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莊子集釋卷八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r />
    【六】【注】安之若命,故其成不滑。

    【疏】滑,亂也。體道會真,安時達命,縱遭萬惡,不足以亂於大成之心。

    【釋文】《以滑》音骨。

    【七】【注】靈臺者,心也,清暢,故憂患不能入。

    【疏】內,入也。 靈臺,心也。妙體空靜,故世物不能入其靈臺也。

    【釋文】《靈臺》郭云:心也。案謂心有靈智能住持也。許慎云:人心以上,氣所往來也。◎俞樾曰:不可上當有萬惡二字,上文若是而萬惡至者,皆天也,而非人也,不足以滑成,其文已足。萬惡不可內於靈臺,則又起下意。下文云,靈臺者有持,而不知其所持而不可持者也,皆承此言之。讀者不詳文義,誤謂不可內於靈臺與不足以滑成兩句相屬,故刪萬惡二字耳。文選廣絕交論李善注引此文,正作萬惡不可內於靈臺。

    【八】【注】有持者,謂不動於物耳,其實非持。

    【疏】惟貴能持之心,竟不知所以也。

    【九】【注】若知其所持則持之。

    【一○】【注】持則失也。

    【疏】若有心執持,則失之遠矣,故不可也。

    不見其誠己而發【一】,每發而不當【二】,業入而不舍【三】,每(一)更為失【四】。為不善乎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之;為不善乎幽閒(二)之中者,鬼得而誅之。【五】明乎人,明乎鬼者,然後能獨行【六】。

    【一】【注】此妄發作。

    【釋文】《不見其誠己而發》謂不自照其內而外馳也。

    【二】【注】發而不由己誠,何由而當!

    【疏】以前顯得道之士智照光明,此下明喪真之人妄心乖理。誠,實也。未曾反照實智而輒妄發迷心,心既不真,故每乖實當也。

    【釋文】《每發而不當》丁浪反。爾雅云:每,雖也。謂雖有發動不中當。

    【三】【注】事不居其分內。

    【疏】業,事也。世事攖擾,每入心中,不達違從,故不能舍止。

    【四】【注】發由己誠,乃為得也。

    【疏】每妄發心,緣逐前境,自謂為得,飜更喪真。

    【五】【疏】夫人鬼幽顯,乃曰殊塗,至於推誠履信,道理無隔。若彼乖分失真,必招報應,讎怨相感,所以遭誅,則杜伯彭生之類是也。

    【釋文】《幽閒》音閑。

    【六】【注】幽顯無愧於心,則獨行而不懼。

    【疏】幽顯二塗,分明無譴,不犯於物,故獨行不懼也。

    【校】(一)闕誤引劉得一本每下有妄字。(二)高山寺本閒作冥。

    劵內者,行乎無名【一】;劵外者,志乎期費【二】。行乎無名者,唯庸有光【三】;志乎期費者,唯賈人也【四】,人見其跂,猶之魁然【五】。與物窮者,物入焉【六】;與物且者,其身之不能容,焉能容人【七】!不能容人者無親,無親者盡人【八】,兵莫憯於志,鏌鎁為下【九】;寇莫大於陰陽,無所逃於天地之間【一○】。非陰陽賊之,心則使之也【一一】。

    【一】【注】券,分也。夫遊於分內者,行不由於名。

    【疏】券,分也。無名,道也。履道而為於分內者,雖行而無名跡也。

    【釋文】《券內》字又作卷。徐音勸。《券分》符問反。下同。崔云:券,分明也。則宜方云反。

    【二】【注】有益無益,斯欲損己以為物也。

    【疏】期,卒也。立志矜矯,游心分外,終無成益,卒有費損也。

    【釋文】《期費》芳貴反。下同。廣雅云:期,卒也。費,耗也。言若存分外而不止者,卒有所費耗也。◎俞樾曰:案郭象注既言志。又言期,於義複矣。釋文於義亦不可通。今案荀子書每用綦字為窮極之義。王霸篇目欲綦色,耳欲綦聲,楊注曰,綦,極也。亦或作期,議兵篇曰,已期三年,然後民可信也;宥座篇曰,綦三年而百姓往矣。是期與綦通。期費者,極費也。費,謂財用也。呂覽安死篇非愛其費也,高曰:費,財也。期費之義,與綦色綦聲相近,彼謂窮極其聲色,此謂窮極其財用也。故下文曰志乎期費者惟賈人也。《以為》于偽反。

    【三】【注】本有斯光,因而用之。

    【疏】庸,用也。游心無名之道者,其所用智,日有光明也。

    【四】【注】雖己所無,猶借彼而販賣也。

    【疏】志求之分外,要期聲名而貪損神智者,意唯名利,猶高價販賣之人。

    【釋文】《賈人》音古。

    【五】【注】夫期費者,人已見其跂矣,而猶自以為安。

    【疏】企,危也。魁,安也,銳情貪取,分外企求,他人見其危乎,猶自以為安穩,愚之至也。

    【釋文】《人見其跂猶之魁》苦回反,安也。一云:主也。《然》謂眾人已見其跂求分外而猶自安。可羞愧之甚也。◎家世父曰:說文:劵,勞也。人勞則倦。劵內者反觀,劵外者徇外。徇外則測量之意多而營度之用廣。測量營度,賈人之術也。說文:期,會也。費,散財用也。玉篇:費,用也。期費者,約會施用之意。魁然自大,人見其踑跂以行而不自知。釋文:魁,安也,一曰主也。似未愜。郭象注且謂劵外而跂者。窮者誠己而發者也,苟且則苟且相與而已。志乎期會之謂且,行乎無名。斯能窮盡其意也。

    【六】【注】窮,謂終始。

    【疏】舍止之謂也。物我冥符而窮理盡性者,故為外物之所歸依(之)也。

    【七】【注】且,謂劵外而跂者。跂者不立,焉能自容!不能自容,焉能容人!人不獲容則去也。

    【疏】聊與人涉,苟且於浮華,貪利求名,身尚矜企,心靈躁競,不能自容,何能容物耶!

    【釋文】《物且》且,始也。◎俞樾曰:且即苟且之且。詩東門之枌篇穀旦于差,韓詩旦作且,云:苟且也。是重言為苟且,單言為且也。上文與物窮者,郭注窮謂終始,是窮為窮極之義。苟且與窮極,義正相反也。釋文曰:且,始也。非是。《焉》於虔反。注同。

    【八】【注】身且不能容,則雖己非己,況能有親乎!故盡是他人。

    【疏】褊狹不容,則無親愛;既無親愛,則盡是他人。逆忤既多。讎敵非少,欲求安泰,其可得乎!

    【九】【注】夫志之所攖,燋火(疑水)〔凝冰〕(一),故其為兵甚於劍戟也。

    【疏】兵戈,鋒刃之徒。鏌鎁,良劍也。夫憯毒傷害,莫甚乎心。心志所緣,不疾而速,故其為損害甚於鏌鎁。以此校量,劍戟為下。

    【釋文】《莫憯》七坎反。廣雅云:痛也。元嘉本作潛。◎慶藩案憯與慘同。說文:慘,毒也。字或作憯。方言:慘,殺也。與訓毒義相近。《鏌》音莫。《鎁》也嗟反。鏌鎁,良劍名。

    【一○】【疏】寇,敵也。域心得喪,喜怒戰於胸中,其寒凝冰,其熱燋火,此陰陽之寇也。夫勍敵巨寇,猶可逃之,而兵起內心,如何避邪!

    【一一】【注】心使氣,則陰陽徵結於五藏而所在皆陰陽也,故不可逃。

    【疏】此非陰陽能賊害於人,但由心有躁競,故使之然也。

    【釋文】《五藏》才浪反。後皆放此。

    【校】(一)凝冰二字依宋本及下疏文改。

    道通,其分也(一)。其成也毀也【一】。所惡乎分者,其分也以備【二】;所以惡乎備者,其有以備【三】。故出而不反,見其鬼【四】;出而得,是謂得死【五】。滅而有實,鬼之一也【六】。以有形者象無形者而定矣【七】。

    【一】【注】成毀無常分而道皆通。

    【疏】夫物之受氣,各有崖限,妍醜善惡,稟分毀成。而此謂之成,彼謂之毀,道以通之,無不備足。

    【釋文】《其分》符問反。注及下皆同。一音方云反。

    【二】【注】不守其分而求備焉,所以惡分也。

    【疏】夫榮辱壽夭,稟自天然,素分之中,反己備足。分外馳者而求備焉,游心是非之境,惡其所受之分也。

    【釋文】《所惡》烏路反。下及注皆同。

    【三】【注】本分不備而有以求備,所以惡備也。若其本分素備,豈惡之哉!

    【疏】造物已備而嫌惡之,豈知自然先已備矣。

    【四】【注】不反守其分內,則其死不久。

    【疏】夫出愚惑,妄逐是非之境而不能反本還原者,動之死地,故見為鬼也。

    【釋文】《故出而不反》謂情識外馳而不反觀於內也。《見其鬼》王云:永淪危殆,資死之術,己行及之,故曰見鬼也。

    【五】【注】不出而無得,乃得生。

    【疏】其出心逐物,遂其欲情而有所獲者,此可謂得死滅之本。

    【釋文】《出而得是謂得死》若情識外馳以為得者,是曰得死耳,非理也。

    【六】【注】已滅其性矣,雖有斯生,何異於鬼!

    【疏】迷滅本性,謂身實有,生死不殊,故與鬼為一也。

    【釋文】《滅而有實鬼之一也》廣雅云:滅,殄也,盡也。實,塞也。既殄塞純朴之道而外馳澆薄之境,雖復行尸於世,與鬼何別!故云鬼一也。

    【七】【注】雖有斯形,苟能曠然無懷,則生全而形定也。

    【疏】象,似也。雖有斯形,似如無者,即形非有故也。曠然忘我,故心靈和光而止定也。

    【校】(一)高山寺本其分也下有成也二字。

    出無本【一】,入無竅【二】。有實而無乎處,有長而無乎本剽【三】,有所出而無竅者有實【四】。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五】。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六】。有乎生,有乎死,有乎出,有乎入,入出(一)而無見其形【七】,是謂天門【八】。天門者,無有也,萬物出乎無有【九】。有不能以有為有【一○】,必出乎無有【一一】,而無有一無有【一二】。聖人藏乎是【一三】。

    【一】【注】欻然自生,非有本。

    【二】【注】欻然自死,非有根。

    【疏】出,生也,入,死也。從無出有,有無根原,自有還無,無乃無竅穴也。

    【釋文】《出無本入無竅》苦弔反。出,生也。入,死也。本,始也。竅,孔也。所以知有形累於無形者,以其出入無本竅故也。◎家世父曰:郭象以出入為生死。出入非生死也,以象乎生死者也。形者,實也,無所處乎其形,故有出;無形之形,所以長也,而更無始終本末之可言,故有入;出入無竅也,而固有實。天地六合曰宇,宇以言乎其廣也;古往今來曰宙,宙以言乎其長也。出入宇宙之中而無見其形,斯之謂定。《欻然》訓勿反。

    【三】【疏】剽,末也,亦原也。本亦作摽字,今隨字讀之。言從無出有,實有此身,推索因由,(意)〔竟〕(二)無處所,自古至今,甚為長遠,尋求今古,竟無本末。

    【釋文】《乎處》昌據反。下注同。《有長》丁丈反,增也。又如字。下注同。《本剽》本亦作摽,同。甫小反。崔云:末也。李怖遙反,徐又敷遙反。下同。◎盧文弨曰:摽當作標。

    【四】【注】言出者自有實耳,其所出無根竅以出之。

    【疏】有所出而無竅穴者,以凡觀之,謂其有實,其實不有也。

    【釋文】《有所出》夫生必有所出也。《而無》此明所出是無也。既是無矣,何能有所出耶!《竅者有實》既言有竅,竅必有實;求實不得,竅亦無也。

    【五】【注】宇者,有四方上下,而四方上下未有窮處。

    【疏】宇者,四方上下也。方物之生,謂其有實,尋責宇中,竟無來處。宇既非矣,處豈有邪!

    【釋文】《有實而無乎處者宇也》三蒼云:四方上下為宇。宇雖有實,而無定處可求也。

    【六】【注】宙者,有古今之長,而古今之長無極。

    【疏】宙者,往古來今也。時節賒長,謂之今古,推求代序,竟無本末。宙既無矣,本豈有耶!

    【釋文】《有長而無本剽者宙也》三蒼云:往古來今曰宙。說文曰:舟輿所極覆為宙。長,猶增也。本,始也。宙雖有增長,亦不知其始末所至者也。

    【七】【注】死生出入,皆欻然自爾,無所由,故無所見其形。

    【疏】出入,(由)〔猶〕生死也。謂其出入生死,故有出入之名,推窮性理,竟無出入處所之形而可見也。

    【八】【注】天門者,萬物之都名也。謂之天門,猶云眾妙之門也。

    【疏】天者,自然之謂也;自然者,以無所由為義。言萬有皆無所從,莫測所以,自然為造物之門戶也。

    【九】【注】死生出入,皆欻然自爾,未有為之者也。然有聚散隱顯,故有出入之名;徒有名耳,竟無出入,門其安在乎?故以無為門。以無為門,則無門也。

    【疏】夫天然之理,造化之門,徒有其名,竟無其實,而一切萬物,從此門生,故郭注云以無為門。以無為門,則無門矣。

    【一○】【注】夫有之未生,以何為生乎?故必自有耳,豈有之所能有乎!

    【疏】有既有矣,焉能有有?有之未生,誰生其有?推求斯有,竟無有也。

    【一一】【注】此所以明有之不能為有而自有耳,非謂無能為有也。若無能為有,何謂無乎!

    【疏】夫已生未生,二俱無有,此有之出乎無有,非謂此無能生有。無若生有,何謂無乎!

    【一二】【注】一無有則遂無矣。無者遂無,則有自欻生明矣。

    【疏】不問百非四句,一切皆無,故謂一無有。

    【一三】【注】任其自生而不生生。

    【疏】玄德聖人,冥真契理,藏神隱智,其在茲乎!

    【校】(一)闕誤引張君房本入出作出入。(二)竟字依下句改。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一】。惡乎至【二】?有以為未始有物者,至矣,盡矣,弗可以加矣【三】。其次以為有物矣【四】,將以生為喪也【五】,以死為反也【六】,是以分已【七】。其次曰始無有,既而有生,生俄而死;以無有為首,以生為體,以死為尻;孰知有無死生之一守(一)者,吾與之為友。【八】是三者雖異,公族也【九】,昭景也,著戴也,甲氏也,著封也,非一也【一○】。

    【一】【疏】玄古聖人,得道之士,知與境合,故稱為至。

    【二】【疏】問至所由,(有)〔用〕何為至?

    【釋文】《惡乎》音烏。

    【三】【疏】此顯至之體狀也。知既造極,觀中皆空,故能用諸有法,未曾有一物者也,可謂精微至極,窮理盡性,虛妙之甚,不復可加矣。

    【四】【疏】其次以下,未達真空,而諸萬境,用為有物也。

    【五】【注】喪其散而之乎聚也。

    【釋文】《為喪》息浪反。注同。

    【六】【注】還融液也。

    【疏】喪,失也。流俗之人,以生為得,以死為喪。今欲反於迷情,故以生為喪,以其無也;以死為反,反於空寂;雖未盡於至妙,猶齊於死生。

    【釋文】《融液》音亦。

    【七】【注】雖欲均之,然已分也。

    【疏】雖齊死生,猶見死生之異,故從非有而起分別也。

    【釋文】《以分》方云反。注同。

    【八】【疏】其次以下,心知稍闇,而始本無有,從無有生,俄頃之間,此生彼滅。故用無為其頭,以生為其形體,以死為其尻。誰能知有無生死之不二而以此脩守者,莊生狎而友朋,斯人猶難得也。

    【釋文】《為尻》苦羔反。

    【九】【注】或有而無之,或有而一之,或分而齊之,故謂三也。此三者,雖有盡與不盡,然俱能無是非於胸中,故謂之公族。

    【疏】三者,謂以無為首,以生為體,以死為尻是也。於一體之中而起此三異,猶如楚家於一姓之上分為三族。

    【一○】【注】此四者雖公族,然已非一,則向之三者已復差之。

    【疏】昭屈景,楚之公族三姓。昔屈原為三閭大夫,掌三族三姓,即斯是也。此中文略,故直言昭景。王孫公子,長大加冠,故著衣而戴冠也。各有品秩,咸邪職官,因官賜姓,故甲第氏族也。功績既著,封之茅土,枝派分流,故非一也。猶如一道之中,分為有無生死,種類不同,名實各有異,故引其族以譬也。

    【釋文】《昭景也著》丁略反,又張慮反。《戴》本亦作載。《也甲氏也著》張慮反,久也。又丁略反。《封也非一也》一說云:昭景甲三者,皆楚同宗也。著戴者,謂著冠,世世處楚朝,為眾人所戴仰也。著封者,謂世世處封邑,而光著久也。昭景甲三姓雖異,論本則同也。崔云:昭景二姓,楚之所顯戴,皆甲姓顯封,雖非一姓,同出公族,喻死生同也。此兩說與注不同,聊出之耳。◎家世父曰:郭注四者公族,似謂昭景甲氏皆族。釋文一說云,昭景甲三者,皆楚同宗。又引崔云,昭景二姓,楚之所顯戴,皆甲姓顯封。疑崔說是也。王逸楚辭注:三閭掌王族三姓,曰昭屈景。無以甲為氏者。說文:首,戴也。爾雅釋地:途出其前戴邱。著戴者,昭景相承為氏也;甲者,日之始也,言始得氏以受封,而後相承為氏也。同為公族,而所從來固非一矣。《已復》扶又反。

    【校】(一)闕誤引文如海本守作宗。

    有生,黬也【一】,披然曰移是【二】。嘗言移是,非所言也。【三】雖然,不可知者也【四】。臘者之有膍胲,可散而不可散也;【五】觀室者周於寢廟,又適其偃(一)焉【六】,為是舉移是。【七】

    【一】【注】直聚氣也。

    【疏】黬,疵也。無有此形質而謂之生者,直是聚氣成疵黬,非所貴者也。

    【釋文】《有生黬》徐於減反。司馬(云)烏簟反,云:黶,有疵也,有疵者,欲披除之。李烏感反。字林云:釜底黑也。

    【二】【注】既披然而有分,則各是其所是矣(二)。是無常在,故曰移。

    【疏】披,分散也。夫道無披我而物有是非,是非不定,故分散移徙而不常也。其移是之狀,列在下文。

    【釋文】《披》普皮反。《然曰移是》或云:黬然聚而生,披然散而死也。

    【三】【注】所是之移,已著於言前矣。

    【疏】理形是非,故試言耳。然是非之移,非所言也。

    【四】【注】不言其移,則其移不可知,故試言也。

    【疏】雖復是非不由於言,而非言無以知是非,故試言是非,一遣於是非。名不寄言,則不知是非之無是非也。

    【五】【注】物各有用。

    【疏】臘者,大祭也。膍,牛百葉也。胲,備也,亦言是牛蹄也。臘祭之時,牲牢甚備,至於四肢五藏,並皆陳設。祭事既訖,方復散之,則以散為是;若其祭未了,則不合散,則以散為不是,是知是與不是,移是無常。

    【釋文】《臘》力闔反。《者之有膍》音毗。司馬云:牛百葉也。本或作{囟比},音毘,獐也。《胲》古來反,足大指也。崔云:備也。案臘者大祭備物,而肴有膍胲,此雖從散,禮應具不可散棄也。

    【六】【注】偃,謂屏廁。

    【疏】偃,屏廁也。祭事既竟,齋宮與飲,施設餘胙於屋室之中,觀看周旋於寢廟之內,飲食既久,應須便僻,故往圊圂而便尿也。飲食則以寢廟為是,便尿則以圊圂為是,是非無常,竟何定乎?臘者明聚散無恆,觀室顯處所不定,俱無是非也。

    【釋文】《其偃》於晚反。司馬郭皆云:屏廁也。又於建反。◎慶藩案郭與司馬云,偃,屏廁也。桂馥云:屏當為庰,偃當為晏。急就篇庰廁清圂糞土壤,顏注:庰,僻偃之名也。今案桂氏謂屏當為庰,是矣;偃當為晏,頗無所據。愚謂偃當為匽,周禮宮人為其井(井疑庰之誤字。)匽,鄭司農云:匽,路廁也。燕策宋王鑄諸侯之象使侍屏(屏亦庰之訛也。)匽。庰匽者,庰廁也。開元占經引甘氏云:天溷七星在外屏,淮南注:天溷,廁也。屏,所以障天翳也。《屏廁》步定反,又必領反。下同。

    【七】【注】寢廟則以饗燕,屏廁則以偃溲;當其偃溲,則寢廟之是移於屏廁矣。故是非之移,一彼一此,誰能常之!故至人因而乘之則均耳。

    【釋文】《為是》于偽反。◎家世父曰:有生,塵也;黬者,塵之積而留焉者也;則將以死易生,披然曰移是乎!雖然,既有生矣,如膍胲之相附,散之則死,而固不可散也;有生者有死,如寢廟之有偃,相須而成者也;而是曰移是,是以生為擾,以死為歸,自見為累者也。齊生死者,更無是非名實之可言也。以生為累,固必有己之見存,而乘之以為是非名實,而知愚榮辱之爭紛然起矣。移是者,終有不能移者也,有生之所以為黬也。《溲》所留反。

    【校】(一)闕誤引江南古藏本及李張二本偃下有溲字。(二)世德堂本矣作也。

    請常言移是。是以生為本【一】,以知為師【二】,因以乘是非【三】;果有名實【四】,因以己為質【五】;使人以為己節【六】,因以死償節【七】。若然者,以用為知,以不用為愚,以徹為名,以窮為辱【八】。移是,今(一)之人也【九】,是蜩與學鳩同於同也【一○】。

    【一】【注】物之變化,無時非生,生則所在皆本也。

    【疏】夫能忘生死者,則無是無非者也,祇為滯生,所以執是也。必能遣生,是將安寄?故知移是以生為本。

    【二】【注】所知雖異,而各師其知。

    【三】【注】乘是非者,無是非也。

    【疏】因其師知之心,心乘是非之用,豈知師知者顛倒是非(者)無是非乎!

    【四】【注】物之名實,果各自有。

    【疏】夫物云云,悉皆虛幻,芻狗萬象,名實何施!倒置之徒,謂決定有此名實也。

    【五】【注】質,主也。物各謂己是,足(二)以為是非之主。

    【疏】質,主也。妄執名實,遂用己為名實之主而競是非也。

    【六】【注】人皆謂己是,故莫通。

    【疏】節者,至操也。既迷名實,又滯是非,遂使無識之人,堅執虛名以為節操也。

    【七】【注】當其所守,非真脫也。

    【疏】守是非以成志操,(慤)〔確〕乎不拔,期死執之也。

    【釋文】《因以死償節》常亮反。廣雅云:償,報也,復也。案謂殺身以成名,節成而身死,故曰以死償節也。

    【八】【注】不能隨所遇而安之。

    【疏】以炫燿為智,晦跡為愚,通徹為榮名,窮塞為恥辱,若然者,豈能一窮通榮辱乎!

    【釋文】《為知》音智。

    【九】【注】玄古之人,無是無非,何移之有!

    【疏】夫固執名實,移滯是非,澆季浮偽,今世之人也,豈上古淳和質樸之士乎!

    【一○】【注】同共是其所同。

    【疏】蜩鷽二蟲,以蓬蒿為是。二蟲同是,未為通見,移是之人,斯以類也。蜩同於鳩,鳩同於蜩,故曰同於同也。

    【釋文】《蜩》音條。《學鳩》本或作鷽,音同。

    【校】(一)闕誤引江南古藏本及李張二本今上俱有非字。(二)趙諫議本足作是。

    蹍市人之足,則辭以放驁【一】,兄則以嫗【二】,大親則已矣【三】。故曰,至禮有不人【四】,至義不物【五】,至知不謀【六】,至仁無親【七】,至信辟金【八】。

    【一】【注】稱己脫誤以謝之。

    【疏】蹍,蹋也,履也。履蹋市廛之人不相識者之(節)(足)腳,則謝云,己傲慢放縱錯(雜)誤而然,非故為也者。

    【釋文】《蹍》女展反。司馬李云;蹈也。廣雅云:履也。◎慶藩案文選馬季長長笛賦注引司馬云:蹍,女展切,釋文漏。《驁》五報反。廣雅云:妄也。

    【二】【注】言嫗詡之,無所辭謝。

    【疏】蹋著兄弟之足,則嫗詡而憐之,不以言愧。

    【釋文】《嫗》於禹反。注同。《詡》況甫反。

    【三】【注】明恕素足。

    【疏】若父蹋子足,則(敏)〔默〕然而已,不復辭費。故知言辭往來,(者)〔虛〕偽不實。

    【四】【注】不人者,視人若己。視人若己則不相辭謝,斯乃禮之至也。

    【疏】自彼兩忘,視人若己,不(允)〔見〕人(者)己〔內〕外,何辭謝之有乎!斯至禮也。

    【五】【注】各得其宜,則物皆我也。

    【疏】物我雙遣,妙得其宜,不(卻)〔知〕我外有物,何(裁)〔是〕非之有!斯至義〔也〕(一)。

    【六】【注】謀而後知,非自然知。

    【疏】率性而照,非謀謨而(智)〔知〕,斯至智也。

    【七】【注】譬之五藏,未曾相親,而仁已至矣。

    【疏】方之手足,更相御用,無心相為,而相濟之功成矣,豈有親愛於其間哉!

    【釋文】《未曾》才能反。

    【八】【注】金玉者,小信之質耳,至信則除矣。

    【疏】辟,除也。金玉者,〔小〕信之質耳,至信則棄除之矣。

    【釋文】《辟金》必領反。除也。又婢亦反。

    【校】(一)也字依上下文補。

    徹志之勃,解心之謬,去德之累,達道之塞【一】。貴富顯嚴名利六者,勃志也【二】。容動色理氣意六者,(繆)〔謬〕(一)心也【三】。惡欲喜怒哀樂六者,累德也【四】。去就取與知能六者,塞道也【五】。此四六者不盪胸中則正,正則靜,靜則明,明則虛,虛則無為而無不為也【六】。道者,德之欽也【七】;生者,德之光也【八】;性者,生之質也【九】。性之動,謂之為【一○】;為之偽,謂之失【一一】。知者,接也;知者,謨也【一二】;知者之所不知,猶睨也【一三】。動以不得已之謂德【一四】,動無非我之謂治【一五】,名相反而實相順也【一六】。

    【一】【疏】徹,毀也。勃,亂也。(謬)〔繆〕,繫縛也。此略標名,下具顯釋也。

    【釋文】《之勃》本又作悖,同。必妺反。《之謬》如字。一本作繆,亡侯反,亦音謬。《去德》起呂反。

    【二】【疏】榮貴、富贍、高顯、尊嚴、聲名、利祿,六者亂情志之具也。

    【三】【疏】容貌、變動、顏色、辭理、氣調、情意,六者綢繆繫縛心靈者也。本亦有作謬字者,解心之謬妄也。

    【四】【疏】憎惡、愛欲、欣喜、恚怒、悲哀、歡樂,六者德(家)之患累也。

    【釋文】《惡欲》烏路反。《哀樂》音洛。《累德》劣偽反。後注同。

    【五】【疏】去捨、從就、貪取、施與、知慮、伎能,六者蔽真道也。

    【釋文】《知能》音智。

    【六】【注】盪,動也。

    【疏】四六之病,不動盪於胸中,則心神平正,正則安靜,靜則照明,明則虛通,虛則恬淡無為,應物而無窮也。

    【釋文】《不盪》本亦作蕩,徒黨反。郭云:動也。又徒浪反,又吐浪反。

    【七】【疏】道是所脩之法,德是臨人之法,重人輕法,故欽仰於道。◎俞樾曰:說文广部:廞,陳輿服於庭也。小爾雅廣詁:廞,陳也。此欽字即廞之假字。蓋所以生者為德而陳列之即為道,故曰德之廞也。漢書哀帝紀注引李斐曰:陳,道也。是其義矣。

    【八】【疏】天地之大德曰生,故生化萬物者,盛德之光華也。

    【釋文】《德之光》一本光字作先。

    【九】【疏】質,本也。自然之性者,是稟生之本也。

    【一○】【注】以性自動,故稱為耳;此乃真為,非有為也。

    【疏】率性而動,分內而為,為而無為,非有為也。

    【一一】【疏】感物而動,性之欲〔也。矯性〕偽情,分外有為,謂之喪道也。

    【一二】【疏】夫交接前物,謀謨情事,故謂之知也。

    【一三】【注】夫目之能視,非知視而視也;不知視而視,不知知而知耳,所以為自然。若知而後為。則知偽也。

    【疏】睨,視也。夫目之張視也,不知所以視而視,〔而〕(二)視有明暗。心之能知,不知所以知而知,而知有深淺。(而)目不能視而不可強視,心不能知而不可強知,若有分限,猶如睨也。

    【釋文】《睨也》魚計反,又五禮反,視也。

    【一四】【注】若得已而動,則為強動者,所以失也。

    【疏】夫迫而後動,和而不唱,不得已而用之,可謂盛德也。◎家世父曰:與物相接而知生焉,因而為之(謹)謀〔謨〕(三)而知名焉。其所不知,猶將睨視而揣得之。知之所由成也,道之所由毀也。動於不得已而一任我之自然,奚以知為哉!

    【一五】【注】動而效彼則亂。

    【疏】率性而動,不捨我效物,合於正理,故不亂。

    【釋文】《謂治》直吏反。

    【一六】【注】有彼我之名,故反;(各)〔名〕(四)得其實,則順。

    【疏】有彼我是非之名,故名相反;無彼我是非之實,故實相順也。

    【校】(一)謬字依上文及世德堂本改。(二)而字依下句補。(三)謀謨二字依上疏文改。(四)名字依世德堂本改。

    羿工乎中微而拙乎使人無己譽【一】。聖人工乎天而拙乎人【二】。夫工乎天而俍乎人者,唯全人能之【三】。唯蟲能蟲,唯蟲能天【四】。全人惡天?惡人之天【五】?而況吾天乎人乎【六】!

    【一】【注】善中則善取譽矣,理常俱〔也〕(一)。

    【疏】羿,古之善射人。工,巧也。羿彎弓放矢,工中前物,盡射家之微妙。既有斯伎,則擅斯名,使己無令譽,不可得也。

    【釋】《羿》五計反。徐又戶計反。《中微》丁仲反。注同。《己譽》音餘。後章同。

    【二】【注】任其自然,天也;有心為之,人也。

    【疏】前起譬,此合(諭)〔喻〕也。聖人妙契自然,功侔造化,使群品日用不知,不顯其跡,此誠難也。故上文云使天下兼忘我難。

    【三】【注】工於天,即俍於人矣,謂之全人,全人則聖人也。

    【疏】俍,善也。全人,神人也。夫巧合天然,善能晦跡,澤及萬世而日用不知者,其神人之謂乎!神人無功,故能之耳。

    【釋文】《而俍》音良。崔云:良工也。又音浪。

    【四】【注】能還守蟲,即是能天。

    【疏】鳥飛獸走,能蟲也;蛛網蜣丸,能天也。皆稟之造物,豈仿效之所致哉!

    【釋文】《唯蟲》一本唯作雖,下句亦爾。言蟲自能為蟲者,天也。◎家世父曰:能天者,不知所謂天。若知有天,則非天矣。(令)〔全〕(二)人惡知天?惡知人之天?天(也)〔者〕吾心自適之趣,全人初未嘗辨而知之,豈吾心所能自喻乎!惡當為汪胡切,與烏同,釋文烏路反者誤。◎慶藩案兩唯字當從釋文作雖。唯,古或借作雖。詩大雅抑篇女雖湛樂從,言女唯湛樂之從也。(書無逸惟耽樂之從。)管子君臣篇雖有明君能決之,又能塞之,言唯有明君能之也。

    【五】【疏】夫全德之人,神功不測,豈嫌己之素分而惡人之所稟哉?蓋不然〔乎〕,率順其天然而已矣。

    【釋文】《惡天》烏路反。下同。

    【六】【注】都不知而任之,斯(而)〔所〕(三)謂工乎天。

    【疏】天乎人乎,不見人天之異,都任之也。前自遣天人美惡,猶有天人。此句混一天人,不見天人之異也。吾者,論主假自稱也。

    【校】(一)也字依王叔岷說補。(二)全字依正文改。(三)所字依王叔岷說改。

    一雀適羿,羿必得之,威也【一】;以天下為之籠,則雀無所逃【二】。是故湯以胞(一)人籠伊尹,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籠百里奚。【三】是故非以其所好籠之而可得者,無有也【四】。

    【一】【注】威以取物,物必逃之。

    【疏】假有一雀,羿善射,射必得之。此以威猛,(猛)非由德慧,故所獲者少,所逃者多。以威御世,其義亦爾。

    【釋文】《威也》崔本作或也。

    【二】【注】天下之物,各有所好,所好各得,則逃將安(在)〔往〕!

    【疏】大道曠蕩,無不制圍,故以天地為籠,則雀無逃處。是知以威取物,深乖大造。

    【釋文】《之籠》力東反。《所好》呼報反。下及注文同。

    【三】【疏】伊尹,有莘氏之媵臣,能調鼎,負玉鼎以干湯。湯知其賢也,又順其性,故以庖廚而籠之。百里奚沒狄,狄人愛羊皮,秦穆公以五色羊皮而贖之。又云 百里奚好著五色羊皮裘,號曰五羖大夫。而湯聖穆賢,俱能好士,故得此二人,用為良(佑)〔佐〕,皆順其本性,所以籠之。

    【釋文】《湯以胞》本又作庖,白交反。◎盧文弨曰:案胞與庖通。禮記祭統煇胞翟閽注:胞者,肉吏之賤者也。《人籠伊尹》伊尹好廚,故湯用為庖人也。《秦穆公以五羊之皮籠百里奚》百里奚好秦而拘於宛,故秦穆公以五羊皮贖之於楚也。或云:百里好五色皮裘,故因其所好也。

    【四】【疏】順其所好,則天下無難;逆其本性而牢籠得者,未之有也。

    【校】(一)趙諫議本胞作庖。

    介者拸畫,外非譽也【一】;胥靡登高而不懼,遺死生也【二】。夫復謵不餽而忘人【三】,忘人,因以為天人矣【四】。故敬之而不喜,侮之而不怒者,唯同乎天和者為然【五】。出怒不怒,則怒出於不怒矣;出為無為,則為出於無為矣【六】。欲靜則平氣,欲神則順心,有為也。欲當則緣於不得已,不得已之類,聖人之道。【七】

    【一】【注】畫,所以飾容貌也。刖者之貌既以虧殘,則不復以好醜在懷,故拸而棄之。

    【疏】介,刖也。拸,去也。畫,裝也。裝嚴服飾,本為容儀。殘刖之人,形貌殘損,至於非譽榮辱,無復在懷,故拸而棄之。

    【釋文】《介》音界。郭云:刖也。又古黠反。廣雅云:獨也。崔本作兀。《拸畫》敕紙反,又音他,又與紙反。本亦作移。司馬云:畫,飾容之具;無足,故不復愛之。一云:移,離也。崔云:移畫,不拘法度也。◎俞樾曰:郭注曰,畫,所以飾容貌也,刖者之貌既以虧殘,則不復以好醜在懷,故拸而棄之。然云外非譽,似不當以容貌言。崔云,拸畫,不拘法度也。當從之。漢書司馬相如傳痑以陸離,師古注曰:痑,自放縱也。即此拸字之義。桓六年穀梁傳以其畫我,公羊傳作化我,何休注曰:行過無禮謂之化。即此畫字之義。蓋人既刖足,不自顧惜,非譽皆所不計,故不拘法度也。《不復》扶又反。

    【二】【注】無賴於生,故不畏死。

    【疏】胥靡,徒役之人也。千金之子固貴其身,僕隸之人不重其命,既不矜惜,故登危而不怖懼也。

    【釋文】《胥靡》司馬云:刑徒人也。一云:癃人也。崔云:腐刑也。

    【三】【注】不識人之所惜。

    【疏】餽,本亦有作愧字者,隨字讀之。夫復於本性,胥以成之,既不舍己效人,遂棄忘於愧謝,斯忘於人倫之道也。譬之手足,方諸服用,更相御用,豈謝賴於其間哉!

    【釋文】《夫復》音服,徐扶又反。《謵》音習。《不餽》其愧反。廣雅云:遺也。一音愧。元嘉本作愧。《而忘人》復者,溫復之謂也。謵,翫也。夫人翫習者,雖復小事,皆所至惜。今溫復人之所習,既得之矣,而不還歸以餽遺之,此至愚不獲人之所習者也。無復相為之情,故曰忘人。◎家世父曰:非譽,通作毀譽言。此言毀其陋也。外非譽,遺死生,忘己者也;復謵不餽,忘人者也。說文:讋,失氣言。謵,言〔謵〕讋(謵)(一)也。復謵,謂人語言慴伏以下我而我報之。鄭康成士虞禮注:饋,猶歸也,以物與神及人皆言饋。以物與人曰餽,以言語餉人亦曰餽。復謵不餽,忘貴賤也。忘人忘己,則同乎天和矣。釋文謂音習,翫也,誤。

    【四】【注】無人之情,則自然為天人。

    【疏】率其天道之性,忘於人道之情,因合於自然之理也。

    【五】【注】彼形殘胥靡而猶同乎天和,況天和之自然乎!

    【疏】同乎天和,忘於逆順,故恭敬之而不喜,侮慢之而不怒也。

    【釋文】《侮之》亡甫反。

    【六】【注】此故是無不能生有有不能為生之意也。

    【疏】夫能出怒出為者,不為不怒者也,是以從不怒不為出。故知為本無為,怒本不怒,能體斯趣,故侮之而不怒也。

    【七】【注】平氣則靜,理足順心則神功至,緣於不得已則所為皆當。故聖人以斯為道,豈求無為於恍惚之外哉!

    【疏】緣,順也。夫欲靜攀援,必須調乎志氣,神功變化,莫先委順心靈;和混有為之中而欲當於理者,又須順於不得止。不得止者,感而後應,分內之事也。如斯之例,聖人所以用為正道也。

    【校】(一)謵讋二字原誤倒,依說文改。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