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莊子集釋卷七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二】【注】任其自為而已。

    【疏】夫聖人者,合兩儀之覆載,同萬物之生成,是故口無所言,心無所作。

    【三】【注】唯因任也。

    【四】【注】觀其形容,象其物宜,與天地不異。

    【疏】夫大聖至人,無為無作,觀天地之覆載,法至道之生成,無為無言,斯之謂也。

    今(一)彼神明至精,與彼百化【一】,物已死生方圓,莫知其根也【二】,扁然而萬物自古以固存【三】。六合為巨,未離其內;【四】秋豪為小,待之成體【五】。天下莫不沈浮,終身不故【六】;陰陽四時運行,各得其序【七】。惛然若亡而存【八】,油然不形而神【九】,萬物畜而不知。此之謂本根【一○】,可以觀於天矣。【一一】

    【一】【注】百化自化而神明不奪。

    【疏】彼神聖明靈,至精極妙,與物和混,變化隨流,或聚或散,曾無欣戚。今言百千萬者,並舉其大綱數爾。

    【二】【注】夫死者已自死而生者已自生,圓者已自圓而方者已自方,未有為其根者,故莫知。

    【疏】夫物或生或死,乍方乍圓,變化自然,莫知根緒。

    【三】【注】豈待為之而後存哉!

    【疏】扁然,遍生之貌也。言萬物翩然,隨時生育,從古以來,必固自有,豈由措意而後有之!

    【釋文】《扁》音篇,又音幡。

    【四】【注】計六合在無極之中則陋矣。

    【釋文】《未離》力智反。《其內》謂不能出自化也。

    【五】【注】秋豪雖小,非無亦無以容其質(二)。

    【疏】六合,天地四方也。獸逢秋景,毛端生豪,豪極微細,謂秋豪也。巨,大也。六合雖大,猶居至道之中,豪毛雖小,資道以成體質也。

    【六】【注】日新也。

    【疏】世間庶物,莫不浮沈,升降生死,往來不住,運之不停,新新相續,未嘗守故也。

    【七】【注】不待為之。

    【疏】夫二氣氤氳,四時運轉,春秋寒暑,次敘天然,豈待為之而後行之!

    【八】【注】(照)〔昭〕(三)然若存則亡矣。

    【疏】惛然如昧,似無而有。

    【釋文】《惛然》音昏,又音泯。

    【九】【注】絜然有形則不神。

    【疏】神者,妙萬物而為言也。油然無係,不見形象,而神用無方。

    【釋文】《油然》音由,謂無所給惜也。

    【一○】【注】畜之而不得其本性之根,故不知其所以畜也。

    【疏】亭毒群生,畜養萬物,而玄功潛被,日用不知,此之真力,是至道一根本也。

    【釋文】《物畜》本亦作滀,同。敕六反。注同。

    【一一】【注】與天同觀。

    【疏】觀,見也。天,自然也。夫能達理通玄,識根知本者,可謂觀自然之至道也。

    【校】(一)闕誤引劉得一本今作合。(二)趙諫議本質下有也字。(三)昭字依世德堂本改。

    齧缺問道乎被衣,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視,天和將至【一】;攝汝知,一汝度,神將來舍【二】。德將為汝美,道將為汝居,【三】汝瞳焉如新生之犢而無求其故【四】!」

    【一】【疏】齧缺,王倪弟子;被衣,王倪之師也。汝形容端雅,勿為邪僻,視聽純一,勿多取境,自然和理歸至汝身。

    【釋文】《被衣》音披,本亦作披。

    【二】【疏】收攝私心,令其平等,專一志度,令無放逸,汝之精神自來舍止。◎俞樾曰:一汝度當作正汝度。蓋此四句變文以成辭,其實一義也。攝汝知,即一汝視之意,所視者專一,故所知者收攝矣。正汝度,即正汝形之意,度,猶形也。淮南子道應篇、文子道原篇並作正汝度,可據以訂正。

    【三】【疏】深玄上德,盛美於汝,無極大道,居汝心中。

    【四】【疏】瞳焉,無知直視之貌。故,事也。心既虛夷,視亦平直,故如新生之犢,於事無求也。

    【釋文】《瞳》敕紅反。郭菟絳反。李云:未有知貌。

    言未卒,齧缺睡寐。被衣大說,行歌而去之,【一】曰:「形若槁骸,心若死灰,真其實知,不以故自持【二】。媒媒晦晦,無心而不可與謀。彼何人哉【三】!」

    【一】【疏】談玄未終,斯人已悟,坐忘契道,事等睡瞑。於是被衣喜躍,贊其敏速,行於大道,歌而去之。

    【釋文】《齧缺睡寐》體向所說,畏其視聽以寐耳。受道速,故被衣喜也。《大說》音悅。

    【二】【注】與變俱也。

    【疏】形同槁木之骸,心類死灰之土,無情直任純實之真知,不自矜持於事故也。

    【釋文】《若槁》苦老反。

    【三】【注】獨化者也。

    【疏】媒媒晦晦,息照遣明,忘心忘知,不可謀議。非凡所識,故云彼何人哉。自形若槁骸以下,並被衣歌辭也。

    【釋文】《媒媒》音妹,又武朋反。《晦晦》音誨。李云:媒媒,晦貌。

    舜問乎丞曰:「道可得而有乎【一】?」

    【一】【疏】丞,古之得道人,舜師也。而至道虛通,生成動植,未知己身之內,得有此道不乎?既逢師傅,故有咨請。

    【釋文】《丞》如字。李云:舜師也。一云:古有四輔,前疑後丞,蓋官名。

    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一】?」

    【一】【注】夫身者非汝所能有也,塊然而自有耳。身非汝所有,而況(無)〔道〕哉!

    【疏】道者,四句所不能得,百非所不能詮。汝身尚不能自有,何得有於道耶?

    【釋文】《有夫》音符。《塊然》苦對反。

    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一】?」

    【一】【疏】未悟生因自然,形由造物,故云身非我有,孰有之哉?

    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一】;孫子(一)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二】故行不知所往,處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三】。天地之強陽氣也,又胡可得而有邪【四】!」

    【一】【注】若身是汝有者,則美惡死生,當制之由汝。今氣聚而生,汝不能禁也;氣散而死,汝不能止也。明其委結而自成耳,非汝有也。

    【疏】委,結聚也。夫天地陰陽,結聚剛柔和順之氣,成汝身形性命者也。故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死生聚散,既不由汝,是知汝身,豈汝有邪?

    【釋文】《委形》司馬云:委,積也。◎俞樾曰:司馬云,委,積也。於義未合。國策齊策願委之於子,高注曰:委,付也。成二年左傳王使委於三吏,杜注曰:委,屬也。天地之委形,謂天地所付屬之形也。下三委字並同。

    【二】【注】氣自委結而蟬蛻也。

    【疏】陰陽結聚,故有子孫,獨化而成,猶如蟬蛻也。

    【釋文】《委蛻》吐臥反,又音悅,又敕外反,又始銳反,又始劣反。

    【三】【注】皆在自爾中來,故不知也。

    【疏】夫行住食味,皆率自然,推尋根由,莫知其所。故行者誰行,住者誰住,食者誰食,味者誰味乎?皆不知所由而悉自爾也。◎家世父曰:日見其有行而終不知所往,日見其有處而終莫能自持,日見其有食而終莫知所為味。然則其往也,非我能自主也;其相持數十年之久也,非我能自留也;其食而知味也,非我能自辨也;天地陰陽之氣運掉之使然也,皆不得而有也。

    【四】【注】強陽,猶運動耳。明斯道也,庶可以遺身而忘生也。

    【疏】強陽,運動也。胡,何也。夫形性子孫者,並是天地陰陽運動之氣聚結而成者也,復何得自有此身也!

    【釋文】《天地之強陽氣也》郭云:強陽,猶運動耳。案言天地尚運動,況氣聚之生,何可得執而留也!

    【校】(一)闕誤引張君房本孫子作子孫。

    孔子問於老聃曰:「今日晏閒,敢問至道【一】。」

    【一】【疏】晏,安也。孔子師於老子,故承安居閒暇而詢問玄道也。

    【釋文】《晏》於諫反,徐於顯反,又於見反。《閒》音閑。

    老聃曰:「汝齊(一)戒,疏〈氵蘥〉而心,澡雪而精神,掊擊而知!夫道,窅然難言哉!將為汝言其崖略。【一】

    【一】【疏】疏〈氵蘥〉,猶洒濯也。澡雪,猶精潔也。而,汝也。掊擊,打破也。崖,分也。汝欲問道,先須齋汝心跡,戒慎專誠,洒濯身心,清淨神識,打破聖智,滌蕩虛夷。然玄道窅冥,難可言辯,將為汝舉其崖分,粗略言之。

    【釋文】《齊戒》側皆反。《〈氵蘥〉》音藥。或云:漬也。《掊》普口反,徐方垢反。《而知》音智。《窅然》烏了反。《將為》于偽反。

    【校】(一)趙諫議本作齋。

    夫昭昭生於冥冥,有倫生於無形,精神生於道【一】,形本生於精【二】,而萬物以形相生,故九竅者胎生,八竅者卵生【三】。其來無跡,其往無崖,無門無房,四達之皇皇也【四】。邀於此者,四肢(一)彊,思慮恂達,耳目聰明,其用心不勞,其應物無方【五】。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廣,日月不得不行,萬物不得不昌,此其道與【六】!

    【一】【注】皆所以明其獨生而無所資借。

    【釋文】《無形》謂太初也。

    【二】【注】皆由精以至粗。

    【疏】倫,理也。夫昭明顯著之物,生於窅冥之中;人倫有為之事,生於無形之內;精智神識之心,生於重玄之道;有形質氣之類,根本生於精微。

    【釋文】《形本生於精》謂常道也。

    【三】【注】言萬物雖以形相生,亦皆自然耳,故胎卵不能易種而生,明神氣之不可為也。

    【疏】夫無形之道,能生有形之物,有形之物,則以形質氣類而相生也。故人獸九竅而胎生,禽魚八竅而卵生,稟之自然,不可相易。

    【釋文】《九竅》苦弔反。《卵生》力管反。《易種》章勇反。

    【四】【注】夫率自然之性,遊無跡之塗者,放形骸於天地之間,寄精神於八方之表;是以無門無房,四達皇皇,逍遙六合,與化偕行也。

    【疏】皇,大也。夫以不來為來者,雖來而無蹤跡;不往為往者,雖往亦無崖際。是以出入無門戶,來往無邊傍,故能弘達四方,大通萬物也。

    【五】【注】人生而遇此道,則天性全而精神定。

    【疏】邀,遇也。恂,通也。遇於道而會於真理者,則百體安康,四肢強健,思慮通達,視聽聰明,無心之心,用而不勞,不應之應,應無方所也。

    【釋文】《邀於》古堯反。◎俞樾曰:說文無邀字,彳部:徼,循也。即今邀字也。又曰:循,行順也。然則邀亦順也,邀於此者,猶言順於此者。郭注曰人生而遇此道,是以遇訓邀,義既迂曲,且於古訓無徵,殆失之矣。《思慮》息嗣反。《恂達》音荀。

    【六】【注】言此皆不得不然而自然耳,非道能使然也。

    【疏】二儀賴虛通而高廣,三光資玄道以運行,庶物得之以昌盛,斯大道之功用也。故老經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萬物得一以生,是之謂也。

    【釋文】《天不得不高》謂不得一道,不能為高也。《道與》音餘。下皆同。

    【校】(一)世德堂本作枝。

    且夫博之不必知,辯之不必慧,聖人以斷之矣【一】。若夫益之而不加益,損之而不加損者,聖人之所保也【二】。淵淵乎其若海,【三】(巍巍)〔魏魏〕(一)乎其終則復始也【四】,運量萬物而不匱(二)【五】。則君子之道,彼其外與【六】!萬物皆往資焉而不匱,此其道與【七】!

    【一】【注】斷棄知慧而付之自然也。

    【疏】夫博讀經典,不必知真;弘辯飾詞,不必慧照。故老經云,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斯則聖人斷棄之矣。

    【釋文】《博之不必知》觀異書為博。《以斷》端管反。注同。

    【二】【注】使各保其正分而已,故無用知慧為也。

    【疏】博知辯慧,不益其明;沈默面牆,不加其損;所謂不增不減,無損無益,聖人妙體,故保而愛之也。

    【三】【注】容姿無量。

    【疏】尾閭泄之而不耗,百川注之而不增,淵澄深大,故譬玄道。

    【四】【注】與化俱者,乃積無窮之紀,可謂魏魏。

    【疏】巍巍,高大貌也。夫道,遠超太一,近邁兩儀,囊括無窮,故以歎巍巍也。終則復始,此明無終無始,變化日新,隨迎不得。

    【釋文】《魏魏》魚威反。《則復》扶又反。

    【五】【注】用物而不役己,故不匱也。

    【釋文】《運量》音亮。《萬物而不匱》求位反。謂任物自動運,物物各足量也。

    【六】【注】各取於身而足。

    【疏】夫運載萬物,器量群生,潛被無窮而不匱乏者,聖人君子之道。此而非遠,近在內心,既不藉稟,豈其外也!

    【七】【注】還用〔萬〕(三)物,故我不匱。此明道之贍物,在於不贍,不贍而物自得,故曰此其道與。言至道之無功,無功乃足稱道也。

    【疏】有識無情,皆稟此玄(之)道;而玄功冥被,終不匱乏。然道物不一不異,而離道無物,故曰此其道與。

    【釋文】《之贍》涉豔反。下同。

    【校】(一)魏魏依世德堂本改,注及釋文亦作魏。(二)闕誤引文如海劉得一本匱字俱作遺。(三)萬字依劉文典說補。

    中國有人焉,非陰非陽【一】,處於天地之間,直且為人【二】,將反於宗【三】。自本觀之,生者,喑醷物也【四】。雖有壽夭,相去幾何?須臾之說也。奚足以為堯桀之是非【五】!果蓏有理【六】,人倫雖難,所以相齒【七】。聖人遭之而不違【八】,過之而不守【九】。調而應之,德也;偶而應之,道也【一○】;帝之所興,王之所起也【一一】。

    【一】【注】無所偏名。

    【二】【注】敖然自放,所遇而安,了無功名。

    【疏】中國,九州也。言人所稟之道,非陰非陽,非柔非剛,非短非長,故絕四句,離百非也。處在天地之間,直置為人,而無偏執。本亦作值字者,言處乎宇內,遇值為人,曾無所係也。

    【釋文】《直且》如字。舊子餘反。

    【三】【注】不逐末也。

    【疏】既無偏執,任置為人,故能反本還原,歸於宗極。

    【四】【注】直聚氣也。

    【疏】本,道也。喑噫,氣聚也。從道理而觀之,故知生者聚氣之物也,奚足以惜之哉!

    【釋文】《喑》音蔭,郭音闇,李音飲,一音於感反。《醷》於界反,郭於感反,李音意,一音他感反。李郭皆云:暗醷,聚氣貌。

    【五】【注】死生猶未足殊,況壽夭之間哉!

    【疏】一生之內,百年之中,假令壽夭,賒促詎幾!俄頃之間,須臾之說耳,何足以是堯非桀而分別於其間哉!

    【釋文】《幾何》居豈反。

    【六】【注】物無不理,但當順之。

    【釋文】《果蓏》徐力果反。

    【七】【注】人倫有智慧之變,故難也。然其智慧自相齒耳,但當從而任之。

    【疏】在樹曰果,在地曰蓏。桃李之屬,瓜瓠之徒,木生藤生,皆有其理。人之處世,險阻艱難,而貴賤尊卑,更相齒次,但當任之,自合夫道,譬彼果蓏,有理存焉。

    【八】【注】順所遇也。

    【九】【注】宜過而過。

    【疏】遭遇軒冕,從而不違,既以過焉,亦不留舍。

    【一○】【注】調偶,和合之謂也。

    【疏】調和庶物,順而應之,上德也;偶對前境,逗機應物,聖道也。

    【一一】【注】如斯而已。

    【疏】夫帝王興起,俯應群生,莫過調偶隨時,逗機接物。

    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郤,忽然而已【一】。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不入焉【二】。已化而生,又化而死【三】,生物哀之【四】,人類悲之【五】。解其天弢,墮其天{失衣}【六】,紛乎宛乎【七】,魂魄將往,乃身從之,乃大歸乎【八】!不形之形,形之不形【九】,是人之所同知也【一○】,非將至之所務也【一一】,此眾人之所同論也【一二】。彼至則不論【一三】,論則不至。【一四】明見無值【一五】,辯不若默。道不可聞,聞不若塞。此之謂大得。【一六】」

    【一】【注】乃不足惜。

    【疏】白駒,駿馬也,亦言日也。隙,孔也。夫人處世,俄頃之間,其為迫促,如馳駿駒之過孔隙,欻忽而已,何曾足云也!

    【釋文】《白駒》或云:日也。《過郤》去逆反。本亦作隙。隙,孔也。

    【二】【注】出入者,變化之謂耳,言天下未有不變也。

    【疏】注勃是生出之容,油漻是入死之狀。言世間萬物,相與無恆,莫不從變而生,順化而死。

    【釋文】《勃然》步忽反。《油然》音由。《漻然》音流,李音礫。

    【三】【注】俱是化也。

    【四】【注】死物不哀。

    【五】【注】死類不悲。

    【疏】夫生死往來,皆變化耳,委之造物,何足係哉!故其死也,生物人類,共悲哀之務,非類非生,故不悲不哀也。◎家世父曰:生物哀之,所以知哀,惟其生也,而不知生之同歸於盡也。人類悲之,所以知悲,惟人之有知也,而不知人之知之亦同歸於盡也。

    【六】【注】獨脫也。

    【疏】弢,囊藏也。{失衣},束囊也。言人執是競非,欣生惡死,故為生死束縛也。今既一於是非,忘於生死,故墮解天然之弢{失衣}也。

    【釋文】《天弢》敕刀反。字林云:弓衣也。《墮其》許規反。《天{失衣}》陳筆反。

    【七】【注】變化煙熅。

    【釋文】《宛乎》於阮反。《絪》音因。本亦作煙,音因。《縕》於云反。本亦作熅,音同。◎盧文弨曰:今本作煙熅。

    【八】【注】無為用心於其間也。

    【疏】紛綸宛轉,並適散之貌也。魂魄往天,骨肉歸土,神氣離散,紛宛任從,自有還無,乃大歸也。

    【九】【注】不形,形乃成;若形之,(形)(一)則敗其形矣。

    【疏】夫人之未生也,本不有其形,故從無形;氣聚而有其形氣散而歸於無形也。

    【釋文】《則敗》補邁反。

    【一○】【注】雖知之,然不能任其自形而反形之,所以多敗。

    【一一】【注】務則不至。

    【疏】夫從無形生形,從有形復無形質,是人之所同知也。斯乃人間近事,非詣理至人之達務也。

    【一二】【注】雖論之,然故不能不務,所以不至也。

    【疏】形質有無,生死來往,眾人凡類,同共乎論。

    【一三】【注】悗然不覺乃至。

    【釋文】《悗然》亡本反。

    【一四】【疏】彼至聖之人,忘言得理,故無所論說;若論說之,則不至於道。

    【一五】【注】闇至乃值。

    【疏】值,會遇也。夫能閉智塞聰,〔故〕冥契玄理,若顯明聞見,則不會真也。

    【一六】【注】默而塞之,則無所奔逐,故大得。

    【疏】夫大辯飾詞,去真遠矣;忘言靜默,玄道近焉。故道不可以多聞求,多聞求不如於闇塞。若能妙知於此意,可謂深得於大理矣。◎家世父曰:道無形也,見之而以為道,遂若巧相值焉,而固無值也。說文:值,措也。不能舉而措之,則此所見一道,彼所見又一道,而有不勝其辯者矣,(固)〔故〕曰辯不若默。

    【校】(一)形字依世德堂本刪。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一】?」

    【一】【疏】居在東郭,故號東郭子,則無擇之師東郭順子也。問莊子曰:「所謂虛通至道,於何處在乎?」

    【釋文】《東郭子》李云:居東郭也。《惡乎》音烏。

    莊子曰:「無所不在【一】。」

    【一】【疏】道無不遍,在處有之。

    東郭子曰:「期而後可【一】。」

    【一】【注】欲令莊子指名所在。

    【疏】郭注云:欲令莊子指名所在也。

    【釋文】《欲令》力呈反。

    莊子曰:「在螻蟻。」

    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

    曰:「何其愈下邪?」

    曰:「在瓦甓。」

    曰:「何其愈甚邪?」

    曰:「在屎溺。」

    東郭子不應。【一】莊子曰:「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二】。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三】。汝唯莫必(一),無乎逃物【四】。至道若是,大言亦然【五】。周遍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六】。

    【一】【疏】大道無不在,而所在皆無,故處處有之,不簡穢賤。東郭未達斯趣,謂道卓爾清高,在瓦甓已嫌卑甚,又聞屎溺,故瞋而不應也。

    【釋文】《螻》力侯反。《蟻》魚綺反。《在苐》大西反。本又作稊。《薜》步計反。本又作稗,蒲賣反。李云:苐薜,二草名。◎盧文昭曰:今本作稊稗。《瓦甓》本又作礕,步歷反。《屎》尸旨反,舊詩旨反。本或作矢。《溺》乃弔反。

    【二】【注】舉其標質,言無所不在,而方復怪此,斯不及質也。

    【疏】質,實也。言道無不在,豈唯稊稗!固答子之問,猶未逮真也。

    【三】【注】狶,大豕也。夫監市之履豕以知其肥瘦者,愈履其難肥之處,愈知豕肥之要。今問道之所在,而每況之於下賤,則明道之不逃於物也必矣。

    【疏】正,官號也,則今之市令也。獲,名也。監,市之魁也,則今屠卒也。狶,豬也。凡今問於屠人買豬之法,云:履踐豕之股腳之間,難肥之處,愈知豕之肥瘦之意況也。何者?近下難肥之處有肉,足知易肥之處足脂。亦猶屎溺卑下之處有道,則明清虛之地皆遍也。

    【釋文】《正獲之問於監》古銜反。《市履狶》虛豈反。《每下愈況》李云:正,亭卒也;獲,其名也。監市,市魁也。狶,大豕也。履,踐也。夫市魁履豕,履其股腳,狶難肥處,故知豕肥耳。問道亦況下賤則知道也。《瘦》色救反。《之處》昌慮反。

    【四】【注】若必謂無之逃物,則道不周矣,道而不周,則未足以為道。

    【疏】無者,無為道也。夫大道曠蕩,無不制圍。汝唯莫言至道逃棄於物也。必其逃物,何為周遍乎!

    【五】【注】明道不逃物。

    【疏】至道,理也;大言,教也。理既不逃於物,教亦普遍無偏也。

    【六】【疏】周悉普遍,咸皆有道。此重明至道不逃於物,雖有三名之異,其實理旨歸則同一也。

    【釋文】《周遍》音遍。

    【校】(一)闕誤引張君房、成玄瑛本必下有謂字。

    嘗相與游乎無何有之宮,同合而論,無所終窮乎【一】!嘗相與無為乎!澹而靜乎!漠而清乎!調而閒乎【二】!寥已吾志【三】,無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四】。去而來而不知其所止【五】,吾已往來焉而不知其所終【六】;彷徨乎馮閎,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窮【七】。物物者與物無際【八】,而物有際者,所謂物際者也【九】;不際之際,際之不際者也【一○】。謂盈虛衰殺,彼為盈虛非盈虛,彼為衰殺非衰殺,彼為本末非本末,彼為積散非積散也【一一】。」

    【一】【注】若遊有,則不能周遍咸也。故同合而論之,然後知道之無不在,知道之無不在,然後能曠然無懷而遊彼無窮也。

    【疏】無何有之宮,謂玄道處所也;無一物可有,故曰無何有也。而周遍咸三者,相與遨遊乎至道之鄉,實旨既一,同合而論,冥符玄理,故無終始窮極耳。

    【二】【注】此皆無為故也。

    【疏】此總歎周遍咸三功能盛德也。既游至道之鄉,又處無為之域,故能恬淡安靜,寂寞清虛,柔順調和,寬閒逸豫。

    【釋文】《澹而》徒暫反。◎慶藩案漠而清,漠亦清也,古人自有複語耳。爾雅:漠,察,清也,樊注:漠然,清貌。漠亦通作莫,昭二十八年左傳德正應和曰莫,杜注:莫然清靜也。《而閒》音閑。

    【三】【注】寥然空虛。

    【疏】得道玄聖,契理冥真,性志虛夷,寂寥而已。

    【釋文】《寥》音遼。

    【四】【注】志苟寥然,則無所往矣;無往焉,故往而不知其所至;有往矣,則理未動而志已(至)〔驚〕(一)矣。

    【釋文】《已驚》如字。本亦作騖,音務。◎慶藩案郭注,有往焉,則理未動而志已驚矣,驚字頗費解,義當從釋文作騖,是也。騖與馳同義,注言未動而志已先馳也,志不得云驚。驚騖字形相近,因誤。(淮南馳(聘)〔騁〕若驚,驚又訛為騖。)

    【五】【注】斯順之也。

    【疏】(語)〔志〕(二)既寂寥,故與無還往。假令不往而往,不來而來,竟無至所,亦無止住。

    【六】【注】但往來不由於知耳,不為不往來也。往來者,自然之常理也,其有終乎!

    【疏】假令往還造物,來去死生,隨變任化,亦不知終始也。

    【七】【注】馮閎者,虛廓之謂也。大知(由)〔遊〕(三)乎寥廓,恣變化之所如,故不知也。

    【疏】彷徨是放任之名,馮閎是虛曠之貌,謂入契會也。言大聖知之人,能會於寂寥虛曠之理,是以逍遙自得,放任無窮。

    【釋文】《彷》音旁。本亦作徬。《徨》音皇。《馮》皮冰反,又普耕反,又步耕反。《閎》音宏。李云:馮宏,皆大也。郭云:虛廓之謂也。

    【八】【注】明物物者,無物而物自物耳。物自物耳,故冥也。

    【疏】際,崖畔也。夫能物於物者,聖人也。聖人冥同萬境,故與物無彼我之際畔。

    【九】【注】物有際,故每相與不能冥然,真所謂際者也。

    【疏】物情分別,取舍萬端,故有物我之交際也。

    【一○】【注】不際者,雖有物物之名,直明物之自物耳。物物者,竟無物也,際其安在乎!

    【疏】際之不際者,聖人之達觀也;不際之際者,凡鄙之滯情也。

    【一一】【注】既明物物者無物,又明物之不能自物,則為之者誰乎哉?皆忽然而自爾也。

    【疏】富貴為盈,貧賤為虛;老病為衰殺,終始為本末;生來為積,死去為散。夫物物者非物,而生物誰乎?此明能物所物,皆非物也。物既非物,何盈虛衰殺之可語耶!是知所謂盈虛皆非盈虛。故西昇經云,君能明之,所是反非也。

    【釋文】《衰殺》色界反,徐所例反。下同。

    【校】(一)驚字依釋文、世德堂本及郭慶藩按語改,惟覆宋本作至。(二)志字依正文改。(三)遊字依世德堂本改。

    妸荷甘與神農同學於老龍吉【一】。神農隱几闔戶晝瞑,妸荷甘日中奓戶而入曰:「老龍死矣【二】!」神農隱几擁杖而起,嚗然放杖而笑【三】,曰:「天知予僻陋慢訑,故棄予而死。已矣夫子!無所發予之狂言而死矣夫【四】!」

    【一】【疏】姓妸,字荷甘。神農者,非三皇之神農也,則後之人物耳。二人同學於老龍吉。老龍吉亦是號也。

    【釋文】《妸》於河反。《荷甘》音河。本或作苛。《老龍吉》李云:懷道人也。

    【二】【疏】隱,憑也。闔,合也。奓,開也,亦排也。學道之人,心神凝靜,閉門隱几,守默而瞑。荷甘既聞師亡,所以排戶而告。

    【釋文】《隱机》於靳反。下同。◎盧文弨曰:今本作几。《闔戶》戶臘反。《晝瞑》音眠。《奓》郭處野反,又音奢,徐都嫁反,又處夜反。司馬云:開也。

    【三】【注】起而悟夫死之不足驚,故還放杖而笑也。

    【疏】嚗然,放杖聲也。神農聞吉死,是以擁杖而驚;覆思死不足哀,故還放杖而笑。◎俞樾曰:既言擁杖而起,不當言隱几。疑隱几字涉上文神農隱几闔戶晝暝而衍。

    【釋文】《嚗然》音剝,又孚邈反,又孚貌反。李云:放杖聲也。《投杖》本亦作放杖。◎盧文弨曰:今本作放杖。

    【四】【注】自肩吾已下,皆以至言為狂而不信也。故非老龍連叔之徒,莫足與言也。

    【疏】夫子,老龍吉也。言其有自然之德,故呼之曰天也。狂言,猶至言也,非世人之所解,故名至言為狂也。而師知我偏僻鄙陋,慢訑不專,故棄背吾徒,止息而死。哲人云亡,至言斯絕,無復談玄垂訓,開發我心。

    【釋文】《僻陋》匹亦反。《慢》武半反,徐無見反,郭如字。《訑》徒旦反,徐徒見反,郭音但。《已矣夫》音符。

    弇堈弔聞之,曰:「夫體道者,天下之君子所繫焉【一】。今於道,秋豪之端萬分未得處一焉【二】,而猶知藏其狂言而死,又況夫體道者乎【三】!視之無形,聽之無聲,於人之論者,謂之冥冥,所以論道,而非道也【四】。」

    【一】【注】言體道者,人之宗主也。

    【釋文】《弇》音奄。《堈》音剛。《弔》李云:弇剛,體道人;弔,其名。《繫焉》謂為物所歸投也。

    【二】【注】秋豪之端細矣,又未得其萬分之一。

    【三】【注】明夫至道非言之所得也,唯在乎自得耳。

    【疏】姓弇,名堈,隱者也。繫,屬也。聞龍吉之亡,傍為議論云:「體道之人,世間共重,賢人君子,繫屬歸依。今老龍之於玄道,猶豪端萬分之未一,尚知藏其狂簡,處順而亡,況乎妙悟之人,曾肯露其言說!」是知體道深玄,忘言契理者之至稀也。

    【四】【注】冥冥而猶復非道,明道之無名也。

    【疏】夫玄道虛漠,妙體希夷,非色非聲,絕視絕聽。故於學人論者,論曰冥冥而謂之冥冥,猶非真道也。

    【釋文】《猶復》扶又反。

    於是泰清問乎無窮曰:「子知道乎?」

    無窮曰:「吾不知【一】。」

    【一】【疏】泰,大也。夫至道弘曠,恬淡清虛,囊括無窮,故以泰清無窮為名也。既而泰清以知問道,無窮答以不知,欲明道離形聲,亦不可以言知求也。

    又問乎無為。無為曰:「吾知道。」

    曰:「子之知道,亦有數乎?」

    曰:「有。」

    曰:「其數若何【一】?」

    【一】【疏】子既知道,頗有名數不乎?其數如何,請為略述。

    無為曰:「吾知道之可以貴,可以賤,可以約,可以散,此吾所以知道之數也【一】。」

    【一】【疏】貴為帝王,賤為僕隸,約聚為生,分散為死,數乃無極。此略言之,欲明非名而名,非數而數也。

    泰清以之言也問乎無始曰:「若是,則無窮之弗知與無為之知,孰是而孰非乎【一】?」

    【一】【疏】至道玄通,寂寞無為,隨迎不測,無終無始,故寄無窮無始為其名焉。無窮無為,弗知與知,誰是誰非,請定臧否。

    【釋文】《與無為之知》並如字。

    無始曰:「不知深矣,知之淺矣;弗知內矣,知之外矣【一】。」

    【一】【疏】不知合理,故深玄而處內;知之乖道,故粗淺而疏外。

    於是泰清中而歎曰:「弗知乃知乎!知乃不知乎!孰知不知之知【一】?」

    【一】【注】凡得之不由於知,乃冥也。

    【疏】泰清得中道而嗟歎,悟不知乃真知。誰知不知之知,明真知之至希也。

    【釋文】《中而歎》崔本中作卬。

    無始曰:「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一】知形形之不形乎【二】!道不當名【三】。」

    【一】【注】故默成乎不聞不見(一)之域而後至焉。

    【疏】道無聲,不可以耳聞,耳聞非道也;道無色,不可以眼見,眼見非道也;道無名,不可以言說,言說非道也。

    【二】【注】形自形耳,形形者竟無物也。

    【疏】夫能形色萬物者,固非形色也,乃曰形形不形也。

    【三】【注】有道名而竟無物,故名之不能當也。

    【疏】名無得道之功,道無當名之實,所以名道而非。

    【校】(一)王叔岷劉文典均謂不見下當有不言二字。

    無始曰:「有問道而應之者,不知道也。雖問道者,亦未聞道。【一】道無問,問無應【二】。無問問之,是問窮也【三】;無應應之,是無內也【四】。以無內待問窮,若是者,外不觀乎宇宙,內不知乎大初【五】,是以不過乎崑崙,不遊乎太虛【六】。」

    【一】【注】不知故問,問之而應,則非道也。不應則非問者所得,故雖問之,亦終不聞也。

    【疏】夫道絕名言,不可問答,故問道應道,悉皆不知。

    【二】【注】絕學去教,而歸於自然之意也。

    【疏】體道離言,有何問應!凡言此者,覆釋前文。

    【釋文】《去教》起呂反。

    【三】【注】所謂責空。

    【疏】窮,空也。理無可問而強問之,是責空也。

    【四】【注】實無而假有以應者外矣。

    【疏】理無可應而強應之,乃成殊外。◎家世父曰:道無問,意揣夫道而問之,是先自窮也,故曰問窮。道無〔應,意揣夫道而〕應之,是徇外也,故曰無內。

    【五】【疏】天地四方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大初,道本也。若以理外之心待空內之智者,可謂外不識乎六合宇宙,內不知乎己身妙本者也。

    【釋文】《大初》音泰。

    【六】【注】若夫婪落天地,遊虛涉(一)遠,以入乎冥冥者,不應而已矣。

    【疏】崑崘是高遠之山,太虛是深玄之理。苟其滯著名言,猶存問應者,是知未能經過高遠,游涉深玄者矣。

    【釋文】《婪落》力含反。

    【校】(一)趙諫議本涉作步。

    光曜問乎無有曰:「夫子有乎?其無有乎?【一】」

    【一】【疏】光曜者,是能視之智也。無有者,所觀之境也,智能照察,故假名光曜;境體空寂,故假名無有也。而智有明暗,境無深淺,故以智問境,有乎無乎?

    光曜不得問,而孰視其狀貌,窅然空然,終日視之而不見,聽之而不聞,搏之而不得也【一】。

    【一】【疏】夫妙境希夷,視聽斷絕,故審狀貌,唯寂唯空也。◎俞樾曰:淮南子道應篇光曜不得問上有無有弗應也五字,當從之。惟無有弗應,故光曜不得問也。此脫五字,則義不備。

    【釋文】《窅然》烏了反。《搏之》音博。

    光曜曰:「至矣!其孰能至此乎!予能有無矣,而未能無無也;及為無有矣,何從至此哉【一】!」

    【一】【注】此皆絕學之意也。於道絕之,則夫學者乃在根本中來矣。故學之善者,其唯不學乎!

    【疏】光明照曜,其智尚淺,唯能得無喪有,未能雙遣有無,故歎無有至深,誰能如此玄妙!而言無有者,非直無有,亦乃無無,四句百非,悉皆無有。以無之一字,無所不無,言約理廣,故稱無也。而言何從至此者,但無有之境,窮理盡性,自非玄德上士,孰能體之!是以淺學小智,無從而至也。

    大馬之捶鉤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一)芒【一】。大馬曰:「子巧與?有道與【二】?」

    【一】【注】(拈)〔玷〕(二)捶鉤之輕重,而無豪芒之差也。

    【疏】大馬,官號,楚之大司馬也。捶,打鍛也。鉤,腰帶也。大司馬家有工人,少而善鍛鉤,行年八十,而捶鉤彌巧,專性凝慮,故無豪芒之差失也。鉤,稱鉤權也,謂能拈捶鉤權,知斤兩之輕重,無豪芒之差失也。

    【釋文】《大馬之捶鉤者年八十矣而不失豪芒》捶,郭音丁果反,徐之累反,李之睡反。大馬,司馬也。(司馬)郭云:捶者,玷捶鉤之輕重而不失豪芒也。或說云:江東三魏之間人皆謂鍛為捶,音字亦同,郭失之。今不從此說也。◎盧文弨曰:玷捶鉤,舊本作玷捶鐵,今依宋本改正(三)。別本同。《玷》丁恬反。《捶》丁果反。

    【二】【疏】司馬怪其年老而捶鍛愈精,謂其工巧別有道術也。

    【釋文】《巧與》音餘。下同。

    【校】(一)唐寫本豪作鉤。(二)玷字依釋文及世德堂本改。(三)世德堂本作鉤。

    曰:「臣有守也。臣之年二十而好捶鉤,於物無視也,非鉤無察也【一】。是用之者,假不用者也以長得其用,而況乎無不用者乎!物孰不資焉【二】!」

    【一】【疏】更無別術,有所守持。少年已來,專精好此,捶鉤之外,無所觀察,習以成性,遂至於斯也。◎王念孫曰:守即道字。達生篇仲尼曰:子巧乎!有道耶?曰:我有道也。是其證。道字古讀若守,故與守通。(九經中用韻之文,道字皆讀若守,楚辭及老莊諸子並同。秦會稽刻石文追道高明,史記秦始皇紀道作首,首與守同音。說文:道,從辵,首聲。今本無聲字者,二徐不曉古音而削〔之〕(一)也。)

    【釋文】《而好》呼報反。

    【二】【注】都無懷,則物來皆應。

    【疏】所以至老而長得其捶鉤之用者,假賴於不用心視察他物故也。夫假不用為用,尚得終年,況乎體道聖人,無用無不用,故能成大用,萬物資稟,不亦宜乎!

    【釋文】《以長》丁丈反。

    【校】(一)之字依讀書雜志補。

    冉求問於仲尼曰:「未有天地可知邪?」

    仲尼曰:「可。古猶今也【一】。」

    【一】【注】言天地常存,乃無未有之時。

    【疏】姓冉,名求,仲尼弟子。師資發起,詢問兩儀未有之時可知已否。夫變化日新,則無今無古,古猶今也,故答云可知也。

    冉求失問而退,明日復見,曰:「昔者吾問『未有天地可知乎?』夫子曰:『可。古猶今也。【一】』昔日吾昭然,今日吾昧然,敢問何謂也【二】?」

    【一】【疏】失其問意,遂退而歸。既遵應問,還用應答。

    【釋文】《明日復》扶又反。《見》賢遍反。

    【二】【疏】昔日初咨,心中昭然明察;今時後閒,情慮昧然暗晦。敢問前明後暗,意謂如何?

    仲尼曰:「昔之昭然也,神者先受之【一】;今之昧然也,且又為不神者求邪【二】?無古無今,無始無終【三】。未有子孫而有子孫,可乎【四】?」

    【一】【注】虛心以待命,斯神受也。

    【二】【注】思求更致不了。

    【疏】先來未悟,銳彼精神,用心求受,故昭然明白也。後時領解,不復運用精神,直置任真,無所求請,故昧然闇塞也。求邪者,言不求也。

    【釋文】《又為》于偽反。

    【三】【注】非唯無不得化而為有也,有亦不得化而為無矣。是以(無)〔夫〕(一)有之為物,雖千變萬化,而不得一為無也。不得一為無,故自古無未有之時而常存也。

    【疏】日新而變,故無始無終,無今無古,故知無未有天地之時者也。

    【四】【注】言世世無極。

    【疏】言子孫相生,世世無極,天地人物,悉皆無原無有之時也。可乎,言不可也。

    【釋文】《未有孫子而有孫子》言其要有由,不得無故而有;傳世故有子孫,不得無子而有孫也。如是,天地不得先無而今有也。◎盧文弨曰:今本孫子亦作子孫。◎家世父曰:天地運行而不息,子孫代嬗而不窮。浸假而有子孫矣,求之未有子孫之前,是先自惑也。天地大化之運行,無始無終,未有天地,於何求之!故曰古猶今也,相與為無窮之詞也。

    【校】(一)夫字依世德堂本改。

    冉求未對。仲尼曰:「已矣,未應矣!不以生生死【一】,不以死死生【二】。死生有待邪【三】?皆有所一體【四】。有先天地生者物(一)邪?物物者非物。物出不得先物也,猶其有物也。猶其有物也(二),無已【五】。聖人之愛人也終無已者,亦乃取於是者也【六】。」

    【一】【注】夫死者獨化而死耳,非夫生者生此死也。

    【二】【注】生者亦獨化而生耳。

    【疏】已,止也。未,無也。夫聚散死生,皆獨化日新,未嘗假賴,豈相因待!故不用生生此死,不用死死此生。冉求未對之間,仲尼止令無應,理盡於此,更何所言也?

    【三】【注】獨化而足。

    【四】【注】死與生各自成體。

    【疏】死,獨化也,豈更成一物哉!死既不待於生,故知生亦不待於死。死生聚散,各自成一體耳,故無所因待也。

    【五】【注】誰得先物者乎哉?吾以陰陽為先物,而陰陽者即所謂物耳。誰又先陰陽者乎?吾以自然為先之,而自然即物之自爾耳。吾以至道為先之矣,而至道者乃至無也。既以無矣,又奚為先?然則先物者誰乎哉?而猶有物,無已,明物之自然,非有使然也。

    【疏】夫能物於物者,非物也。故非物則無先後,物出則是物,復不得有先於此物者。何以知其然耶?謂其猶是物故也。以此推量,竟無先物者也。然則先物者誰乎哉?明物之自然耳,自然則無窮已之時也。是知天地萬物,自古以固存,無未有之時也。

    【釋文】《有先》悉薦反。下及注同。◎家世父曰:先天地者道也。既謂之生矣,是道亦物也。既謂之物矣,是其先物者又何自而生耶?物與物相嬗而不已,而推求物之始,以得其先物而生者,是物豈有已耶?有已,則或開而先之;無已,孰開而先之?是以謂之物出不得先物也。

    【六】【注】取於自爾,故恩流百代而不廢也。

    【疏】夫得道聖人,慈愛覆育,恩流百代而無窮止者,良由德合天地,妙體自然,故能虛己於彼,忘懷亭毒,不仁萬物,芻狗蒼生,蓋取斯義而然也。

    【校】(一)唐寫本者下無物字。(二)猶其有物也句,劉得一本不重。

    顏淵問乎仲尼曰:「回嘗聞諸夫子曰:『無有所將,無有所迎。』回敢問其遊【一】。」

    【一】【疏】請夫子言。將,送也。夫聖人如鏡,不送不迎,顏回聞之日,未曉其理,故詢諸尼父,問其所由。

    仲尼曰:「古之人,外化而內不化【一】,今之人,內化而外不化【二】。與物化者,一不化者也【三】。安化安不化【四】,安與之相靡【五】,必與之莫多【六】。狶韋氏之囿,黃帝之圃,有虞氏之宮,湯武之室【七】。君子之人,若儒墨者師,故以是非相()也,而況今之人乎【八】!聖人處物不傷物【九】。不傷物者,物亦不能傷也【一○】。唯無所傷者,為能與人(一)相將迎【一一】。山林與!皋壤與!使(二)我欣欣然而樂與【一二】!樂未畢也,哀又繼之【一三】。哀樂之來,吾不能禦,其去弗能止。悲夫,世人直為物逆旅耳!【一四】夫知遇而不知所不遇【一五】,知(三)能能而不能所不能【一六】。無知無能者,固人之所不免也【一七】。夫務免乎人之所不免者,豈不亦悲哉【一八】!至言去言,至為去為【一九】。齊知之所知,則淺矣【二○】。」

    【一】【注】以心順形而形自化。

    【疏】古人純樸,合道者多,故能外形隨物,內心凝靜。

    【二】【注】以心使形。

    【疏】內以緣通,變化無明,外形乖誤,不能順物。◎家世父曰:外化者物與同,內化者心與適。心與適則與物俱化而莫得其所化。與物俱化,相靡而已矣。莫得其所化而與為將迎,有多於物者矣。狶韋之囿,黃帝之圃,有虞氏之宮,湯武之室,其中愈深,其外愈閟。說文:苑,囿有垣也。種菜曰圃。釋名,宮,穹也,屋見垣上穹隆然也。說文:室,實也。踵而為之飾事,將迎日紛,是非日淆,於是儒墨並興,各以其是非相和也;而相與學一先生之言,奉之為師,取其所謂是非者,將而非之,迎而拒之,是以謂之內化而外不化也。

    【三】【注】常無心,故一不化;一不化,乃能與物化耳。

    【四】【注】化與不化,皆任彼耳,斯無心也。

    【疏】安,任也。夫聖人無心,隨物流轉,故化與不化,斯安任之,既無分別,曾不概意也。

    【五】【注】直無心而恣其自化耳,非將迎而靡順之。

    【疏】靡,順也。所以化與不化悉安任者,為不忤蒼生,更相靡順。

    【六】【注】不將不迎,則足而止。

    【疏】雖復與物相順,而亦不多仁恩,各止於分,彼我無損。

    【七】【注】言夫無心而任化,乃群聖之所游處。

    【疏】狶韋、軒轅、虞舜、殷湯、周武,並是聖明王也。言無心順物之道,乃是狶韋彷徨之苑囿,軒轅遨遊之園圃,虞舜養德之宮闈,湯武怡神之虛室,斯乃群聖之所游而處之也。

    【釋文】《之囿》音又。《之圃》布五反,又音布。

    【八】【注】(),和也。夫儒墨之師,天下之難和者,而無心者猶故和之,而況其凡乎!

    【疏】(),和也。夫儒墨之師,更相是非,天下之難和者也,而聖人君子,猶能順而和之。況乎今世之人,非儒墨之師者也,隨而化之,不亦宜乎!

    【釋文】《相()》子兮反,和也。狶韋、黃帝、有虞、湯、武、儒、墨之師,皆未能盡內不化之道,故至於以是非相(),言其猶有是非之爭也。五味相奪而後可以為(),故曰相()。

    【九】【注】至順也。

    【疏】處俗和光,利而不害,故不傷之也。

    【一○】【注】在我而已。

    【疏】虛舟飄瓦,大順群生,群生樂推,故處不害。

    【一一】【注】無心故至順,至順故能無所將迎而義冠於將迎也。

    【疏】夫唯安任群品,彼我無傷者,故能與物交際而明不迎而迎者也。

    【釋文】《義冠》古亂反。

    【一二】【注】山林皋壤,未善於我,而我便樂之,此為無故而樂也。

    【釋文】《山林與》音餘。下同。《而樂》音洛。注、下皆同。

    【一三】【注】夫無故而樂,亦無故而哀也。則凡所樂不足樂,凡所哀不足哀也。

    【疏】凡情滯執,妄生欣惡,忽睹高山茂林,神皋奧壤,則欣然欽慕,以為快樂;而樂情未幾,哀又繼之,情隨事遷,哀樂斯變。此乃無故而樂,無故而哀,是知世之哀樂,不足計也。

    【一四】【注】不能坐忘自得,而為哀樂所寄也。

    【疏】逆旅,客舍也。窮達之來,不能禦扞,哀樂之去,不能禁止。而凡俗之人,不閑斯趣,譬彼客舍,為物所停,以妄為真,深可悲歎也。

    【釋文】《能禦》魚呂反。

    【一五】【注】知之所遇者即知之,知之所不遇者即不知也。

    【一六】【注】所不能者,不能強能也。由此觀之,知與不知,能與不能,制不(出)〔由〕(四)我也,當付之自然耳。

    【疏】夫智有明闇,能有工拙,各稟素分,不可強為。故分之所遇,知則知之,不遇者不能知也;分之所能,能則能之,性之不能,不可能也。譬鳥飛魚泳,蛛網蜣丸,率之自然,寧非性也!◎家世父曰:各有所知,各有所能,無相強也;各有所不知,各有所不能,無相勝也。強其所知以通其所不知,強其所能以通其所不能,而據之以為知,據之以為能,強天下而齊之,是非相乘,哀樂滋繁。是故忘其所知,而知乃自適也;忘其所能,而能乃自適也。至言去言,至為去為,己且忘之,奚暇齊天下焉!齊知之所知者,據所知以強通之天下者也。

    【釋文】《強》其丈反。

    【一七】【注】受生各有分也。

    【疏】既非聖人,未能智周萬物,故知與不知,能與不能,稟生不同,機關各異,而流俗之人,必固其所不免也。

    【一八】【疏】人之所不免者,分外智能之事也。而凡鄙之流不能安分,故銳意惑清,務在獨免,愚惑之甚,深可悲傷。

    【一九】【注】皆自得也。

    【疏】至理之言,無言可言,故去言也。至理之為,無為可為,故去為也。

    【二○】【注】夫由知而後得者,假學者耳,故淺也。

    【疏】見賢思齊,捨己效物,假學求理,運知訪道,此乃淺近,豈曰深知矣!

    【釋文】《齊知之》才細反,又如字。

    【校】(一)敦煌本人作之。(二)闕誤引江南古藏本使上有與我無親四字。(三)敦煌本無知字。(四)由字依世德堂本改。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