自然线形还是可以分成相等的两半。

    因符合规律而取消单纯的整齐一律,最后还有一个例,就是虽然像卵形而用大轴线来分它时却不能得到两等分的那种线形,因为左边不只是重复右边,曲度不同。所谓“波浪线”就属于这一类,霍嘉兹 (55) 把它称为“美的线”。左右两臂下垂线的曲度也彼此不同。这里只有符合规律而没有单纯的整齐一律。高级生物的更复杂的形式都是服从这种符合规律的原则。

    符合规律是这样一种实体性:它见出差异面及其统一,但是一方面它还只是 抽象地统治着,还不能使个体达到自由的动作,另一方面它还没有较高的主体自由,因此还不能显现出只有这种主体自由才有的生气灌注和观念性。

    c)和谐

    比单纯的符合规律更高一级的是和谐。和谐是从质上见出的差异面的一种关系,而且是这些差异面的一种整体,它是在事物本质中找到它的根据的。和谐关系已越出了符合规律的范围,正如符合规律虽包含整齐一律那一方面而同时却超出了一致和重复。但是同时这些质的差异面却不只是现为差异面及其对立和矛盾,而是现为协调一致的统一,这统一固然把凡是属于它的因素都表现出来,却把它们表现为一种本身一致的整体。各因素之中的这种协调一致就是和谐。和谐一方面见出本质上的差异面的整体,另一方面也消除了这些差异面的纯然对立,因此它们的互相依存和内在联系就显现为它们的统一。人们常谈形状、颜色、声音等等的和谐,就是采取这个意义。例如蓝、黄、青、红四色根据颜色的本质是颜色所必有的差异面 (56) 。在这些差异面里我们见到的不只是像在整齐一律里那样,由一些不一致的东西整齐一律地并列在一起,造成一种外在的统一,而是直接的对立面,例如黄和蓝,经过中和而成为具体的同一。这两种颜色的和谐之所以美,是由于它们的鲜明的差异和对立已经消除掉了,因而在蓝黄差异本身就见出它们的协调一致。它们互相依存,因为它们所合成的颜色不是片面的,而是一种本质上的整体。对这种整体的要求可以很大,就像歌德所说的,尽管眼前的对象只是一种 颜色,眼睛却主观地同时看到另一颜色 (57) 。在声音方面,基音、第三音和第五音就是声音的这种本质上的差异面,它们结合成一整体,就在差异面中见出协调。形状以及它的位置,静止、运动等方面的和谐也可以由此例推。在和谐里不能有某一差异面以它本身的资格片面地显出,这样就会破坏协调一致。

    但是单就它本身来说,和谐还见不出自由的观念性的主体性和灵魂。在灵魂里的统一不是单纯的互相依存和协调一致,而是差异面作为互相否定的因素对立着,因而使表现出来的只是它们的观念性的统一。和谐还不能达到这种观念性。一切成乐调的声音 (58) 虽以和谐为基础,却具有较高较自由的主体性,而所表现的也正是这种较高较自由的主体性。单纯的和谐一般地既不能现出主体的生气灌注,也不能现出心灵性,尽管从抽象形式方面看,它已属于最高级而且已在接近自由的主体性。

    这些就是在各种抽象形式 里可以看到的抽象统一的初步原则。

    2.美作为感性材料的抽象的统一

    抽象统一的第二方面不关形式和形状,只关单就它本身看的感性材料。这里的统一是某种感性材料所表现的本身完全不含差异面的协调一致。这是单纯的感性材料所可具有的唯一的统一。就这个关系来说,材料在形状、颜色、声音等方面的抽象的纯粹 在这一阶段就成为本质的东西。例如画得笔直的线,毫无差异地一直延长,始终不偏不倚,平滑的面以及类似的东西由于它们坚持某一定性,始终一致,而使人感到满足。天空的纯蓝,空气的透明,平静如镜的湖以及平滑的海面也因为同样的缘故而使人愉快。声音的纯粹也是如此。人的口音如果很纯,单就它作为一种纯粹的声音来说,也就产生无限的动人的力量,反之,不纯的口音就令人还听得出器官的震动声,显不出它与它自己的一致,就变成脱离它的定性的不纯粹的音。与此类似,语言里也有纯音,如a e i o u几个母音和ä ü ö几个复合母音。民间方言特别有些不纯粹的音和像oa的中间音。音的纯粹还见于母音与子音拼合时,母音的纯粹不受子音的削弱,像北欧各国语言的母音就往往受子音的影响而变得不响亮,而意大利语言却保持住这种纯粹性,所以最宜于歌唱。纯粹是原色的未经混合的颜色,例如纯粹的红色或纯粹的蓝色,也产生同样的效果,不过纯粹的蓝色是少见的,蓝色经常夹杂浅红、浅黄和青色;紫色固然也可以是纯粹的,但只是表面的,这就是说,只是没有受到浊化,因为紫色本身不是原色,即不属于按照颜色本质而分出的颜色差异 (59) 。这些原色如果是纯粹的,就是感官容易认识的,不过它们如果摆在一起,就很难配得和谐,因为它们的差异较明显地突出。阴暗的复合的颜色尽管比较容易协调,却不那样能引起快感,因为它们缺乏对立所表现的力量。青色固然是黄和蓝的混合色,但是也是这两种对立的颜色的简单的中和,如果它真正纯粹,对立就已消除,所以比起有明显差异的蓝和黄反而比较舒适,不那么粗暴刺眼。

    关于形式方面的抽象的统一以及感性材料的简单纯粹,最重要的原则如上所述。由于它们的抽象性,这两种统一都还是无生命的不真实的统一。因为真实的统一都具有观念性的主体性,而这观念性的主体性正是一般自然美所没有的,不管自然美显现得多么完满。这个基本的缺陷就指引我们进一步研究理想,这是在自然里找不到的,而且比起这种理想,自然美就显得只是它的附庸。

    C.自然美的缺陷

    我们的真正研究对象是艺术美,只有艺术美才是符合美的理念的实在。到此为止,我们一直把自然美当作美的第一种存在,所以现在就要问自然美与艺术美有什么分别。

    我们可以抽象地说,理想 (60) 是本身完满的美,而自然则是不完满的美。但是这样空洞的形容词还是无济于事,因为我们还要解决一个明确的问题:艺术美的完满和单纯自然的不完满究竟是由什么原因形成的?因此我们必须把问题这样提出:自然美何以必然不完满?这种不完满表现在哪里?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更精确地说明理想的必然性和本质。

    我们在上文里,既已沿着自然的演进逐级上升到动物的生命,看到在生命这个领域里美是如何显现的,现在下一步要做的事就是要明确地了解生物的主体性和个性这两种因素。

    我们在上文里把美看作理念,所采取的意义与把善和真看作理念时所采取的意义是相同的,这就是说,把理念看作完全是实体性的、普遍的,看作是绝对的材料而不是感性的材料,总之,理念就是世界的实体 (61) 。说得更明确一点,像我们在上文已经说过的,理念不只是实体和普遍性 ,而是概念 和体现概念的实在 二者的统一,也就是在它的客观存在范围以内作为概念来看的概念。我们在序论里已提到过,柏拉图是第一个人把理念看作唯一真实的普遍的东西,而且认为它是本身具体的普遍的东西。但是柏拉图的理念还不是真正具体的,因为单就它的概念 和普遍性 来了解,柏拉图就已把理念看作真实的。但是单就这种普遍性来了解,理念就还没有实现 ,还不是在它的现实存在里自为地 真实,它还只是停留在“自在 状态”。但是正如概念如果脱离它的客观存在,就不是真实的概念,理念如果没有现实存在而外在于现实存在,也就不是真实的理念。因此,理念必须进一步变成现实,而它之变成现实,只有通过本身符合概念的现实的主体性及其观念性的自为存在 (62) 才行。例如种族只有作为自由具体的个体才是现实的;生命 只有作为个别的有生命的东西 才能存在,善 要借个别的 人才能实现;一切真理只有作为能知识 的意识,作为自为存在的心灵 才能存在。因为只有具体的个别事物才是真实的和现实的、抽象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却不是真实的和现实的。所以我们所要紧紧掌握的要点就是这种自为存在,这种主体性。但是这主体性在于否定的统一,由于这否定的统一,各差异面在它们的实际存在中才显得是在观念中设立的 (63) 。因此,理念和体现理念的现实二者的统一就是理念 ,即单就本身来看的理念和体现理念的实在 二者的否定的 统一,也就是双方差异面的设立 与取消 (否定)。只有在这种活动里,理念与现实的统一才是肯定地自为存在的,自己对自己发生关系的无限的统一和主体性。所以我们对于美的理念,也要如其本质地就它在它的现实客观存在中作为具体的主体性因而也就是作为个别事物去理解,因为只有作为现实的理念,美的理念才能存在,而理念的现实性,只有在具体个别事物里才能得到 (64) 。

    这里要区别个别事物的两种 形式,即直接的自然的 形式和心灵的 形式。在这两种形式里,理念都使自己具有客观存在,所以在这两种形式里,实体性的内容都是理念,而在我们讨论的范围里,都是美的理念。就这个观点看,还应该说,自然美和理想(艺术美)具有同样的 内容。但是从另一方面看,也应该说,上面所说的理念达到现实的那双重形式,即自然界个别事物与心灵界个别事物之间的差异,也对内容本身(表现为自然的形式或心灵的形式)带来一种本质上的差异 。因此就产生这样一个问题:哪一种形式才真正符合理念呢?只有在真正符合它的形式里,理念才能把它的内容的真实整体 全都表现出来。

    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要讨论的一点,因为个别事物的这种形式上的差异也就是自然美与理想的差异。

    首先关于一切直接的 个别事物,应该说,它属于单纯的自然界,也属于心灵界。它也属于心灵界,是因为第一,心灵在身体 里才得到它的外在存在;其次,即使在心灵的 关系上,心灵也是首先在直接现实里才得到一种存在。因此,我们可以从三种 观点来研究这直接的个别事物。

    1.在直接现实中的内在因素仍然只是内在的 (65)

    a)我们已经见过,动物躯体只有通过它本身的对无机自然作斗争的继续不断的生命过程,吞食这无机自然,消化它,从它吸收营养,把这外在的东西转化为内在的,才能实现它自身的存在。同时我们也见过,这种继续不断的生命过程是一系统的活动,由一系列的器官来进行的。这种本身完满的器官系统的唯一目的就是通过这种过程来达到生物的自我保持,所以动物的生命就只是一种欲念的生命,这些欲念的生展和满足就是通过上述器官系统来实现的。生物就按照这种目的性 来构造成它的各部分:每一部分都只是一种工具,服务于自我保持那唯一目的。生命就由这些部分内含着,这些部分和生命是互相依存的。这种生命过程的结果就使动物成为一种能感觉到自己的,受到生气灌注的东西,因而可以作为个别事物而得到自我满足。在这一点上如果拿植物来和动物比较,我们就可以看到,像上文已经指出的,植物还没有自我感觉和灵魂性,因为它永远只是由自身分出新个体,不能把这些新个体集中到可以形成个别自我的那种否定点 (66) 。但是活的动物身体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可以看到的不是这种生命的统一点 (67) ,而是器官的繁复性 ;这样,生物还是不自由的,还不能显现为 个别的成为统一点的主体,和它的分布于外在实在界的各部分相对立 (68) 。有机生命的活动枢纽对于我们还是隐秘着的,我们只看到形体的外在轮廓,而这外在轮廓还是完全被羽毛、鳞甲、针刺之类遮盖着的。这种遮盖固然是动物界所常见的,但是事实上还是植物的构造形式保留在动物构造里。这就是动物生命在美方面的一个大缺陷。我们从这种形体构造所看得到的不是灵魂;露在外面的到处显现的都不是内在的生命,而是比真正生命低一级的那些构造。动物只是 在自身以内才是有生命的;这就是说,这种在自身以内的存在之成为实在的,并不是取内在生活本身的形式 (69) ,因此,这种生命不是在身体各部分随处都可以看见的。内在的方面既然停留在纯然内在 的状况,外在的方面也就显得是纯然外在 的而不是每一部分都由灵魂彻底灌注到的。

    b)就这一点来说,人的 身体却属于较高的一级,因为人体到处都显出人是一种受到生气灌注的能感觉的整体。他的皮肤不像植物那样被一层无生命的外壳遮盖住,血脉流行在全部皮肤表面都可以看出,跳动的有生命的心好像无处不在,显现为人所特有的生气活跃,生命的扩张。就连皮肤也到处显得是敏感的,现出温柔细腻的肉与血脉的色泽,使画家束手无策。但是人体尽管使生气外现,与动物躯体有别,它的外表,例如皮肤的裂纹、皱纹、汗孔、毫毛、脉络等等却仍然显出自然的欠缺。就连皮肤虽然可以显现出内在生命,却仍然是一种旨在自我保存的外部遮盖,只是一种适应自然需要的达到目的的手段。人体现象的无比优越性在于敏感,它虽然不是到处都实在现出感觉,至少是有现出感觉的可能。但是这里也还是有缺陷,这种感觉还没有内在地集中到能呈现于身体的每一部分;身体里有一部分器官和它们的形体还只适合于动物的机能,只有另一部分器官才更能表现出灵魂生活,感情和情欲。从这方面看,灵魂和它的内在生活也还没有通过全部形体的实在而显现出来。

    c)如果我们就它们的直接生命来研究,在较高的世界,即心灵 世界以及它的机构里,也可以见出同样的缺陷。心灵世界的机构愈庞大,愈丰富,灌注生气于整体而且形成这整体的内在灵魂的那单一的 目的也就愈需要辅助的手段。在直接现实中,这些辅助的手段当然显现为一些有目的性的机构,而且只有借意志的媒介作用,凡是发生的和完成的事情才能发生和完成;这种机构————例如国家和家庭————中的每一点,即每一个体,都在起意志 ,和同一机构中其他成员虽都显得有联系,但是这种联系的单一的 内在灵魂,即单一目的的自由性与理性,却不在实在中显现为这种单一的自由完整内在的生气灌注作用,不是在每一部分都可以见出。

    这种情形在个别的行动和事迹里也可以见出,这些与上述心灵机构相类似,也是一种有机的整体。它们所由产生的那内在的因素也不常浮升到它们的直接现实的表面和外在形状。显现出来的只是一种实在的 整体,其中最内在的统摄一切的生气灌注作用却还是作为内在的 因素而隐藏起来 。

    最后,个别的人看起来也还是如此。心灵的个体 (70) 本身是一种借心灵性作为中心点而结合起来的整体。在它的直接现实中,它只是零碎地显现于生活、行动、不行动、愿望和冲动,但是它的性格还是要从它的一系列的行动和经验中才可以认识出。这一系列的行动和经验就组成它的实在,但是从这一系列的行动和经验里还不能见出或理解到集中了的统一点就是结合的中心 (71) 。

    2.直接个别客观存在的依存性 (72)

    由此就得出以下一个重要点。有了个别事物的直接性,理念就进入现实的客观存在,但是正是由于这种直接性,理念也就同时和外在世界交织成错综复杂的关系,卷入外在情况的条件约制性以及目的与手段的相对性,总之,卷入一般现象的有限性。因为直接的个别事物首先是一种本身圆满的单一体,但是正是由于这个缘故,它就自禁闭起来,以否定方式与其他事物隔开 (73) ,同时由于它的直接的孤立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它只有一种受条件约制的存在————却被不在它本身以内的那现实整体的力量的摆布,迫使它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现出对无数方面的依存性。理念在这种直接状态中个别孤立地 实现它的一切方面,因而还只是一种内在的 力量,使自然界和心灵界的各种个别存在彼此发生关系 (74) ,这种关系对于这些个别存在本身是外在的,所以在这些个别存在里显现为最繁复的互相依存,以及受其他事物限定的那种外在的必然性 。从这方面看,客观存在的直接状态就是许多可以目睹的独立存在的个体与力量之间的必然关系的系统,在这系统里每一个别事物是被用作手段,来达到对它是外在的目的,或是被迫利用对它是外在的事物作为它自己的手段。理念在直接个别事物里一般既然只在外在世界的场所上得到实现,所以它须同时听命于偶然机会和必然需要。直接的个别事物所生活在里面的是一种不自由的领域。

    a)例如个别的动物是束缚在一定的水陆空自然环境的,这就限定了它的生活方式、营养方式以及整个生活习惯。动物生活的无数差别都是从此产生的。有些动物是介乎两个物种之间的,例如游泳的鸟、水栖的哺乳动物、两栖动物以及其他过渡阶段的动物,但是它们都是些混种,而不是较高的统一的经过调和的物种。此外,动物在自我保持中经常受制于外在自然,如寒冷、干燥和缺乏营养之类,在这种环境吝啬的控制之下,形状可以长不齐全,花卉可以失去它的美丽,消瘦下去,只成为四周贫乏的象征。它对于它所分到的那一份美能保持住还是要丧失掉,都全靠外在的情况来决定。

    b)人的 肉体的存在也还是在不同程度上依存于外在自然的力量,也不免受制于同样的偶然机会,得不到满足的自然需要,致命性的疾病以及一切种类的穷困的苦恼。

    c)再往上一级,在具有心灵 意蕴的直接现实里也最充分地表现出对外在世界的依存性。它现出人类生存的全篇枯燥的散文。单纯的身体方面的生活目的和心灵方面的较高的生活目的是相反的,它们可以互相阻碍、互相搅扰、互相消灭,这就已是这种散文的例证。此外,个别的人为了要保持他的个别存在,不得不让自己在多方面成为旁人的手段,替旁人的狭隘目的服务,同时为了要满足他自己的利益,也不得不把旁人变成他自己的单纯的手段。因此就个人在日常的散文世界里所表现的来看,他不是以他自己的整体去活动,单从他本身不能了解他,要从他和旁人的关系才能了解他。因为个人依存于他所碰到的外在的影响,如国家的法律、公民的关系之类,无论它们是否合乎他的内在的心意,他都必须向它们屈服。还有一层,个别的主体不是以本身完满的整体,而只是由于他的行动、愿望和意见对于旁人有最切近的个别的利益,他对旁人才有意义。凡是人感到兴趣的首先是某事物对他自己的意图和目的的关系。就连一个集团协力作成的重大行动和事件在这个相对现象的领域里也只显得是多方面的个别努力的结果。这个人或那个人贡献出他的一份力量,为着这个或那个目的,这目的失败或是成功,或是碰巧达到某种成就,这种成就比起整个社会事业也只起了一种很次要的作用。许多个人所成就的,比起他们各有贡献的那个全部事业和整个目的,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有些站在最高地位的人物,在情感和意识上觉到全部事业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业,但是就连他们也显得是纠缠在多方面的个别情况、条件、阻碍和相对关系的复杂网里。从这一切方面看,个人在这个领域里都不能使人见出独立完整的生命和自由,而这种生命和自由的印象却正是美的概念的基础。人类的直接现实,以及它的事迹和组织固然也不缺乏活动的系统和整体,但是这种整体只显得是个别现象的堆积,其中所有事务和活动都分裂成多至不可胜数的部分,所以落到每个人身上的只不过是整体中的一丝一毫。无论个人怎样坚持他自己的目的,只促成有助于他自己利益的事业,他的意志的独立自由却仍然多少是形式的,取决于外在情况和偶然机会的,受自然障碍妨害的。

    这就是每人自己和旁人都意识到的世界的散文,它是一种有限的常在变动的世界,其中充满着个人所无法避免的复杂错综的相对事物和必然性的压力。每个孤立的有生命的东西都处在这样一种矛盾里:一方面自己对自己是一个自禁排外的统一体,另一方面却又依存于其他事物。为着要解决这种矛盾而进行的斗争总是跳不出试探的范围,成为继续不断的搏斗。

    3.直接个别客观存在的局限性

    第三,自然界和心灵界的直接个别事物不仅一般有依存性,而且没有绝对的独立自在性,因为它是有局限性的 ,说得更精确一点,因为它本身是个别化 了的 (75) 。

    a)每一个别动物都属于某一种有定性的因而也是有局限性的固定的物种,而不能越过这个物种的界限。生命及其机构固然有一幅轮廓的图形悬在心灵的面前,但是在现实自然里,这种一般的身体机构就分裂成为无数个别成员,其中每一个在形状上属于一种确定的类型,在发展上都属于一种特殊的阶段。此外,在这个不可逾越的界限以内,在每个个体身上所表现的情况或外在环境以及对这外在环境的依存性又都只是偶然的、而且表现的方式本身也只是偶然的、个别的,这也就破坏了独立和自由的印象,而这印象却正是真正的美所必不可少的。

    b)心灵在它所特有的人体机构里固然完全实现了自然生命的完整概念,比起人体机构,动物的身体机构就显得不完满,甚至显得是低级生命的标志;但是人体机构,尽管是在较小的程度上,也还是分裂为种族上的差异以及随着种族差异而来的不同等级的美的形体构造。除掉这种当然比较一般性的差异以外,还有偶然形成的家族特性以及家族特性的混合,表现为某种生活习惯、仪表和姿态;这些特性本身已经是不自由的,还要加上有限生活领域里各种工作和事务所产生的职业特性,最后还要再加上特种性格与特种性情的全部特点及其连带的歪曲和变态 (76) 。穷困,忧虑、忿怒,冷淡,情欲的烈焰,对片面目的的执着,变化无常,心灵方面的分裂,对外在自然的依存,总之,人类生存的全部有限性都造成了个别面貌的偶然特点及其经常的表现。例如有一种久经风霜的面相,上面刻下了种种情欲的毁灭性风暴的遗痕;另有一种面相显出内心的冷酷和呆板,还有一种面相奇特到简直不像人。这些形状上的偶然分歧是无穷尽的。大体说来,儿童是最美的,一切个别特性在他们身上好像都还沉睡在未展开的幼芽里,还没有什么狭隘的情欲在他们的心胸中激动,在儿童的还在变化的面貌上,还见不出成人的繁复意图所造成的烦恼,但是儿童的活泼气象尽管显出一切可能性,在他的这种天真中却还缺乏较深刻的心灵的特征,还没有现出心灵的深思远虑,专心致志于重要目标的那种神情。

    c)无论在身体方面还是在心灵方面,直接存在的这种缺陷在本质上都应了解为一种有限 ,说得更精确一点,这种有限和它的概念不符合,而它的有限性也就由这种不符合里看出。因为概念,说得更具体一点,理念,在它本身以内是无限的 、自由的 。动物生命就其为生命来说,固然已是理念 ,却还不能表现出无限与自由;只有在概念完全贯注到符合它的实在里,因而在这实在里就只有概念本身而不让其它与概念无关的东西掺入时,无限与自由才能显现出来。只有在这种情况之下,概念才成为真正自由无限的个别存在。但是自然生命不能越出在它本身以内 的情感,不能贯注到全部实在里去,此外它还发现自身是直接受条件限制的,有局限性的,依存的,因为它的自由不是由自己决定而是受其它事物决定的。心灵的直接有限现实在它的知识、意志、行动和命运等方面也有类似的情形。

    因为在心灵的领域里虽然已经形成了一些比较本质性的中心点 (77) ,但是它们究竟还只是些中心点,还是像个别事例 (78) 一样,不能自在自为地具有真实性,而只是由取决于整体的彼此之间的关系来表现这种真实性。这整体就其为整体而言,固然也符合它的概念,但是还不能以它的整体显现出来,还只是一种内在的东西,所以只能成为内在的思考认识的对象,不能作为完全的符合,显现于外在现实,使无数的个别性相由分裂状态回原到统一,以便集中成为一个 表现和一个 形象。

    由于这个理由,心灵就不能在客观存在的有限性及其附带的局限性和外在的必然性之中直接观照和欣赏它的真正的自由,而这种自由的需要就必然要在另一个较高的领域才能实现。这个领域就是艺术,艺术的现实就是理想。

    所以艺术的必要性是由于直接现实有缺陷,艺术美的职责就在于它须把生命的现象,特别是把心灵的生气灌注现象按照它们的自由性,表现于外在的事物,同时使这外在的事物符合它的概念。只有这样真实的东西才能从它的有时间性的环境中,从它的在有限事物行列中浪游的迷途中,解脱出来,才能获得一种外在的显现,这外在的显现使人看到的不是自然与散文世界的贫乏,而是一种与真实相适应的客观存在,而这客观存在也显现为自由独立的,因为它的定性是从它本身得到的,而不是由其它事物外加到它身上的。 (79)

    ————————————————————————————————————————

    (1) “观念性的统一”是主体在思想上认识到的统一。无灵魂的自然界事物自在而不自为(自觉),所以见不出这种观念性的统一,木石对自己毫无概念。

    (2) 差异面即不同的属性、因素或不同的部分。

    (3) Beseelung,意谓使对象具有灵魂或生命。依黑格尔看,矿物无生命,所以不像有生命的东西那样各部分各有专司而仍互相联系成为完整的组织。就连这些不同部分也没有像下文所说的太阳系统所有的那种自在的消极的统一可以使它现出像有生气(因有自运动)。

    (4) 它还见不出心灵性。太阳系能自运动,但仍是自在的而不是自为的,没有能自觉的灵魂,所以没有主体的观念性的统一。

    (5) 即各种不同的星体。

    (6) 太阳影响所及的各个星体。

    (7) 依黑格尔,概念分正反合三阶段,在正的阶段,概念是主体的,具有观念性的抽象的统一;在反的阶段,概念得到客观性,见出差异面(即外现为各种定性);在合的阶段,概念的差异面经过否定,与原来的观念性的主体的统一结成统一体,所谓“回原到统一”(否定的否定),这才是具体的统一。到了这阶段,概念才成为理念,达到真正的存在。

    (8) 即观念性的统一。

    (9) 这种外在实在即上文“现于感官的互相外在”亦即客观世界里并存的事物。

    (10) 黑格尔所理解的唯心主义(Idealismus)哲学是以Idee(观念、理念、概念都属这一范畴)为统摄万事万物的基础,使杂多之中有统一,个别之中有普遍性,颇近于过去中国哲学所说的“理一分殊”。这就是对立面的统一。他认为,生命把灵魂和身体的对立矛盾统一起来,也就是遵照唯心主义的原则,哲学上的唯心主义就是生命的唯心主义的一种反映。

    (11) “概念”指房屋整体,房屋整体的概念对于一砖一木是外在的,一砖一木里并没有房屋这个概念,所以房屋的各部分只有外在形式上的统一,没有观念性的统一,即概念所应有的灌注生气于全体各部分的统一。

    (12) 例如手这个差异面是实在的肯定的东西,但是要把它的独立自在性否定掉,受“生命”统辖,它才是活的,也才是手。手依存于观念性的统一,即生命。

    (13) 在黑格尔的辩证逻辑中,Sein是抽象的存在(或译“潜有”、“虚有”),是正,Dasein是在实在界中与其他事物发生关系因而获得定性的具体存在或客观存在(或译“限有”、“实有”),是反;这正反两对立面的统一是Fürsichsein,即“自为的存在”(或译“自有”)。例如“石”这个概念只有抽象存在,个别的具体的石头才有客观存在。石头无自意识,所以只能是“自在的”,不能是“自为的”。有自意识的东西才是自为的存在。“被否定地设立”:客观存在否定抽象存在,作为抽象存在的反面或对立面。“观念化的活动”:否定片面的抽象性,回到观念性的统一。“同时是肯定的自为存在”:不但有客观存在,而且在主体意识中认识到这存在。

    (14) 灵魂灌注生气于全体各部分,肯定了全体有统一的生命,否定了各部分的独立自在性。

    (15) 这句英译本是:“但是因为在客观世界里,概念,严格地作为概念,就是主体生命和自确定的生命的原则明白外现 于它自己的客观实在。”例如马的概念是主体的,对于个别存在的马是使马之所以为马的主体性即观念性的统一与普遍性。这马概念的观念性的统一与普遍性,在个别存在的马身上得到实现。

    (16) “自己的目的”即它本身就是目的。

    (17) “与自己发生关系”,英译本作“自确定了”。

    (18) 即动物的身体。

    (19) 这其实就是“生物”,一个典型的绕弯子说话的哲学术语。

    (20) 另一体即对立面,亦即外在世界。“再现自己”,因为改变外在事物,使它们现出自己活动的效果。

    (21) 客观唯心主义肯定观念或概念的客观存在,生命概念客观存在于个别有生命的东西里,所以黑格尔把生物的存在称为“客观唯心主义”。

    (22) 即显现为一种可以感觉到的对象。

    (23) 即作为感官对象的。

    (24) 我们推想动物运动有预先考虑到的目的。

    (25) 各器官都在设法实现同一有目的的活动。

    (26) 即生命的观念性,或周流于全体各部使它们成为整体的“灵魂”。

    (27) “它的”,指生命的客观唯心主义的。

    (28) 同上。

    (29) 原文似有省略,俄译本作:“思考在它的概念 里掌握住这种唯心主义,从它的普遍性 方面把它变成思考的对象,但是审美作用却从它的显现着的实在 方面把它变成审美的对象。”“自为的”(für sich)指变成自己的认识对象。

    (30) 例如马有只是实在的一方面,即寻常实际存在的个别的马,也有显现着的一方面,即使人觉得美的马的生气活泼的形象,或画成的马。

    (31) 有机体各部分的独立自在。

    (32) “统一”即“内在联系”。

    (33) 在有规律的安排里,作为安排准则的时、空、量、质等都是抽象的,外在的;既要求一致,即须消除各个别方面的独立自在的特性。在有机体里,例如人的眼耳鼻手足等部分一方面独立自在,保持特性,一方面又借灵魂或生命作它们的内在联系。各部分的差异是可目睹的,它们所显现的生命却是内在的,须借思考才能理解的,所以是观念性的统一。

    (34) 动物身体各部分所见出的统一是主体的观念性的统一,是理性的因素,但必须在具体的感性的客观事物中显现出来,才使人觉得美。

    (35) Subjektum,俄译本引原文加括弧未译,英译本作“主体的主体”。

    (36) “这就是说,它所根据的只是很有限的经验,这种经验不一定与所见事物的真正本质有关。”(英译本注)这就是“美是常态,丑是变态”的看法。

    (37) 居维叶(Cuvier,1769——1832),法国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在解剖学上有很大的贡献。

    (38) 德文Sinn,英译本和法译本都作“感觉”(Sense),俄译本作“对外形的感觉”。依一般心理学的划分,感觉只限于对直接外形的认识,抽象思考才能获得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黑格尔认为美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所以用来认识美的心理功能,不是知解力而是他所说的“敏感”(Sinn),是介乎感觉与思考之间的一种心理功能。

    (39) sinnvolle与上句Sinn呼应;俄译本作“感性的聪敏的观照”。

    (40) 歌德对动植物形态的研究和贡献是有历史意义的。

    (41) naiverweise,不用哲学的前提和方法。

    (42) 朦胧的预感,还没有成为明确的观念。

    (43) 这段的标题俄译本作“抽象形式的外在美,即整齐一律,平衡对称,符合规律,和谐,以及美作为感性素材的抽象的统一”;英译本前半同俄译本,后半作“以及实在看作物质材料的抽象的统一”。兹依原文直译。

    (44) 原文为Seelenhaftigkeit,字面的意义是“富于灵魂性”,实即指灌注生气于全体各部分的“观念性的统一”,英译本俄译本均作“灵魂生活的原则”,因从之。

    (45) 即整齐一律。

    (46) 英译本作“数量上的分别”。

    (47) 英译本注:“整齐一致与纯粹的质的关系不相干,平衡对称却不然。”例如一排等距离的平行直线只见出整齐一律,只有数量上的一致,如果这种安排与一排等距离的点有规律地交错,就见出平衡对称,这就不仅是量的关系,而且也是质的关系(线与点在质上不同)。

    (48) 英译本作“在有机体里”。

    (49) 概念对各部分独立自足性加以否定,使它们具有观念性的统一,即使它们受到生气灌注。

    (50) 英译本作:“它的活动还只限于营养。”俄译本基本相同。

    (51) 植物没有意识,所以没有表现主体性的感觉,感觉对于动物就能起主体性统一的作用。

    (52) 英译本作“自确定的”。

    (53) 原文作in sich zurückgeht,字面的意义是“回到自身”。英译本俄译本均照字面直译。

    (54) radii vectores向径,亦称“幅距”或“向量”。

    (55) 霍嘉兹(Hogarth,1697——1764),英国名画家,著有《美的分析》。

    (56) “根据较近的分析,这句话是不正确的,但是这当然不能影响这里的论点。”(英译本注)

    (57) 即前一颜色的补色。

    (58) alles Melodische,乐调比单纯的和谐较复杂。

    (59) 据后来的分析,紫色还是一种原色。

    (60) “理想”即“艺术美”,下仿此。

    (61) Bestand,有“存在”、“持续”等义,英译本作“世界的持续”,本文从俄译本。译“世界的支柱”亦可。

    (62) 英译本作“观念性的统一和自确定”,俄译本作“观念性的统一和自为存在”。查1955年版原文无“统一”字样。

    (63) 英译本这句作:“主体性可以下这样的定义:它就是根据观念性的统一原则来进行的观念性的确定,这观念性的统一原则是通过对当前差异面的否定 ,使它们成为一个客观现实的互相调和的部分,而表现出来的。”俄文照原文直译,因从之。

    (64) 概念具体化为实在,形成概念与实在的统一,这就是理念。在这统一体中概念否定了实在的片面的个别性,实在也否定了概念的片面的普遍性,所以叫做“否定的统一”。概念本身设立自己的对立面就否定了自己,同时又否定了这种对立面回到主体的统一,达到进一步的发展,原来抽象的,片面的,就变成具体的统一体了,只有有自意识的人作为主体,才能凭心灵 设立和否定对立面并且认识到 所形成的统一,所以这种统一叫做“主体的观念性的统一”。

    (65) “直接现实”即直接呈现于感官的自在的个别事物,也就是单纯的“自然”。

    (66) negative Punkt,否定点即使某个别事物得到它的特殊定性的辩证过程,凡是限定(受到定性)都同时是否定。自意识否定单纯的自在生活。

    (67) 即上文的否定点,亦即观念性的统一或灌注生气于全体各部分的心灵性。

    (68) 成为主体才能有统一,才有与部分相对立的自我整体。

    (69) 即心灵生活的形式。

    (70) 即具有心灵的个人的人格。

    (71) 还见不出自我就是这些行动和经验所由结合成为一个整体的中心。

    (72) “个别客观存在”,其实就是个别事物。

    (73) 即与其他事物对立。

    (74) 俄译本作:“它因此还只是概念的内在力量,使个别的自然存在和心灵存在彼此发生关系。”

    (75) partikularisiert,俄译本作:“它在本身以内分裂为个别部分的。”

    (76) 不正常的发展。俄译本作:“对人体美的基本类型所造成的歪曲和扰乱。”

    (77) 英译本作“统一的中心”。

    (78) 英译本作“这些中心所结合的个别事例”。

    (79) 在论自然美的第二章里,黑格尔虽承认自然美,但强调自然美还不是理想美,因为山川、草木、金石、星辰、鸟兽之类自然事物,都是自在的,而不是自为的,没有自觉的心灵灌注生命和主体的观念性的统一于一些差异并立的部分,随时都受到外在事物的限制,见不出自由和无限这些理想美的特征,黑格尔所见到的自然美主要不外两种:一种是整齐一律、平衡对称、和谐之类抽象形式美;另一种是自然有某些方面能契合审美者的主体心情,因而引起共鸣。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